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山東大學微生物專業考研的
關於山東大學微生物專業考研的參考書
629細胞生物學:
《分子細胞生物學》(第三版),韓貽仁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細胞生物學》翟中和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章靜波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
839生物化學(生):
《生物化學》(第二版),沈同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生物化學》(第三版),王鏡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山大考研網上有山東大學微生物專業的考研資料,包括參考書,歷年真題和、考研講義和輔導筆記等。
B. 山大微生物研究院生,物與醫葯專業碩士就業前景
生物醫葯就業前景不錯的。
目前國內生物制葯領域的技術水平,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需要奮起直追,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因此本專業的發展勢頭不會削弱。另一方面,就就業前景而言,目前國內生物制葯行業也是剛剛起步,自從17大以來,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以生物制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在政策上和資金上給予很大扶持,各地紛紛建立生物醫葯中心、生物醫葯城、生物醫葯孵化園等,生物制葯產業在國內大規模發展已成定局,會形成很大的人才缺口。
C. 考山東大學微生物的研怎麼樣啊好不好考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作為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的一個子項目,由世界銀行貸款120萬美元,國內配套362萬元人民幣投資建設的。1995年11月通過國家驗收,並開始正式運行和對外開放。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後,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確,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完善,儀器設備不斷更新,使研究條件發生了質的變化,通過對外交流,人員素質也不斷提高,承擔了大量國家級科研課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獲得過省部級以上獎勵近30項。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也取得許多成就,極大地推動了我校微生物技術研究工作的發展,對我校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科的發展也發揮了推動作用。成為國內微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基地。 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是實驗室的學術領導機構。學術委員會的組成以校外專家為主,兼顧學術水平、學科交叉,具有代表性。本屆學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楊勝利院士擔任主任委員。學術委員會保證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對實驗室工作進行檢查,對實驗室的發展方向提出指導性意見,同時審議和批准開放課題,評價開放課題工作。 [email protected] 這是山東大學生物實驗室的郵箱,你可以自己聯系一下,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進去的。一般山大的都不願考本校,有很多都放棄內保而報考外校。不過初試很難,不是題難,是你的競爭對手太難對付,他們大學四年裡什麼都不幹只復習生化和細胞,總是把初試的分數抬到天上去。另外,十一好像有個生化和細胞的輔導,建議你查一下做個准備 。就今年來看,是高考考生的要考這個絕對是在一本以上,就分數要看你的戶籍在哪?越靠近山東分要的越低。
D. 山東大學的生物科學怎麼樣
生物有一個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內微生物應該是最棒的吧,當然只是應該~~
計算數學:7/49,表示在49個開設計算數學專業的大學中排第7名。研究生專業名稱後帶☆為國家重點學科,帶△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理學:31個理學專業,名次如下: 基礎數學:7/96 計算數學:10/49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11/38
應用數學:19/115 運籌學與控制論:1/48 理論物理:17/77
原子與分子物理:10/23 等離子體物理:9/19 系統理論:1/10
凝聚態物理:6/62 聲學:9/21 光學:16/54
無線電物理:10/21 無機化學:15/50 分析化學:17/59
有機化學:19/61 物理化學:8/68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18/41
植物學:28/72 動物學:11/52 生理學:7/55
水生生物學:14/28 微生物學:2/52 神經生物學:14/28
遺傳學:11/49 發育生物學:2/29 細胞生物學:11/39
生物物理學:15/34 生態學:17/5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16/90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7/22
工學:41個工學專業,名次如下: 機械電子工程:38/89 機械設計及理論:18/120 車輛工程:30/41
光學工程:8/42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23/51 材料物理與化學:17/65
材料學☆:5/104 材料加工工程:7/80 工程熱物理:15/27
熱能工程:17/35 動力機械及工程:15/28 製冷及低溫工程:11/21
化工過程機械:12/32 電機與電器:16/30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4/35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13/22 物理電子學:18/39 環境工程:29/82
電路與系統:16/52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16/43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19/29
通信與信息系統:23/76 信號與信息處理:21/60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2/104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19/66 系統工程:15/35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20/41
計算機系統結構:21/74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11/87 計算機應用技術:33/152
結構工程:31/71 水文學及水資源:11/23 水工結構工程:12/19
化學工藝:17/49 應用化學:35/100 發酵工程:7/17
生物醫學工程:21/40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20/52
醫學:37個醫學專業,名次如下: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10/47 免疫學:9/38 病原生物學:11/40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16/50 法醫學:16/19 放射醫學:13/14
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13/14 內科學:12/59 兒科學:10/44
老年醫學:14/16 神經病學:36/39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18/20
皮膚病與性病學:28/34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10/41 臨床檢驗診斷學:25/28
護理學:10/10 外科學:13/60 婦產科學:8/40
眼科學:25/40 耳鼻咽喉科學:8/38 腫瘤學:29/31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9/9 麻醉學:31/33 急診醫學:17/20
口腔基礎醫學:11/11 口腔臨床醫學:24/28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5/29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29/32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19/21 衛生毒理學:22/24
中西醫結合臨床:32/47 葯物化學:6/28 葯劑學:14/19
生葯學:13/21 葯物分析學:13/15 微生物與生化葯學:12/13
E. 山東大學的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好考嗎報錄比是多少
很難考,山大微生物主要研究纖維素的,國內僅此一家獲國家資助研究纖維素產業,分數很高,錄取380左右,很慘烈,你如果不是一定要選纖維素方面的話,建議選一個你想學專業的好學校。
F. 山東大學的微生物研究生怎麼樣 山大是屬於怎樣的學校呢
我是山大生命學院本科生,我們學院最強的就是微生物,有國家級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師資力量也不錯。而且個人覺得,山大微生物絕對可以排到前十。同學你是想報考山東大學研究生么?你本科什麼學校?
