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生物化學研究對象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生物化學(biochemistry)是一門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及其變化規律,從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現象本質的一門生命科學,又稱生命的化學。
生物化學的研究對象:蛋白質、核酸、酶。
生物化學的主要內容:
1、人體的物質組成;
2、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3、物質代謝及調控;
4、基因信息傳遞與表達及調控;
5、器官生化。
(1)如何進行生物化驗擴展閱讀
生物化學若以不同的生物為對象,可分為動物生化、植物生化、微生物生化、昆蟲生化等。若以生物體的不同組織或過程為研究對象,則可分為肌肉生化、神經生化、免疫生化、生物力能學等。因研究的物質不同,又可分為蛋白質化學、核酸化學、酶學等分支。
生物化學對其他各門生物學科的深刻影響首先反映在與其關系比較密切的細胞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理學等領域。
通過對生物高分子結構與功能進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體物質代謝、能量轉換、遺傳信息傳遞、光合作用、神經傳導、肌肉收縮、激素作用、免疫和細胞間通訊等許多奧秘,使人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躍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2. 怎樣學好生物化學
如何學好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 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體的組成與結構、代謝及其調控的一門科學,它是一門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學科,並以眾多相關學科為基礎。由於其在生物等學科的重要性而使內容逐漸增多,且發展速度快,新知識、新進展不斷涌現,有大量需要記憶和思考的內容,因此學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就如何學好生物化學這門課程以及在應試復習、考研中應注意的問題,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驗談一談淺見,希望能對學習和應試生物化學者有所幫助。
1.選好„„教材」和參考書
目前市場上的生物化學教材和參考書雜七雜八,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和參考書對於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學好本學科十分重要。本人認為,即要選擇內容全面、新、有一定深度的教材,又要選擇好概括性強、指導性強、應試性強、具有不同風格的參考書 。對於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和考研生來說,國內較好的教材就是北京大學王鏡岩等編著的《生物化學》,該書內容知識新、覆蓋面廣且具有一定深度。在復習此書的基礎上,我認為學習者,特別考研的學生至少要具備三本」不同層次」的、習題量大的參考書。以使學習者通過做題對內容加深理解,加強記憶,並可通過不同版本的參考書歸納總結試題特點、類型、難度和解題技巧等。
2.抓住主線,由表及裡,循序漸進
根據研究內容,生物化學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結構和功能:著重介紹蛋白質、核酸、酶、維生素、激素和抗生素等的組成、結構與功能。重點掌握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結構?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質?以及結構與功能之間有什麼關系等問題,同時要隨時將它們進行比較。這樣既便於理解,也有利於記憶。②物質代謝及其調節:主要介紹糖代謝、脂類代謝、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以及各種物質代謝的聯系和調節規律。此部分內容是傳統生物化學的核心內容。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應注重學習各種物質代謝的基本途徑,特別是糖代謝途徑(糖酵解、三羧酸循環途徑、糖異生途徑等);脂肪酸分解與合成和酮體代謝途徑;氨基酸的脫氨基及氨的代謝;能量生成方式等;各代謝途徑的關鍵酶及生理意義;各代謝途徑的主要調節環節及相互聯系等問題。
③分子生物學基礎:重點介紹了 DNA復制, DNA轉錄和翻譯。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應重點學習復制、轉錄和翻譯的基本過程,並從必要條件、所需酶及特點等方面對三個過程進行比較。
在理順本課程的基本框架後,就應全面、系統、准確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並且找出共性,抓住規律,學會抓住線條、圍繞主線向外擴展和上下聯系的方法。
3.懂得記憶法,學會記憶
