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檢索表中後面的數字怎麼看
你要根據昆蟲的有翅膀,無翅膀等等特徵,跟著檢索表推出它屬於那一類。
B. 生物檢索表的介紹
生物檢索表是以區分生物為目的,採用二歧分類檢索的方法所製成的表。生物檢索表是生物學研究中幫助鑒定動、植物的專業工具書和手段,用於對未知分類地位的細菌、植物、動物等生物進行科學分類和鑒別。具體的檢索方式有退格式檢索,平行式檢索等類型。
C. 初二生物:檢索表:根據甲蟲的足,觸角,背部形狀,色斑的不同,編制一個檢索表
先將某一性狀特徵分為對立的兩類,具有相似性狀的生物歸為一類,與該形狀特徵相異的生物歸為另一類,特徵相反的兩類性狀相對排列;然後,在每個類別中再尋找另外一些特徵,依據新的性狀差異繼續歸類、相對排列,直到確定出不同生物的分類地位為止。」
例如,如圖所示,分類如下:1、足:光滑、粗糙2、觸角:線形、非線形3、背部:橢圓、圓形4、色斑:有色斑、無色斑。分好類後,編寫檢索表:
1、足光滑
2、觸角線形
3、背部橢圓形
4、有色斑…………………………………C
4、無色斑…………………………………A
3、背部圓形…………………………………F
2、觸角非線形
3、背部橢圓形………………………………D
3、背部圓形
4、有色斑…………………………………H
4、無色斑…………………………………G
1、足粗糙
2、觸角線形…………………………………B
2、觸角非線形………………………………E
.也可以這樣編寫:
1、足光滑(A、C、D、F、G、H)
2、觸角線形(A、C、F)
3、背部橢圓形(A、C)
4、有色斑…………………………………C
4、無色斑…………………………………A
3、背部圓形…………………………………F
2、觸角非線形(D、G、H)
3、背部橢圓形………………………………D
3、背部圓形(G、H)
4、有色斑…………………………………H
4、無色斑…………………………………G
1、足粗糙(B、E)
2、觸角線形…………………………………B
2、觸角非線形………………………………E
(還有其他編寫方式,僅供參考,不知道圖片是否傳輸上來了)
D. 生物檢索表的簡介
目前採用最廣泛的是五界系統,即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追先進的是六界系統,由中國的陳世驤教授提出,即為病毒界、細菌界、藍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
E. 生物里的二叉檢索表是什麼含義
生物檢索表是鑒別生物的工具,二叉式檢索表是其中的一種,每一個層次都提供兩個相對的特徵。
比如說你發現一隻蟲子,有六條腿,就去找昆蟲類。再看它的翅膀是鱗片狀的,就找鱗翅目。棒狀觸角,找蝴蝶。黃白色,找粉蝶。再根據具體情況找它是哪種粉蝶。這種檢索表把物種特徵細分開,你看到的生物符合哪些特徵就找出來,最後再查什麼生物具有這些特徵就可以了。
F. 初三生物,分類檢索表怎麼看
就看前面給的條件與對應的甲乙丙丁,然後與選項中的對應。例如A項中顯示甲,看錶中甲對應的是無成型細胞核,顯然不會是草履蟲,因此甲與草履蟲不對應,選項A錯誤
G. 請問什麼是生物分類檢索表
植物分類檢索表是鑒定植物的工具。檢索表的編制是根據法國人拉馬克(Lamardk)的二歧分類原則,把原來的一群植物選用明顯而相關的形態特徵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再把每個分支中的分類群再用相對的性狀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將所有分類群分開為止。為了便於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前邊加上一定的順序數字。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前的數字及位置(距左邊的距離)應是相同的,而且相對應的兩個分支,較上一級分支均應向右退一字格,這樣繼續下去,直到要編制的終點為止。在各分支的最末端即為某分類群的名稱。這種檢索表稱為等距檢索表,在各種植物分類著作中普遍採用。此外,還有平行檢索表等。
最常見的有分科、分屬和分種檢索表,可以分別檢索出植物的科、屬、種。鑒定植物時,可根據需要,應用某種檢索表。當然檢索一種植物時,先以檢索表中出現的兩個分支的形態特徵,與植物相對照,選其與植物相符合或基本符合的一個分支,在這一分支下邊的兩個分支中繼續檢索,直到檢索出植物的科、屬、種名(包括中名和拉丁學名)為止。然後再用植物志等文獻對照該植物的有關描述和插圖,或與標本室中正確鑒定的標本核對,驗證檢索過程中是否有誤,最後鑒定出植物的正確名稱。
