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正確使用菌肥微生物菌肥
地塊選擇:
土壤濕潤、偏酸土壤、與腐熟發酵好的禽畜糞便攪拌混勻、陰天或者傍晚施用,施用後盡快翻耕。
② 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你知道多少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數多。微生物菌劑到根際需要與其它的微生物競爭營養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聲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議從底肥(生長早期)就開始施用,不要隨意減量,並在一個生長季至少施用2-3次。
2、 採用正確的施用方式:可採用拌種、浸種、蘸根、灌根、穴施、溝施、噴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種、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結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結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2)噴施和滴灌對微生物菌劑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微生物菌劑由於載體和生產工藝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1) 撒施在表面後,一定要覆土,促進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線的傷害。
注意事項:
1、氮、磷、鉀總含量超過8%時與菌劑混合施肥,會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議採用溝施、窩施的方式,一定要將菌肥蓋在土壤里,避免陽光直射,紫外線會殺死細菌;此外,不建議沖施微生物菌肥,因為加速吸收後菌群會被沖散,影響施用後的效果。
4、氣溫過高、過低、乾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建議使用微生物菌肥。
③ 施用生物菌肥要注意這些,你知道嗎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據施肥的時機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為每畝5公斤,可以和有機肥料混合後使用;
對於果樹之類的農產品,每顆幼苗使用量為200克左右,成年後的果樹可以放射狀溝施,每顆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還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沖施等,各種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則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數多。微生物菌劑到根際需要與其它的微生物競爭營養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聲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議從底肥(生長早期)就開始施用,不要隨意減量,並在一個生長季至少施用2-3次。
2、 採用正確的使用方式:可採用拌種、浸種、蘸根、灌根、穴施、溝施、噴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種、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結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結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後,一定要覆土,促進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線的傷害。
2)噴施和滴灌對微生物菌劑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微生物菌劑由於載體和生產工藝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項:
1、氮、磷、鉀總含量超過8%時與菌劑混合施肥,會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議採用溝施、窩施的方式,一定要將菌肥蓋在土壤里,避免陽光直射,紫外線會殺死細菌;此外,不建議沖施微生物菌肥,因為加速吸收後菌群會被沖散,影響施用後的效果。
4、氣溫過高、過低、乾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建議使用微生物菌肥。
④ 如何正確使用微生物菌肥
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發揮增產作用的,其有效性取決於優良菌種、優質菌劑和有效的施用方法。因此,生物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則是:第一,要保證菌肥有足夠數量的有益微生物;第二,要創造適合於有益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①生物肥料必須選用質量合格的產品,質量低劣、過期的不能使用。菌肥必須保存在低溫(最適溫度4~10℃)、陰涼、通風、避光處,以免失效。②為盡量減少微生物死亡,施用過程中應避免陽光直射;拌種時加水要適量,使種子完全吸附;拌種後要及時播種、覆土,且不可與農葯、化肥混合施用。③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強微生物的活動。④微生物生長需要足夠的水分,但水分過多又會造成通氣不良,影響好氣性微生物的活動,因此必須注意及時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適量的水分。⑤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氣性的,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細菌等。因此,施用菌肥必須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鬆、通氣良好。⑥微生物活動需要消耗能量。有機質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機質分解還能供應微生物養分。因此,施用生物肥料時必須配合施用有機肥料。⑦微生物生長需要多種養分,因此,必須供應充足的氮、磷、鉀及微量元素。例如豆科作物生長的早期,必須供應適量的氮素,以促進作物生長和根瘤的發育,提高固氮量;施磷肥能發揮「以磷增氮」的作用;適量的鉀、鈣營養有利於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鉬是根瘤菌合成固氮酶必不可少的元素,鉬肥與根瘤菌肥配合施用,可明顯提高固氮效率。⑧磷細菌肥與農家肥料、固氮菌肥、「5406」抗生菌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⑨土壤中大量施用氮肥後,應隔10天左右再施固氮菌肥,否則會降低固氮作用,但固氮菌劑與有機肥、磷肥、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對固氮菌的活性有促進作用,特別在貧瘠的土壤上。⑩「5406」菌肥忌與硫酸銨、硝酸銨混用,但可以交叉施用。
⑤ 生物菌肥,究竟該如何施用才合理
微生物菌肥是活體肥料,主要是依賴大量有益微生物發揮生命活力,在其旺盛的繁殖和新陳代謝情況下,不斷進行物質轉化而展現其效益。施用生物菌肥方法要比施用化學肥料和有機質肥料的要求嚴格,微生物肥料在施用上要注意一下幾個事項:
總之,在應用微生物肥料之前,要先檢驗土壤的環境條件,若有不足時應做好土壤改良,施用後要先做好土壤管理,以確保施進去的有益菌能旺盛的繁殖。
⑥ 生物菌肥有效果嗎怎樣施肥能夠發揮它的效果
個人認為生物菌肥有效果。生物菌肥是近些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做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我覺得按照以下幾個方式使用這種“菌肥”能夠發揮它的效果:
1.菌肥要深施。如果大家心細的話會發現,生物菌肥的包裝袋都是不透光的,很多菌肥包裝袋裡面還有一層銀白色的塗層,這就說明在施菌肥時盡量避光。既然是避光,就不能表施了,表施見光影響活性。所以,菌肥要深施。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也是個關鍵,一般來說使用菌肥的土壤的水分含量控制在65%一下。水分含量高,土壤的通透性差,影響菌肥的活性。而且水分超過70%的話也不適合施肥等農機措施的作業啊。
以上是我對生物菌肥使用的方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⑦ 如何正確使用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據施肥的時機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為每畝5公斤,可以和有機肥料混合後使用;
對於果樹之類的農產品,每顆幼苗使用量為200克左右,成年後的果樹可以放射狀溝施,每顆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還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沖施等,各種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則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數多。微生物菌劑到根際需要與其它的微生物競爭營養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聲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議從底肥(生長早期)就開始施用,不要隨意減量,並在一個生長季至少施用2-3次。
