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火衛一哪個圖多生物質

火衛一哪個圖多生物質

發布時間:2022-04-08 07:33:50

❶ 請回答:火衛一的資料,請說的全面一點。急啊,非常感謝!

火衛一(希臘語:Φόβος;系統名稱:Mars I)是火星的兩顆自然衛星中,距離火星較近且較大的一顆,平均半徑為11.1km,是另一顆衛星火衛二的7.24倍。火衛一的名字是福波斯(意思是害怕),是希臘神話中的戰神阿瑞斯(在羅馬神話中名叫瑪爾斯)之子。

概述:
火衛一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小天體。圍繞火星運動,軌道距火星中心約9400km,也就是距離火星表面6000km。火衛一到其母星的距離,比其他已知行星的衛星都要近。火衛一是太陽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體之一。火衛一上有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叫斯蒂克尼撞擊坑。由於軌道離火星很近,火衛一的轉動快於火星的自轉。因此,從火星表面看,火衛一從西邊升起,在4小時15分鍾或更短的時間內劃過天空,在東邊落山。由於軌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衛一的軌道半徑在逐漸變小,最終它將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環。

發現:
火星的2顆衛星均是在1877年發現的。火衛一是由天文學家阿薩夫·霍爾在1877年8月18日格林威治標准時間09:14,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海軍天文台發現的。(如果採用當代的數據,按1925年前的天文慣例,一天從中午起算,是在華盛頓標准時間8月17日16:06發現的)[8][9][10]。霍爾在1877年8月12日07:48(UTC)還發現了火星的另外一個衛星,火衛二。衛星的名字是由伊頓公學的科學教員亨利·馬丹(1838-1901)提議的,來自《伊利亞特》第15卷,書中描述了阿瑞斯召見得摩斯(Deimos,意為恐懼)和福波斯(Phobos,意為害怕)[11][12]。

物理特徵火衛一是太陽系內反射率最低的天體。它的光譜上和D-型小行星接近[13],從表面上看,它的成分類似於碳質球粒物質[14]。火衛一的密度非常低,不可能是實心的岩石。而具有相當多的空隙[15][16][17]。這些結果讓人想到,火衛一可能是一個大的冰庫。光譜觀測表明,表面土壤缺水[18][19],但這並不排除風化層以下有冰[20][21]。

很早就有人預測,火衛一和火衛二會產生稀薄的塵埃環,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22]。最近火星全球勘察者的圖像說明,火衛一上覆蓋著一層厚度大於100米的細顆粒土壤,按照假說,這是由其他天體撞擊形成的,但不知這些物質是如何附著在幾乎沒有重力的天體表面的[23]。

火衛一非常不圓,其尺寸是27×22×18km[2]。

火衛一上布滿了撞擊坑[24],盡管火衛一很小,位於赤道附近的一個撞擊坑中心還有一個山峰[25]。火衛一最突出的表面特徵是斯蒂克尼撞擊坑,這是用阿薩夫·霍爾妻子的名字,安傑琳·斯蒂克尼·霍爾命名的。斯蒂克尼是她的閨名。正如土衛一的撞擊坑赫胥爾撞擊坑,形成斯蒂克尼的撞擊可能幾乎把火衛一撞得粉碎[26]。火衛一形狀古怪的表面上有很多的溝槽和條紋。溝槽典型的深度在30米以下,寬100到200米,長達20千米。最初認為,這都是由形成斯蒂克尼的同一次撞擊造成的。然而,火星快車的結果表明,這些溝槽並非在斯蒂克尼的徑向。而是集中在火衛一軌道迎風面的頂端(離斯蒂克尼不遠)。研究人員懷疑,這是由撞擊火星濺射出來的物質鑿出來的。這樣,這些溝槽實際就是一串撞擊坑。這些溝槽在靠近背風面時就逐漸消失了。根據其不同的年代,這些溝槽可以分為12組,代表至少12次火星撞擊事件[27]。在灶神星上也有這樣的溝槽,但科學家們目前並不認為這些溝槽具有相同的成因[28]。

