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為什麼會有生物

為什麼會有生物

發布時間:2022-04-20 16:13:32

1.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生物

生物的概念是什麼
生物是一個物體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
所以你應該想清楚為什麼有意識
有了意識
概念之後
才有生物
其實世界是一種排序組合
0
、1排序就有了概念
也就有了生物
所以生物就是一種排序

2. 地球為什麼能夠產生生物

地球能夠產生生物應該說是外部條件造成的,
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是保障,地球附近的行星際空間,大小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而且公轉軌道面基本在一個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使地球處於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二是內部條件: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為15攝氏度,有利於生命過程的發生和發展.如果地球距離太陽太近,則由於熱擾動太強,原子根本不能結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說復雜的生命物質了。如果地球距離太陽太遠,溫度過低,分子將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態和晶體存在,生物也無法生存;同時,地球的質量與體積適中,其大小可以使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經過漫長的大氣演化過程,逐步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使地球內部溫度升高,結晶水汽化。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使水汽從地球內部逸出,隨著地表溫度的逐漸下降,水汽經過凝結、降雨,落到地面低窪處,形成原始的大洋。從此,地球上的生命就在海洋中孕育和形成,應該說沒有海洋就沒有生命的發生和發展;再則,由於地球上71%的表面是海洋,所以,可以說海洋是大氣的主要熱源和水源,海洋通過大氣運動,對整個地球氣候環境施加影響,沒有了海洋,地球上的晝夜溫差會大得多。

3. 為什麼地球上會有生物

因為地球是有大氣層的,有各種氣體匯聚在空中!空中有了各種氣體也便形成了雲,雲與雲中的正負離子相碰撞,就形成了雷電,繼而便有了雨,有了雨時間一長就有了海,那麼陸地上的有機物和微生物便進入了海里!經過長時間的進化與蛻變,各種生物便成了現在所說的各種形態的動物!這些動物慢慢由海中向陸地上發展,時間長便有了動物和植物!最後便進化成了現在的各種生物!詳細的可以去書店參閱《物種起源》這些書!

