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叫害生物

什麼叫害生物

發布時間:2022-04-20 18:22:20

A. 什麼是檢疫性有害生物對生態有什麼危害

檢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對某一地區具有潛在經濟重要性,但在該地區尚未存在或雖存在但分布未廣,並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對人類和動物都有很大的危害,有些微生物病菌是人畜共患肺吸蟲的中間寄主,嚴重危及人類和家畜的健康。所以防範尤為重要。

B. 有害生物指的是什麼啊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甚至生存產生危害的生物;是由數量多而導致圈養動物和栽培作物、花卉、苗木受到重大損害的生物。狹義上僅指動物,廣義上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病毒。
有害生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種害蟲、有害動物(蝸牛、蟎類等)、病原微生物(真菌、細菌、放線菌病毒、類病毒、立克次體、類菌質體、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菟絲子、槲寄生、桑寄生、列當)等。田間雜草因具有對栽培植物的侵害性,往往也包括在內。
根據其危害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一、可以傳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稱病媒生物(Vector),如蚊、蠅、蚤、鼠、蜚蠊(蟑螂)、蜱、蟎、蠓等。
二、由境外傳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區域內)的原有生物,可能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紅火蟻、松材線蟲、豚草、水葫蘆等。
三、危害建築和建築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蟻、木材甲蟲等。
四、倉儲有害生物,如麵粉甲蟲、穀物蛀蟲等。
五、紡織品害蟲,如地毯甲蟲、衣魚等。
六、還有些生物,偶爾進入人類居住場所,引起居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蠍子.蟑螂等。
七、危害農林作物,並能造成顯著損失的生物。如蝗蟲、蚜蟲等。

C. 檢疫性有害生物及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區別是什麼樣的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及其對植物檢疫的要求,植物檢疫中有害生物的涵義進一步拓展。1997年修訂IPPC時,有專家提出限定的有害生物(regulatedpest)概念,並區分為2類:基於植物檢疫風險評估和適當的植物保護水平的評定、具有潛在經濟重要性的有害生物;為保護植物健康而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這樣,植物檢疫針對的范圍及其內涵進一步擴大。亦拓寬了所採取的植物檢疫措施,不僅針對檢疫性有害生物,而且針對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同時,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簡稱《SPS協定》)和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准(ISPM)都強調有不少有害生物不僅具有潛在的經濟重要性,而且具有潛在的環境重要性。因此。在PRA的開始階段,即限定性有害生物的鑒別階段,還應考慮有害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從植物和植物產品上,常可檢查到多種多樣的生物,其中大多數是腐生性的,不少是有害生物,如青黴菌、麴黴菌、鐮刀菌、交鏈孢等。它們有的廣泛存在,普遍分布,在進口國對此也未採取官方控制措施,屬於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on-regulatedpest);少數為險性很大,有的雖有分布,但官方已採取控制措施,屬於控制范圍的有害生物,稱為限定性有害生物。其中,又可區分為檢疫性有害生物(quamntmepest)和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non-quarantinepest)兩種。

按IPPC出版的《植物檢疫術語》,檢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pest)是指「一個受威脅國家目前尚未分布,或雖有分布但分布未廣,且正在被官方控制的、對該國具有潛在經濟重要性的有害生物」;IPPC將「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non-quarantinepest)」定義為'「一種在供種植的植物上存在,為及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產生無法接受的經濟影響,因而在輸入國和地區要受到限制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為正確應用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的概念,IPPC頒布了《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概念與應用》(IS-PM16)。這個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准描述了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含義,明確了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特性,介紹了這一概念在實踐中的應用及在限制體系中應注意的情形。正確理解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需要對「預定的用途」及「不可接受的經濟影響」這兩個關鍵詞有深刻的認識。按照目前比較一致的認識,「預定的用途」主要包括種植用來直接生產商品(如水果、切花、木材等)、保持被種植狀態(盆栽植物等)、增加相同的種植用植物的數量(如塊根、塊莖、種子等)等數類。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經濟影響」受有害生物種類、商品種類及預定用途的差異而不同。一般可從減產、品質下降、防治有害生物的額外費用、採收及分級過程的額外支出、由於植物生命力喪失或抗性變化等需再種植的開支或種植替代植物而帶來的損失等因素來加以考察。在特殊情形下,有害生物對生產地點的其他寄主植物的影響也可加以考慮。過去在制定檢疫性病蟲草名單時,主要根據以下三條標准來確定,即國內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廣,危害性大,且防治管理工作很難或難於控制。隨著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概念的提出及PRA工作的深入,中國政府已開始考慮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目錄,並修訂1996年頒布的「進境植物檢疫為險性病、蟲、雜草目錄」。在對限定的有害生物名單進行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時,首先,表明要對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採取檢疫措施的范圍,限制在對用於種植的植物造成不可接受的嚴重經濟損失、影響了原定用途的有害生物;第二,是必須經過風險分析提供科學依據,才能對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加以確定。除考慮是否有分布及其經濟重要性外,也充分考慮環境因子等因素,使制定的限制性有害生物名錄具有更堅實的科學依據,更符合國際規范。