只有一塊名為凱頓的隕石被認為是來自火衛一,但這也很難確認,因為目前對火衛一的成分還知之甚少[29][30]。

已命名的地質特徵
火衛一上的部分已命名隕石坑。C = 克拉斯垂爾;D = 德隆洛;F = 佛林奈;L = 林托克;R = 瑞顓沙;S = 斯蒂克尼;Sk = 斯開瑞士。格力錐格隕石坑位於斯開瑞士和佛林奈隕石坑下的地平線處。火衛一上的地址特徵是用研究火衛一的天文學家的名字、以及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31][32]中的人名和地名命名的。這些地形包括勒皮他地區和拉格多平原,都是《格列佛游記》里的地名(勒皮他是小說中會飛的島,而拉格多是小說中巴爾尼巴比國的首都)[33]。火衛一上唯一有命名的山脊是開普勒脊,是用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的名字命名的。另外有幾個撞擊坑也已被命名。

隕石坑 命名依據 座標
克拉斯垂爾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60°N 91°W / 60°N 91°W / 60; -91 (Clustril)
德亞瑞司特 天文學家羅雷爾·路德威·德亞瑞司特 39°S 179°W / 39°S 179°W / -39; -179 (D'Arrest)
德隆洛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36°30′N 92°00′W / 36.5°N 92°W / 36.5; -92 (Drunlo)
佛林奈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60°N 350°W / 60°N 350°W / 60; -350 (Flimnap)
格力錐格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81°N 195°W / 81°N 195°W / 81; -195 (Grildrig)
格列佛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主角 62°N 163°W / 62°N 163°W / 62; -163 (Gulliver)
霍爾 弗伯斯的發現者阿薩夫·霍爾 80°S 210°W / 80°S 210°W / -80; -210 (Hall)
林托克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11°S 54°W / 11°S 54°W / -11; -54 (Limtoc)
奧匹克 天文學家恩斯特·奧匹克 7°S 297°W / 7°S 297°W / -7; -297 (Öpik)
瑞顓沙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41°N 39°W / 41°N 39°W / 41; -39 (Reldresal)
洛希 天文學家愛德華·洛希 53°N 183°W / 53°N 183°W / 53; -183 (Roche)
夏普利斯 天文學家畢文·夏普利斯 27°30′S 154°00′W / 27.5°S 154°W / -27.5; -154 (Sharpless)
史克洛夫斯基 天文學家約瑟夫·史克洛夫斯基 24°N 248°W / 24°N 248°W / 24; -248 (Skyresh)
斯開瑞士 在格列佛游記中的人物 52°30′N 320°00′W / 52.5°N 320°W / 52.5; -320 (Skyresh)
斯蒂克尼 弗伯斯的發現者霍爾的妻子莉娜·斯蒂克尼 1°N 49°W / 1°N 49°W / 1; -49 (Stickney)
陶德 天文學家大衛·畢克·陶德 9°S 153°W / 9°S 153°W / -9; -153 (Todd)
溫德爾 天文學家奧利弗·溫德爾 1°S 132°W

軌道特徵
火衛一與其母星超乎尋常的近,由此產生了一些很奇特的效果。火衛一的軌道低於火星的同步軌道,結果就是它的運動快於火星的自轉。因此,每個火星日,火衛一差不多有2次(每11小時6分)從西邊升起,飛快地劃過天空(4小時14分或更短),在東邊落下。由於火衛一的軌道低且在赤道面內,在火星上,緯度高於70.4°的地方,火衛一就位於地平線以下了。由於軌道很低,從火星上看,火衛一的角直徑隨其在天空的位置而變化。在地平線上,火衛一是0.14°,在天頂是0.20°,寬度是從地球上看到的滿月的1/3。作為對比,在火星天空,太陽的視角是0.35°。從火星上觀測,火衛一的星相是0.3191天(火衛一的朔望周期),只比火衛一的恆星周期長13秒。

從火衛一上看,火星比從地球上看到滿月大6400倍,亮2500倍,佔半個天球寬度的1/4。火星-火衛一的拉格朗日L1點位於斯蒂克尼撞擊坑上方2.5km,離火衛一表面的距離近得不可思議。

凌日
凌日火星表面上的觀測者會看到火衛一定期凌日。機遇號火星車拍到了幾次這樣的凌日。凌日期間,火衛一的影子會投射到火星表面上,這被好幾個火星探測器拍攝到了。火衛一不夠大,不能覆蓋整個日盤,因此不可能引起日全食。

