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為什麼古生物那麼大

為什麼古生物那麼大

發布時間:2022-04-10 23:13:31

A. 為什麼史前生物體型都巨大

史前動物大的原因:遠古時期地球還是一塊陸地,一般來說,陸地越大,資源越豐富,動物體型也越大,有一個關於恐龍的介紹,同一種恐龍,在大陸上生存的體型就大,而在另一個島嶼上生存的,個頭就小了很多。同時那時候的氣候很適宜草木生長,能支持大型素食動物的生長需求,有了大型的吃草的動物,自然可以供應大型肉食動物。滅絕的原因是地球的氣候大變化,火山海嘯,大陸板塊漂移,冰河時期等等長很長牙齒的虎叫做劍齒虎,長這么長的牙是為了殺死獵物,因為劍齒虎生存的時期,動物體型都太大,為了生存

B. 為什麼遠古生物特別大,特別重而現在的生物最大的也沒

關鍵是那個時代空氣中的氧氣濃度比現在要高的多,為大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礎.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准,而古生物學家通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那麼,是不是當時的高氧大氣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蟲?
3億年前石炭紀地球上生活著巨型昆蟲,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科學家們通過化石記錄發現,在恐龍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蟲、蠍子;吊蘭大小的蜘蛛;還有5英尺長的千足蟲,等等.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2英尺半(接近1米),有老鷹那麼大,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3億年前,這些物種曾經昌盛一時.那時大部分陸地都在熱帶,植物繁盛(後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該時期因此稱為石炭紀).但經過大約5000萬年,從二疊紀的中期到晚期,這些巨型物種消亡了.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現在,古生物學家開始探究這些大小與現在的老鷹相當的遠古蜻蜓、蟑螂以及其它超型昆蟲的興亡是否與超高的氧含量有關.
正方:高氧濃度造就了古代巨型昆蟲
石炭紀地球大氣層中氧氣濃度高達35%
不久前,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家羅伯特·貝爾納等人發表的一項古氣候研究肯定了這個猜測.
研究者在報告中指出,石炭紀時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高達35%,比現在的21%要高很多.許多節肢動物是通過遍布它們肌體中的微型氣管直接吸收氧氣,而不是通過血液間接吸收氧氣,所以高氧氣含量能促使昆蟲向大個頭方向進化.
這些認識來源於對遠古大蜻蜓的飛行機制的研究.科學家們長期認為,那樣巨大的蜻蜓只能滑翔而不可能飛.航空工程師羅伊·貝克邁爾指出:「很明顯,它們是能飛行的.」其中關鍵條件之一是它們的翅膀可以擺動、彎曲和扭轉.現代蜻蜓就是靠彎曲和扭轉它們的雙翅來上升和前進的.
化石資料表明,古蜻蜓的雙翅上有類似於現代蜻蜓的褶皺結構,現代蜻蜓能扭動外部的翅膀,而古蜻蜓可以緩緩地扭動全部翅膀,所以它們也許不會飛得太快,但還是能飛的.
但是那麼巨大的昆蟲,就算是緩慢的飛行也會因肌肉運動而產生大量熱量.因此,古代蜻蜓一定得有排出自身熱量的途徑,不然它們會被自己的體溫烤死.這一點是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的昆蟲學家邁克爾·梅最先指出的.
科學家發現,現代蜻蜓和其它昆蟲一樣,體內有一種叫血淋巴的體液(即無脊椎動物的血)在它們整個身體中循環流動.當它們太熱的時候,會增加腹部血淋巴的流量,它們的腹部既長且薄,可以通過對流,散去多餘的熱量.這就像汽車的冷卻系統把熱量從發動機處帶走一樣.
盡管還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但梅認為很可能古代蜻蜓也有類似的機制,使它們能長時間飛行而不至於過熱.之所以沒有找到直接證據,是因為化石通常只保留下骨骼材料.
氧氣含量的多少可以決定昆蟲的形體大小

C. 為什麼史前動物都長這么大是環境原因還是什麼原因

史前動物都長得比現代大!這其實是大家的誤解,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你見過藍鯨嗎?