4.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生物的出現

有機生命的產生過程大致分為三步:先是原始地球簡單的無機化合物形成原始的有機物質(碳氫化合物及其最簡單的衍生物),二是在第一步基礎上,逐漸發展為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糖、核苷酸、氨基酸)和它們的聚合物多糖、核酸和蛋白質,以及其它有機物質,三是隨著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在人類新生兒中,會出現一些反祖現象,如多毛、長尾巴,這是因為在胚胎的基因復制過程中出錯,將某段「備用基因」表達出來。 生物進化的原動力就是為了維持自身的復雜四力平衡,不斷地從外界獲取所需的四力平衡體(能量、營養)。在競爭中,大分子團比小分子團有競爭力,因為前者的力場強,單細胞生物又比大分子團有競爭力,多細胞生物比單細胞生物有競爭力;能先敵發現的生物更有競爭力,因此進化出眼睛,有鋒利牙齒或爪子的生物更有競爭力,體積大的生物更有競爭力,因為他們在搏鬥中產生的電磁力大。隨體積增大,它們發展出一種通訊機制,使體內的大小分子團能充分協同,因此進化出神經系統和原始的腦;能學會捕食技巧的生物更有競爭力,因此進化出更大容量的腦。復雜的競爭環境促成生物進化。 地球生物圈就是幾百億種四力平衡體互相競爭、互相協同的統一體。地球微生物之所以進化出植物和動物兩大類不同的四力平衡體,是因植物和動物奪取的是不同類型的小四力平衡體,兩者是互補的,即食草動物奪取的是植物的四力平衡體,食肉動物奪取的是食草動物的四力平衡體,而微生物奪取的是植物、動物的四力平衡體,植物則吸收經微生物分解後的四力平衡體,這就構成一種循環,三者都有生存的空間。動物、植物、微生物實質上就是一種聚合了幾萬――幾億億個大分子團的「集成四力平衡體」,這種聯合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奪取外界的四力平衡體,這是生物進化的原動力。生物體就象一種聯合作戰的分子集團軍,各種分子各司其職,部分分子聚合成接收可見光的眼睛,用於尋找有用的四力平衡體(食物),部分分子聚合成能定向釋放電磁力的肌肉,用於捕獲食物,部分分子聚合成神經細胞,用於聯絡機體內各種協同作戰的分子兵團(組織、器官),部分分子聚合成消化系統,將捕獲的各種「集成四力平衡體」(動物、植物),分解成可供體內分子使用的小分子(氨基酸、糖等)。生物體獲得的各種四力平衡體也由各種分子合理分配。 在行星上只要有液態水存在,加上碳、氮、磷等元素,就能形成有機分子,並進一步聚合成最原始的生物,而宇宙大部分恆星的最終產物正是上述化學元素,星際中飛舞著極多的生命種子—「有機分子」,另外一小部分大質量恆星最終產生的是金屬類重元素,也是生物進化所必需,宇宙及生命的演化是經過設計的,這就是宇宙程序。 宇宙就是一種超級的信息處理交換系統,在運行奇子級、引力子級、粒子級、原子級、分子級、生物級程序的過程中,各種信息編碼(引力子、反引力子、粒子、原子、分子)進行著非常頻繁的交換和處理,在協同和自組織中演化出紛紜復雜的宇宙萬物,生物體可說是這種信息處理交換系統的一種小集成,它們頻繁地輸入宇宙中的各種粒子、原子、分子、引力子、反引力子,經復雜處理後,轉換成對自身有用的信息編碼(如各種生化反應),獲得有用能量,維持生物級程序的運行,並將無用的編碼通過各種渠道排泄出來(肺、皮膚、排泄口)。生物進化是生物基因程序通過與外界的粒子級、原子級、分子級、引力子級程序的信息交換來實現的,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即上述宇宙程序的協同運行環境發生變化,生物基因程序通過接收上述程序的信息編碼(粒子、原子、分子、引力子、反引力子),使部分生物基因發生變異,修改生物基因程序,以適應新的自然環境,即新的宇宙程序協同運行環境,形成生物的進化。 自然界中的自組織、協同現象,本質上就是眾多四力平衡體從競爭(混沌)中逐漸建立秩序的過程。 自然界的有些混沌現象是因地球引力場使地球自轉,而使地球上的流體(如水、空氣)呈現螺旋形運動。分子、原子、粒子世界出現的混沌現象是因微觀物質中的各種引力場和反引力場的相互干擾造成的。 經濟學、社會學領域的混沌現象,是因地球上的每一種物質如動物(人)、植物、微生物、礦物、水、空氣都是四力平衡體,這種混沌現象與生物體內的混沌現象是類同的,將人比作生物體內的每種分子,將城鎮比作細胞、器官、組織,將道路比如血管,將政府比作中樞神經系統,將地球的自然資源比作生物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差別在於每個人都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而生物體內的分子卻沒有,所以社會的運行不及生物體有序。所以說,世界上會出現生物是因為環境條件的關系

5.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生物存在

我以為,無數物質粒子相互作用,能產生各種各樣的相互作用模式.(老子說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而其中,必然會有一種模式,物質粒子有序運動,這種運動模式可以循環出現!(這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生命」的最本質的性質.)因為這種物質運動模式可以自發的重現,於是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復雜化,甚至朝著不同方向發展.於是演變到現在,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PS:運動方式的循環出現並不罕見,各個領域都有類似的情況.)
可為什麼只有生物才行?那是因為其他的物質粒子的作用模式,都無法讓自己的運動再現,所以雖然在自然界也無數次發生,但絲毫得不到積累,也就永遠保持在原初的狀態.
其實具備發展成生物的這種物質粒子運動模式,在最初,和其他的物質粒子運動模式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只不過,它有保留自身和改進自身的特質,才使得自己的運動模式能不斷的復雜化和豐富,在經歷了極其漫長的時間後,才終於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狀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生命就是繼承和發展.廣義上說,
一切可以繼承和發展的東西,都是生命.而我們地球上的生命只是我們見到的唯一一種表現類型.蒼茫的宇宙,也許有很多化學基礎和我們根本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
至於現在的很多結論,都是事後諸葛亮,只是在陳述一些事實,而對事情本身的解釋沒有絲毫意義.