2、 採用正確的使用方式:可採用拌種、浸種、蘸根、灌根、穴施、溝施、噴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種、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結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結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後,一定要覆土,促進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線的傷害。
2)噴施和滴灌對微生物菌劑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微生物菌劑由於載體和生產工藝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項:
1、氮、磷、鉀總含量超過8%時與菌劑混合施肥,會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議採用溝施、窩施的方式,一定要將菌肥蓋在土壤里,避免陽光直射,紫外線會殺死細菌;此外,不建議沖施微生物菌肥,因為加速吸收後菌群會被沖散,影響施用後的效果。
4、氣溫過高、過低、乾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建議使用微生物菌肥。
⑧ 菌肥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1)有效期。
存放時間超過有效期的微生物肥料不宜使用。
(2)溫度。
施用菌肥的最佳溫度是25~37℃,低於5℃,高於45℃,效果較差。同時還應掌握固氮菌最適溫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
(3)地點。
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銹水田(銹水來源於高硫煤層、硫鐵礦、鉛鋅礦等富含金屬硫化礦物的礦層或礦體,其內溶有較濃的硫酸亞鐵和硫酸,因硫酸亞鐵易被氧化產生褐鐵礦將其流動通道染上銹色而得名。被銹水嚴重污染的河流和農田分別稱為銹水河和銹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對於翻漿(春暖解凍時土壤表面發生裂紋並滲出水分和泥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會好些。
(4)菌數。
有效活菌數達不到標準的微生物肥料不能購買,國家規定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2億/克(顆粒1億/克),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2000萬/克。
(5)時間。
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營養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6)混合。
應注意,不應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為這些葯、肥很容易殺死生物菌。
(7)用量。
對於已多年施用化肥的田塊,施用生物菌肥時不能大量減少化肥和有機肥的施用量。
⑨ 生物菌肥怎麼施用才能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據施肥的時機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為每畝5公斤,可以和有機肥料混合後使用;
對於果樹之類的農產品,每顆幼苗使用量為200克左右,成年後的果樹可以放射狀溝施,每顆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還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沖施等,各種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則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數多。微生物菌劑到根際需要與其它的微生物競爭營養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聲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議從底肥(生長早期)就開始施用,不要隨意減量,並在一個生長季至少施用2-3次。
2、 採用正確的使用方式:可採用拌種、浸種、蘸根、灌根、穴施、溝施、噴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種、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結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結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後,一定要覆土,促進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線的傷害。
2)噴施和滴灌對微生物菌劑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微生物菌劑由於載體和生產工藝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項:
1、氮、磷、鉀總含量超過8%時與菌劑混合施肥,會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議採用溝施、窩施的方式,一定要將菌肥蓋在土壤里,避免陽光直射,紫外線會殺死細菌;此外,不建議沖施微生物菌肥,因為加速吸收後菌群會被沖散,影響施用後的效果。
4、氣溫過高、過低、乾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建議使用微生物菌肥。
⑩ 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土壤主要由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組成,土壤微生態區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大小,對植物根部營養非常重要,因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參與土壤肥力的形成,包括土壤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腐植質的形成和分解、養分的釋放、氮素的固定等等。但純自然狀態下有益微生物數量不夠,作用力也有限。因此,採用"人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就能夠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和整體活性,從而明顯提高土壤的肥力。這就是施用沃益多菌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用量的科學原理。
沃益多-a的兩種土壤接種菌,是阿坤納斯科研團隊經過數年從繁雜的菌群種嚴格篩選出的優秀的土壤接種菌,應用固定化細細胞培養技術生產,阿坤納斯擁有該菌種及生產技術的多項專利。
沃益多---HYT(High Yield Technology"高產技術" 產品)是源於美國,來自墨西哥,由挪威Agrinos AS 全球推廣的高效微生物菌肥系列產品。
沃益多(HYT)是由美國生物學家團隊,經過數年研究開發出的高活性土壤微生物菌種,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廣應用,在過去20年中不斷發展成熟。沃益多產品實現了生物學和土壤微生物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以挪威海德魯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世界肥料工業協會主席托雷福·安格博士(Dr. Thorleif Enger ,Agrinos董事會主席)領銜的世界頂級肥料營銷團隊---挪威阿坤納斯公司,整合了全球在肥料領域的研發、生產和推廣的各路精英,包括美國微生物學家威廉霍·普金斯博士(Dr. William Hopkins,Agrinos研究及發展總監),在微生物應用方面有20多年實踐經驗並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卡爾·菲克先生(Karl Fick,Agrinos技術總監),商界精英亞倫·帕沃斯先生(Aaron Powers,Agrinos公司CEO),在對沃益多(HYT)產品進行了數年跟蹤研究,在世界各地獲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得到滿意的增產效果之後,證實"沃益多"產品是集營養轉換吸收、抑菌防病和改良土壤等功效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化肥用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挪威阿坤納斯公司(AGRINOS AS)是從事生物技術研發、生產的跨國公司。公司通過全資收購、兼並美國專業生物技術公司,在美國、墨西哥和馬來西亞投資建廠,使其迅速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