D. 在人類的觀念里,為什麼史前生物比現代生物大且強

人們的觀念認為史前動物的體型一般都比現在的動物大而且特別強,這種觀念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不是所有的史前生物體積都特別大,只是普遍意義上來講,它確實比現在的動物體型要大得多,而且力量上更加強大。

他們的強大是針對於現在來說的,但是並不能算是一種真正的強大因為去比較是必須放在一個相同的前提之下,比較才有意義,縱向的比較,只是跟你自身比較才有意義,縱向的協查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現在的人類跟3億年前的另外的一種生物去比誰強大,那顯然沒有意義,因為人類能夠利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如果允許眼淚把各種各樣的武器搬運到3億年前,那人類仍然是最強大的。

E. 為什麼遠古時期的動物長得那麼大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准,而古生物學家通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科學家猜測這有可能與當時的大氣含氧量有關,昆蟲是通過它們身體上的氣孔系統來「呼吸」的。氣孔連著氣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著更多層的越來越小的氣孔,由此把氧氣送到全身。

許多節肢動物是通過遍布它們肌體中的微型氣管直接吸收氧氣,而不是通過血液間接吸收氧氣,所以高氧氣含量能促使昆蟲向大個頭方向進化。

石炭紀地球大氣層中氧氣濃度高達35%,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家羅伯特·貝爾納等人發表的一項古氣候研究肯定了這個猜測。研究者在報告中指出,石炭紀時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高達35%,比現今的21%要高很多。

高濃度氧氣環境中,大個頭的昆蟲就有進化上的優勢,它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氧氣。對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的研究也發現,在更冷和氧氣含量更高的水體中,那裡的生物體積也更大。通過對果蠅的研究發現,有的果蠅在高氧環境中體型增大,有的並沒有。但在氧氣含量高、氣壓也高的環境下,接受試驗的果蠅生活到第五代,身體尺寸增長了20%。這是因為較高的大氣壓會使氧氣更多地進入昆蟲體內。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海洋學與工程學院的大衛-比爾頓博士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說:「史前時期,更高水平的氧氣通過對它們的幼蟲產生影響,可能助長了巨型昆蟲的進化,很多已經滅絕的龐然大物都要經歷水棲幼蟲階段,這可能並非偶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上,比爾頓及其聯合論文作者威爾克-威爾伯克在文章中指出,水棲昆蟲幼蟲對氧氣水平的起伏波動,比在空中呼吸的陸棲成蟲更敏感。

該研究主要於石蠅,它稱,蜻蜓、石蠅和蜉蝣等水棲幼蟲直接從水裡獲得氧氣,而水體里的氧氣遠比空氣里的少。而且幼蟲從水裡獲取氧氣的效率也遠比在空中呼吸的成蟲更低。科學家稱,因此它們可能對可用氧氣的變化更敏感,氧氣塑造昆蟲體型大小的作用,或許對水棲幼蟲尤為重要,它決定了昆蟲身體生長的上限。

F. 為什麼史前生物都那麼大呢現在生物為何變小了呢

大家在觀一些類似哥斯拉、金剛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史前生物基本都很龐大!現在陸地上的生物卻長不到以前那麼大高個兒了呢?

首先是溫度的差別!

就以恐龍舉例,恐龍是冷血動物,而冷血的大小跟當時的氣溫成正比,史前時期,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時的大氣沒有現在的厚,而太陽比現在照射到地球的能量更強,氣溫比較高。當時的地球全部是熱帶雨林,食物豐富。大家根本不必為食物發愁!



近幾百年來,人類的濫捕濫殺也更多地針對身高體大的動物,多數大型動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分布退縮和數量銳減,現在動物滅絕的速度堪比史前的5次生物大滅絕的速度!

在這個人類代替自然選擇起作用的時代,人類的濫捕濫殺也更多地針對身高體大的動物,動物會發現小型化才更有利,更容易活下來!




