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蛋白質保守序列怎麼分析
可以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進行分析,例如:多序列比對~用到的軟體是Bioedit或Clustalx1.
㈡ 蛋白質組學主要包括哪些分析技術及各自特點
為探究生物進程的分子機制,需要確定介導這個過程的蛋白質-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的主要技術總結如下:一、酵母雙雜交系統酵母雙雜交系統是當前廣泛用於蛋白質相互作用組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原理是當靶蛋白和誘餌蛋白特異結合後,誘餌蛋白結合於報道基因的啟動子,啟動報道 基因在酵母細胞內的表達,如果檢測到報道基因的表達產物,則說明兩者之間有相互作用,反之則兩者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將這種技術微量化、陣列化後則可用於大 規模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實際工作中,人們根據需要發展了單雜交系統、三雜交系統和反向雜交系統等。Angermayr等設計了一個SOS蛋白介 導的雙雜交系統。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豐富了酵母雙雜交系統的功能。此外,酵母雙雜交系統的作用也已擴展至對蛋白質的鑒定。二、噬茵體展示技術在編碼噬菌體外殼蛋白基因上連接一單克隆抗體的DNA序列,當噬菌體生長時,表面就表達出相應的單抗,再將噬菌體過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會與相應抗體 特異性結合,這被稱為噬菌體展示技術。此技術也主要用於研究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僅有高通量及簡便的特點,還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選擇性的篩選復雜混 合物、在篩選過程中通過適當改變條件可以直接評價相互結合的特異性等優點。目前,用優化的噬菌體展示技術,已經展示了人和鼠的兩種特殊細胞系的cDNA文 庫,並分離出了人上皮生長因子信號傳導途徑中的信號分子。三、等離子共振技術表 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為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種納米級的薄膜吸附上「誘餌蛋白」,當待測蛋白與誘餌蛋白結合後,薄 膜的共振性質會發生改變,通過檢測便可知這兩種蛋白的結合情況。SPR技術的優點是不需標記物或染料,反應過程可實時監控。測定快速且安全,還可用於檢測 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詳細資料請參考:on
http://proct.bio1000.com/101969/
㈢ 蛋白質組學主要包括哪些分析技術及各自特點.
雙向凝膠電泳
雙向凝膠電泳的原理是第一向基於蛋白質的等電點不同用等電聚焦分離,第二向則按分子量的不同用SDS-PAGE分離,把復雜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質在二維平面上分開。由於雙向電泳技術在蛋白質組與醫學研究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它可用於蛋白質轉錄及轉錄後修飾研究,蛋白質組的比較和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細胞分化凋亡研究,致病機制及耐葯機制的研究,療效監測,新葯開發,癌症研究,蛋白純度檢查,小量蛋白純化,新替代疫苗的研製等許多方面。近年來經過多方面改進已成為研究蛋白質組的最有使用價值的核心方法。
等電聚焦
等電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是60年代中期問世的一種利用有pH梯度的介質分離等電點不同的蛋白質的電泳技術。等電聚焦凝膠電泳依據蛋白質分子的靜電荷或等電點進行分離,等電聚焦中,蛋白質分子在含有載體兩性電解質形成的一個連續而穩定的線性pH梯度中電泳。載體兩性電解質是脂肪族多氨基多羧酸,在電場中形成正極為酸性,負極為鹼性的連續的pH梯度。蛋白質分子在偏離其等電點的pH條件下帶有電荷,因此可以在電場中移動;當蛋白質遷移至其等電點位置時,其靜電荷數為零,在電場中不再移動,據此將蛋白質分離。
生物質譜
生物質譜技術是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最重要的鑒定技術,其基本原理是樣品分子離子化後,根據不同離子之間的荷質比(M/E)的差異來分離並確定分子量。對於經過雙向電泳分離的目標蛋白質用胰蛋白酶酶解(水解Lys或Arg的-C端形成的肽鍵)成肽段,對這些肽段用質譜進行鑒定與分析。目前常用的質譜包括兩種: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MS)和電噴霧質譜(ESI- MS)。
