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環境病原微生物通過啥子進入人體
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飲食、皮膚和粘膜接觸、呼吸等進入人體。
環境中的病源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這些微生物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包括飲用不潔水,食用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食物,皮膚直接接觸,以及人體與外界相通的各種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腸道和泌尿道)等部位進入人體。
Ⅱ 外源性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哪些
外源性感染是指由來自宿主體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傳染源主要包括傳染病患者、恢復期病人、健康帶菌者,以及病畜、帶菌動物、媒介昆蟲等。
主要傳播途徑有:
1.接觸傳播 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
(1)直接接觸傳播:由已感染的個體直接將病原體傳給易感宿主,如母嬰間皰疹病毒、沙眼衣原體、柯薩奇病毒等的傳播感染。
(2)間接接觸傳播:病原體通過媒介傳遞給易感宿主。最常見的傳播媒介是醫生和護士的手,還有共同媒介物(如水、食物、醫療設備)及生物媒介(如昆蟲)。
2.空氣傳播 空氣傳播是以空氣為媒介,在空氣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隨氣流流動,而造成感染傳播。空氣傳播有三種形式
(1)飛沫傳播:從感染源排出的液滴較大,在空氣中懸浮時間不長,只在易感者或患者近距離接觸時才發生感染。
(2)飛沫核傳播:從感染源傳出的飛沫,在降落前,表層水分蒸發,形成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核,能長時間浮游,長距離傳播。
(3)菌塵傳播:物體表面上的傳染性物質乾燥後形成帶菌塵埃,通過吸入或菌塵降落於傷口,引起直接感染;或菌塵降落於室內物體表面,引起間接傳播。
3.注射、輸血傳播 通過污染的葯液、血液、傳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瘧原蟲等。
4.飲水、食物傳播 除可致醫院內細菌性食物中毒外,食品中常帶有各種條件致病菌,可在患者腸道定植,增加感染機會。
5.生物媒介傳播 指動物或昆蟲攜帶病原微生物作為人群間傳播的中間宿主。如蚊子傳播瘧疾、乙型腦炎等。
Ⅲ 微生物,是什麼,通過什麼途徑傳染的
病情分析: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黴菌、酵母菌等。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接觸,分泌物都會傳染!
Ⅳ 微生物的感染途徑是什麼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或稱病原體。
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體、寄生蟲(原蟲、蠕蟲、醫學昆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
病原體在宿主中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等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這一過程稱為感染。不過人體或動物不像人工培養細菌的培養基,可以讓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長繁殖,輕易地導致機體死亡。病原體入侵人體後,在發生感染的同時,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免疫應答與之對抗,這稱之為免疫。至於途徑很多的,而且不同的微生物傳染途徑不同,大多通過性傳染,還可以通過手、眼、毛巾、浴器、衣物、便具、游泳等途徑傳染。
Ⅳ 微生物傳播污染的五大途徑
微生物污染傳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為:空氣、水、表面、人
1.空氣:
空氣攜帶著微生物來污染食品。每立方米的空氣中至少含有60萬顆塵粒,同時還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在這樣的空氣條件下進行生產,肯定會污染食品。
因此,要杜絕帶有大量塵埃微粒和微生物的空氣污染食品的有效辦法是對空氣採取過濾和消毒措施。
2.水:
從理論上來講,微生物在純水中是不能生長的。但是,用於生產中,還用於設施、設備清洗中的水,總會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機物和鹽類。正是這些可溶性的物質可被微生物利用作為它們生長的養料源泉。
當帶有大量塵埃粒子和微生物的水用於生產或清洗設施、設備時,就轉移到食品上面,污染了食品。
因此,我們直接用於食品生產的水必須經過處理,以防止微生物通過水來污染產品。
3.表面:
由於空氣中的濕度,所有車間物體表面(包括天花板、牆壁、地面、設備、容器、工具或桌子)都包上一層含水的薄膜。表面因塵埃微粒和微生物由空氣傳播的回降而受到污染。
我們應該了解:一個看起來很乾凈的表面,實際上已經被千百萬個微生物所污染,除非已經做了正確的消毒滅菌。
4.人:
可能大家都不會想到的,人包括我們自己,是一個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當我們進入食品加工車間,也許將幾百萬細菌隨我們一起帶入車間。
Ⅵ 微生物感染包括什麼
微生物感染包括: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衣原體感染、支原體感染、立克次體感染、螺旋體以及朊病毒感染等。
Ⅶ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哪幾種途徑
一、垂直傳播:
1.病原微生物通過胎盤屏障感染胎兒;
2.分娩時產婦產道病原菌感染胎兒
3.乳母喂養新生兒時發生的傳播
二、水平傳播:
呼吸道(飛沫)傳播、消化道(糞-口)傳播、性傳播、血液/體液傳播、接觸傳播、蟲媒傳播。
Ⅷ 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及傳播方式有哪些
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有豬的呼氣、飼料、墊料、糞尿和體表攜帶,有時外來的空氣和生物(昆蟲和鼠)也會帶入。
傳播方式有:空氣傳播、灰塵傳染、接觸傳播。要減少豬舍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必須正確選擇場址,合理布局場區,防止和杜絕傳染病侵入;舍內應及時清除糞污和清掃圈舍,合理組織通風、定期消毒等,做好綠化工作。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保護之旅》
Ⅸ 病原細菌主要的傳播途徑
病原微生物在空氣中自由散布,在空氣中長時間浮游、長距離移動,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最新研究發現,人們呼吸的空氣中細菌種類超過 1800 種。對外界抵抗力強的病原, 如結核桿菌、炭疽桿菌芽孢等可以此方式傳播。
飛沫傳染是許多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傳播途徑,如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咳嗽、打噴嚏、說話時,病原附著在噴出的溫暖而潮濕的液滴上,短時間、短距離在空氣中漂浮,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而受染
Ⅹ 微生物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空氣傳播,介質(非生物)傳播,生物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