D. 什麼是動物疫病,有害生物什麼是檢疫性動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

(a)有害生物--指任何對植物或植物產品有害的植物、動物或病原體的種、株(品)系或生物型。
(b)檢疫性有害生物--指對受其威脅的地區具有潛在經濟重要性、但尚未在該地區發生,或雖已發生但分布不廣並進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c)限定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雖為非檢疫性有害生物,但其在用來種植的植物中的存在將對這些植物的使用產生不可接受的經濟影響,因此進口方給予限定的有害生物。
(d)限定物--任何能藏帶和傳播有害生物的需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倉儲地、包裝材料、運輸工具、集裝箱、土壤或任何其它生物、物品或材料,特別是在涉及國際運輸的情況下。
(e)檢疫對象--其流傳地區受到限制、可對植物或植物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的害蟲、未經試驗的植物病原體或雜草。
(f)食蟲生物--以昆蟲為食物的生物。
(g)外激素--昆蟲產生的一種活性化學物質,在蟲群中起著化學嗅覺交流的作用。
(h)生物制劑--是用於殺死害蟲的休眠昆蟲病原微生物構成的制劑。

E. 什麼叫有害生物綜合防治

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就是根據生態學的原理和經濟學的原理,選取最優化的技術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種群數量比較長期地穩定在經濟損害水平以下,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針對荔枝、龍眼而言,現階段的具體體現就是建立一套「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生物防治為主要手段,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為輔」的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系統,以減少化學農葯的污染,為安全優質生產及出口提供技術支撐。

F. 什麼叫林業有害生物,它與森林病蟲害有什麼區別

應該是指對當地林業生態系統造成侵害的外來入侵物種吧,如在中國南方的紫莖澤蘭、水葫蘆、巴西龜等等,由於屬外來物種,沒有天敵,它會無限制繁殖、生長,從而擠占本地物種的生存資源,造成當地生物體系的崩潰,所以將其稱為有害生物。
而森林蟲害指一種自然現象,本身害蟲也是當地生物體系中的一種,只是在某一時期由於自然、氣候等因素,繁殖種群數量變大而以。

G. 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是什麼

有害生物防治簡稱PCO
PCO的核心是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治,即從有害生物與環境以及社會條件的整體觀念出發,根據標本兼治而著重治本以及有效、經濟、簡便和安全,包括對環境無害地原則,因地制宜地對有害蟲種採用適當地環境治理、化學治理、生物防治或其他科學有效手段組成一套系統地防治措施,將其種群密度控制在不足為害地水平,並爭取予以清除,以達到除害滅病或減少騷擾地目的。而並非傳統地噴噴灑灑,一噴了之地滅害方式。 有害生物控制或稱害蟲防治是一項產業,它是針對危害人類健康、騷擾人居環境的有害昆蟲和其它動物進行有效控制的服務業。PCO的核心是害蟲綜合防治,即將害蟲及其棲息環境作為一整體,再考慮到社會條件,綜合採用合理的環境治理、物理治理、化學治理、生物治理或其它有效手段,組成一套系統的害蟲防治措施,達到治本目的。

H. 什麼是外來有害生物

生物入侵現在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裡面涉及到的很多概念,包括外來物種。外來物種從科學上講是指一個生態系統,如果原來不屬於這個生態系統,它是被引入進來就叫做外來生物。這裡面有一個外來入侵物種,所謂入侵就是特指那些有害的,就是有益的物種我們需要它,不叫入侵。因為入侵,侵略都不是有好處的,對人類健康、農業、生物多樣性有害的物種叫做入侵物種。入侵物種從原產地的擴散,傳播,以致導致新的生態系統里的危害整個爆發的過程叫做生物入侵。

現在有幾個數字,農業部調查的主要外來有害生物對農業的影響,這個數字是每年造成的損失有500多億這樣的數字。國家環保總局現在的環保部也做過評估,每年外來有害生物造成的損失大概是1000多個億人民幣,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1%以上,這跟其他國家的情況差不多。像美國也是,外來生物造成的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以上,是受害最重的國家之一。

方法很多,首先從源頭上考慮,因為傳入的途徑主要是人為方式。國家各部委,比如說海關,國家質檢總局他們就管這一塊,防治外來生物通過人為方式帶入國內。這一塊有國內的檢疫,主要是國家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做這一塊。國門有一道防線,國內有一道防線。

一旦發生有害生物,各個地方都有保護部門進行檢疫,他們都要管轄這些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有這樣一套體系。從自然保護的角度也好,是我們的環保部做這一塊,從保護區,各地生態的需要,他們有什麼樣的規定。有什麼東西要引進來,有什麼東西要進行評估,將來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都做了一些這樣的准備。

I. 什麼是害蟲生物防治

害蟲生物防治,簡單說,就是以蟲治蟲,以一種生物治另一種生物。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污環境,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
1.小菜娥的天敵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鏡是難以看見它的。它在產卵時,會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蟲體內。當蜂卵孵化成幼蜂時,幼蜂便會吃掉小菜蛾的幼蟲,如果把一種常用的不污染環境的天然殺蟲劑與這種以蟲治蟲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2.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蟲防治和遺傳防治等也獲得了成功。

J. 什麼是有害生物綜合治理

有害生物綜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的體系。它從農業生態系統總體出發,根據有害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協調應用必要的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以獲得最佳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在理論上的特點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理論基礎和指導原則。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是以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滅變論作為理論基礎,以生態學的原則作為指導,把病蟲害看作是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認為農業的高產與穩定必須建立在植物與周圍的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協調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不斷保護和培養環境資源。病蟲害的防治不是孤立的,要從農業生態系統的總體出發,在防治措施的選擇、運用和協調時,必須考慮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
第二、防治措施的選擇和運用。沒有一種防治措施是萬能的,各種防治措施都各有其長處,也各有局限性。因此,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策略,要求各種措施取長補短,協調運用,特別重視自然控制因素的運用。所有人為防治措施應與自然控制相協調。
第三、就是防治目的。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是管理系統,它不要求將有害生物徹底消滅,而是要將有害生物的種群數量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

簡單的說就是綜合使用農業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防治有害生物。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害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