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洋生物是哪個大洋

海洋生物是哪個大洋

發布時間:2022-04-22 13:56:54

❶ 海洋生物在太平洋多還是印度洋多

從你的描述上看,海洋生物在太平洋多。

太平洋海域廣闊,淺海漁場面積佔世界各大洋淺海漁場總面積的二分之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近十萬種,其生長的動植物,無論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魚類和其他動物都比其他大洋更為豐富。

❷ 急需海洋知識和海洋生物的知識。

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學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極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海洋生物富含易於消化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海洋中魚、貝、蝦、蟹等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許多,且易於被人體吸收。

❸ 海洋中的生物種類繁多,那麼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是哪個大洋有什麼依據

大家也都知道海洋中存在的生物還是非常多的,而且海洋生物的種類也是非常豐富的,海洋本身也是一個值得大家探索的領域,因為海洋的深處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大型生物。海洋中的生物種類非常多,那麼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是哪個大洋呢?有什麼依據呢?

三、結語

太平洋的大陸架有非常豐富的海洋資源,而且現在已經發現了石油以及天然氣等多種礦產。太平洋的光合作用是非常旺盛的,而且還有河流匯入,因此就把很多有機物質帶到了河流的下游,這些物質都是生物的餌料。而且寒流和暖流在這里進行了交匯,所以太平洋是天然的漁場。

❹ 世界上的四大海洋是哪幾個

世界上的四大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最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2、大西洋

世界第二大洋,佔地球表面積的近20%,原面積9165.5萬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2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9219米。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為界被劃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

3、印度洋

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印度洋的面積為7056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9.5%;體積為264,000萬立方千米,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9.8%。

4、北冰洋

是世界最小最淺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於地球最北端,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面積僅為1475萬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為1097米,最深為5527米。

(4)海洋生物是哪個大洋擴展閱讀

四大海洋名稱由來:

1、太平洋

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由大航海家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命名的。1520年,麥哲倫在環球航行途中,進入麥哲倫海峽,驚濤駭浪,走出峽谷時風平浪靜,於是稱這個水域為太平洋。

2、大西洋

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統一定名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水域為大西洋。

3、印度洋

印度洋在古代稱為「厄利垂亞海」,出現於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道非洲好望角,向東尋找印度大陸,將所經過的洋面稱為印度洋。

1570年的世界地圖集正式將此水域命名為印度洋。

4、北冰洋

北冰洋位於北極,終年冰封,故名北冰洋。1845年在倫敦地理學會上正式命名。

❺ 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是那個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答案是太平洋。

❻ 關於生物起源於海洋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人只是成千上萬個物種中的一個,他們卻進化得可以發明工具,隨意殺戮著其他物種。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的捕獵技巧越來越高超,卻使得物種滅絕的速度越來越快。然而,相對於深海來說,人類卻顯得特別的無知。生態學家們認為,正是人類的"無知"挽救了深海生物的性命。

海洋是生命的誕生和孕育之地,生物的進化歷程表明,地球上的生物起源於海洋。海洋不但占據了地球71%的表面積,而且提供了99%的生物可棲息的地方。海洋不但是海洋生物的庇護所,而且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海洋不但提供給人類食物,而且主宰著地球的氣候變化和物質循環,是地球生態鏈中重要的一環。然而,人類卻不珍惜海洋,從古至今就有不少人認為海洋的包容性很強,而把海洋作為垃圾場和"排污罐",靠近陸地的淺海海域已經被人類糟蹋得不成樣子了。

目前,地球上發現了34個動物門,其中有33個動物門可以生活在海洋中,海洋中有13個門的動物可以移居陸地,只有15個動物門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可見,海洋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好地方。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前誕生的。在地球誕生後的40億年時間里,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動物,幾乎沒留下任何實質性的痕跡。然而,從距今6700萬年起,生物的種類開始增多。在距今500萬至1000萬年的這段短短的時間里,卻產生了生命的大爆發。科學家從發掘出來的化石推測,現今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門都在這一時期同時出現,而且之後再沒有產生新的門。這些新的動物門都是在海洋中產生的,科學家認為生命大爆發是與地球構造與氣候的變化有直接關系,當時大陸的漂移導致了海洋的分割,氣候的變化導致了各個氣候帶的產生,這些都為生物多樣性的大爆發提供了條件。

從500萬年前起,地球上的動物門不再增多,海洋中的生物種類卻還在不斷進化並逐步增多。然而,隨著人類對海洋開發的腳步加快,海洋動物的數量和種類都開始減少。目前,除開發較晚的印度洋的生物種類還在增多外,其他大洋的海洋生物種類開始減少。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因素有3個,一是對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二是海洋運輸、資源開發和污染對海洋生物棲息地的破壞,三是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從而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生態學家們認為,好在人類對深海還很無知,不然海洋物種的命運就該和陸地生物差不多了。人類的科技雖然相當發達,他們到深海的能力卻很弱,甚至低於到月球的能力。人類到外太空可以製造抵抗失重的航天飛行器,可以給飛行器充入氧氣供飛行員使用。然而,人類卻沒有辦法對付大得嚇人的深海壓力。然而,不少深海生物卻可以怡然自得地生活在這些高壓區,讓人類自愧不如。

在海洋里,每下潛10米深,水壓就增加一個大氣壓,過高的水壓會對人體造成生理影響,某些情況下超出人體的耐受范圍,還會引起病理性損傷。而且人在水中不能像在大氣中一樣自由呼吸,水壓、低溫、黑暗、水流、涌浪、水下生物傷害,以及各種潛水疾病的威脅等不利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人在水下行動的自由。因此,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背上潛水裝備無止境地下潛到海底。目前世界上直接下潛到海中的最大深度紀錄是501米。越往海洋深處就越黑暗,一般在海面700米以下就是黑暗一片了,此處難以找到植物了,然而,海洋深處還是有豐富的有機質,所以深海里還是有著形形色色的動物,不少動物為了適應深海環境而變得特別奇特。世界上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有30多處,其中的20多處位於太平洋洋底。目前,各種載人潛艇的下潛深度一般也不會超過1000米,只有無人探測車能達到6000米以下的深海里進行科學考察。

科學家們還會繼續對深海作科學研究,以便提出一些合理的開發海洋的方案,並提出更好的保護海洋的建議。另一方面,生態學家卻希望讓人類繼續保持這種對海洋的"無知"狀態,不要去驚動維持地球長久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生態,他們希望看到海洋生物種類能夠重新出現增長的趨勢。

❼ 海洋生物豐福的是太平洋還是北冰洋

太平洋不僅是最大的大洋,且地處熱帶,溫帶,島嶼眾多,洋流也最多,這就為海洋生物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所以,相比北冰洋,生物更豐富。

❽ 4大洋竟有哪些海洋生物可以生存分類。4大洋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現並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並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並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2099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於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魚類,捕獲量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達,東、西分別經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佔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於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現和開發的,是連接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佔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於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面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於洋面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里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帶來了一定的威脅。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裡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由於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彷彿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見北極天空的極光現象,飄忽不定、變幻無窮、五彩繽紛,甚是艷麗。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觀。

❾ 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是哪個大洋

太平洋,因為太平洋最大,生物種類最多。

閱讀全文

與海洋生物是哪個大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