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實驗
課堂討論通常情況下只安排幾分鍾或十幾分鍾,這幾分鍾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討論內容的選擇。那麼,選擇什麼樣的內容才有價值呢?首先,組織討論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越是教材的核心問題,越要讓學生去主動學習。數學中的一些概念
② 如何高效地組織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學科性質決定了生物實驗作為生物教學和高中生學習的重要基礎。高中生物教學與其說是生物知識的學習,不如說是一個個生物實驗的探究過程。它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或組織高中生親手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微觀變為宏觀,把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高中生易於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高中生的各種能力。高中生物實驗的學習貫穿於高中生物的學習全過程之中,生物實驗的教學效果直接決定高中生物的學習和教學效果。為了追求更好的生物教學效果和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充分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把生物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學習的基礎;必須開展好實驗強化生物教育教學效果,培養高中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對於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來說,要實現良好的效果,不僅需要教師具備優秀的組織、引導能力,更需要學校教學設備的配合。現在的學校教學設備還不能夠滿足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需求,有的學校教學設備少,生物實驗儀器不足,嚴重影響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可以說高中生物教學還是面臨這樣或是那樣的諸多問題,高中生物教師要正確認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面對的問題,以良好心態,立足現實,有創造性地開展好生物實驗教學。我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就結合實驗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加強演示實驗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教師要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於高中生物教學來說,利用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有效學習。演示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演示實驗不僅能夠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通過實驗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我們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精心准備是演示實驗成功的基礎。
我們所說的演示實驗的成功不僅僅是指教師合理地操作實驗器材,完成實驗探究過程,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並最大限度地強化高中生觀察的實際效果,做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最優化。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熟悉每一個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和實驗目的,考慮如何引導高中生進行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知道如何實現更好的觀察效果。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精心准備,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心裡有數,最大限度地把握實驗步驟和強化實驗的實際效果。經過教師多次嘗試後,再到課堂上開展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提高演示實驗的成功率。一次成功的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夠有效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熱情,培養高中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觀察能力。如果實驗沒有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或是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失敗了,則會使高中生產生不良的學習情緒,影響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利於高中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和高中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演示實驗,在每次演示實驗之前進行精心准備,給高中生呈現生動有趣、效果明顯的演示實驗,這也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的重要責任。
2.要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規范操作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演示實驗不僅是實驗知識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高中生觀摩實驗、學習實驗操作的重要機會。在這樣的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高中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高中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範作用,操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地展開。這就要求教師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程進行演示實驗,給高中生樹立實驗操作的規范標准。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進行規范實驗操作教學,讓高中生注意到規范實驗操作的重要性。這樣有利於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實驗操作意識,養成規范的實驗操作習慣,為今後的分組教學和分組實驗奠定良好基礎。
二、大力開展高中生物分組實驗,培養高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是考查高中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高中生物教師要樹立培養高中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意識,在實驗教學中注意培養高中生的動手能力。在高中生物實驗中,除了演示實驗還有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是高中生依據實驗目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研究動手操作的實驗。如果演示實驗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分組實驗則注重培養高中生實驗操作能力。分組實驗可以讓高中生多動手實驗,使高中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高中生物知識,形成生物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並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要增強分組實驗的效果,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要做好實驗准備工作。
分組實驗需要教師組織多組實驗器材,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探究。我們要合理地對高中生進行分組,合理地分組能夠促進分組實驗的效果和學習實效性的強化。我們還要綜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做到組內異質、組外同質。同時,要提前對各小組的實驗器材進行預演,確保實驗能夠圓滿完成,少生枝節。
2.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現良好的實驗效果。
分組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合理組織和引導,在實驗前讓高中生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為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做准備。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有效組織和引導,以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性。
③ 如何開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第一,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導入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客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犯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要善於運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景及諧音.教師上課要精講,要變填鴨式為互動式,讓學生大部分時間為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從而達到學中用,用中學;同時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這樣,每個學生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導入新課可以聯系生活導入,可以前後聯系導入,可以用現代教育媒體導入,導入的方法沒有定式,只有適合與教學的導入才是最好的導入.導入新課就是導入學生的學習探究慾望,學生探究慾望提升了,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效果才會更明顯.第二,構建高中生物高效教學方法,優化生物教學過程.1、運用探究法開展高中生物教學.在探究教學法組織中,教師要將教學目標細化.將其以一組探究思考題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布置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討論與探究學習,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學習目標.例如教學「光合作用」時,教師對「光合作用發現過程實驗的設計思想」這一重難點,可以運用探究法進行教學啟發引導,幫助學生逐步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實驗的原理,順利實現了教學目標.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除了儀器演示之外,現代教育技術模擬可以在微觀知識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傳統的演示實驗難以完成的生物演變過程,提高教學形象程度.例如在「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演示,教師運用動畫模擬方式,將細胞分裂過程復雜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加深高中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提高了教學成效.第三,拓展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空間,培養高中生生物素養.1、開展生物課程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素質,發揮學生特長愛好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建立興趣小組,將會使他們耳目一新,興趣陡增,從而訓練和培養從事小學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種技能和能力.如顯微鏡的結構、性能、使用方法;栽培蘑菇、草莓;飼養金魚、蝌蚪、牛蛙;製作動物標本、給校園的花草樹木掛牌標明科屬種及生活習性等.但活動一定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否則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會減少,課外活動的優越性就難以發揮.2、高中生學習一段教學內容結束之後,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知識競賽或是實驗技能操作競賽,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營造濃厚的教學競爭氛圍.3、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具有廣闊的實踐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些實踐的機會,培養實踐運用能力.