學習生物化學時,學生反映最多的問題是記不住學過的內容。關於此問題我的建議是: 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記憶,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記憶。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單字母符號、一些關鍵詞的縮寫、氨基酸和鹼基的結構等是需要記的,而有些生物分子的結構式如維生素B12等並不需要記;
其次明白理解是記憶之母,因此對各章內容,必須先對有關原理理解透,然後再去記憶;
第三,記憶要講究技巧,多想想方法,注意前後關聯,不要前後脫節。
另外,理解和記憶都是掌握知識的基本保證,記憶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並且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記得牢,記得准。然而,有些學生和考生習慣於死記硬背,這是許多人考試失敗,特別是對一些靈活性較大的問題不能應付自如的重要原因。 4.勤於動手,聯系實際
這是由「學懂」轉向「會做」的橋梁和提高考生在考試中應試能力的重要保證。不少人在考試中常常是教材內容確實都弄懂了,但一上考場應試,做起來就感十分吃力,甚至頭腦發漲,手足無措,原因就是平時只「看」不「練」。其實,「學懂」和「會做」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一般來說,要想在考試中對考題應付自如,必須具備以下幾點: ①真正掌握所學過的知識和內容;
②能在短時間內理清思路,分清層次,確定具體的解題方法和步驟,組織好解題語言; ③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
後兩點只有靠大量的習題練習才能解決,這就要求學習者和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勤於動手,強化解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教材內容,縮短教材與試題間的知識損耗;才能在模擬的情境和規定的時間內體驗應考實戰所需要的生理與心理承受力。
另外,應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如應用酶促反應動力學和維生素等章節的基礎理論知識解釋磺胺葯物的作用機理;應用糖代謝等章節的基礎理論知識解釋糠尿病的發病機理和臨床上的「三多一少」症狀;應用維生素和核酸代謝等章節的基礎理論知識解釋為什麼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會導致巨幼紅細胞貧血:應用酶學等章節的基礎理論知識解釋酶原激活和同工酶的生理意義等。
5.緊扣大綱,突出重點
大綱對考試內容從能力層次上提出不同要求,即「了解」、「熟悉」和「掌握」三個層次。要求掌握的內容:能對內容融會貫通,並靈活運用;要求熟悉的內容:對內容能深刻理解,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對其敘述;要求理解的內容:對所學過的內容基本能理解,並能模仿記憶。一般在考試中各層次所佔的比例分別為:「掌握」,60-70%,「熟悉」,20-30%, 「了解」,10%(各校重點稍有出入)。復習時緊扣大綱,明確要求,突出重點,強化難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重點與一般的關系處理不當是許多考生學習和考試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根源。有的考生在學習中圖省勁,只注意死摳幾個重點章節,甚至只圍繞重點內容猜、押幾個重點題。這樣既不能全面掌握知識,又與目前考試內容覆蓋面大的特點相悖,因此極易失敗。有的考生則相反,在學習中不注意把握重點,覺得每章、每節和每個問題都很重要,從而在學習中面面具到,結果下功夫不小,效果卻不好。所以,在學習中必須區分重點和一般的關系,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所謂重點,是指那些在整個內容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的章節和問題,就是要在這些章節和問題上多下些功夫,真正學深學透,弄懂弄通。 6.了解題型,知己知彼
目前生物化學的考試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綜合問答題和實驗設計等。各類題型在試卷中所佔的比重在不同學校的命題中是不一樣的,所以考生在應試前要充分了解報考學校出題的思路和方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不管什麼類型的問題,都要仔細審題,不要輕易下筆填寫答案。
就選擇題、填空題等客觀性試題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①仔細審題。審題對於回答各類試題都是首要的,但對於選擇題、填空題而言,由於答案迷惑性大,題干約束條件嚴格,其意義尤其重要。在填寫答案之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弄清題目的含義,以做到思考答案時目標正確。②要注意答案與答案、答案與題干聯系起來內容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填空、選擇在選取答案後不能獨立和合乎邏輯地表達某種意義,則答案可能就是錯誤的,應重新考慮和推斷。③先自我思考,後篩選排誤。這一方法尤其適用於選擇題。在選擇時可先不看給出的備選答案,根據題干要求自己思考應選什麼或應選的范圍,然後再與給出的備選答案一一對比。先找出明顯正確的和相近的答案,剔除與題干明顯不符的答案,然後再將相近答案與題干要求嚴格對號,選定正反鳶浮④要善於將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加以應用或思考。 就簡答題和綜合問答題等主觀性較強的試題而言,要根據題目要求思考答案的內容範圍,想一想所學知識中都有哪些與本題內容有關。切忌提筆就寫,要將所想到的內容條理歸類,擬出幾個結論性的要點。對於簡答題,應做簡明扼要的回答,宜用一、二句答出要點,如果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則再對其內容稍加解釋和細化,避免過於繁瑣。對於綜合問答題,擬出要點後,還要問個為什麼,進而加以論證。同時,還要注意答案內容的前後順序和邏輯關系。實驗技能和設計是目前各類學校注重的問題,這類題型要注意回憶做過的實驗,注意實驗的關鍵環節、現象、結論。設計應注意目的、原理、方法、結果處理和注意事項的完備性等。 7.正確選擇和利用參考書