未來的毀滅
未來的毀滅火衛一的周期短於一個火星日,由於潮汐減速,火衛一的半徑正以每個世紀20m的速度逐漸減小。估計在一千一百萬年後,它將撞上火星表面,或者很有可能成為火星環[35]。假定火衛一的形狀不規則,是一堆石頭(特別的摩爾-庫倫體),計算表明,目前火衛一對於潮汐力還是穩定的。但如果軌道半徑下降略大於2000km,即下降到7100km左右,估計火衛一就將超過石頭堆的洛希極限。更新的計算說明,破碎的時間大概距今760萬年[36]。在這個距離上,火衛一可能將破碎形成一個環系統,這個環將繼續緩慢地向著火星迴旋運動[37]

起源
火星衛星的起源目前仍有爭議[38]。火衛一和火衛二和碳質小行星(C型小行星)有很多共同之處,其光譜、反照率以及密度與C型或者D型小行星很相似,因此有一種假設是2個衛星都是被捕獲的主帶小行星[39][40]。2個衛星的軌道很圓,幾乎就在火星的赤道面內。因此,就需要一種機制,把初始偏心率高且傾斜的軌道調整為赤道面內的圓軌道。這種機制很可能就是大氣阻力加上潮汐力[41],但對於火衛二,還不清楚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這種軌道調整[38]。捕獲還需要能量的耗散。對於目前的火星,要通過大氣阻尼來捕獲火衛一大小的天體,大氣太稀薄了[38] 。傑弗里·蘭迪斯指出,如果是雙小行星,是可能被捕獲的,並在潮汐力作用下彼此分開[40]。

火衛一可能是太陽系的第二代天體,是在火星形成後才合成的,而不是從形成火星的星雲中與火星同時誕生的。[42]

另外一個假設是,火星周圍曾經有很多火衛一、火衛二大小的天體,可能是火星與大的星子撞擊濺射出來的[43]。火衛一內部多孔(根據其密度1.88g/cm3,估算空洞占火衛一體積的25%-35%),這與其來自小行星的假設不相符[6] 。對火衛一的熱紅外觀測表明,其成分主要是層狀硅酸鹽,眾所周知,這是火星表面上的物質。火衛一的光譜不同於各種球粒隕石,再次說明它並非源自小行星[44]. 兩方面的發現都說明,火星被撞擊後,濺射出來的物質在火星軌道上重新吸積,形成了火衛一[45]。這與月球的主流起源理論類似。

斯科洛夫斯基「火衛一空心」假說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火衛一特殊的軌道特性讓人們想到,火衛一可能是空心的。

1958年前後,在研究火衛一的長期加速時,俄羅斯天文學家艾歐斯·塞姆洛維奇·.斯科洛夫斯基提出,火衛一是「薄層金屬」結構。這個假說甚至讓有些人猜想火衛一是人造的[46]。斯科洛夫斯基根據對火星高層大氣密度的估計,推斷如果大氣的微弱剎車效應能使火衛一長期加速,火衛一必須非常輕——計算出一個外徑16km(9.9英里)但厚度不到6cm的空心鐵球[46][47]。1960年,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科學顧問弗雷德·辛格在致航天雜志的信中談到斯科洛夫斯基的理論:[48]

「 如果根據天文觀測,衛星真的是在沿螺旋線向內運動,對此假說就沒有什麼異議了,那麼火衛一是空心的,且來自火星。這個「如果」取決於天文學觀測。觀測也可能有誤,因為觀測結果來自間隔數十載、由不同的觀測者用不同的儀器得到的幾組不相關的的測量數據。儀器誤差可能對結果會有影響。 」

此後,人們發現辛格預計的系統誤差確實存在,因此對假說產生了異議[49]。1969年,有了精確的軌道測量,說明並不存在這種不一致性[50]。但辛格的異議也不無道理,因為早期的研究過高估計了高度的減小速度(5cm/年),後來修正後,為1.8cm/年[51]。現在認為,長期加速的原因是潮汐作用[49],而早期的研究並沒有考慮這個因素。目前,已經有飛船對火衛一的密度直接進行了測量,為1.887g/cm3[4]。目前的觀測認為,火衛一是一個石頭堆。此外,七十年代早期海盜號探測器獲得的圖像明確顯示,火衛一是個天然的天體,不是人造的。

然而,根據火星快車的測繪計算得到的體積確實說明衛星內部存在空洞。火衛一並非一塊實心的岩石,而是一個多孔的物體[52]。火衛一的孔隙率的計算值是30%+/-5%. 顆粒和石塊間的空隙大多較小(mm到約1m)[6]。

