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洋生物毒素有哪些
主要是藻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NSP、麻痹性貝類毒素PSP、腹瀉性貝類毒素DSP、健忘性貝類毒素ASP、河豚毒素TTX、血卡毒素CTX等,相關的都有酶聯免疫ELISA試劑盒可以快速檢測。
Ⅱ 毒素有哪些
毒素是指生物在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對另一種生物體有毒性的產物,包括內毒素和外毒素。生物在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生物毒物)。有蛋白毒素和非蛋白毒素。包括植物毒素、細菌毒素、動物毒素和真菌毒素四類。微量毒素侵入機體後即可引起生物機能破壞,致使人畜中毒或死亡。毒害作用取決於毒素的類型、劑量和侵入機體的途徑等。
毒素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1.人體內毒素,即人體內的有害物質。人體內「毒」主要分為外毒和內毒。
外毒指外在環境的環境污染帶來的的有害物質,如空氣污染(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塵埃等);水污染(工業及生活污水等);食品污染(農葯、化肥、食品深加工等);化學葯品的毒副作用;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等)。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通過不同途徑進入人體,毒害我們的身體。
內毒指人體內在糖、蛋白質、脂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斷堆積所產生的毒。代謝的廢物產生的有害產物有如乳酸、酮酸、尿酸、自由基等;還有身體體內的多餘脂肪、老舊壞死細胞、癌細胞。
一般人身體中的毒素主要包括:重金屬、細菌及其發酵物、過剩的蛋白質和沒有排出體外的宿便。這些毒素在人體內部作祟,會讓你出現找不到原因的頭痛、體重大幅增加、便秘、口氣難聞、臉上出現色斑、下腹部鼓脹、皮膚失去光澤、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無緣故的抑鬱、生暗瘡等等問題。身體中的重金屬沉積主要來自於污染的環境。汽車排出的尾氣、農葯及清潔劑的殘留、用水銀補牙、使用鋁鍋、大量食用罐頭食品和長期使用劣質化妝品等等都會使包括鉛、汞、鋁、鎘等重金屬在人體內積存下來,影響到人的大腦、腎臟和免疫系統。而細菌、發酵物和過剩的蛋白質都是吃帶來的問題。人吃的食物沒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就會積存在身體里,形成毒素,從而引起腸胃不適或肝腎負擔過重。另外,結腸內的糞便也是毒素中的一種。健康的結腸里含有85%的乳酸菌和15%的大腸桿菌,在兩者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人體處於平衡狀態。乳酸菌可以幫助大腸蠕動,促進正常的排便。
上述有害物質,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有能力加以化解和排除,維持健康。一旦平衡被打破,體內毒素得不到及時清除而不斷累積,人體則進入亞健康狀態,進而引發多種疾病。
2. 動物毒素: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大多是在有毒動物的毒腺中製造並以毒液的形式經毒牙或毒刺注入其他動物體內。純的蛋白毒素:毒素根據生物效應,可分為神經毒素、細胞毒素、心臟毒素、出血毒素、溶血毒素、肌肉毒素或壞死毒素等。
3.植物毒素:最常見是食用含毒植物(主要是有花植物)中的毒素。也有的毒素在植物的刺毛或汁液中。一類是小分子有機物質植物毒素,包括生物鹼、糖苷(毛地黃苷)等;另一類是毒蛋白,如蓖麻毒素和相思豆毒素。
4. 微生物毒素(細菌毒素):屬細菌的代謝產物,種類很多:①白喉毒素;②霍亂毒素;③肉毒素,是肉毒桿菌產生的神經毒素。
5. 黴菌毒素(又稱真菌毒素)真菌產生的毒素。
不知道這樣的解釋你滿不滿意?如果還有疑問請追加提問
Ⅲ 生物毒素詳細分為哪些
生物毒素有兩種稱法,分別是生物毒和天然毒素。生物毒是由各種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產生的有毒物質,為天然毒素。天然毒素,是指生物來源並不可自復制的有毒化學物質,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產生的對其它生物物種有毒害作用的各種化學物質。