6.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生物呢!

我以為,無數物質粒子相互作用,能產生各種各樣的相互作用模式.(老子說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而其中,必然會有一種模式,物質粒子有序運動,這種運動模式可以循環出現!(這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生命」的最本質的性質.)因為這種物質運動模式可以自發的重現,於是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復雜化,甚至朝著不同方向發展.於是演變到現在,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PS:運動方式的循環出現並不罕見,各個領域都有類似的情況.)
可為什麼只有生物才行?那是因為其他的物質粒子的作用模式,都無法讓自己的運動再現,所以雖然在自然界也無數次發生,但絲毫得不到積累,也就永遠保持在原初的狀態.
其實具備發展成生物的這種物質粒子運動模式,在最初,和其他的物質粒子運動模式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只不過,它有保留自身和改進自身的特質,才使得自己的運動模式能不斷的復雜化和豐富,在經歷了極其漫長的時間後,才終於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狀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生命就是繼承和發展.廣義上說,
一切可以繼承和發展的東西,都是生命.而我們地球上的生命只是我們見到的唯一一種表現類型.蒼茫的宇宙,也許有很多化學基礎和我們根本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
至於現在的很多結論,都是事後諸葛亮,只是在陳述一些事實,而對事情本身的解釋沒有絲毫意義.
偶的解釋比較抽象,希望你能理解,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發消息給我.

7. 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物

在40億年前的地球水環境中,原子組合成分子,形成新的四力平衡體,而且地球在形成過程中,已聚合了極多的星際有機分子,這些分子組合成大分子,利用彼此的引力場和反引力場來尋找合適的組合對象。大分子、分子、原子三間也是依靠彼此形成的力場來尋找合適的組合對象,形成新的復雜四力平衡體,其中引力場起到遠距吸引作用(5-20個原子直徑),這也就限制了大分子在大范圍獲得所需的組合對象,因此大分子彼此組合成一種能移動的組織形式,即最原始的海洋微生物。能移動的大分子團主要採用定向釋放電磁力的方法,逐漸發展成能在水中游動的原始組織,因此它們能獲得大量所需的食物(四力平衡體),並在體內積存了一些分子,這些分子在原始微生物母體力場導引下,組合成與母體相似的新微生物,這些原始微生物實質上就是一些復雜大分子團形成的四力平衡體,這也是生物基因復制的雛形。
上述「大分子團」就相當於團聚體或類蛋白微球,只不過其中有機物成分更復雜一些,除了多種氨基酸外,還有構成核苷酸鏈的組件(核苷、磷酸)及一些如碳水化合物之類的有機分子。
在各種「類太陽系」的類地行星上,其擁有的碳、氫、氧、氮、硫、磷等有機生物演化必需的化學元素都是相同的,地球有機生物的演化模式在其它類地行星上也適用,那些外星有機生物必然經歷從RNA到DNA,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的演化過程。因為在36—40億年前的地球上,各種有機生物進化繁演模式之間進行著激烈地競爭,最終是最具適應力的RNA繁演模式勝出,這種模式從單一的源擴展到全球,其它有機生物繁演模式被淘汰。也就是說,地球上最初的有機生物繁演模式是最佳的,這種模式可以推廣到宇宙中其它類地行星上;當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種類可能有所不同,而且由於類地行星環境各有不同,有機生物此後的演化之路是大相徑庭的,特別是在DNA的基因編碼與蛋白質種類上是豐富多彩、千奇百怪的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會有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