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病毒有多少種

生物病毒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2022-04-03 16:18:17

Ⅰ 世界上有多少種病毒

現在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病毒真是層出不窮,大約已經有幾萬種了,而且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些病毒怎樣分類呢?

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及特性,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因此,同一種病毒可能屬於不同的種類。

1.按照計算機病毒攻擊的系統分類

(1)攻擊DOS系統的病毒。這類病毒出現最早、最多,變種也最多,目前我國出現的計算機病毒基本上都是這類病毒,此類病毒占病毒總數的99%。

(2)攻擊Windows系統的病毒。由於Windows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和多任務操作系統深受用戶的歡迎,Windows已取代DOS成為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象已發現的破壞計算機硬體的CIH病毒就是一個Windows95/98病毒。

(3)攻擊UNIX系統的病毒。當前,UNIX系統應用非常廣泛,並且許多大型的操作系統均採用UNIX作為其操作系統,所以UNIX病毒的出現,對人類的信息處理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4)攻擊OS/2系統的病毒。世界上已經發現第一個攻擊OS/2系統的病毒,它雖然簡單,但也是一個不祥之兆。

2.按照計算機病毒的寄生部位或傳染對象分類

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本質屬性,根據寄生部位或傳染對象分類,也即根據計算機病毒傳染方式進行分類,有以下幾種:

(1)磁碟引導區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磁碟引導區傳染的病毒主要是用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取代正常的引導記錄,而將正常的引導記錄隱藏在磁碟的其他地方。

(2)操作系統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操作系統是一個計算機系統得以運行的支持環境,它包括.COM、.EXE等許多可執行程序及程序模塊。操作系統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就是利用操作系統中所提供的一些程序及程序模塊寄生並傳染。

(3)可執行程序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可執行程序傳染的病毒通常寄生在可執行程序中,一旦程序被執行,病毒也就被激活,病毒程序首先執行,並將自身駐留內存,然後設置觸發條件,進行傳染。

對於以上三種病毒的分類,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引導扇區型傳染的計算機病毒;另一類是可執行文件型傳染的計算機病毒。

3.按照計算機病毒的鏈結方式分類

由於計算機病毒本身必須有一個攻擊對象以實現對計算機系統的攻擊,而計算機病毒所攻擊的對象是計算機系統可執行的部分。

(1)源碼型病毒
該病毒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該病毒在高級語言所編寫的程序編譯前插入到源程序中,經編譯成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

(2)嵌入型病毒
這種病毒是將自身嵌入到現有程序中,把計算機病毒的主體程序與其攻擊對象以插入的方式鏈接。這種計算機病毒難以編寫,一旦侵入程序體後也較難消除。

(3)外殼型病毒
外殼型病毒將其自身包圍在主程序的四周,對原來的程序不作修改。這種病毒最為常見,易於編寫,也易於發現。

(4)操作系統型病毒
這種病毒用它自己的程序意圖加入或取代部分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

明白了分類的方法也就可以對症下葯來制服病毒了,請繼續看相關的文章。

Ⅱ 目前有多少種已知的生物病毒

據環境專家介紹,科學家曾經估計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有150萬。隨著科學研究的深人,這個數字已上升到3000萬~5000萬。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生活著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物種。 參考資料: http://www.e.cn/20020522/3026860.shtml 一般認為已發現的物種數量只佔全部數量的一半不到 就目前而言,地球上已經被定義、命名的生物約有1000萬種左右,然而許多學者估計,全世界仍舊還有1000萬種生物未被定義、命名,甚至尚未被人發現。至於這些生物未被發現的主要原因,不外乎這類生物的生活圈與人類沒交集、該類生物只棲存於特定的小區域、這方面的生物對於人類而言並無太大的研究價值、抑或生物本身個體渺小而不易為人所察覺......等等。 此外,就地球上有生物以來已經經歷了至少三十多億年。根據許多演化學者、生物分類學者及其他相關的生物學者推斷,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以最保守的估計,至少也有超過現存物種數10倍以上的物種滅絕於其中---換句話說,便是地球上已經絕種的生物至少在1億種以上,這其中包括了多數的古生菌類、原生生物類、低等無脊椎動物類及低等無維管束植物類等。 綜合以上,總的說來,地球上約有1000萬種已知的生物、約1000萬種未知的生物,以及約1億種已經埋沒於歷史長河中的生物---由此蓋估一下,自地球形成至今,地球上共計出現了大約1億2000萬種的生物!