按來源可分為植物毒素、動物毒素、海洋毒素和微生物毒素。某些毒素具有極毒,如肉毒桿菌毒素;一般也有相當大的毒性,被有毒動物或昆蟲螯傷或攝入有毒植物等均可發生中毒,甚至死亡。
Ⅳ 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生物毒素是什麼RT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X)是肉毒桿菌產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經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劑中毒性最強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引起肌肉鬆弛麻痹,特別是呼吸肌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Ⅳ 什麼是生物毒素
生物毒素(biotoxin):是由各種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產生的對其它生物物種有毒害作用的各種化學物質,為天然毒素。
生物毒素的種類繁多,幾乎包括所有類型的化合物,其生物活性也很復雜,對人體生理功能可產生影響;不僅具有毒理作用,而且也具有葯理作用,常用作生理科學研究的工具葯,也被用作葯物。按來源可分為植物毒素、動物毒素、海洋毒素和微生物毒素。某些毒素具有極毒,如肉毒桿菌毒素;一般的也有相當大的毒性,被有毒動物或昆蟲螯傷或攝入有毒植物等均可發生中毒,甚至死亡。
人類對生物毒素的最早體驗源於自身的食物中毒。隨著人類對海洋生物利用程度的增長,海洋三大生物公害:赤潮、西加中毒和麻痹神經性中毒的發生率有日趨增加的趨勢;黃麴黴毒素、雜色麴黴毒素等對谷類的污染,玉米、花生作物中的真菌黴素等都已經證明是地區性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主要誘導物質;現代研究還發現自然界中存在與細胞癌變有關的多種具有強促癌作用的毒素,如海兔毒素等。生物毒素除以上對人類的直接中毒危害以外,還可以造成農業、畜牧業、水產業的損失和環境危害,如紫莖澤蘭等有毒植物對我國西部畜牧業的危害和赤潮對海洋漁業造成的損失等。
由於生物毒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許多生物毒素還沒有被發現或被認識,因此時至今日,生物毒素中毒的救治與公害防治仍然是世界性的難題。
Ⅵ 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生物毒素是什麼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x)是肉毒桿菌產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經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劑中毒性最強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引起肌肉鬆弛麻痹,特別是呼吸肌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由於生物毒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許多生物毒素還沒有被發現或被認識,因此時至今日,生物毒素中毒的救治與公害防治仍然是世界性的難題。
Ⅶ 微生物毒素有哪些
毒素(toxin)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低分子量非酶類化合物,亦稱微生物毒素(microbetoxin)。毒素能在非常低的濃度范圍內,干擾植物正常生理功能,誘發植物產生與微生物侵染相似的病狀(Kimura等,2001)。由於此類毒素對植物有毒害,屬於「植物毒素」(phytotoxin)。植物毒素泛指各類生物產生的對植物有毒的化學物質。另外,真菌還可產生另外一類毒素,被稱為「真菌毒素」(mycotoxin),是指真菌產生的對人類和動物有害的代謝物質。
Ⅷ 天然毒素都包括哪幾大類毒素
首先強調一下,下面為我的毒物學筆記的一部分,絕非網上剪切而來
大家需要使用請不要亂貼……
一、細菌毒素
1、肉毒素:
