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質是什麼意思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
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
㈡ 生物質包括哪些有機物質
糖類:
常見的糖類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纖維素是分子量最大的糖類,人的消化系統不能將它分解,所以它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是現代人們研究發現,它有利於腸內有益細菌的生存,能促進腸胃的蠕動,對人體健康有利。自然界中有的細菌能夠將它分解成為簡單的葡萄糖。
澱粉是比纖維素簡單的糖類,是人類重要的食物和原材料,它在人的口腔里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麥芽糖,所以人在多次咀嚼米粉時,感覺有點甜。它可分解為簡單的葡萄糖供人體吸收利用。
麥芽糖在我們常見的啤酒中含有,它是澱粉分解後的比葡萄糖復雜一些的糖類。
葡萄糖是最簡單的糖類,能夠直接為人體細胞所用,在生物體內,和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同時,也參與構成細胞,如核糖。
醛類
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集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工業和化妝品行業,同時,過量的非天然甲醛可以致癌。自然界中的甲醛對人體是有益的,如西紅柿是很好的抗衰老食品,它裡面就含有微量甲醛,這個含量就決定了它清除自由基的特性。植物燃燒不充分時發出的煙中也有甲醛,所以用煙熏過的肉,能夠長久保存。在人工心臟瓣膜移植手術中,把牛的心臟瓣膜經過一種醛(叫戊二醛)的處理後,再移植到人的心臟中,可以使人獲得健康。甲醛給人類帶來的傷害也不少。據美國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每年生產了五十億磅甲醛。裝修材料中超標,化妝品中超標,非法用於食品防腐等事件也常有報導。
酸:
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人體運動時,由於供氧不足,葡萄糖分解不完全,肌肉處會產生大量乳酸,使肌肉感到酸痛;人體對酸都是比較敏感的,會產生不舒服的反映。只有胃中有鹽酸,保持強酸性。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這些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從人體對酸的反應可以知道,現代人們通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人體攝入了大量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就形成了酸性體質。
醇
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陸地上的動植物都要保持水分,保持水分離不開一種物質,叫「甘油」,它與酒精乙醇是同一個家族的,叫丙三醇,都有(OH)集團,只是甘油碳框架的每個碳原子上都有三個集團,所以才叫「丙三醇」。甘油是食品加工業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劑和保濕劑,大多出現在運動食品和代乳品中。由於甘油可以增加人體組織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熱環境下人體的運動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和硝酸可以變成「硝酸甘油」,是一種烈性能炸葯,同時,也是一種良葯,硝酸甘油還常用作強心劑和抗心絞痛葯。
曾經報導的齊二葯事件中,就涉及了一種醇,叫二甘醇,它與丙三醇(甘油)一樣能保持水份,曾在牙膏和化妝品和工業中廣泛代替甘油使用,齊二葯事件後,說明這兩種醇在人體內的代謝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國家也禁止了在牙膏中用「二甘醇」代替「丙三醇」。那些腎衰竭而去世的受害者,是他們的犧牲,讓更多的人們免受了「二甘醇」的危害。
㈢ 生物質的分類有哪些
生物質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
㈣ 生物質的種類
生物質包括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如植物、動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機廢水等幾大類。生物質的能源來源於太陽,所以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生物質是是太陽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儲存器,生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把太陽能積聚起來,儲存於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人類發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礎。
生物質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物質,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泄和代謝的許多有機質。各種生物質都具有一定能量。以生物質為載體、由生物質產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消費的能量,占太陽照射到地球總輻射量的0.2%。這個比例雖不大,但絕對值很驚人:經由光合作用轉化的太陽能是目前人類能源消費總量的40倍。可見,生物質能是一個巨大的能源。生物質能的主要來源有薪柴、木質廢棄物、農業秸稈、牲畜糞便、製糖作物廢渣、城市垃圾和污水、水生植物等。
生物質——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
