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臨床已應用的生物鹼有哪些
生物鹼是生物體內一類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它們有類似鹼的性質,能和酸結合成鹽。這類化合物多有特殊而顯著的生理作用。存在於許多中葯中,如麻黃、黃連、黃柏、防己、元胡、苦參、烏頭、貝母等。
生物鹼具有以下性質:
①大多數生物鹼不溶或難溶於水,在酸性水溶液中成鹽後溶解度增大,但與大分子有機酸生成的鹽,比小分子無機酸鹽或有機酸鹽的水溶性低;
②多數生物鹼能和重金屬鹽類、分子量較大的復鹽或某些酸生成沉澱;
③生物鹼可以和蛋白質生成沉澱。
一、含生物鹼的中葯及中成葯與西葯的一般配伍禁忌
1.與鹼性西葯注射液配伍析出沉澱
一些從中葯中提取生物鹼製成的注射液在酸性條件下穩定,如漢肌松注射液(ph4.5~6.5)、鹽酸川芎嗪注射液(ph2.0~3.0)、益母草注射液(ph4.5~6.5),如與碳酸氫鈉、青黴素鈉、磺胺密啶等鹼性注射液配伍,則生物鹼游離產生沉定。
2.與胃蛋白酶、乳酶生、多酶片、澱粉酶等酶制劑產生沉澱。
3.與碳酸鈣、氯化鈣、硫酸亞鐵等金屬鹽類產生沉澱。
4.與碘化物、碘化鈉產生沉澱。
5.生物鹼多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不宜與具有同類葯理作用的鹼性西葯同服,以免毒副作用增強。
Ⅱ 1、何為中葯其主要的有機化合物有哪些
1、中葯是中國傳統葯物的總稱,其認識與應用必須強調的是以中葯理論為基礎,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其主要有機化合物有生物鹼類、黃酮類、三萜皂類、醌類、揮發性成分、木脂素類成分等。
2、現有的中西葯兩大體系分別是在中醫和西醫理論指導下產生的。一般地講,中葯為天然礦物、植物、動物的組成部分,西葯則是經過化學的合成或提煉產生;西葯多為單一成分,中葯則多為復合成分。
3、新葯研究主要仍以仿製國外已上市產品為主。
Ⅲ 中葯材中含有的成分有哪幾類例如 生物鹼類、有機酸類、鞣質類 其他還有什麼
還有黃酮類,醌類,苷類(其中皂苷類和強心苷類常分開),香豆素類,木脂素類,糖類,萜類,揮發油類以及其他。
Ⅳ 哪些中葯含生物鹼
生物鹼(alkaloid)是存在於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中的一類含氮的鹼性有機化合物,有似鹼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鹼。大多數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學活性。但也有少數生物鹼例外。 如麻黃鹼是有機胺衍生物,氮原子不在環內;咖啡因雖為含氮的雜環衍生物,但鹼性非常弱,或基本上沒有鹼性;秋水仙鹼幾乎完全沒有鹼性,氮原子也不在環內……等。由於它們均來源於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而又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鹼的范圍內。而有些來源於天然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如某些維生素、氨基酸、肽類,習慣上又不屬於「生物鹼",所以"生物鹼"一詞到現在還未有嚴格而確切的定義。
金雞納樹皮中含生物鹼高達3%以上,萱草{黃花菜}就含叫:秋水仙素的生物鹼。
Ⅳ 含生物鹼類中葯有哪些
苦參,麻黃,黃連,洋金花,防己,馬錢子,雷公藤,烏頭,長春花,喜樹
Ⅵ 煎中葯 葯渣怎麼處理
煎得的一碗中葯湯液,其色棕黑,其狀混濁,其味苦澀。放溫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狀沉澱物。因葯材飲片本身具一定顏色,煎後葯液呈棕黑色,人們以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對其苦澀味,因為人們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認識基礎,即良葯苦口利於病,故對葯味之苦,並不視為壞事,卻大有苦中有樂的心境。對葯液的混濁之狀,是好是壞,茫然者眾。至於碗底出現的泥糊樣
沉澱物,到底是加點水攪混眼之,還是乾脆棄掉,則是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勿小看,直接關系葯效。
為了確定對中葯煎得的湯液在碗底所出現的泥糊樣沉澱物是服是棄,現將黃連與甘草共煎所能出現的情況,作個大體介紹,則可能做出正確選擇,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連素等生物鹼,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這兩類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較大,故在用水煎煮時能夠由中葯飲片中溶出,兩種葯共煎時,各自進入水中的黃連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較小的鹽或復合物,以微細穎粒狀固體懸浮於煎液中,使煎液變混濁,如果將此煎液放置,則可能沉澱到碗底,形成泥糊狀物。
有人做過實驗,黃連與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較大,所得湯液,放置澄清,則上清液可以達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極苦的黃連素,被沉澱到碗底,即在泥糊樣物中了。可見,如果將含有黃連和甘草的處方共煎時,所得湯液在碗中放置後,碗底所得的泥糊狀物,若棄之不用,顯然會影響葯效。正確的作法,還是再往泥糊狀沉澱物中加點水,並攪混,將此混濁液再服完,是合適的。
