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熊為什麼能在外太空環境中生活
水熊也稱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體型極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靠尖銳的吸針吸食動植物細胞里的汁液為生。最大的特點是它從卵里生出來就已成年,無童年時期,身體里細胞的數量終生都不再改變。
生命力超強,能在冷凍、水煮、風乾的狀態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線下存活。低溫就會引起低溫隱生。緩步動物能先被冷凍再經解凍而復甦,而且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壞。缺氧隱生發生於緩步動物周遭液體含氧量低於一個閾值。開始的時候緩步動物先收縮,但後來就會伸展到最大狀態,同時也是窒息狀態,而且它們已沒有能力排出進入體內的水分。一些種類能在缺氧狀態下存活五天。缺氧隱生時緩步動物的新陳代謝狀態不明。
2. 水熊蟲被人吃了,人會發生什麼反應
他們是屬於素類雜食性,而且到目前為止沒有說水熊攜帶有什麼病毒或細菌。它們在任何地方都有生存,從小到大我們可能都不知道吃過多少了。樓主有過什麼不良反應嗎??再者說,水熊是屬於緩步(動物)種類而不是寄生種類。
水熊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高超的生存本領,能夠低溫隱生,低濕隱生,缺氧隱生,變滲隱生,也可以高溫生存,甚至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
例如它在喜馬拉雅山脈(6000m 以上)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
3. 水熊在各種各樣的嚴酷環境下都可以很好地生存,依靠的是什麼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給予它的能力。水熊,俗稱水熊蟲、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
水熊體型極小,最小隻有50微米,而最大的則有1.4毫米,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該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
這些孵化出的新生幼仔很正常,無缺陷和異常狀況。電子顯微鏡下的水熊蟲:水熊蟲在乾燥狀態或環境惡化時,身體會縮成圓桶形自動脫水靜靜地忍耐蟄伏(隱生現象),此時會展現驚人的耐力。
生命力超強,能在冷凍、水煮、風乾的狀態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線下存活。水熊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
4. 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水熊蟲到底是什麼物種
最近有關地球上一種生物的新聞登上了新聞頭條,這種生物受到了全球人民的廣泛關注,究竟是什麼樣的生物才能受到全球人民的關注呢?它就是「地球最強生物」——水熊!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生物非常陌生,也從來沒有聽過,但其實水熊的知名度在科學界是非常高的,只是我們普通大眾不知道而已!
既然水熊蟲能夠在太陽消失之後存活,那是不是意味著它也能夠在月球上面生活呢?當然了,最新的報道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作為地球最強的一種生物,水熊蟲或許能夠在極端溫度、輻射和真空環境下面存活,這自然也就有非常的可能性能夠在月球上面生存!
5. 水熊是什麼
水熊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要殺死水熊是極為困難的。水熊體型極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面貌。它幾乎遍布全球,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
把一片乾燥的苔蘚,放在水盆里浸泡2小時許,取出放在干凈的碟子里,彈動一下苔蘚,會出現幾個小點點。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它們是胖墩墩的,像熊一樣憨態可掬。原來是熊狀的小蟲子,通常在水裡或潮濕的苔蘚上生活,由於模樣很像熊,故科學家命名它們為「水熊」。
水熊的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目的是為了保持身體乾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
水熊是怎樣生活的呢?它靠尖銳的吸針吸食動植物細胞里的汁液為生。水熊的特點是它從卵里生出來就是成年了,無童年時期,身體里細胞的數量終生都不再改變。
6. 什麼是水熊
參見http://ke..com/view/1162606.htm
水熊或稱水熊蟲(Water Bear),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水熊這種小型動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有記錄的大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在喜馬拉雅山脈(6000m 以上)或深海(4000m 以下)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影。此外人類還首次發現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
水熊是地球上生命力極強的生物,要殺死水熊是極為困難的。水熊體型極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面貌。其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全球幾乎都有它的存在,北極、熱帯、深海、溫泉里都可以找到它。
7. 水熊是什麼