目前各種書店有不少有關生物化學方面的考試參考書或習題集,有時考生很難取捨。我的意見是你首先要在確定報考方向和學校的前提下去購買適合自己的參考書,因為盡管生物化學的主線和內容是相近的,但不同學校、不同專業方向的要求是不同的,特別是各個作者編寫的參考書往往帶有本學校專業的特點,建議考研的學生要購買三本以上不同版本的參考書作為對照,最好有一本報考學校編寫的參考書;其次,購買參考書一定要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書,千萬不要購買盜版書籍,以免因印發錯誤而導致錯誤的引導,特別是習題答案很容易出錯,有些考生會因為粗心而把錯誤的答案帶進考場而貽誤終生。
有了合適的參考書如何利用好它,也是學生在復習時注意的一個問題。學生在復習時往往有兩個極端,一是死啃教材,而不注重習題訓練,二是脫離教材而泡在習題堆里。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正確的方法是在弄懂教材的基礎上再進行習題訓練。做題時要正確對待每一道題,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利用帶有參考答案的習題集做題時切記不要先看答案和解釋再去做題,而要仔細認真的獨立做完復習內容的每一道題,不會的做上標記。然後再對照答案,把做錯的也做上標記。最後在帶著問題去查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弄清每一個疑點。特別要注意參考書中因印刷或編者粗心存在的錯誤,所以不要完全相信上面的答案,對於有疑點或你認為答案不明白的地方,都要從教材中得到正確的答案。在完全弄明白不會或不懂的問題後再進行重復練習做過的習題,直到完全掌握。在這個問題上,我的意見是要絕對相信重復的益處。
3. 生物化學要怎樣才能學好
上課認真聽 作業認真做 把錯題抄在錯題本上【絕對是非常好的方法,不要因為懶惰而不做】
最重要的就是你又沒有那個恆心想要學好化學 到最後你會發現化學其實很簡單的 越學越自信
方法跟你說太多會讓你覺得很難 欲速則不達 慢慢積累 總之不要太勉強自己 但是一定要做好最基本的 打好基礎才是重要的 還有你可以沒事上廁所的時候看書 記憶力絕對好= =【本人的經驗】
4. 如何在一個月內學好大學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體的組成與結構、代謝及其調節的一門科學。其發展快、信息量豐富,有大量需要記憶的內容,因此學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就如何學好生物化學這門課程談一談自己的淺見,希望能對學生們有所幫助。
1、選擇好教材和參考書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化學教材和一些參考書,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和參考書對於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學好本學科十分重要。我個人認為應該准備三本教材和一本學習指南與習題解析:一本是簡單的版本,便於理解和自學。如南京大學鄭集教授等編寫的《普通生物化學》;一本是高級的版本,如南京大學楊榮武教授主編的《生物化學原理》,閱讀此類教科書便於對各章內容全面和深入的掌握;第三本應該是一本英文的原版教材,如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英文版教材的特點是新、印刷精美,圖表多為彩圖,通常還有配套的多媒體光碟,方便你自學。閱讀一本好的英文生化教材,不僅對提高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而且對理解各章節的內容,學好本學科是非常有幫助。
2、由表及裡,循序漸進,課前預習,課後復習
根據研究內容,本課程可分為以下幾部分:①結構生物化學:著重介紹蛋白質、核酸、酶、維生素等的組成、結構與功能。重點闡述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結構?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質?以及結構與功能有什麼關系等問題,同時要隨時將它們進行比較。這樣既便於理解,也有利於記憶。②代謝生物化學:主要介紹糖代謝、脂類代謝、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核昔酸代謝、以及各種物質代謝的聯系和調節規律。此部分內容是傳統生物化學的核心內容。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應注重學習各種物質代謝的基本途徑,特別是糖代謝途徑、三羧酸循環途徑、糖異生途徑和酮體代謝途徑;各代謝途徑的關鍵酶及生理意義;各代謝途徑的主要調節環節及相互聯系;代謝異常與臨床疾病的關系等問題。③分子遺傳學基礎:重點介紹了 DNA復制, DNA轉錄和翻譯。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應重點學習復制、轉錄和翻譯的基本過程,並從必要條件、所需酶蛋白和特點等方面對三個過程進行比較,在理順本課程的基本框架後,就應全面、系統、准確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並且找出共性,抓住規律。