Ⅲ 病毒的種類有多少

從第一個病毒出世以來,究竟世界上有多少種病毒,說法不一。無論多少種,病毒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據國外統計,計算機病毒以10種/周的速度遞增,另據我國公安部統計,國內以4種/月的速度遞增。如此多的種類,做一下分類可更好地了解它們。

按傳染方式分為: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文件型病毒一般只傳染磁碟上的可執行文件(COM,EXE)。在用戶調用染毒的可執行文件時,病毒首先被運行,然後病毒駐留內存伺機傳染其他文件或直接傳染其他文件。其特點是附著於正常程序文件,成為程序文件的一個外殼或部件。這是較為常見的傳染方式。

混合型病毒兼有以上兩種病毒的特點,既染引導區又染文件,因此擴大了這種病毒的傳染途徑(如97年國內流行較廣的"TPVO-3783(SPY)" )。

按連接方式分為: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統型病毒、外殼型病毒。

源碼病毒較為少見,亦難以編寫。因為它要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編譯之前插入其中,並隨源程序一起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此時剛剛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便已經帶毒了。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種的部分模塊或堆棧區。因此這類病毒只攻擊某些特定程序,針對性強。一般情況下也難以被發現,清除起來也較困難。

操作系統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統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統,這類病毒的危害性也較大。

外殼病毒將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開頭或結尾,相當於給正常程序加了個外殼。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屬於這一類。

按破壞性可分為:良性病毒,惡性病毒。下面再做介紹。

新興一族:宏病毒。宏病毒是近兩年才出現的,如分類它可算做文件型。在下面會對其專門介紹。

別一分類法是按照基本類型劃分,可歸結為6種類型:
一、引導型病毒
引導型病毒主要是感染軟盤、硬碟的引導扇區或主引導扇區。在用戶對軟盤、硬碟進行讀寫動作時進行感染活動。在我國流行的引導型病毒有Anti-CMOS、GENP/GENB、Stone、 6.4、Torch、Monkey等。
引導型病毒感染軟盤時並不理會該軟盤是否為可啟動的系統盤,因此一般的數據盤也會被感染。在系統重新啟動時首先嘗試讀A:盤,當染有引導區病毒的軟盤插在A:驅動器中,只要軟盤的引導扇區內容被讀進PC機,即使啟動不成功,病毒也已經駐留在內存中,可以繼續去感染硬碟和其他未染病毒的軟盤了。
二、可執行文件病毒
可執行文件病毒主要是感染可執行文件(對於DOS或Windows來說是感染COM和EXE等可執行文件)。被感染的可執行文件在執行的同時,病毒被載入並向其他正常的可執行文件傳染。像在我國流行的Die_Hard、DIR Ⅱ和感染Windows 95/98操作系統的CIH、HPS、Murburg,以及感染NT操作系統的Infis、RE等病毒都屬此列。
文件型病毒與引導型病毒工作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各種PC機病毒中,文件型病毒占的數目最大,傳播最廣,採用的技巧也多。而且,各種文件型病毒的破壞性也各不相同,如令中國用戶大受損失的CIH病毒,是通過感染系統的可執行文件,同時利用Windows系統的VxD技術,破壞計算機BIOS,使計算機無法啟動。
三、宏病毒
宏病毒是利用宏語言編制的病毒,與前兩種病毒存在很大的區別。宏病毒充分利用宏命令的強大系統調用功能,實現某些涉及系統底層操作的破壞。宏病毒僅向Word、Excel和Access、PowerPoint、Project等辦公自動化程序編制的文檔進行傳染,而不會傳染給可執行文件。在我國流行的宏病毒有:TaiWan1、Concept、Simple2、ethan、「7月殺手」等,我們所說的蠕蟲病毒也應納入宏病毒范圍。蠕蟲病毒能通過網路郵件系統快速自動擴散傳播,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面積網路阻塞。今年的「美麗殺手」之類蠕蟲病毒及其變種就曾造成轟動世界的互聯網路癱瘓事件。
四、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是以上幾種病毒的混合。混合型病毒的目的是為了綜合利用以上3種病毒的傳染渠道進行破壞。在我國流行的混合型病毒有One_half、Casper、Natas、Flip等。
混合型病毒不僅傳染可執行文件而且還傳染硬碟引導區,被這種病毒傳染的系統用Format命令格式化硬碟都不能消除病毒。
五、特洛伊木馬型病毒
特洛伊木馬型病毒也叫「黑客程序」或後門病毒,應該屬於文件型病毒的一種。但是由於我國公安部門已於1998年底向全國發出通告,提醒廣大計算機用戶注意防範此類特洛伊木馬病毒,所以在此我們將其單獨列為一種。一般此種病毒分成伺服器端和客戶端兩部分,如計算機網路中伺服器端被此程序感染,別人可通過網路任意控制此計算機,並獲得重要文件。在我國流行的此類病毒有BO、Netspy等。
六、Internet語言病毒
隨著Internet的發展,Java、VB和ActiveX的網頁技術逐漸被廣泛使用,某些不良用心的人便利用Java、VB和ActiveX的特性來撰寫病毒。這些病毒雖然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並不能破壞硬碟上的資料,但是如果用戶使用瀏覽器來瀏覽含有這些病毒的網頁,使用者就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下,讓病毒進入機器進行復制,並通過網路竊取寶貴的個人秘密信息或使計算機系統資源利用率下降,造成死機等現象.

