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洋中的可食藻類有哪些越詳細越好
海洋中藻類共有10門約10000多種,人類可以食用的海藻有70多種。
可以食用的如:藍綠藻的發菜 (Nostoc),褐藻的昆布(Laminaria) 和群帶菜,紅藻的頭發菜 (Bangia)、紫菜 (Porphora)、龍須菜(Gracilaria) 和菩提藻 (Grateloupia)
還有海帶!
㈡ 吃青苔和吃魚缸里的臟東西的魚都 有哪些要全面點啊!
1、青苔鼠
青苔鼠,棲息生長在水溫23~27℃的中國西雙版納(瀾滄江下游江段)、泰國等地食性。生活於江邊砂底淺灘流水回緩之處,依靠斜向下方的吸盤狀口部,吸貼於水草岩石等物而徐徐移動,同時醞食青苔或剩餘的食物以清除水族箱的廢物。最適水溫23~28度。
2、小猴飛狐
小猴飛狐,學名網紋穗唇䰾,是鯉科,野鯪亞科,穗唇䰾屬的一種觀賞魚。因為它的底棲習性和藻食性,常被用來清除水族箱內的藻類。
3、小精靈魚
主要以藻類為食,當水族箱中缺乏藻類時,極易死亡,某些個體會主動食用飼料屑。適宜溫度為22~30℃,喜弱酸性軟水,最好飼養於有密植水草並有陽光照射的水族箱中。此魚性情溫和,不吃魚蝦,能與大多數性情溫和的小魚混養。
4、清道夫
清道夫因喜食水族箱的殘餌、污物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故而得名,又名吸盤魚、吸口鯰,學名叫甲鯰,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中,在中美洲也經常可以看到。
5、黑線飛狐
此種魚原產於東南亞的湄公河等河流中,呈灰褐色,體態細長,卵生,適合觀賞。魚體纖細,灰褐色,帶著特殊的黑色水平條紋。它的最大長度可達15厘米(6吋)。壽命超過10年。對各種餌料接受性較強,因具有吃黑毛藻的本領而備受草缸玩家們的青睞。
㈢ 藻類食物有哪些
提起海藻,人們一定會想起那種吸附於礁石、貝殼之上,粘稠而柔軟的綠色生物。不錯,微型藻類正是這種能在水下形成一個薄而粘稠層帶的柔軟的有機生物。你也許曾在海濱見過這些小傢伙,但如果聽說要把它們做成一頓美味的早餐,你又作何感想呢?最近,以各種海藻為原料的食品開始在德國大行其道,備受廣大食客的青睞。
眾所周知,海藻作為一種高能量食品,一直在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有資料表明,日本人每天的飲食中有10%是藻類食品。在法國、挪威和愛爾蘭等歐洲國家,海藻也經常出現在飯館的菜譜上。近來,一向以刻板、嚴肅著稱的德國人也漸漸抵擋不住味美營養的藻類食品的誘惑。
對於柏林人托馬斯·比埃謝而言,海藻就像果醬與雞蛋一樣,已成為每日早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食品。每天清晨,他都會坐在灑滿陽光的陽台上,將黃油抹在一種灰綠色的麵包圈上。這種麵包圈正是在加入海藻後烘焙而成的。「它的味道好極了!」比埃謝說,「至少比普通麵包圈好吃。」但是,同樣生活在柏林的麵包師德克·佩德爾特也說:「還有不少顧客會被這種奇特的顏色嚇倒,而且你很難說服他們。」
來自耶佛爾的多爾特·克拉茨克的拿手菜是用虎耳菜和蝦做成的義大利面條。虎耳菜其實是一種看似馬尾的藻類植物,將其切碎後與蝦和蒜茸調成鹵汁澆在熱氣騰騰的面條上,確實誘人無比。