要能達到鑒定植物的目的,除了有科學的分類檢索表外,檢索對象的標本必須完整(具有花和果實)。同時,對檢索表中使用的有關形態術語應有明確的理解,如稍有差錯和混淆,就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因此檢索時要求耐心而細致。對一個分類工作者,檢索的過程是學習、掌握分類學知識的必經之路。
http://www.cintcm.com/lanmu/zhongyiao/zhongyao_wufl/wufenlei_jsb.htm
H. 生物檢索表的簡介
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生物檢索表會分至不同的分類階元。檢索表將某一群生物依照某些穩定且易於觀察和鑒別的特徵進行一系列的二分,最終指向門、綱、目、科、屬、種乃至亞種等分類階元。檢索表一般不提供直觀的圖片,也不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行完整的特徵描述,用於二分的文字描述常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因而使用檢索表需要一定專業背景並接受專門的訓練,否則很難通過檢索表獲得正確的結果。但是由於檢索表以穩定而顯著的特徵進行分類,故而使用檢索表鑒定生物物種一般能夠得到比較准確的結果。目 前,檢索表是動物志、植物志等志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些生物類群也有獨立的檢索表出版。生物檢索表的的形式有多種,主要有二叉式檢索表,即在檢索表的每一個階段,從兩種相對的特徵中選取一種。
I. 怎樣利用檢索表鑒別生物
檢索表檢索就是一個逐步縮小搜索圈的過程,最後實現一一對應找到具體的那個個體。首先是觀察待檢對象,找出最主要的特徵,最大的分類標準的特徵。如:有無細胞壁、有無脊椎、能否自養等;然後在縮小了范圍的下一級標准里,再找個更細致的標准,如:在有細胞壁的下一級裡面,看有無葉綠體。依此類推。檢索表准確使用的基礎是觀察!另外,就像字典一樣,多用自然就有感覺了。但願能對你有幫助!
J. 生物檢索表的檢索表類型
(1)定距式檢索表 這種形式也叫退格式檢索表。在編排時每兩個相對應的分支的開頭,都編在離左端同等距離的地方,每一個分支的下面,相對應的兩個分支的開頭,比原分支向右移一個字格,這樣編排下去,直到編制的終點為止。例如,定距式植物界分門檢索表:
1.植物體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胚。
2.植物體不為藻類和菌類所組成的共生體。
3.植物體內有葉綠素和其他色素,為自養生活方式………………藻類植物門
3.植物體內無葉綠素和其他色素,為異養生活方式………………菌類植物門
2.植物體為藻類和菌類所組成的共生體………………………………地衣植物門
1.植物體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胚。
4.植物體有莖、葉而無真根………………………………………苔蘚植物門
4.植物體有莖、葉面有真根
5.產生孢子………………………………………………………蕨類植物門
5.產生種子………………………………………………………種子植物門
(2)平行式檢索表 這種形式也叫雙項式檢索表,每一項兩個相對性狀的敘述內容都寫在相鄰的兩行中,兩兩平行;數字型大小碼均寫在左側第一格中。例如,平行式植物界分門檢索表:
1.植物體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胚…………………………………………………2
1.植物體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胚…………………………………………………4
2.由藻類和菌類所組成的共生體…………………………………………地衣植物門
2.非藻類和菌類所組成的共生體…………………………………………菌類植物門
3.植物體有葉綠素或其他色素,為自養生活方式………………………藻類植物門
3.植物體無葉綠素或其他色素,為異養生活方式………………………菌類植物門
4.植物體有莖、葉,而無真根……………………………………………苔蘚植物門
4.植物體有莖、葉,而有真根…………………………………………………………5
5.產生孢子…………………………………………………………………蕨類植物門
5.產生種子…………………………………………………………………種子植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