3、學會做筆記
首先有一點必須強調,上課時學生的主要任務時是聽老師講課而不是做筆記,因此在課堂上要集中精力聽講,一些不清楚的內容和重要的內容可以筆錄下來,以便課後復習和向老師求教。當然,條件好的同學可以買來錄音設備,將老師的上課內容錄下來,以供課後消化。另外,老師的講稿大都做成了幻燈片,學生可從老師那裡得到拷貝。
4、懂得記憶法
學習生物化學時,學生反映最多的問題是記不住學過的內容。關於此問題我的建議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記憶,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記憶。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單字母符號是需要記的,而許多生物分子的結構式並不需要記;其次明白理解是記憶之母,因此對各章內容,必須先對有關原理理解透,然後再去記憶;第三,記憶要講究技巧,多想想方法。如關於必需氨基酸的記憶,可以將高等動物10種必需氨基酸的首寫字母拼寫成一句話:Tip MTV hall(需付小費的MTV廳)。
5、勤於動手,聯系實際
這是由「學懂」通向「會做」的橋梁和提高考生在考試中的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平時多做習題,多做實驗,是你掌握本學科,取得比較理想的考試成績的一個很重要的保證。
6. 注意將原核系統和真核系統進行比較
無論是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都在進行DNA復制、轉錄、轉錄後加工、翻譯等基本的分子事件,兩類生物在這些事件上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許多差異。在學習的時候,時刻要注意將兩大系統進行全面的比較。例如:在學習DNA復制的時候,注意將原核細胞內的DNA聚合酶I、II、III、IV、V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α、β、γ、δ、ε進行比較,將原核DNA聚合酶III的β滑動鉗和真核DNA聚合酶δ的PCNA滑動鉗進行比較;在學習轉錄的時候,需要將兩者的啟動子結構和RNA聚合酶的結構與功能進行比較;在學習轉錄校對的時候,注意將原核細胞中的GreA、GreB和真核細胞內的TFIIS進行比較;在學習DNA甲基化的時候,要注意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在甲基化的位點和功能上是不同的;在學習弱化子機制的時候,要注意這種機制是原核系統特有的,真核系統沒有。如果能這樣去學習的話,那所有的內容就活了,將它們串在一起理解要比孤立地記憶要強得多!
7. 注意將兩種不同的分子機制進行比較
細胞內的很多分子機制是很相似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將相關聯的分子機制放在一起去領會、理解。如DNA復制和DNA轉錄,兩者有很多共同的特點,例如都需要解鏈,合成的方向都是從5′→3′,都遵循Watson和 Crick鹼基配對原則。當然,在意識到這些共同的特點的時候,也不能忽視它們的差別,比如,DNA復制需要引物,RNA不需要,DNA聚合酶通常具有自我校對能力,RNA聚合酶沒有校對能力。這里更要明白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為什麼允許有這些差異?
8. 在分子生物學部分,要以「中心法則」為核心,「鹼基互補配對」和「蛋白質與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為主線,巧妙地利用「外因與內因的關系」的理論,全面理解分子生物學的機制
分子生物學的核心內容是所謂的「中心法則」,即生物體內的三種生物大分子 ——DNA、RNA和蛋白質之間的關系。其中涉及到遺傳信息的復制、損傷修復、重組、轉錄、逆轉錄、轉錄後加工和翻譯等。這些過程總是涉及到蛋白質和核酸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鹼基互補配對,因此,掌握蛋白質和核酸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對於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學的各種機制和原理至關重要。另外,細胞內的很多機制都可以使用哲學中「外因」和「內因」之間的關系原理進行理解,掌握這一點非常重要。例如,理解DNA復制為什麼具有固定的起點?這涉及到DNA復制起始區和復制起始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里可以將DNA復制起始區看成「內因」,復制起始蛋白(大腸桿菌為DnaA蛋白)看成 「外因」。按照「內因」和「外因」之間的關系原則,即「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需要通過「內因」起作用,DNA復制區所具有的特殊序列是DNA復制具有固定起點的根本原因,即「內因」,但僅有它是不夠的,還需要識別這種特殊序列的蛋白質,它就是「外因」,正是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才使得DNA復制從固定的起點開始。
9. 注意掌握各種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其應用