小球藻、螺旋藻等微型海藻較適合加入麵食,而且它們都很易於養殖。一個大水槽或是玻璃缸,加上充足的空氣或是二氧化碳,就足以構成一套海藻養殖設備。當然,足夠的光照也是極為重要的,光照越多,這些有機體生長得也越快。在經過撈取、烘乾和研磨之後,人們將這些海藻變成粉末,從而便於麵包師將它們揉進面團中。不要覺得這種看上去綠油油的海洋植物會令人大倒胃口,實際上,這些在水槽中養殖出的藻類遠比海洋中生長的清潔得多。而且,這種養殖法還能保證穩定的質量,防止一些有毒物質的污染。
據不來梅一所科學研究院的海洋生物學家克里斯蒂安·溫克介紹,迄今為止,人類已發現6000多種不同的海藻。而如此繁多的種類,自然也令海藻具備了各不相同的功用。微型藻類,例如以螺旋藻為代表的藍綠藻,在經過烘乾、研磨等工序後可製成一種粉狀的食品添加劑。而棕藻則是一種典型的大型藻類,它們大多生長在淺海的礁石上,其長度甚至達到50多米。瓊脂正是從棕藻中提取而來,常被作為一種配料加入到孩子們最愛吃的冰激凌或糖果中,以維持其晶體狀態。紅藻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其維生素C的含量甚至遠遠高於柑橘。
由於在烘乾後保留了大量鹽分,許多海藻成了滋味鮮美的調味品。壽司愛好者們對藻類食品絕不會陌生,那些夾著生魚片的糯米團上包裹的正是紅藻的一種———紫菜。在日本任何一家餐館的沙拉或是豆面醬湯中,紫菜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如今,在德國許多家庭的廚房裡,紫菜也開始成為主婦們煲出各種靚湯的秘密武器之一。
海洋化學家格爾德·利貝澤特是地處北海海濱的威廉港的一所科學研究院院長,自從在法國的布列塔尼度完假後,他就對一種海藻三明治倍加推崇。也許,他的這句權威評價最能代表時下眾多德國人的心態:「藻類食品富含植物蛋白、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養、健康且味道鮮美,不愧為21世紀的一種新型保健食品。」
㈣ 牛眼螺吃什麼藻
牛眼螺吃褐藻。如果藻害比較嚴重,可以用牛眼螺因為繁殖後的小螺可以鑽進各種縫隙吃藻,加上大規模效應,此時的除藻能力反而會更好。褐藻不用養殖就會自然生長,褐藻門是藻類植物中較高級的一個類群。
牛眼螺吃褐藻相關資料
牛眼螺也叫食藻螺是一種很好養的食藻生物,但是它們的工作效率實在是太慢了。可能推翻斷肢,請記得把珊瑚固定好。
順帶一提食藻螺會在缸里繁殖,如果你嫌他們太多了,也可以辣炒了吃。牛眼螺比一般食藻螺吃的更干凈,基本不會在魚缸里繁殖,所以不用擔心它們會爆缸。
牛眼螺亦稱太陽螺,產地臨高新盈鎮、調樓鎮沿海一帶,製作紅燒帶辣,特點是鮮紅色澤,口味鮮辣。威海叫牛眼螺,螺都不能煮太久,燒開煮5分鍾內,煮久會變硬,個人覺的很好吃的。
眼睛螺一種奇特的海螺,生長在海邊的大岩上,是十分少見的食材。眼睛螺的螺殼不在體外,而是在體側,把細長柔軟的肉長在了螺殼的旁邊,而螺殼則是實心的。
㈤ 哪個來說下如何清除魚缸綠藻
魚缸里老是生水藻,有幾種應對方法:
1、加鹽。加鹽可以阻止水藻生長。
2、遮光。無論是燈光還是太陽光都會促進水藻生長,盡量削減燈光照明時間,避開太陽光的照射。
3、引進食藻生物。像青苔鼠、蝦以及瑪麗之類的熱帶魚都會攝食水藻。黑殼蝦除藻功能普通,推薦使用於草缸處理腐敗之葉片,對於小細縫及葉片上的藻類有意想不到的功能,能在水族箱中繁衍,但有帶菌的問題。大和藻蝦除藻功能與黑殼蝦差不多,體型較黑殼蝦大。雖然螺類也吃水藻,但不建議引進,因為容易失控。
