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物膜的結構特點中有一點不對稱性,膜兩側分子的性質和結構不相同。這是什麼意思
最好找一副細胞膜的圖對照著看,必修一的封面就是。首先是細胞膜外側有糖蛋白和糖脂(糖直接連在磷脂分子上),而膜內側沒有,糖蛋白有潤滑 識用等作用(像小腸上皮細胞的潤滑 淋巴細胞的識別作用)。然後是蛋白質,有鑲嵌 有在表面的 有橫跨的(載體和通道蛋白)。分布在磷脂雙分子層上肯定不是對半切一模一樣的。其他細胞器膜和核膜是沒有膜外是沒有糖蛋白和糖脂的,但是蛋白質分布不對稱。
如果是考試問細胞膜的不對稱性就答糖蛋白。上面的是解釋。
Ⅱ 從膜脂和膜蛋白兩個方面闡述細胞膜的不對稱性。
細胞膜各結構成分在膜中是不均勻分布的,結構成分的不對稱性是細胞膜的另一重要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蛋白質在脂雙層中不對稱地鑲嵌分布。膜蛋白不同程度地嵌入脂雙層中或分布於膜表面。同時不同部位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
2、脂分子分布的不對稱性。在脂雙層中,各種類型脂分子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一般來說,卵磷脂、鞘磷脂多分布於脂雙層的外層,而腦磷脂則多分布於內層。
3、糖類的不對稱分布。糖類在細胞膜中的分布具有顯著不對稱性,它們只存在於膜外表面,與外層脂分子或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
由磷脂構成的富有彈性的半透性膜,膜厚7~8nm,對於動物細胞來說,其膜外側與外界環境相接觸。其主要功能是選擇性地交換物質,吸收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分泌與運輸蛋白質。
(2)如何理解生物膜結構的不對稱性擴展閱讀: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主要為磷脂)、蛋白質和糖類等物質組成;其中以蛋白質和脂質為主。在電鏡下可分為三層,即在膜的靠內外兩側各有一條厚約2.5nm的電子緻密帶。
中間夾有一條厚2.5nm的透明帶,總厚度約7.0~7.5nm左右這種結構不僅見於各種細胞膜,細胞內的各種細胞器膜如:線粒體、內質網等也具有相似的結構。
由於脂總是自我形成雙層結構,所以膜就沒有自由的邊緣,它們總是形成連續的不破裂的結構。脂的這種性質使得它們在細胞內形成了較大的網路結構。同時,也正是脂雙層的伸縮性,使得細胞在運動和分裂時膜得以改變、解體和重建。
脂的雙層性和可塑性,也有利於細胞的融合和生殖,如在受精中,精細胞與卵細胞的結合(頂體反應) 和局部融合,就需要膜發生變化。
細胞膜是防止細胞外物質自由進入細胞的屏障,它保證了細胞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使各種生化反應能夠有序運行。但是細胞必須與周圍環境發生信息、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細胞必須具備一套物質轉運體系,用來獲得所需物質和排出代謝廢物。
據估計細胞膜上與物質轉運有關的蛋白占核基因編碼蛋白的15~30%,細胞用在物質轉運方面的能量達細胞總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流動鑲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動性和不對稱性,認為細胞膜由流動的脂雙層和蛋白質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對,極性頭部朝向水相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質或嵌在脂雙層表面,或嵌在其內部,或橫跨整個脂雙層,表現出分布的不對稱性。
Ⅲ 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是什麼樣的
生物膜在結構與功能上都具有兩側不對稱性。以物質傳送為例,某些物質能以很高速度通過膜,另一些則不能。像海帶能從海水中把碘濃縮3萬倍。生物膜的選擇性通透使細胞內pH和離子組成相對穩定,保持了產生神經、肌肉興奮所必需的離子梯度,保證了細胞濃縮營養物和排除廢物的功能。
生物膜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細胞間或細胞膜內外的信息傳遞。在細胞表面,廣泛地存在著一類稱為受體的蛋白質。激素和葯物的作用都需通過與受體分子的特異性結合而實現。癌變細胞表面受體物質的分布有明顯變化。細胞膜的表面性質還對細胞分裂繁殖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Ⅳ 生物膜有哪些結構和功能
生物膜在結構與功能上都具有兩側不對稱性。以物質傳送為例,某些物質能以很高速度通過膜,另一些則不能。像海帶能從海水中把碘濃縮3萬倍。生物膜的選擇性通透使細胞內pH和離子組成相對穩定,保持了產生神經、肌肉興奮所必需的離子梯度,保證了細胞濃縮營養物和排除廢物的功能。
生物膜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細胞間或細胞膜內外的信息傳遞。在細胞表面,廣泛地存在著一類稱為受體的蛋白質。激素和葯物的作用都需通過與受體分子的特異性結合而實現。癌變細胞表面受體物質的分布有明顯變化。細胞膜的表面性質還對細胞分裂繁殖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細胞內具有膜包被結構的總稱,包括細胞質膜、核膜、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線粒體和葉綠體等.
膜結構體系的基本作用是為細胞提供保護.質膜將整個細胞的生命活動保護起來,並進行選擇性的物質交換;核膜將遺傳物質保護起來,使細胞核的活動更加有效;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膜將細胞的能量發生同其它的生化反應隔離開來,更好地進行能量轉換.
膜結構體系為細胞提供較多的質膜表面,使細胞內部結構區室化.由於大多數酶定位在膜上,大多數生化反應也是在膜表面進行的,膜表面積的擴大和區室化使這些反應有了相應的隔離,效率更高.