探測
已經有幾個飛船給火衛一拍攝了近照。這些飛船的本身的任務是對火星成像,最早是1971年水手9號,此後是1977年海盜1號,1998年、2003年火星全球勘察者,2004年,2008年和2010年火星快車[53],2007年和2008年火星偵查軌道器。2005年8月25日,勇氣號火星車由於風吹散了太陽帆飯上的塵土,獲得了額外的能量,從火星表面拍攝了幾張曝光時間較短的夜晚天空照片[54],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火衛一和火衛二。專門的火衛一探測器是1988年發射的蘇聯的福布斯1號和福布斯2號。前者在奔火途中就失蹤了,後者(包括著陸器)返回了一些數據和圖像,但在開始衛星表面詳查後不久就失效了。其他的火星任務採集了更多的數據,但下一個專門的任務是2011年發射的采樣返回任務。

俄羅斯空間局在2011年11月發射了到火衛一采樣返回的任務,福布斯-土壤,返回艙中還包括一個行星學會的生命科學實驗——行星際飛行生命實驗LIFE[55]。參加此次任務的還有中國國家航天局計劃進入火星軌道的探測飛船螢火一號,以及火衛一著陸器上的科學載荷的土壤研磨和篩分系統[56][57][58]。然而,到達地球軌道後,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未能點火奔向火星。此後的搶救工作未能成功,2012年1月,福布斯-土壤在地球上墜毀。

計劃中或建議的探測
據報道,2007年歐洲航天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阿斯特里姆公司規劃了一個到火衛一的技術演示任務。阿斯特里姆公司目前參與歐洲空間局的一個火星采樣返回任務,這個任務是歐空局極光計劃的一部分。將一個航天器送往重力場很小的火衛一,是測試驗證最終到火星采樣返回任務的好途徑。這個任務規劃於2016年啟動,將持續3年。公司機將使用一個離子推進的「母船」,釋放一個著陸器到火衛一表面。著陸器將進行一些測試和實驗,把樣品採集到一個艙內,然後返回到母船上,返回地球,樣品將被投擲到地面,等待回收[59]。

火衛一獨石(中部偏右),由火星全球勘察者於1998年拍攝。(編號:MOC Image 55103)2007年,加拿大空間局資助了Optech和火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這是到火衛一的無人探測任務,名叫PRIME(Phobos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national Mars Exploration,火衛一偵查和國際火星探測)。建議PRIME飛船的著陸地點為火衛一的獨石,這是斯蒂克尼坑附近的一個明亮的物體,投射下了明顯的影子[60][61][62]。2009年7月22日,C-Span采訪航天員巴茲·奧爾德林時,他提到這個獨石說,「我們應該大膽去往人類沒有去過的地方。飛躍彗星,訪問小行星,訪問火星的衛星。這個土豆形狀的天體每7個小時繞火星一圈,上面的獨石是一個很特別的結構。人們發現後就提問:是誰把這個東西放在那裡的?是宇宙放的,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說是上帝放的……[63][64]」PRIME任務將包括一個著陸器和一個軌道器[62],分別將攜帶4個儀器,用於研究火衛一的各種地質特徵[65]。到2009年4月20日,PRIME還沒有明確的發射計劃。

2008年,NASA格林研究中心開始研究使用電推進的火衛一火衛二采樣返回任務。該項研究形成了Hall任務概念,一個新的前沿級任務,目前仍在進一步的研究中。[66]

已經有人提出,火衛一是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的早期目標。[67]由人類在火衛一上對火星上的機器人進行遙操作,可以保證沒有顯著的時間延遲。行星保護主義者所擔心的早期火星探索所涉及的問題,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得到解決[68]。同樣,火衛一也是載人登火星任務的目標,因為在火衛一上登陸比在火星表面登陸要容易和便宜很多。奔向火星的著陸器需要在沒有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能夠進入大氣,隨後返回到軌道上(這種能力載人航天器還從來沒有嘗試過),否則就需要在當地建設輔助設備(一個殖民或支撐任務)。而火衛一的著陸器,只需要根據月球著陸器和小行星著陸器來進行設計[69]。人類對火衛一的探測,可以成為人類探火星的催化劑,這本身就是激動人心而且從科學上有價值的[70]。

