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病媒生物種類是什麼
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㈡ 病媒生物是什麼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
習性
病媒生物在動物分類學上分屬於脊椎動物門哺乳綱以及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和蛛形態習綱共三大類群。病媒生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多樣。全世界已知的鼠有1700多種,中國有性200餘種,其中能夠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約有60種。
昆蟲綱中的已知昆蟲有100多萬種,約占整個動物界的四分之三,而且新種還在不斷被發現,其中部分種類能傳播疾病,危害人畜健康。因此,了解病媒生物的形態、分類知識及其生態習性,對於准確鑒定病媒生物種類、制定和實施有針對性的防制措施十分重要。
㈢ 除「四害」與是病媒生物的關系
「四害」中的老鼠、蟑螂、蚊、蠅均能攜帶大量致病菌、病毒,是病媒生物中幾種較有代表的類型,只因為其數量龐大,繁殖力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故較為重視,其實病媒生物還有蟎、蜱、虱、蚤、臭蟲等等。
病媒生物是指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主要包括老鼠、蒼蠅、蚊子、蟑螂等動物。市衛計委主任朱紅娟指出,病媒生物防治是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的核心指標,也是創衛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直接關繫到「創衛」工作的成敗。
目前,我國的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39種。其中,與老鼠密切相關的有:鼠疫、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與蚊子密切相關的流行性乙腦、瘧疾、登革熱、絲蟲病。此外,蒼蠅、蟑螂身上也攜帶多種細菌、病毒,可傳播多種疾病,危害人類健康。
(3)哪些是病媒生物擴展閱讀:
清除垃圾,清除四害孳生地,是最經濟有效的辦法。針對「四害」習性,給出「倒、堵、凈、誘」四字訣。
1、積水生蚊,滅蚊重在「倒」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蚊子繁殖期,蚊蟲喜在積水中產卵。小區公共地帶堆放的雜物,雨後會形成各種積水,需及時清除。小區水池、花壇、排水溝、地下車庫等處的積水易被忽視,居民陽台養花,接雨水的瓶瓶罐罐是自己身邊的蚊蟲孳生地,應及時將積水倒掉,將容器倒置。
2、老鼠鑽洞,滅鼠重在「堵」
武漢老鼠多為褐家鼠和黃胸鼠,兩種鼠的成年鼠智商較高。居家滅鼠首先防「輸入」,查找家中管道間的縫隙,與外界相連的洞口等,嚴防老鼠鑽入。家中食物及時收藏勿暴露在外,廚余垃圾及時投入垃圾桶,勿放在自家門口過夜。小區滅鼠可由專業除害隊伍通過投放鼠葯、鼠膠等專業方法滅鼠,保障居民安全。
3、蒼蠅喜臟,滅蠅重在「凈」
蒼蠅喜腐敗食物,垃圾堆是其食源地、孳生地。蒼蠅的繁殖能力很強,消滅蒼蠅要把握在它不能飛行的蛆、蛹階段。清除生活垃圾、動物屍體和密閉化糞池是滅蠅的關鍵。小區、菜場要杜絕垃圾裸露,垃圾桶隨時蓋好,防止垃圾散發的臭味吸引蒼蠅。居民可安裝紗門、紗窗將蒼蠅擋在門外,食堂、酒店等可放置滅蠅燈。
4、蟑螂愛酸甜,滅蟑重在「誘」
蟑螂喜溫暖潮濕,愛香、酸、甜類食物。蛋糕、麵包、水果都是其美食。居家滅蟑首先要保持環境潔凈,桌面、地面和角落勿留食物殘渣。蟑螂中的「德國小蠊」繁殖能力極強,被稱為「分布最廣泛,最難治理的一類世界性家居衛生害蟲」。由於其個頭小,易藏身於極為細小的縫隙中,蟑螂殺蟲劑常常無法到達。居民應盡可能填補這些縫隙。
滅蟑可首選牙膏狀的膠餌,以「量小點多面廣」為原則,每個葯點只要綠豆粒大小,一般每間隔20—50厘米點一點葯,把葯點在角落和縫隙里。這類膠餌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就對人體是安全的。
㈣ 傳播途徑 中的 病媒傳播 和 媒介物傳播 區別是什麼,再請分別舉例~
傳播途徑 中的 病媒傳播 和 媒介物傳播 區別:
1、病媒傳播發病率還是病死率都非常高,媒介物傳播傳染病具有傳播慢特點。
2、媒介物傳播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
3、病媒傳播本身帶有致病原。而媒介物傳播不僅活體生物攜帶。一切可有物品都有可能成為傳播者,和攜帶著進行傳播。
4、病媒傳播 具有局域性。媒介物傳播感染范圍廣,容易跨地區。
5、媒介物傳播傳播感染成爆發型。感染范圍廣,容易跨地區