生物化學的發展與研究方法的進步分不開來的,而反過來它的發展又使得人們提出和發明新的研究手段。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因此,在學習各章節內容的時候,對於生物化學家在研究各種分子機理時所使用的方法要充分理解。例如,對參與DNA復制的各種蛋白質和酶的鑒定主要是利用DNA復制突變體的互補和體外復制系統的重建兩種方法。互補的原理是利用某種野生型的蛋白質去恢復特定的DNA復制缺陷突變體的復制功能,從而確定參與復制的蛋白質。重建的原理是在較為簡單的體外復制系統(如SV40病毒復制系統)中,先人為去掉某種成分,致使復制不能正常進行,然後,將復制系統中逐一添加分步收集的可能參與復制的蛋白質抽取物,看是否能夠恢復復制活性,從而確定復制蛋白。有時,添加的蛋白質可能來自於其他物種,這樣可以從其他物種中找到同源的或同工的蛋白質。為了方便理解重建的原理,這里可以打一個比方加以說明。假定你的一台電腦壞了一個部件而不能運轉,那麼如何迅速找到是哪一個部件有毛病呢?這時可以用類似重建的手段來確定:首先弄一台運轉正常的電腦,將它的各個部件拆開,那麼,來自這台正常電腦內的所有部件都應該是正常的(相當於野生型蛋白質)。然後,將壞掉的電腦逐一取出一個部件(如內存條或主板),再用正常電腦的相應部件取而代之。如果某一個部件經過替換以後,壞的電腦恢復正常了,這就等於找到了壞的部件(相當於突變型蛋白質)。這兩種方法對於參與其他過程(如信號轉導、轉錄、轉錄後加工、翻譯、細胞周期的調控等)的蛋白質的鑒定也很有幫助。例如,為了找到人細胞內參與細胞周期的某一種蛋白質,先是將酵母細胞內某一種與細胞周期有關的蛋白質突變,這樣的酵母的細胞周期肯定會有異常。然後,將正常的人細胞內的各種可能與細胞周期有關的蛋白質導入到突變的酵母細胞中,如果其中的某一組分加入以後,酵母的細胞周期恢復正常,那麼這種導入的蛋白質就是人細胞內的一種與細胞周期有關的蛋白質。
10、充分利用網路資源
網上有各種免費的教學資源,有條件的同學可經常去瀏覽,跟蹤最新的進展。也可以去一些BBS站點,與網友一起交流學習的體會和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討論。
5. 如何學好生物化學
1、養成預習的習慣,在瀏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時間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因為提高課堂效率是尤為重要的,那麼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做好課前准備。精神上的准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3、集中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控制與分配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效率。注意力可以通過練習《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中的:靜心調息、視野擴展、舒爾特表等來提高注意力,克服走神。對注意力、記憶力、閱讀能力、思維等都有很好的幫助,你可以去參考練習一下,幫助還是比較大的。
4、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有的同學在聽課,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錯誤的,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和復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復強調的部分。
5、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俗語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
6、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6. 生物化學怎麼學
我很喜歡生物化學的,但我沒報他,。
培養興趣
多作題
多做實驗
7. 生物化學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摘要 三、基因表達及其調控
8. 生物化學的學習方法
建議:
1、生物化學分為動態生化和靜態生化2部分,靜態部分主要講基本物質——糖、脂、蛋白質、核酸、酶(一般放在蛋白質里)、維生素等;動態部分講這些基本物質的代謝(生物合成和生物分解)途徑。首先應該對靜態部分打下堅實基礎,因為這是理解後面內容的前提,可以按照教材目錄的邏輯結構按物質分類、類下又分類的知識結構不斷記憶強化,形成知識結構
2、動態部分不建議把經歷平均地投入各部分內容,因為重要的是幾個核心的代謝過程,比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環、糖的生物合成、脂類的分解和合成……如果打算學習分子生物學要對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遺傳信息傳遞部分重點關注。把主要的代謝途徑記牢,各類生物物種的代謝就能融會貫通了。
我剛考完12年的研究生,是跨專業考的生物學,用的是王鏡岩版教材,按照上面的思路自學了4個多月,通過了考試,應該還是有些效果的。包括進入實驗階段也是只要對主要代謝途徑了如指掌就比較容易理解和處理問題。可以到網上下載一個生物化學代謝全圖,有一個英文版的畫得非常全面。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