Ⅳ 生物病毒有多少種類型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 V)第七次報告(1999),將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據核酸類型分為DNA病毒——單股DNA病毒,DNA病毒——雙股DNA病毒,DNA與RNA反轉錄病毒,RNA病毒——雙股RNA病毒,RNA病毒——單鏈、單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類病毒等八大類群。此外,還增設亞病毒因子一類。這個報告認可的病毒約4000種,設有三個病毒目,64個病毒科,9個病毒亞科,233個病毒屬,其中29個病毒屬為獨立病毒屬。亞病毒因子類群,不設科和屬。包括衛星病毒和prion(傳染性蛋白質顆粒或朊病毒)。一些屬性不很明確的屬稱暫定病毒屬。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可感染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和人,常引起宿主發病。但在許多情況下,病毒也可與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顯的疾病。

Ⅳ 一共有多少生物病毒

好難!可以說浩若繁星吧。而且病毒尤其是RNA病毒極易變異,還有不少的亞型,應該有……個吧。

Ⅵ 世界上有多少種生物病毒

這個多到數不清啊

Ⅶ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南美白對蝦常見病毒病有白斑綜合征、桃拉病毒病、傳染性皮下組織和造血組織壞死病毒病、對蝦肝胰腺細小樣病毒病。

Ⅷ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生物病毒的種類:

病毒不僅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從結構上還分為:單鏈RNA病毒,雙鏈RNA病毒,單鏈DNA病毒和雙鏈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過程大致分為:吸附,注入(遺傳物質),合成(逆轉錄/整合入宿主細胞DNA),裝配(利用宿主細胞轉錄RNA,翻譯蛋白質再組裝),釋放五個步驟。

因為病毒會拉近細胞間距離,易使細胞相融形成多核細胞,進而裂解。

(8)生物病毒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病毒感染:

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多數病毒感染為隱性感染。

2、顯性感染,少數病毒感染為顯性感染。顯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兩型。

(1)急性感染發病急,進展快,病程一般為數日至數周。除少數在急性期死亡及發生後遺症者外,多數病例最終以組織器官中病毒被清除而痊癒。

(2)持續性感染病毒長期存在於寄主體內,可達數月至數年,造成慢性持續性感染,又可分以下3型:

潛伏性感染。當病毒與人體免疫力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時,病毒可長期潛伏在人體組織內,不引起症狀。一旦人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可重新繁殖而引起症狀。例如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潛伏性感染。

慢性感染。病毒長期存在人體組織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續性病變,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病毒感染。潛伏期長,可達數年,病變逐漸發展,最後導致死亡。

Ⅸ 生物上常見的病毒有哪些

病毒: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但是它們的起源不詳。它比細菌還小百倍,僅僅比蛋白質分子略大。它的大小用納米(nm )表示。一納米是十萬分之一毫米。我們衡量一個原子的直徑用埃來表示。一埃是十分之一納米。由此可見病毒是多麼微小。 病毒的一級分類:DNA病毒 RNA病毒 二級分類:動物病毒 植物病毒 細菌病毒 病毒的結構:病毒的結構極為簡單。大多數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並且,一種病毒只擁有一種類型的核酸,要麼是DNA,要麼是RNA。病毒的蛋白質外殼--衣 殼組成成分較復雜,上面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受體,多糖等。 病毒的繁殖:病毒是專性活細胞內寄生物。它不能單獨進行繁殖,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繁殖。它的增殖方式稱為復制,整個復制過程稱為復制周期。概括起來分為:吸附,侵入,脫殼,生物合成,裝配與釋放等5個步驟。 吸附:病毒粒子借衣殼上的受體與宿主細胞「粘附」在一起,否則,病毒粒子將不能侵入宿主細胞。 侵入和脫殼:病毒粒子被宿主細胞通過吞噬作用給「吞進」了細胞。在細胞里,它通過各種酶的作用將衣殼分解,使病毒粒子核心的核酸進入宿主細胞核或游離在細胞質中。但有些種類的病毒只是把它的核酸送入細胞,而把衣殼留在細胞外面。 生物合成、裝配與釋放:病毒的核酸在細胞內藉助於宿主細胞的蛋白質合成系統和酶系統不斷的復制自己的各種組成成分。當到達一定的數量以後,會組成新的病毒粒子。以各種方式釋放出來。有的是使宿主細胞破裂死亡,使病毒粒子釋放出來;有的以出芽的方式從細胞上「長」出來,比如流感病毒...一般說來,一個復制周期只需20分鍾,一次能復制出約150個病毒粒子。 病毒的用處:病毒雖然可以使人得病,但它們卻大有用處:它們是遺傳學研究的主要材料;細菌病毒可以使病原細菌死亡;昆蟲病毒可以殺死害蟲,而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害蟲也不容易產生抗葯性... 病毒之最: 1.病毒是最小的生物。 2.最小的病毒是口蹄疫病毒,只有10納米。 3. 最大的病毒是天花病毒(現已消滅)和痘病毒,大小為250-300納米。經過適當的 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 4.最危險的病毒是狂犬病毒,死亡率為100