肉毒素是肉毒梭菌在厭氧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單鏈蛋白質,存在於細胞漿中,細菌死亡自溶後游離到細胞外,通過內源或外源性蛋白酶作用激活後,形成缺口,單鏈蛋白質轉變為毒性較強的由輕鏈和重鏈組成的雙鏈形式。其相對分子量15萬,無色、無味、無揮發性,在酸性條件下穩定,鹼性條件下易被破壞,不耐熱。人類主要由A、B、E型肉毒素引起中毒,C、D型主要引起畜禽、鳥類中毒。其中A型肉毒素對成人致死量為:70~150ng
2、產氣莢膜梭菌毒素
產氣莢膜梭菌毒素是厭氧產芽孢的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名魏氏桿菌,有A、B、C、D、四種類型,產生一組外毒素,有12種之多,主要的有4種:即α、β、ε、τ毒素。其中α毒素是創傷性氣性壞疽的主要致病因子。ε毒素可引起壞死性腸炎、腸源性毒血症和軟腎病等,主要危害動物。
3、葡萄球菌腸毒素
葡萄球菌腸毒素是由凝固酶陽性的葡萄球菌,如黃金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產生的一種細胞外蛋白毒素,因其主要作用於腸道,故又稱腸毒素。其中黃金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毒性最強,直到之食物中毒的常見重要致病因子。金葡菌毒素小鼠LD50為27μg/Kg
4、志賀毒素
志賀毒素主要是由Ⅰ,Ⅱ型痢疾志賀菌產生的重要毒力因子。可致人畜發生痢疾和腹瀉。
二、真菌毒素
1、黃麴黴素
2、鐮刀真菌黴素
3、赭麴黴毒素
4、島青黴素
5、雜色麴黴素
6、橘青黴素
7、展青黴素
8、T-2毒素
9、二乙醯鑣草鐮刀菌烯醇
10、雪腐鐮刀菌烯醇
1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三、海洋生物毒素
1、西加毒素
西加毒素為甘比亞毒性甲藻產生的海洋性藻類生物毒素,因最初分離自西加魚而得名。小鼠LD50為0.45μg。小鼠腦池注射:20ng/Kg,攝食量超過0.1μg即可引起人體中毒症狀,其作用原理是在神經及骨骼肌細胞膜上選擇性增加Na+的通透性,促使大量Na+柳如細胞內,引起神經膜失去極化,促使神經介質的釋放,影響神經系統對溫度感測的調節功能。還可導致動物心肌及微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血漿和紅細胞滲出,心肌細胞壞死心肌強烈收縮可造成心肌損傷和心力衰竭。
2、石房蛤毒素
石房蛤毒素因最早從阿拉斯加石房蛤中提取和純化而得名,該毒素由海洋藻類產生,尤其是在起暴發性增長形成「赤潮」時,海洋貝類大量攝食這些藻類而導致體內毒素高濃度蓄積而成。純品為白色固體,易溶於水及甲醇,在酸性環境下極其穩定,其活性可保持數年不變,鹼性條件下易被氧化。它通過阻滯Na+通過細胞膜導致膜失去極化狀態,直接阻斷神經沖動的傳導而致死。
3、河豚毒素
四、植物毒素
1、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是蓖麻籽中含有的一種高毒性糖蛋白,含量占籽重的1%~5%。它對人和所有動物都有毒性,嚴重者抑制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成人致死劑量約為:150μg
2、相思豆毒素
相思豆毒素是從相思豆中提取的一種劇毒性蛋白質毒素,其含量約占種子重量的2.8%~3.0%,它對所有的動物和人類都有毒性,毒素進入體內後,可引起嚴重的胃腸炎,損害肝臟、腎臟、脾臟等實質器官,目前尚無特效預防治療葯物。對成人的致死量為:5~7μg/Kg,毒性約為蓖麻毒素的70倍。
Ⅸ 食品中的天然毒素包括哪些
食用動物產品中常見的天然毒素包括河豚中的河豚毒素,貝類中的貝類毒素,微生物毒素。
依據來源,可以把農產品中的天然毒素分為植物毒素、動物毒素和微生物毒素三大類。
1、植物毒素,食用植物產品中常見的天然毒素包括豆科、大戟科等蔬菜中的有毒蛋白質,豆科植物中的有毒氨基酸,茄科、豆科等植物中的生物鹼類,花蜜製品中的木藜蘆烷類以及果仁中的毒甙類物質。
2、動物毒素,食用動物產品中常見的天然毒素包括河豚中的河豚毒素,貝類中的貝類毒素。
3、微生物毒素,食品中常見的微生物毒素包括組織壞死的魚類及其製品、蔬菜中的組胺及細菌毒素、穀物中的真菌毒素及野生蘑菇中的覃毒素。
預防食品天然毒素的常識
想要預防天然毒素的植物毒素,在購買農產品後,去除農產品中有毒部位,例如馬鈴薯的綠皮及發芽部分,某些魚的生殖腺及器官等。用水浸泡或沸水煮烹,例如將木薯放入冷水浸泡,可溶解去除部分氰甙。
預防天然毒素可以徹底熱處理,例如對菜豆、杏仁、鮮黃花菜、棉籽油進行徹底熱處理,可以破壞毒素。禁食霉變糧食、腐爛果蔬及毒蘑菇。
預防天然毒素可以均衡飲食,人體具有解除低濃度天然毒素的潛能,但對某些不能被人體減少或消除天然毒素的食物,則應限制攝取量,保持均衡飲食,防止過多攝入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