見識了世界上最懂得裝死的動物---水熊,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從鋼櫃取出盒子,裡面裝著幾顆好像花生米般大小的苔蘚類標本,旁白說:標本里有微小的動物水熊寄居,它們已經偽死了一百二十年,只要給它們幾滴水,不到一刻鍾便會復活。水熊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它的一生不知有多長,可是偽死的時間往往比存活的時間長了很多倍,雖生若死,雖死猶生,老是蟄伏於生死邊緣;那麼,默默偷生到底所謂何事?但這顯然不是哲學問題,在無比惡劣的環境中都死不了,說來真是一場可歌可泣的戲夢浮生。
水熊可以活於十級:極高如喜馬拉雅山;躋身如海底四千米;極高溫---攝氏一百五十度;極低溫-----攝氏零下二網路;極大的壓力---六億帕斯卡。相等於大氣的六千倍;極度真空狀態---百萬分之一毫米汞柱,接近太空狀態;極強酸度---PH值一;極強鹼度--PH值十三;極強輻射量---可在核戰中倖存;極度缺水---蟄伏百年,滴水不沾。科學家發現,水熊在十級狀態中,可將身體縮成圓桶形,默默蟄伏,這偽死稱為隱身現象,意即「潛在生命」或「潛在生機」;這很人類值得學習---在不適合生存的狀態中會自動關閉所有新陳代謝系統,裝死頑抗,靜待百年一遇的復活機會。
8. 水熊蟲也叫水熊,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這句話正確嗎
對的,水熊或稱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這是一類有八隻腳、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和節肢動物有關。它們之所以得到這樣的通用名稱,是因為它們的外表以及它們像熊一樣走路的樣子。以植物、藻類、細菌和小型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水熊至少在5億年前就已存在。1937年,科學家首次發現水熊一孵化就具備成年體態,只不過剛孵化的水熊個頭比成年水熊小。水熊的許多種節肢動物親戚都不是這樣,後者的幼時體態和成年後的明顯不同——例如卵變成白蟻,毛毛蟲變成蝴蝶或蛾子。
水熊一生要脫皮多次,以適應身體變大,但它們一生中體態都不變。
緩步動物簡介
1、身體構造
它們由頭部,四個體節,被幾丁質構成的角質層覆蓋。四對腳,末端有爪子,吸盤或腳趾。由長長的細胞組成的肌肉因應體節而分布。口前有兩向前突出,一個用於刺進食物,另一個則是吸收工具。前腸有很多成對腺體,薄薄的食道連接中腸。在兩個目的水熊蟲中腸和末腸之間有馬氏管,專司體內的滲透壓平衡。
2、神經系統
咽上下神經節,其中咽下神經節和腹部四個神經節鏈式相連。體腔中的細胞負責儲存。水熊蟲沒有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
3、雌雄異體
緩步動物通常是雌雄異體。它們的性腺是次體腔的殘留物,是不成對的囊狀器官,或者是在肛門前向外開口,或者是向終腸開口。卵子並不需要事先受精就可以被排出體外。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水熊蟲、網路——緩步動物門
9. 什麼動物能在最惡劣生活環境中生存嗎
現在已知能在最惡劣環境中生活的動物,是水熊。
水熊也稱水熊蟲(Water Bear),人稱小美,是對緩步動物門(Tardigrata)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
水熊體型極小,最小隻有50微米,而最大的則有1.4毫米,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該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
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 mountains)(6000m 以上,曾在5546米處發現過)、溫泉、南極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
緩步動物門具有全部四種隱生(Cryptobiosis)性(即低濕隱生(Anhydrobiosis)、低溫隱生(Cryobiosis)、變滲隱生(Osmobiosis)及缺氧隱生(Anoxybiosis)),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緩步動物也因此被認為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在隱生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在高溫(151°C)、接近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最高紀錄-272.8°C)、高輻射(High radiation)、真空或高壓的環境下生存數分鍾至數日不等。曾經有緩步動物隱生超過120年的記錄。
10. 水熊蟲介紹
水熊也稱水熊蟲(Water Bear),人稱小美,是對緩步動物門(Tardigrata)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
水熊體型極小,最小隻有50微米,而最大的則有1.4毫米,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該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
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 mountains)(6000m 以上,曾在5546米處發現過)、溫泉、南極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
中文學名
水熊
拉丁學名
Tardigrade[1]
別稱
水熊蟲(Water Bear)
界
動物界
門
緩步動物門[2]
綱
異緩步綱[2]
亞綱
中緩步綱
目
棘甲目[3]
科
Echiniscidae[2]
屬
Echiniscis[2]
分布區域
全球幾乎都有它的存在,極寒、深海、沸泉里都可以找到它。
發育特點
發育階段中無幼年
生存特點
幾乎不會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