Ⅹ 病毒有多少種

一.植物病毒種類繁多,絕大多數種子植物都能發生病毒病。禾本科、葫蘆科、豆科、十字花科、薔薇科植物受害較重,感染病毒的種類較多。植物病毒的核酸大多數是ssRNA。粒子形態基本有三種類型:桿狀、線條狀、近乎球狀的多面體,也有些是有封套的粒子。植物病毒和其它病毒一樣是嚴格寄生物,但它們的專化性不強,一種病毒往往能寄生於不同科、屬、種的栽培、野生植物上。 病毒侵染植物除造成外部症狀外,在細胞內部組織或細胞也有不正常表現。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感染細胞內形成細胞內含體。細胞內含體一類是結晶形的,一類是非結晶形的(又稱X小體)。結晶形內含體通常由病毒粒子堆疊而成,在非結晶形的內含體中,有不少是病毒粒子和寄主細胞成分混合而成的。 結晶形內含體:無色透明呈六角形、長條形成不規則形晶體、有紡綞形針狀或8字形的長纖維狀。非結晶形是半透明的顆粒狀聚積體,呈圓形成橢圓形。 感染病毒的植物,對病毒也有以下的抵抗作用: 1.病毒的定域化,不發生全身感染 ,只發生局部感染。如產生局部壞死斑點,使病毒局限在病斑內部。 2.病毒相互作用形成的抵抗現象 。 一種植物感染二種病毒,會出現加重或減輕症狀等。A.干擾作用:一種病毒影響他種病毒的感染。B.防禦作用:先入的病毒對後入的病毒侵染起防禦作用。3.獲得抗性:植物感染某一病毒後,對某一種或其它種病毒具有抗性。二.人類和動物病毒病毒可進入人和動物細胞生長 ,引起人和動物多種病毒病。粒子形態有球狀的多面體,也有復雜顆粒,如蝌蚪狀,磚形,卵形,也有些是有封套的粒子等。如脊椎動物病毒的脊椎灰質炎病毒、流感、狂犬病等。人類80%以上的傳染病由病毒引起,肝炎、天花等,家畜、雞疫、鴨疫等。動物病毒中,可分兩類:殺死細胞病毒和非殺細胞病毒。1.殺死細胞病毒感染:使細胞受到破壞成死亡,稱殺細胞或溶細胞病毒。如人脊髓灰質病毒。2.由非殺細胞病毒引起穩定狀態感染,叫非殺細胞病毒。不引起明顯的損傷,但持續感染。病毒對動物引起癌症,稱致癌病毒,致癌病毒既引起動物癌症,也引起人的癌症。DNA病毒中腺病毒可引起人的呼吸道,乳腺病毒、小瘡疹病毒,已基本證實引起人的癌症。RNA病毒也有致癌(致癌病毒),一些RNA病毒能引起白血病和各類型的腫瘤。1911(Peyton rous勞斯)發現了勞氏肉瘤病毒,引起人的癌症,1966年獲諾貝爾獎。另外有三個微生物學家證明病毒轉化為癌症的病因基礎(1975獲得諾貝爾獎)。 三.昆蟲病毒 無脊椎動物病毒是比較常見的,在昆蟲和蟎類的十個目中,已發現3700多種病毒,大多數昆蟲病毒都形成包含體。病毒封閉在包含體中,包含體有多角形、橢圓形、磚形等,病毒粒子包含在包含體中。無脊椎動物病毒(昆蟲病毒為主,用於消滅害蟲)如:松毛蟲病毒、棉鈴蟲病毒等。 四.亞病毒(不完全病毒,subvirus ) 經典的病毒即真病毒,是一種極為簡單的生命形式,卻不是最簡單的生命形式。目前所知最簡單的生命形式稱之為亞病毒,沒有真病毒的形態結構,能利用非自身編碼的酶系統進行復制,有侵染性,並可在寄主中引起症狀。

閱讀全文

與生物病毒有多少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9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5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1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5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20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