另外,膜結構體系為細胞內的物質運輸提供了特殊的運輸通道,保證了各種功能蛋白及時准確地到位而又互不幹擾.例如溶酶體的酶合成之後不僅立即被保護起來,而且一直處於監護之下被運送到溶酶體小泡.
Ⅳ 生物膜結構的特點
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生物膜是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具有選擇滲透性,其上鑲嵌的蛋白質或者糖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生物膜是鑲嵌有蛋白質的流體脂雙層,脂雙層在結構和功能上都表現出不對稱性。有的蛋白質「鑲「在脂雙層表面,有的則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內部,有的則橫跨整個膜。另外脂和膜蛋白可以進行橫向擴散。
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真核細胞除質膜外,還有分隔各種細胞器的膜系統,包括核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溶酶體膜、高爾基體膜、葉綠體膜、液泡、過氧化酶體膜等,其中內膜系統包括核膜、內質網膜、溶酶體膜、高爾基體膜等。
生物膜的兩種特性
1、膜的流動性
生物膜的流動性是膜脂與膜蛋白處於不斷的運動狀態,它是保證正常膜功能的重要條件。在生理狀態下,生物膜既不是晶態,也不是液態,而是液晶態,即介於晶態與液態之間的過渡狀態。
2、膜的不對稱性
以脂雙層分子的疏水端為界,生物膜可分為近胞質面和非胞質面內外兩層,生物膜內外二層的結構和功能有很大差異,這種差異稱為生物膜的不對稱性。膜脂分布的不對稱主要體現在膜內外兩層脂質成分明顯不同。
Ⅵ 生物膜的基本結構特徵是什麼生物膜特徵與其生理功能有什麼聯系
生物膜的特徵有:流動性、選擇透過性、不對稱性。
生物膜是鑲嵌蛋白質的磷脂雙分子層。
磷脂雙分子層:本身是可以流動的,同時,其上的蛋白質,可以穿入穿出雙分子層,也可以在雙分子層上漂移,生物膜就體現出流動性。
磷脂雙分子層:親油不親水,所以,非極性物質比極性物質容易穿過生物膜,同時,膜上蛋白只允許一定構象的物質通過,因此,生物膜有選擇透過性。
不對稱性:在於生物膜內側外側的磷脂成分有差異,蛋白質種類數量有差異,導致其不對稱性。
流動性有助於生物膜的更新,選擇透過性有助於吸收用用物質和排出廢物,以及某些細胞特異性識別,不對稱性有助於保持生物膜內外的物質差異。
(6)如何理解生物膜結構的不對稱性擴展閱讀:
通過對微生物在固體表面定植中起支配作用的特殊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逐漸認識到這些微生膜的形成包含復雜的理化過程和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
在海洋環境中,所有類型的表面,如岩石、植物、動物和裝配式結構都可能被生物膜侵佔。
生物膜的存在,不僅作為屏障為細胞的生命活動創造了穩定的內環境,介導了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基質之間的連接,而且還承擔了物質轉運、信息的跨膜傳遞和能量轉換等功能,這些都是由生物膜的結構決定的。
一般來講,生物膜的電阻較高,不帶電荷的脂溶性物質較易通過,即帶電荷或極性基團的親水物質則不易自由通過,但上述幾種則例外。
一般講,物質在質膜上的通透性主要取決於分子的大小和極性。小分子物質比大分子物質更易通過,非極性分子比極性分子更易通過。
Ⅶ 生物膜的不對稱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膜的不對稱性包括 :膜脂的分布的不對稱性、 膜蛋白的分布的不對稱性
1.膜脂在磷脂雙分子層中呈不均均分布 其中糖脂呈完全不對稱分布 全部分布在外層 作為細胞識別的抗原 是細胞識別和信號轉導等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 其他種類的膜脂也呈現不對稱分布 但生理功能暫不明確 。
2.膜蛋白的不對稱分布是生物膜完成復雜的在時間與空間上有序的各種生理功能的重要結構基礎。膜蛋白的不對稱分布是生物膜完成復雜的在時間與空間上有序的各種生理功能的重要結構基礎。如細胞表面的受體和載體蛋白,都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傳遞信號和轉運物質,與細胞膜相關的酶促反應也都發生在膜的某一側面,特別是質膜上的糖蛋白,其糖殘基全部分布在外表面。
Ⅷ 為什麼說生物膜具有不對稱性
膜上有許多糖蛋白,這些糖蛋白有在膜內的,有鑲嵌在膜上的等等,而且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生物膜具有不對稱性
Ⅸ 請解釋說明細胞膜是不是對稱的雙層膜脂結構
可以認為細胞膜是對稱的雙層膜脂結構,但也不是絕對的。
細胞膜是單層膜結構,但它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中間鑲嵌蛋白質。這兩層磷脂雙分子層是對稱的,所以可以認為細胞膜是對稱的雙層膜脂結構。
但加上中間鑲嵌的膜蛋白,它的對稱性就不是絕對的了。
細胞膜具有兩個顯著的特性:膜的不對稱性和膜的流動性。
細胞膜內外兩層的組分分布和功能有很大的差異,人們稱這種差異為膜的不對稱性。各種生物膜結構都存在著不對稱性。首先,膜蛋白的分布是絕對不對稱的。膜兩側嵌入蛋白的數量、位置、種類都不同。其次,膜脂不對稱表現在兩側分布的各類脂的含量比例不同,在不同的細胞膜脂不對稱性差異很大,不易改變。故磷脂分子在膜上翻轉(從內層到外層,或相反)的機率是很小的。還有,膽固醇和糖脂也主要分布於外層。
所以,細胞膜的對稱性是相對的,不對稱性是絕對的。
細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