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乾熱滅菌驗證用菌種及其使用,滅菌前後變化,物品滅菌時如何包裝合適呢
你能把語言再組織一下么?我確實看不明白你到底想問什麼問題
1.枯草桿菌培養液滅菌完後做培養,一般在滅菌前後無變化的是合格,如果有顏色變化是不合格。顏色怎麼變,是看你購買的哪個廠家的,每個廠家都有可能不同。使用方法參考,WS310系列標准中的方法,衛生部網站上有這個標準的下載。
2.乾熱一般不需要單獨包裝,石蠟油凡士林都是玻璃瓶裝的,把玻璃瓶放進去就好了。也有乾熱專用的包裝袋,我覺得是沒必要用的,本來就是一些很便宜的東西,何必還增加成本?再說乾熱適用范圍很小,現在的石蠟油和凡士林都有滅菌的小包裝出售,貴也貴不了太多。
⑵ 各位,請問貴公司如何銷毀生物指示劑
生物指示劑是一類特殊的活微生物製品,可用於確認滅菌設備的性能,滅菌程序的驗證,生產過程滅菌效果的監控等。其定義為對特定滅菌處理有確定的抗力,並裝在內層包裝中可供使用的染菌載體
按規矩嚴格地說必須滅菌之後加以銷毀。
不過實際上(大多數學校)如果能夠確定不會對生態和健康造成危害的話,直接倒在下水道里就可以了。(當然這是違規的,不過民不舉官不究,就算舉了,也沒法處罰)
當然了,如果做的是強致病菌這樣的危險物質,最好嚴格,否則一旦出事會牽連很多人的前途。
⑶ 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生物指示劑驗證滅菌若未通過,試劑該如何處理
這個我們剛剛做完,其實我覺得描述的有點怪,如果試劑全為陽性那麼就是說,滅菌櫃挑戰性實驗失敗,那你要做的是檢測滅菌櫃各項性能是否正常,用的蒸汽是不是飽和蒸汽,如果全為陰性,那麼再買一盒試劑回來做一次空白實驗,驗證試劑是否能用!!我記得上海有一家的很好用啊!
⑷ 生物指示劑的生物指示劑的應用
在滅菌程序驗證中,盡管可通過滅菌過程某些參數的監控來評估滅菌效果,但生物指示劑的被滅殺程度,則是評價一個滅菌程序有效性最直觀的的指標。可使用市售的標准生物指示劑,也可使用有日常生產污染菌監控中分離的耐受性最強的微生物制備的孢子。在生物指示劑驗證試驗中,需確定孢子在實際滅菌條件下的D值,並測定孢子的純度和數量。驗證時,生物指示劑的微生物用量應比日常檢出的微生物污染量大,耐受性強,以保證滅菌程序有更大的安全性。在最終滅菌法中,生物指示劑應放在滅菌櫃的不同部位。並避免指示劑直接接觸到被滅菌物品。生物指示劑按設定的條件滅菌後取出,分別置培養基中培養,確定生物指示劑中的孢子是否被完全殺滅。
過度殺滅產品滅菌驗證一般不考慮微生物污染水平,可採用市售的生物指示劑。對滅菌手段耐受性差的產品,設計滅菌程序時,根據經驗預計在該生產工藝中產品微生物污染的水平,選擇生物指示劑的菌種和孢子書數量。這類產品的無菌保證應通過監控每批滅菌前的微生物污染的數量、耐受性和滅菌程序驗證所獲得的數據進行評估。
在醫療機構的滅菌生物監測中,WS310國家標准已明確規定:1、壓力蒸汽滅菌過程為每周一次,使用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2、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為每批次都要監測,使用環氧乙烷滅菌生物指示劑;3、低溫等離子體滅菌為每日監測一次,使用低溫等離子體滅菌生物指示劑。以上三種滅菌方式,。也是2012年醫療機構的主要滅菌方式,其中,壓力蒸汽滅菌使用最為廣泛。
⑸ 3m環氧乙烷滅菌生物指示劑使用完後可以直接扔了嗎
EO生物指示劑滅菌後應立刻培養,
48小時之內可得出結果.
⑹ 什麼是生物指示劑,作用是什麼
生物指示劑常用於制葯工藝中滅菌設備的性能確認以及氣體滅菌法、過濾除菌法的滅菌程序的驗證。
⑺ 生物指示劑滅菌前需要弄碎嗎
那個小瓶不需要開瓶的,直接在濕熱乾熱或者臭氧里消殺,做陽性對照的才需要打開,拿去做培養。
⑻ 生物劑檢測後如何保存處理 簡答
乾冰是固體二氧化碳,溫度為零下78℃,濕冰就是冰的溫度,一般為冷凍條件的溫度,如在零下20℃冷凍的冰的溫度為零下20℃。對於一些酶類等蛋白產品,需要乾冰運輸,其他大多數生化試劑採用濕冰即可;
運輸常溫試劑的時候,不需要冰。對於需要冷藏的試劑,在用冰運輸的時候,要把試劑同冰之間有隔離物,不能直接接觸試劑包裝,如試劑外面加裝盒子,在盒子外面加冰,基本都採用冰塊,不能直接用水結成的冰,因為冰融化後會形成水,容易污染試劑。加冰塊的量沒有嚴格限制,以試劑四周都處於冰塊包圍為宜。
不要小看生物試劑的量,很多抗體類試劑、酶類試劑是很貴的,可以達到上千元/mg(即每公斤幾百,上千萬元),其保存條件也是很嚴格的,否則容易失去活性。運輸的時候建議使用冰塊,而非碎冰,主要原因:1)碎冰的溫度高,而冰塊的溫度更低;2)冰塊可以更長時間的保持低溫;3)碎冰容易化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