❷ 戰爭框架生物質在哪個星球刷的多啊

基本相同

❸ warframe中去火衛一任務:打開3個古紀虛空遺物,怎麼做

隨便點選一個遺物並點右下「為任務任務裝備」

完成任務途中根據任務指示撿取10個光球之後在結算的時候有額外的部件藍圖獎勵就算完成打開虛空遺物完成了。

❹ 星際戰甲火衛一刷什麼掉生物質多

去土星的生存 還能順便刷電池 比較劃算

❺ warframe生物質在哪裡刷

三種生物質材料的掉落出處如下:

一、無態晶的掉落地點:水星、火星、火衛一、歐羅巴、冥王星。

火星是無晶態爆率最高的星球,只刷無態晶的話,建議反復刷此圖。

❻ 星際戰甲無態精,電路板,生物質在哪裡刷

三種材料的掉落出處如下:

一、無態晶的掉落地點:水星、火星、火衛一、歐羅巴、冥王星。

火星是無晶態爆率最高的星球,只刷無態晶的話,建議反復刷此圖。

(6)火衛一哪個圖多生物質擴展閱讀:

星際戰甲星球材料掉落概括:

水星:非晶、回收金屬、聚合管子、安瓶。

金星:合金板、電路、聚合管子、小電視。

地球:蒂芙尼、鐵氧、神經元、安瓶。

土星:納米包子、生物質、電池、安瓶。

火星:非晶、回收金屬、鎵、小電視。

火衛一:蒂芙尼、生物質、合金板、非晶。

木星:回收金屬、合金板、小電視、神經感測器。

天王星:聚合管子、生物質、鎵、安瓶。

海王星:納米包子、鐵氧體、控制模塊、小電視。

冥王星:蒂芙尼、生物質、非晶、合金板。

鬩神星:納米包子、生物質、神經元、小電視。

歐羅巴:非晶、蒂芙尼、控制模塊、小電視。

賽德娜:蒂芙尼、合金板、回收金屬、安瓶。


❼ 生物質要怎麼刷比較快

星際戰甲樣怎麼刷生物質 星際戰甲生物質刷取攻略。星際戰甲材料掉落表是玩家們的硬性需求,畢竟是個刷刷刷的游戲,塑性塊和奧羅金很多新人玩家都不知道去哪刷,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篇星際戰甲最全材料掉落表解析! 在星際戰甲中的材料分為兩種:黃色盒子與藍色盒子 這樣的: 生物質 需求量很大,但同時掉率很低的材料。現階段最容易見底的幾種罕見材料之一(還有就是鐵素體)。 掉落地點:火衛一、土星、天王星、鬩神星、冥王星。 用量:5000+ 刷法建議: 相關閱讀: 星際戰甲空戰主武器哪個好 星際戰甲空戰主武器MOD攻略 星際戰甲副武器種類介紹 星際戰甲副武器攻略解析 星際戰甲守護選哪個好 機械守護死亡魔方怎麼樣

❽ 星際戰甲生物質在哪獲得


星際戰甲生物質在哪獲得 ,星際戰甲材料掉落表是玩家們的硬性需求,畢竟是個刷刷刷的游戲,那麼我們要去哪裡刷生物質呢?下面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星際戰甲生物質獲得方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星際戰甲在哪可以刷生物質

星際戰甲材料掉落表是玩家們的硬性需求,同時掉率很低。在火衛一、土星、天王星、鬩神星、冥王星可以刷生物質。

1、對於新人而言,土星無疑是一個非常經濟實惠的星球,生物質、奧羅金電池兩大稀有材料都有掉落。因此如果想刷生物質,就去土星生存吧,順便刷刷電池也不錯。

2、穀神星距離新人距離太遙遠,金星是唯一的選擇。

3、去刷地球生存。這個方法其實效率並不是最高,但是由於前期新人開圖難,因此這是唯一的選擇。如果真心急缺,建議趕快開圖去鬩神星。

4、去刷鬩神星防禦(鬩神星黑區防禦阿卡德尤其推薦!),效率高,平均5波一個。更重要的是:刷黑區經驗多,錢也多,盛產各種大腿!

以上就是關於 星際戰甲在哪可以刷生物質

❾ 星際戰甲 火星前往火衛一時有一個任務,掃描三次樞紐,這三個樞紐在哪裡,求解釋,或者有視屏的給鏈接

星際戰甲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JBZywCTQNYqXRMuiociJvw

提取碼: mah6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星際戰甲》是DigitalExtremes研發的一款科幻題材的第三人稱射擊網游,於2015年9月25日在中國公測發行。

閱讀全文

與火衛一哪個圖多生物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