飛行時間質譜
MALDI 的電離方式是 Karas和Hillenkamp於1988年提出。MALDI的基本原理是將分析物分散在基質分子(尼古丁酸及其同系物)中並形成晶體,當用激光(337nm的氮激光)照射晶體時,基質分子吸收激光能量,樣品解吸附,基質-樣品之間發生電荷轉移使樣品分子電離。它從固相標本中產生離子,並在飛行管中測定其分子量,MALDI-TOF-MS一般用於肽質量指紋圖譜,非常快速(每次分析只需3~5min),靈敏(達到fmol水平),可以精確測量肽段質量,但是如果在分析前不修飾肽段,MALDI-TOF-MS不能給出肽片段的序列。
電噴霧質譜(ESI-MS)
ESI- MS是利用高電場使質譜進樣端的毛細管柱流出的液滴帶電,在N2氣流的作用下,液滴溶劑蒸發,表面積縮小,表面電荷密度不斷增加,直至產生的庫侖力與液滴表面張力達到雷利極限,液滴爆裂為帶電的子液滴,這一過程不斷重復使最終的液滴非常細小呈噴霧狀,這時液滴表面的電場非常強大,使分析物離子化並以帶單電荷或多電荷的離子形式進入質量分析器。ESI-MS從液相中產生離子,一般說來,肽段的混合物經過液相色譜分離後,經過偶聯的與在線連接的離子阱質譜分析,給出肽片段的精確的氨基酸序列,但是 分析時間一般較長。 目前,許多實驗室兩種質譜方法連用,獲得有意義的蛋白質的肽段序列,設計探針或引物來獲得有意義的基因。隨著蛋白質組研究的深入,又有多種新型質譜儀出現,主要是在上述質譜儀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與重新組合
㈣ 如何利用序列比對分析解決生物學中的問題
生物信息學的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基因組學和蛋白質學兩方面,具體地說就是從核酸和蛋白質序列出發, 分析序列中表達結構和功能的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學的基本任務是對各種生物分析序列進行分析, 也就是研究新的計算機方法, 從大量的序列信息中獲取基因結構、功能和進化等知識。而在序列分析中, 將未知序列同已知序列進行相似性比較是一種強有力的研究手段,從序列的片段測定, 拼接, 基因的表達分析, 到RNA和蛋白質的結構功能預測,物種親緣樹的構建都需要進行生物分子序列的相似性比較。生物信息學中的序列比對演算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㈤ 從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可預測其生物學功能 這句話對嗎
不對。
蛋白質的功能取決於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也就是說即便是氨基酸序列相同,空間結構不同,生物學功能也不同。
㈥ 急問一下大家,請問這種蛋白序列分析的圖是用哪一個生物信息學工具做出來的。
試題分析:生物群落的結構是指群落中各種生物在空間的配置情況,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動物的生存直接或間接依賴植物,所以,動物也有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特徵;在水平方向上,由於地形的起伏、光線的明暗、濕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生物種類的分布往往也有差異;故本題答案選D,竹園中的竹子只是一種生物,不能成為群落的結構。
考點:生物群落結構
點評:本題著重考查了生物群落的結構特徵,屬於對識記、理解層次的考查。
㈦ 蛋白質序列資料庫包含哪些內容
蛋白質資料庫
1. PIR和PSDPIR國際蛋白質序列資料庫(PSD)是由蛋白質信息資源(PIR)、慕尼黑蛋白質序列信息中心(MIPS)和日本國際蛋白質序列資料庫(JIPID)共同維護的國際上最大的公共蛋白質序列資料庫。這是一個全面的、經過注釋的、非冗餘的蛋白質序列資料庫,包含超過142,000條蛋白質序列(至99年9月),其中包括來自幾十個完整基因組的蛋白質序列。所有序列數據都經過整理,超過99%的序列已按蛋白質家族分類,一半以上還按蛋白質超家族進行了分類。PSD的注釋中還包括對許多序列、結構、基因組和文獻資料庫的交叉索引,以及資料庫內部條目之間的索引,這些內部索引幫助用戶在包括復合物、酶-底物相互作用、活化和調控級聯和具有共同特徵的條目之間方便的檢索。每季度都發行一次完整的資料庫,每周可以得到更新部分。
PSD資料庫有幾個輔助資料庫,如基於超家族的非冗餘庫等。PIR提供三類序列搜索服務:基於文本的互動式檢索;標準的序列相似性搜索,包括BLAST、FASTA等;結合序列相似性、注釋信息和蛋白質家族信息的高級搜索,包括按注釋分類的相似性搜索、結構域搜索GeneFIND等。
PIR和PSD的網址是:http://pir.georgetown.e/。