4、手動清楚。缸壁上直接刷掉,加清水劑打掉水中浮游的水藻。
5、用除藻劑。使用除藻劑,效果普通,優點是對任何藻類都有效,且可有效清除附著在水草、沉木等不易清除地方的藻類。缺點是依據品質不同對魚和生態平衡有一定程度的沖擊。
㈥ 草缸除藻最有效的方法
草缸除藻最有效的方法有以下三種:1、手動去除,主人可以用合適的工具來去除魚缸中的藻類;2、葯物去除,可以在魚缸中放入去除藻類的葯物,以此來去除藻類;3、放入食藻生物,可以在魚缸中放入青苔鼠等之類吃藻類的生物來去除藻類。
提示:
魚缸中藻類物質過多時,雖然可以用葯物進行去除,但是葯物也會對魚缸中的魚兒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一般是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此外,還可以用紫外線燈來進行照射,以此來去除魚缸中的藻類。
喜歡玩草缸的朋友越來越多,很多新手都處於懵懂狀態,冒然開缸會走很多彎路,建議開缸前多學習多泡泡相關論壇,做到有基本認知後再開缸,下面介紹下這位魚友總結的一些經驗吧。
第一:關於水質和底床
草缸的的水質非常重要,草缸的理想條件是弱酸性水質,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先對自家的自來水做一個測試,GH PH值,然後再選擇相應的底床和素材,如果數值偏低可以選擇砂石、青龍石等讓數據提升,根據測試結果使用軟水、硬水版的底泥。
第二:關於水草泥
不論選擇什麼品牌的水草泥,建議先開過濾泡幾天,期間不用加硝化細菌,底肥新泥不需要加。泡完後全部換掉水再加入硝化細菌,心急的可以種水草了,保證每天換掉四分之一水左右都可以,保持大概一周左右。種植水草的時候要密植,新泥肥力足,這樣出狀態會快。新水草基本會融掉一大部分,不要著急,慢慢會好的。水草過幾天就會生根,別折騰。
第三:關於燈盤燈管
這個東西看個人承受能力,原則是保證光照瓦數夠就可以,水的體積乘以0,8 0,7的系數,得出來就是光照的W數,基本都夠用。如果想五顏六色就多配一些彩管,去電子市場就可以買到,不一定都要喜萬年等一些高級燈管。如果是玩高端的水草,那就得多花費一些了。開缸初期開燈時間四五個小時就夠,根據水草生長狀態逐漸加長開燈時間,最終加到8-10小時為宜。
㈦ 什麼魚或者其他水生動物吃青苔比較厲害
1、笠螺
笠螺直徑大約6厘米,呈圓錐狀,外殼灰白色。它們看起來似乎是固定在岩石上,實際上在潮濕或被潮水淹沒的條件下,笠螺可以移動身體進食藻類。笠螺的壽命在10-20歲。
笠螺在水族箱里主要以啃食附著於缸壁上的藻類為食,由於笠螺食量非常大,因此可以輕松將附著在玻璃缸壁上的藻類清除干凈,因此成為伴隨水草缸興盛而受寵的螺類之一,其優秀的除藻能力也是多數水族人予以肯定的。
吃青苔的魚類和水生動物除了以上列舉的之外,還有青苔鼠、小猴飛狐、金苔鼠、斑馬螺等等。
㈧ 什麼魚吃藻類
常見的吃藻類的魚,按照吃藻方式可分為以下幾類:
1、刮食類,如清道夫魚、小精靈魚、鬍子、金苔鼠等,其特徵是嘴有吸盤,可吸在缸壁上刮食藻。
3、舔食類,如黑瑪麗等,時不時也會用嘴舔食一些藻。
拓展資料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bryophyte)相同。
㈨ 可以除缸壁藻類,但又不吃水草的蝦螺有哪些