④ 如何有效開展生物實驗課教學
如何開展高效生物實驗課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⑤ 怎樣有效地開展生物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相對課堂教學而言的。如果說依據教材及教學大綱,在規定的教學時間里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稱之為第一課堂的話,那麼第二課堂就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從教學內容上看,它源於教材又不限於教材;它無需考試,但又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它的學習空間范圍非常廣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場;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社會、家庭。
紙上得來終覺淺,所以第二課堂可以是課後的作業,比如課本或學習資料中的某個簡單的實驗(一些觀察性的:花的結構等;一些簡單的驗證:種子萌發的條件等)可以以課後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去完成,然後提問讓他們給出結果。有多的時間,可以帶學生到學校周圍辨識一些植物、動物;或發動學生帶著驗證的目的去種植一些植物或喂養一些動物(蝌蚪啊,什麼的)。帶領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一類的地方,給學生展示一些平常看不到的與生物相關的資料與圖片。思路是這樣的,具體的例子就不用詳細的講了吧!
⑥ 如何有效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一、精心教學設計,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情感對人的行動有巨大的推動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興趣的培養、情感的交流與共鳴,能使學生體驗到愉快、積極、振奮,更主動積極地去領會知識和探索生物奧秘。「玩」 是兒童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初中生都喜歡做游戲,創設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使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境,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策略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習活動生動有效、事半功倍。對學生而言,他們沒有等待知識的傳遞,主動建構了知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比如我在講解七年級下冊《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教版)這一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幾分鍾,然後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一個學生做模板,另外一個學生照著學生身體在黑板上畫像;緊接著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完成呼吸系統的組成圖,填充呼吸道和肺這幾個結構;其他學生可以根據書上內容在、上黑板來進行完善該圖,最後請七個學生(分別扮演呼吸道和肺)上台進行表演,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發生病變身體有哪些異常表現等等。其他學生看到這樣的表演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只是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促進者。教學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不僅僅是游戲,而是在游戲中引導學生觀察、理解,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許多偉大的學者都認為問題的重要性。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的策略主要是創造性地構建學習環境,給予機會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給學生表明觀點的機會;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給學生大膽猜測和「異想天開」的機會;對學生所出現的錯誤或不足應加以引導,給學生反思和修正的機會。比如我在講解八年級上冊(人教版)《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時,我首先跟學生播放《小鳥給人算命》視頻,學生很興奮因為這樣事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小鳥能算命,是鬧劇,騙局?」這樣可充分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三、明確探究目的,指導學生探究的方法。
無論是觀察、調查、實驗、收集分析資料等多種探究形式,必須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這一節課中講解探究的步驟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這節課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在認真講解同時,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操作,去領悟。只有這樣學生在以後的學習過程才能根據已有的東西去實踐。「探究」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全過程的活動,教材在設計這類活動時,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性,為學生發揮富於個性的創造力留出了空間,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加以引導。以「探究」為例,第一冊教材首先安排讓學生了解探究全過程的活動,每一個步驟都有比較具體的指導,並且對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後安排讓學生設計探究過程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的活動。這對探究本冊後面《種子的萌發》條件起到鋪墊作用,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全過程設計的探究。與後幾冊相比,第一冊教材對學生的引導性較強,各種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較低。後續幾冊教材則加大了學生的自主性,許多「探究」都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並自主制定計劃,對學生設計實驗、通過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數據和整理數據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強操作實踐,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究的過程。在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新知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操作中熟練,從而讓學生體驗到自主探究的樂趣。
四、設計合理練習,注重學生探究的延伸。
練習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和反饋,對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八年級下冊講《選擇健康的方式》結束時,就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某同學說,有人一輩子抽煙,照樣活到八九十歲,可見吸煙的危害並不嚴重。你能對此作出有力的反駁嗎?」;又如我在講八年級上冊《空中飛行的動物》一節課中,關於昆蟲翅的類型時,其中就有蜻蜓的翅的時候,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在蜻蜓的翅上有沒有特殊地方?」這個結構叫什麼名稱?這個結構有什麼作用呢?生活對它有哪些運用(仿生)等等?又如在將藻類植物時,我把2007年5月29日,太湖藍藻暴發,造成無錫市自來水水源地水質嚴重惡化,幾乎席捲了整座城市的這一事件進行講解,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其中有一個「綠色」奧運,克隆技術的發展等等。要求學生課後查閱資料,寫出小論文、手抄報等等形式作業。這樣既滲透環保教育又能做到探究活動課內外的結合,注重學生探究活動的延伸。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只有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學生才能主動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在自主探索中學習生物學,並學會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探究性學習裡面,要求教師具備高水平的科學素養和探究教學技能,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新調整自己的角色,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全員參與。一方面他對學生明確了探究的內容,目標以及評價標准,另一方面對學生在探究過程的具體細節不細化,讓學生學會去觀察、思考,去嘗試,不輕易簡單評價學生的探究活動,在學生實在解決不了時,必要時給予一定的幫助,適時地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理清各種關系,最終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