資料庫下載地址是:ftp://nbrfa.georgetown.e/pir/。
2. SWISS-PROT
SWISS-PROT是經過注釋的蛋白質序列資料庫,由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EBI)維護。資料庫由蛋白質序列條目構成,每個條目包含蛋白質序列、引用文獻信息、分類學信息、注釋等,注釋中包括蛋白質的功能、轉錄後修飾、特殊位點和區域、二級結構、四級結構、與其它序列的相似性、序列殘缺與疾病的關系、序列變異體和沖突等信息。SWISS-PROT中盡可能減少了冗餘序列,並與其它30多個數據建立了交叉引用,其中包括核酸序列庫、蛋白質序列庫和蛋白質結構庫等。
利用序列提取系統(SRS)可以方便地檢索SWISS-PROT和其它EBI的資料庫。
SWISS-PROT只接受直接測序獲得的蛋白質序列,序列提交可以在其Web頁面上完成。
SWISS-PROT的網址是:http://www.ebi.ac.uk/swissprot/。
3. PROSITE
PROSITE資料庫收集了生物學有顯著意義的蛋白質位點和序列模式,並能根據這些位點和模式快速和可靠地鑒別一個未知功能的蛋白質序列應該屬於哪一個蛋白質家族。有的情況下,某個蛋白質與已知功能蛋白質的整體序列相似性很低,但由於功能的需要保留了與功能密切相關的序列模式,這樣就可能通過PROSITE的搜索找到隱含的功能motif,因此是序列分析的有效工具。PROSITE中涉及的序列模式包括酶的催化位點、配體結合位點、與金屬離子結合的殘基、二硫鍵的半胱氨酸、與小分子或其它蛋白質結合的區域等;除了序列模式之外,PROSITE還包括由多序列比對構建的profile,能更敏感地發現序列與profile的相似性。PROSITE的主頁上提供各種相關檢索服務。
PROSITE的網址是:http://www.expasy.ch/prosite/。
4. PDB
蛋白質數據倉庫(PDB)是國際上唯一的生物大分子結構數據檔案庫,由美國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建立。PDB收集的數據來源於X光晶體衍射和核磁共振(NMR)的數據,經過整理和確認後存檔而成。目前PDB資料庫的維護由結構生物信息學研究合作組織(RCSB)負責。RCSB的主伺服器和世界各地的鏡像伺服器提供資料庫的檢索和下載服務,以及關於PDB數據文件格式和其它文檔的說明,PDB數據還可以從發行的光碟獲得。使用Rasmol等軟體可以在計算機上按PDB文件顯示生物大分子的三維結構。
RCSB的PDB資料庫網址是:http://www.rcsb.org/pdb/。
5. SCOP
蛋白質結構分類(SCOP)資料庫詳細描述了已知的蛋白質結構之間的關系。分類基於若干層次:家族,描述相近的進化關系;超家族,描述遠源的進化關系;折疊子(fold),描述空間幾何結構的關系;折疊類,所有折疊子被歸於全α、全β、α/β、α+β和多結構域等幾個大類。SCOP還提供一個非冗餘的ASTRAIL序列庫,這個庫通常被用來評估各種序列比對演算法。此外,SCOP還提供一個PDB-ISL中介序列庫,通過與這個庫中序列的兩兩比對,可以找到與未知結構序列遠緣的已知結構序列。
SCOP的網址是:http://scop.mrc-lmb.cam.ac.uk/scop/。
6. COG
蛋白質直系同源簇(COGs)資料庫是對細菌、藻類和真核生物的21個完整基因組的編碼蛋白,根據系統進化關系分類構建而成。COG庫對於預測單個蛋白質的功能和整個新基因組中蛋白質的功能都很有用。利用COGNITOR程序,可以把某個蛋白質與所有COGs中的蛋白質進行比對,並把它歸入適當的COG簇。COG庫提供了對COG分類數據的檢索和查詢,基於Web的COGNITOR服務,系統進化模式的查詢服務等。
COG庫的網址是:http://www.ncbi.nlm.nih.gov/COG。
下載COG庫和COGNITOR程序在:ftp://ncbi.nlm.nih.gov/pub/COG。
㈧ 生物化學問題,分析蛋白質氨基酸序列
這是你們老師讓你們練慣用的吧...?
谷氨酸-丙-谷氨酸-亮-半-脯-天冬氨酸-精-半-異亮 組-絲-苯丙-谷氨醯胺-天冬醯胺-亮-甘-異亮-谷氨醯胺-半 ...太多了,能自己來嗎?
相關資料
http://www.rcsb.org/pdb/explore/explore.do?structureId=2O61
這個蛋白質名稱叫RELA或者p65,是NFKB炎症信號通路的一個轉錄因子,可以自己查查
㈨ 已知一蛋白編碼基因的序列,請問可採用怎樣的方法分析,推測其功能
(一)用功能獲得策略鑒定基因功能,將目的基因直接導入某一細胞或個體中,使其獲得新的或更高的水平表達,通過細胞或個體生物性狀的變化來研究基因功能,常用的方法有轉基因技術和基因敲入技術。
(二)用功能失活策略鑒定基因功能,將細胞或個體的某一個基因功能部分或全部失活後,通過觀察細胞生物學行為或個體遺傳性狀表型的變化來鑒定基因的功能,常用的方法有基因敲除和基因沉默技術,前者可使基因功能完全失活,後者可使基因功能部分是禍。
(三)用隨機突變篩選策略鑒定基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