病媒傳播疾病是由節肢動物傳播的傳染病,這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從廣義來講,病媒傳播的疾病通常還包括釘螺傳播的血吸蟲病,更加廣義一些的是以嚙齒動物為宿主的廣義傳播的疾病。這類傳染病曾經是危害國人非常嚴重的一類疾病,無論是發病率還是病死率都非常高。
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
媒介傳播的范圍比較廣,例如蚊蟲是傳播疾病的媒介,狂犬病、鼠疫等由野生動物或飼養動物作為疾病的宿主(傳染源)而傳播的傳染病。痘苗病毒使用在牛痘苗時是無害的,因為它與作為傳播天花媒介物的天花病毒相關。
病媒傳播是從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向其他人(或動物)傳播病原體和寄生蟲的生物,它們能在人群中引起嚴重疾病。
(4)哪些是病媒生物擴展閱讀
切斷傳播途徑的具體措施
最常用的衛生措施是消毒,依據不同的傳播途徑採取不同的防疫措施,如腸道傳染病由於病原體從腸道排出,應對糞便、垃圾、污水等進行處理,飲水消毒,飯前便後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經昆蟲媒介傳播的疾病,可根據不同媒介昆蟲的生態習性採取不同的殺蟲法,呼吸道傳染病則可通過消毒空氣、戴口罩、通風等措施進行預防。
㈤ 什麼是媒介生物和媒介生物性疾病
媒介生物是指直接或間接傳播人類疾病的生物,按動物分類學上,通常指二大類,即節肢類昆蟲和嚙齒類動物。
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傳播的疾病稱媒介生物性疾病,包括完全或部分由病媒生物傳播的疾病。媒介生物性疾病習慣上又稱蟲媒傳染病。
㈥ 病媒生物防制是什麼意思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防制常用手段
衛生!講衛生!保持衛生!一定要講衛生!全民都要講衛生!
㈦ 病媒生物是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其他動物傳播給人的生物如什麼
病媒生物是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其他動物傳播給人的生物
如什麼各種寄生蟲、蚊子、老鼠
應當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卧。如需進入此類地區,應當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服;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附著;針織衣物表面應當盡量光滑,這樣蜱不易粘附;不要穿涼鞋。裸露的皮膚塗抹驅避劑,如避蚊胺(DEET,只推薦2歲以上年齡的人員使用),可維持數小時有效。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驅避劑等。都市中除大型公園、植被茂盛地區外,一般社區內極少有蜱類生存,無需過分擔心生活在都市裡會感染上該病。但當攜帶寵物外出到蜱類生活地區旅行時,除個人要做好個人防護,離開時要仔細檢查寵物體表是否有蜱類附著。如果發現蜱蟲附著在身體上,不能立即用鑷子等工具將其除去,正確的方法是趕緊找到最近的正規醫院,叮囑醫生在叮咬處消毒後進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後才可用鑷子將蜱蟲去除。
㈧ 粉蠹蟲是病媒生物嗎
粉蠹蟲,不屬於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粉蠹蟲,又稱粉蛀蟲、粉甲蟲,寄生於原木角材上,屬於夾帶性木材害蟲,它的破壞會留下圓形小洞並留下極細粉末,對於木材的危害與白蟻相差無幾。
目前裝潢用的角料及夾板或多或少都有蛀蟲的幼蟲和蟲卵躲在裡面,因此在裝潢前所有木料(木地板除外),最好噴專門防治白蟻和蛀蟲的葯劑,才可有效的預防蛀蟲及白蟻的危害。
粉蠹蟲,是一種俗稱,包含三科的昆蟲如粉蠹蟲科、長蠹蟲科及竊蠹蟲科。這類甲蟲的幼蟲在危害時,通常會排出大量粉末,成蟲不具危害但肩負傳宗接代的任務。危害木頭除白蟻外,以粉蠹蟲為最,有些種類危害新木料也會危害舊木料,木料可重復被害,在木料內造成鑽孔及隧道,嚴重影響建物之結構,對於木料的破壞表面看直徑幾mm的洞,但內部常造成海綿狀之破壞,幼蟲發育需約2年時間,成蟲會飛行。
㈨ 常見的病媒生物有哪些
鼠: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等
蜱:萊姆病等一大群蜱傳病
蚊:西尼羅河熱,登革熱,日本乙型腦炎等等
蚤:鼠疫
㈩ 病媒生物是什麼
1.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2.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3.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4.
防制常用手段
衛生!講衛生!保持衛生!一定要講衛生!全民都要講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