你的這些水草都屬於比較莖葉比較柔軟的,對於螺類生物而言跟藻類其實差不多的,所以不建議養螺。可以養蝦,比如普通的黑殼蝦,或者高級一點的大和藻蝦。另外小型的異型類魚也不錯,比如小鬍子或者各種小精靈都可以,黑殼蝦很容易繁殖的,你放到缸里如果沒有太大的魚的話基本上不會對它的生存造成威脅,只是要注意水不要太酸軟了,如果ph或硬度過低蝦是沒法正常褪殼的,異型也是一樣,ph太低可能會引發死亡
㈩ 如何控制藻類
藻類及其控制
有些人對害怕缸中出現藻類, 而另一些人喜歡它們。不管喜歡不喜歡,水藻總與你的缸相伴。在適宜的條件下,藻類就會蓬勃生長,它們甚至可以看作是水族箱運作良好的標志。
藻類是什麼?完整的答案已超出本文的范疇。就本文而言,藻類是一種光合生物,它需要光、水和營養物質進行生長。水族箱中正好包含了這些因素。將它們從缸中清除掉是不可能的。了解了這些,你的目標應是控制,或是利用藻類。
當缸中的藻類處於平衡狀態時,即數量不大時,表明水質良好,且通過常規維護或魚的啃食即可得到控制。當藻類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時,是水質不好的一個信號,至少不太好看,不符合水族箱的美學要求。
除水外,光和營養物是藻類生長所需的。在具備營養的情況下,光照強度越大、時間越長,缸中的藻就越多。磷酸鹽和硝酸鹽是藻類生長所需的。磷酸鹽通常來自於自來水和其它添加劑。硝酸鹽產生自魚的排泄物和腐爛植物,自來水中也含有硝酸鹽。
藻的種類
褐藻(Brown Algae)(硅藻):這是新缸中第一批出現的藻類。通常生長在底砂和水草上。和其它藻類不同,此類藻的生長需要硅酸鹽。通過加強光照,此類藻會被有益的綠藻取代。褐藻可以很容易地從水草上擦除。食草性的非洲慈鯛通常對這類藻不感興趣。
綠藻:最常見的水藻。綠藻是水質良好的標志。食草性魚,如馬鯛喜食。減少光照和硝酸鹽有助於防止綠藻過度繁殖。光照過多或陽光直射會導致綠藻生長茂盛,使水變綠。
紅刷狀藻(Red Brush Algae):高PH和KH的適宜非洲慈鯛的水中會長出此藻。要除掉該藻,你可以將它擦除,或將缸中裝飾物浸泡在稀釋的漂白溶液中。
藍綠藻(Slime/Blue-Green Algae):對水草缸來說,此藻既危險又難看,通常是水質不好的信號,說明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含量過高。經常換水有助於消滅該藻,但只要水質變壞,此藻又會卷土重來。
綠絲藻(Hair Algae):此藻為淺綠色,可達1英寸長(約25毫米)。有些食草性魚喜食,但如果僅依賴魚的食用,則會出現問題。該藻為叢生,雖易於擦除,但很快又會長出。
須狀藻(Beard Algae):與綠絲藻相似,但呈細小粗糙的線狀。手工很難除去。
水藻的控制
有規律地換水:有規律地換水不僅能減少藻類所需的營養物,還能保證水質清潔,使魚只處於最佳狀態。
減少光照:如果藻類已經在缸中蔓延,應減少光照時間和強度,同時避免太陽光的直射。
檢查自來水:確保自來水中不含高濃度硝酸鹽和磷酸鹽。它們都是藻類生長所需的。
種植水草:雖然不能取代水族箱的日常維護,但植物可以消耗藻類所需的營養物質,有助於減少缸中藻類的數量。
減少餵食:過度餵食將導致水中硝酸鹽濃度增加,成為藻類的食物。
食藻魚:有幾種非洲慈鯛可以幫助控制水藻,如Labeotropheus 和Tropheus屬的魚。另一個方法是引入Bristlenose plecos(一種鼠魚,台灣叫奇甲鯰和長鰭鉤鯰)。只需幾夜功夫,一隻pleco就可使缸中的藻類大多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