G. 為什麼古生物個頭普遍比現代生物大

為什麼古生物個頭普遍比現代生物大
那個時代空氣中的氧氣濃度比現在要高的多,為大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礎.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准,而古生物學家通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那麼,是不是當時的高氧大氣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蟲?
3億年前石炭紀地球上生活著巨型昆蟲,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科學家們通過化石記錄發現,在恐龍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蟲、蠍子;吊蘭大小的蜘蛛;還有5英尺長的千足蟲,等等.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2英尺半(接近1米),有老鷹那麼大,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3億年前,這些物種曾經昌盛一時.那時大部分陸地都在熱帶,植物繁盛(後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該時期因此稱為石炭紀).但經過大約5000萬年,從二疊紀的中期到晚期,這些巨型物種消亡了.

H. 為什麼古生物都那麼大

額。。。介個。。。古生物不一定都大,樓主可能說的是恐龍一類。古生物中也有小個子,其中不乏小型哺乳動物,當然單細胞生物也很小。至於恐龍,其實也沒多大,因為地球上出現過最大的生物其實是藍鯨!當然恐龍確實巨型,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是那時的地球比較溫暖潮濕,大陸之間相隔很近,氣候與現在的氣候有很大不同,像恐龍這類的爬行動物體型就會迅速增大。你問我為什麼原始哺乳類體型沒有增大?應該是因為溫度過高,恆溫動物的體形被嚴重限制。也因為三疊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後,始盜龍、黑瑞龍等原始恐龍的適應能力比原始哺乳類要強。然後白堊紀晚期生物大滅絕,地球溫度迅速降低,變溫動物中大體型生物很快滅絕(當然小型恆溫恐龍最終演化成了鳥),哺乳動物占上風,體積開始增大。在恐龍之前也有一些大個子,比如泥盆紀的巨型昆蟲。那是因為當時大氣含氧量極高。
望採納。

I. 為什麼史前動物身體這么大拜託各位大神

史前巨型生物所處的環境,氧氣濃度很高,而生物的基因和當時的條件都有利於史前生物變大,而現在動物普遍變小就是氧氣含量較低,無法供應大型史前生物的生存。

大家在觀看史前生物時會發現他們都很大,就以恐龍舉例,恐龍是冷血動物,而冷血的大小跟當時的氣溫成正比。

史前時期,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時的大氣沒有現在的厚,而太陽比現在照射到地球的能量更強,氣溫比較高同時氧氣含量也高,都利於大型生物的生長需要,而如果把恐龍拉到今天這個環境,估計會因為含氧量較低而窒息而死。

而史前生物恐龍其基因並不如現在完全,恐龍時代的動物們身體里缺少抑制細胞生長的繁殖基因,就像現在的鱷魚和恐龍同屬一個時代,鱷魚只要不死,身體細胞一直在生長,但因為氣溫,氧氣含量等各方面因素,鱷魚長不到史前那麼大了。

(9)為什麼古生物那麼大擴展閱讀

恐龍是史前時期出現的大型生物。

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竜」,後來流行於中國。古希臘語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

東方譯名這種語境里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查德歐文。

J. 為什麼遠古的生物能長得如此巨大

遠古時代

地球大氣層

氧含量
遠遠超出了
今天
的標准,而
古生物學家
通過
化石
標本
得知遠古時代的
昆蟲
體積
普遍大於
現代
。那麼,是不是
當時

高氧
大氣造就了
古代
的巨型昆蟲?
3億年前
石炭紀
地球上生活著巨型昆蟲,
蜻蜓
翼展接近一米。
科學家們
通過化石記錄發現,在
恐龍
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
物種
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巨型
節肢動物
,包括超大的
蜉蝣
昆蟲、蠍子;吊蘭大小的蜘蛛;還有5英尺長的千足蟲,等等。其中最神奇的應是
巨型蜻蜓
,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2英尺半(接近1米),有老鷹那麼大,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3億年前,這些物種曾經昌盛一時。那時大部分
陸地
都在
熱帶
,植物繁盛(後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該
時期
因此稱為石炭紀)。但經過大約5000萬年,從
二疊紀
的中期到
晚期
,這些巨型物種消亡了。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
氧氣
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
興亡
中起了關鍵作用。現在,古生物學家開始探究這些大小與現在的老鷹相當的
遠古
蜻蜓、蟑螂以及其它超型昆蟲的興亡是否與超高的氧含量有關。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古生物那麼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