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病毒微生物有哪些
第一種分類:
從遺傳物質分類: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質病毒(如;朊病毒)
第二種分類:普通病毒、類病毒
從寄主類型分類:噬菌體(細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動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
Ⅱ 微生物中病毒有哪些特點
微生物中病毒有哪些特點
病毒常見分為DNA 病毒和RNA病毒(少見的有一種叫做朊病毒,以蛋白質為遺傳物質)。
常見病毒以蛋白質為外殼,其中包藏有遺傳物質。
病毒侵染活細胞的方式,一般是先依附在細胞表面,再將遺傳物質注射入細胞,而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胞外,進入細胞內部的遺傳物質就會利用細胞內的物質來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和遺傳物質等,最後細胞裂解死亡,釋放子代病毒。
病毒無法離開活細胞而生存。
Ⅲ 微生物可以分為哪幾類
微生物可分為8大類,即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和螺旋體。它們的共性是體積小,分布廣;吸收多,轉化快:生長旺,繁殖快;適應強,易變異。
Ⅳ 微生物的分類有哪些
根據細胞的有無以及細胞結構特點的不同,人們把微生物分為三大類,它們是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例如細菌和放線菌;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如真菌;非細胞型微生物,例如病毒等。
微生物個體很小,一般只有用顯微鏡把它們放大幾百倍封幾千倍,乃至幾十萬倍才能看清楚它們。
微生物結構都很簡單;往往都是單細胞的,也就是說,個細胞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了。像無處不在的細菌、主要存在於土壤中的放線菌以及我們平時發面蒸饅頭用的酵母菌等,都是單細胞微生物。
而有的微生物如病毒,小得連一個細胞都不是,它們專門生活在活細胞內。一個細胞里可以裝下許多個病毒。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卞根本看不到病毒,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把它們放大幾萬倍甚至幾百萬倍才能看清。
還有二些微生物的結構和生活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它們有了類似細胞的結構,但是比細菌更簡單,像病毒一樣,也本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如引起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立克次氏體,引起人體原生性非典型肺炎的支原體,引起沙眼的衣原體等。
在微生物王國里,真菌屬於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它們的結構要比細菌、放線菌復雜一些。除了酵母菌是單細胞的以外,絕大多數真菌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真菌細胞的結構也與高等植物細胞相差無幾。在夏天裡,如果食品放久了或衣物管理不當,就會長毛發霉,這是最常見的真菌,叫做黴菌。當然,在微生物的「小人國」里也有「巨人」,我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如餐桌上常見的蘑茹木耳、銀耳、猴頭等大型食用真菌。
Ⅳ 微生物怎樣分類
微生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原核微生物
1、細菌(Bacteria)
2、古菌(Archaea)
二、真核微生物
1、真菌(Fungi)
2、原生動物(protozoan)
3、藻類(algae)
三、無細胞生物
1、病毒(virus)
2、類病毒(virusoid)
3、擬病毒(viroid)
4、朊毒體(亦稱朊病毒、蛋白質質感染性顆粒,prion)
(5)微生物病毒有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微生物的主要特性
1、體積小,面積大。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數量越多,其相對表面積越大(有時也稱作比表面積)。微生物體積通常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1mm³,可是其相對表面積卻很大。正因為有了較高的相對表面積做基礎,微生物才有了一些獨特的特徵,比如能夠快速代謝。
2、吸收多,轉化快。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長旺,繁殖快。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微生物理論上能做到指數級增長。大腸桿菌能夠在12.5-20分鍾內繁殖1次。
4、適應強,易變異。由於其相對表面積大的特點,微生物具有非常靈活的適應性或代謝調節機制。微生物對各種環境條件,尤其是在如同高溫、強酸、高鹽、高輻射、低溫等這樣十分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的適應能力。
5、分布廣,種類多。由於微生物體積小、重量輕、數量多等原因,地球上除了火山中心區域等少數地方外,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微生物種類多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物種多樣性;生理代謝類型多樣性;代謝產物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生態類型多樣性。
Ⅵ 什麼是微生物,分為幾類,各有何特點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通常它們個體非常微小, 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微生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原核微生物
細菌(Bacteria)
放線菌
螺旋體
支原體
立克次氏體
衣原體
古菌(Archaea)
2.真核微生物
真菌(Fungi)
原生生物(protozoan)
藻類(algae)
3.無細胞生物
病毒(virus)
類病毒(virusoid)
擬病毒(viroid)
朊毒體(亦稱朊病毒、蛋白質質感染性顆粒)(prion)
特性
由於微生物體積極之微小,故相對面積較大,物質吸收快,轉化快。
微生物在生長與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適應性強。從寒冷的冰川到極酷熱的溫泉,從極高的山頂到極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夠生存。
由於微生物適應性強,又容易在較短時間內積聚非常多的個體(例如10^10個/毫升的數量級),因此容易篩選並分離到突變株。容易得到微生物突變株的性質。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體積小,面積大。
吸收多,轉化快。
生長旺,繁殖快。
適應強,易變異。
分布廣,種類多。
Ⅶ 微生物的分類包括哪三種
微生物的分類,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三種,
一、細菌:一類細胞細短,結構簡單,胞壁堅韌,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強的原核生物。分布在溫暖,潮濕和富含有機質的地方。主要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桿形,螺旋形。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核質。莢膜、鞭毛、菌毛、芽胞。主要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 單個細菌用肉眼是看不見的,當單個或少數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大量繁殖時,便會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具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群落。菌落是菌種鑒定重要的依據。不同種類的細菌菌落的大小,形狀光澤度顏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二、病毒: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蛋白質衣殼以及核酸(核酸為DNA或RNA)。一般直徑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徑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徑為28nm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病毒的生命活動中一個顯著的特點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種特定的活細胞內才能生活。並利用宿主細胞內的環境及原料快速復制增值。在非寄生狀態時呈結晶狀,不能進行獨立的代謝活動。以噬菌體為例: 吸附DNA注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裝配與釋放)。
三、真菌:一種具真核的、產孢的、無葉綠體的真核生物。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沒有葉綠素,以吸收為營養方式的異養生物;一般都能通過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產生孢子,延續種群;其典型的營養體為絲狀分支結構;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幾丁質或纖維素或兩者兼有。包含黴菌、酵母、蕈菌以及其他人類所熟知的菌菇類。真菌獨立於動物、植物和其他真核生物,自成一界。真菌的細胞有含甲殼素, 能通過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產生孢子。
Ⅷ 請問生活中的病毒和細菌有哪些種類
(一)自然環境中,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無處不在,但絕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體都是無害的,有的還有益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到的微生物主要是人體體表和空氣中的微生物。
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有附著於塵埃上從地面飛起的球菌屬(包括八疊球菌屬在內的好氧菌)、形成孢子的好氧性桿菌(如枯草芽孢桿菌)、色串孢屬等野生酵母、青黴等黴菌的孢子等。
人體皮膚表層存在著一定量的微生物群,通常包括三類:①常住菌群,如痤瘡丙酸桿菌等菌群,它們是保護人體免受有害微生物侵襲的屏障。②過路菌群,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及真菌菌群,這些菌群往往是致病菌。③共生菌群,如表皮葡萄球菌,對保護人體健康也是有益的。這些菌群與皮膚一道,構成一個完整的皮膚微生態系統。
(二)可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的微生物,稱為致病微生物。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
人體中: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無芽孢厭氧菌、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
食品中:肉毒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大腸桿菌、甲型肝炎病毒、輪狀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