中醫葯學有很多同時含甘草和黃連的著名方劑,如《傷寒論》中黃連湯(方為黃連、乾薑、桂枝、半夏、黨參、甘草、大棗),葛根黃芬黃連湯(方為葛根、黃芩、黃連、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葯湯(方為芍葯、黃芩、當歸、檳榔、黃連、大黃、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湯液,放置後碗底出現的泥糊狀物,可以加水攪混再服,或者乾脆將整碗湯液攪拌後再服,不棄為宜,其它含此二葯共煎所得湯液,均按此法服為宜。
連素屬生物鹼類化合物,即具鹼性,而含生物鹼的中葯較多,如烏頭、附子、麻黃、防己、貝母、苦參等,甘草酸屬酸性物質,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葯亦還有不少,如大黃、烏梅等,當一個處方中,有含生物鹼類成分的中葯,又有含有機酸類成分的中葯,這類處方中葯物共同煎煮所得葯液,在服用時,對碗底所出現的泥糊狀物,同樣以再服人為宜,另一方面,生物鹼類化合物不僅能與有機酸尤其大分子有機酸形成難溶於水的鹽類物質,並且能與鞣質甙類化合物形成難溶於水的復合物。而含鞣質甙類化合物的中葯,就更多了,雖然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完全闡明哪些葯物間所形成的難溶於水的物質,是有效還是無效,但為保險起見,即為了確保葯效起見,還是不要將泥糊狀物棄掉,盡可能服人為宜。
對於中葯煎得的湯液,雖然古代醫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產生水中難溶解的物質,或者說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產生沉澱物的道理,但在臨床實踐中,卻已注意到,不能輕易除去所產生的沉澱物,所採取的辦法,其中就有葯液過濾。目的就是讓沉澱物進入葯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僅用一層粗紗布或網布過濾。總之,喝中葯湯劑,雖然較混濁,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圖好看、好服而將中葯湯液輕易製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為好。
Ⅶ 生物鹼的分類口訣
一、中葯化學生物鹼化合物分類口訣:
夜(液)艷(煙鹼)冰郎(檳榔)獨情(毒芹鹼)
馬(麻黃鹼)上回話(揮發)升華到(升華的)川兄請(川芎嗪鹼)咖啡(咖啡鹼)
甜菜(甜菜鹼)田(甜鹼)
小老婆(小檗鹼)要跟(葯根鹼)搜(有色)
熒光(有熒光)平前(利血平鹼)
兩捉鹼(酸鹼兩性)檳榔賜(檳榔次鹼)清風騰(清風藤鹼)雲駕霧(去甲烏鹼)
要跟(葯跟鹼)馬飛(嗎啡鹼),結果只先(結構內脂內選胺)敘述(喜樹鹼)苦(苦參鹼),揚身(氧化苦參鹼)馬前(馬錢子鹼)死(士的寧鹼)
隨(水容性)後(厚朴鹼) 除非(咖啡)喊冤(煙鹼)求水仙 (秋水仙鹼)
2.解析如下:
液體生物鹼:夜艷冰郎獨情
揮發生物鹼:馬上回話
升華生物鹼:升華到川兄請咖啡
甜生物鹼:甜菜隨甜
有色生物鹼:小老婆要跟搜
熒光生物鹼:熒光平前
兩性酸鹼生物鹼:兩捉鹼,檳榔賜清風騰雲駕霧,要跟馬飛
具內脂內醯胺結構生物鹼:結果只先敘述苦,揚身馬前死
水溶性生物鹼:隨後除非喊冤求水仙
二、含生物鹼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葯(執業醫師類)口訣:
自己穿馬褲千里延天津到黃山,累麻了腳」,並進行解釋「自己(防己)穿(川烏)馬(馬錢子)褲(苦參)千里(千里光)延(延胡索)天津(天仙子、洋金花)到黃山(黃連、山豆根),累(雷公藤)麻(麻黃)了腳」
2.解析如下:
(1)苦參、山豆根、麻黃、黃連、延胡索、防己、洋金花和天仙子中所含主要生物鹼的化學結構類型和生物活性
(2)川烏中所含主要生物鹼的化學結構類型、毒性及其在炮製過程中的變化
(3)馬錢子、千里光和雷公藤中所含主要 生物鹼的化學結構類型與毒性
Ⅷ 有什麼方法知道或歸類,哪些中葯有黃酮類,生物鹼,蒽醌類
黃酮類桑葉,蘆丁;生物鹼黃連,益母草;蒽醌類大黃。
Ⅸ 生物鹼的功效和作用
生物鹼是一類大的概念,要想知道生物鹼有什麼功效和作用需要看是哪一類生物鹼,不同的生物鹼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1、有機胺類(益母草鹼)
可以興奮動物的子宮,對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活血化瘀、利尿消腫、治療痛經、治療閉經等。
2、吡啶類(檳榔鹼)
治療青光眼、產後子宮出血、月經血量過多,高血壓病人及冠心病患者禁止服用。
3、吡咯烷類(野百合鹼)
在局部外敷治療皮膚癌,對宮頸癌和陰莖癌局部注射用。由於對於肝毒性太大,不能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
4、異喹啉類(嗎啡)
可以用於止痛,但是容易上癮,所以不宜大量使用。
5、吲哚類(長春新鹼)
治療急性白血病,尤其是對兒童的急性白血病治療效果顯著;生殖細胞腫瘤;惡性淋巴瘤;消化道癌、乳腺癌等。
Ⅹ 中成葯中哪些葯物具有生物鹼類成分採用何種方式鑒別
中葯材都有生物鹼,生物鹼是中草葯的有效成分之一。沒有生物鹼的話,你那葯吃了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