G. 如何看待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被列為整改類實驗室
有三個研究方向,而此實驗室主任是張友明,分子生物學方向,也就是第3個方向,所以選這個方向應該資源比較多,老大嘛,您懂的。
方向1基本是為2、3服務的,2、3的應用其實都挺廣泛,不過搞研究嘛,主要是要能弄到經費才是王道。
微生物技術國家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三個:
1、微生物資源及其應用基礎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資源的搜集、整理、系統鑒定及利用系統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代謝調控機制、以及群落形成行為等,為微生物菌株的分子生物技術改造提供理論基礎;
2、資源開發及轉化的微生物技術,主要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特別是木質纖維素資源的微生物轉化和利用技術、環境的微生物降解及及其轉化、難開采礦產資源及海洋微生物資源的開發等;
3、微生物及其酶的分子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改造,主要是通過對微生物和酶的分子生物學及代謝工程改造來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的生物基化學品、生物技術食品和生物技術葯物等。
H. 山東大學微生物研究生好考嗎
是否好考相信你看了該校在該校在全國的排名就知道了,也許這個排名不一定非常准確,但是相信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建議你正確評估自己的實力,全面權衡之後再做決定,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存在一線希望都是應該要去努力爭取的。加油吧! 微生物研究生專業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山東大學 A+
6 南開大學 A
11 復旦大學 A
2 浙江大學 A+
7 南京農業大學 A
12四川大學 A
3 華中農業大學 A+
8 廣西大學 A
13 廈門大學 A
4 武漢大學 A
9 中山大學 A
14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5 中國農業大學 A
10雲南大學 A
15 北京大學 A
B+等(24個):安徽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南大學、西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江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吉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揚州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內蒙古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南昌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熱帶農業大學
B等(23個):華中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貴州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山西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大連輕工業學院、重慶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河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江西農業大學、遼寧大學、安徽工程科技學院、上海師范大學
C等(16個):名單略
I. 山東大學的微生物學很強嗎
中國農業大學是全國第一的國家重點學科其他微生物學牛校南開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的微生物牛人李季倫(1925.03.15--),男,河北樂亭人,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4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理學院生物系,留校任教。1950年至今,歷任中國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1982年在美國Wisconsin大學生化系進修。1989年至今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2年至今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85-1991年)、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1983-1995年)、清華大學兼職教授(1994-1996年)、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1991-1995年)和名譽理事(1995年至今)、《微生物學報》主編(1991年至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主編(中、英文版,2002年至今)。長期從事農業微生物的教學和研究,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其中包括60多名研究生。出版譯著8冊,發表文章一百二十餘篇。與俞大紱教授合編的《微生物學》在我國微生物界有較大影響,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98年)。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系統地研究了生物固氮的問題,取得以下成就:(1)在固氮酶催化機制的研究中,證明了固氮酶催化HD形成是固氮酶的普遍特性,而且是絕對依賴N2的;並提出了固氮酶的雙位點放H2模式;(2)在固氮螺菌分子遺傳學研究中,建立了我國巴西固氮螺菌Yu62菌株的基因文庫,克隆和測序了該菌的ntrBC、draTG、nifA、glnB、glnZ和flbD等基因,並分析了它們的功能;構建了能節約玉米氮肥20%的耐銨固氮基因工程菌株;(3)啟動了我國豆科植物根瘤菌資源調查和分類的研究,建立了我國根瘤菌資源資料庫,為以後的研究奠定基礎。在應用研究方面:先後研製和開發了赤黴素GA3和GA4+7(可用於促進植物生長)、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可用於促進牛、羊增重,並首先發現它們也是高等植物的一類天然激素)、莫能菌素和馬杜黴素(可用於預防雞球蟲危害)、以及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可用於防治動植物的寄生蟲)等農牧用微生物制劑,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曾獲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986年)、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全國農業勞動模範(1990年)等榮譽稱號,自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陳文新,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國際根瘤菌/土壤桿菌分類分委會委員。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農學院土壤農化學系。1958年獲前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副博士學位。1959年1月回國後在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微生物學系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土壤微生物學與細菌分類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自二十世紀70年代起,她主持研究我國根瘤菌資源調查與分類。在她卓越的領導下,組織全國20個單位的微生物學工作者,共同完成全國32個省(市)700多個縣,不同生態條件下各種豆科植物根瘤菌資源調查,保藏根瘤菌5000多株;對其中2000株進行過100多項性狀分析;發現一批抗逆性很強的根瘤菌種質資源;發表根瘤菌新屬2個,新種12個,在國際根瘤菌屬、種系統中占很大比重;從分類學角度獲得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共生關系的新認識;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錄,被引用200多次;培養碩士、博士50多人。她先後獲農業部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農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她的工作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1996年當選為國際根瘤菌/土壤桿菌分類分委會委員,1998年被邀與美國學者一道撰寫「伯傑系統細菌學手冊」第二版根瘤菌部分內容。現在她正熱心於將優良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系引入我國西部大開發的農林牧業中而努力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