我們知道綠色植物利用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把CO2和H2O轉化為葡萄糖,並把光能儲存在其中,然後進一步把葡萄糖聚合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構成植物本身的物質。所謂生物質可以理解為,由光合作用產生的所有生物有機體的總稱,包括植物、農作物、林產物、海產物(各種海草)和城市垃圾(紙張、天然纖維)等。據估計,作為植物生物質的主要成份——木質素和纖維素每年以約1640億噸的速度再生,如以能量換算相當於石油產量的15-20倍。如果這部份資源得到好的利用,人類相當於擁有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而且,由生物質來源於空氣中的CO2,燃燒後再生成CO2,所以不會增加空氣中的CO2的含量。CO2是最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Greenhouse Effect Gas),它對全部溫室效應的貢獻為26%,對大氣中除水蒸氣外各種氣體引起的溫室效應的貢獻約為65%。鑒於利用生物質作為能源不會增加大氣中CO2的含量,即碳中性(carbon neutral),生物質與礦物質能源相比更為清潔。
㈤ 生物質資源有哪些
現代的生物質產業概念,是指利用可再生的有機物質,包括農作物、樹木等植物及其殘體、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通過工業加工轉化,進行生物基產品(Biobasedprocts)、生物燃料(Biofuels)和生物能源(Bioenergy)生產的一種新興產業。 根據我國生物質資源的特點和技術潛在優勢,可以將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以及沼氣發電和固化成型燃燒作為主導產品。 其中,以生物質為源頭幾乎可以生產出所有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並且很多產品已經顯現出很好的經濟性。 目前由生物質資源進行生物煉制,可以生產出幾大產品體系:C1體系主要包括甲烷、甲醇等;C2體系主要包括乙醇、醋酸、乙烯、乙二醇等;C3體系主要包括乳酸、 丙烯酸、丙二醇等;C4體系主要包括丁二酸、富馬酸、丁二醇等;C5體系主要包括衣康酸、木糖醇等;C6體系主要包括檸檬酸、山梨醇等。其中一些化學品的生產已在大規模應用,農用化學品、精細化學品、大宗化學品、葯物及高分子材料等領域的工業化應用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㈥ 什麼是生物質
生物質介紹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
如有更多關於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問題可以直接咨詢我們,我們更專業!
㈦ 生物質主要成分是什麼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則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資源豐富。碳中性。
生物質的主要成分
1、糖類:常見的糖類生物質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2、醛類: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
3、酸::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
4、醇: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5、酯:生物體內的酸和醇會生成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例如乙酸和乙醇可以生成乙酸乙酯,在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就有這種特殊的香味的物質,所以陳年的老酒和老醋都十分香;乙酸異戊酯存在於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於丁香油中;水楊酸甲酯存在於冬青油中。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動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酯是蠟的主要成分。
三條脂肪酸鏈與甘油組合,形成甘油三酸脂,就是一種脂肪類物質,我們平時食用的油,它們的成份都是甘油三酸脂。膽固醇、維生素D和生物體內的很多激素如性激素都是脂肪類物質。
6、苯:還有一種叫「苯」的物質也廣泛存在於生物體內,它的碳框架結構為六個碳圍成一個環,叫「苯環」,含有這種「苯環」的物質,大多有特殊的香味,被稱為「芳香族」物質,在脂肪酸一類物質中,碳沒有形成環狀,被稱為「脂肪族」物質。
7、酚:植物體內的「苯環」如果和一個羥基(-OH)集團組合起來,那就不是醇,而是「酚」了,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於植物的樹皮和果實,是單寧的主要組分,它能使植物的花和果實顯示各種不同的顏色,也是許多染料的主要組成成份。酚類物質能和氨基結合,使蛋白質穩定,適量的酚類物質對人體有利。
8、胺: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是由氨基酸脫羧生成的。工業制備胺類的方法多是由氨與醇或鹵代烷反應製得,產物為各級胺的混合物,分餾後得到純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還原也可得到相應的胺。
㈧ 生物質能源有哪些種類
依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將適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質分為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和畜禽糞便等五大類。
1、林業資源
林業生物質資源是指森林生長和林業生產過程提供的生物質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撫育和間伐作業中的零散木材、殘留的樹枝、樹葉和木屑等;木材采運和加工過程中的枝丫、鋸末、木屑、梢頭、板皮和截頭等;林業副產品的廢棄物,如果殼和果核等。
2、農業資源
農業生物質能資源是指農業作物(包括能源作物);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如農作物收獲時殘留在農田內的農作物秸稈(玉米秸、高粱秸、麥秸、稻草、豆秸和棉稈等);農業加工業的廢棄物,如農業生產過程中剩餘的稻殼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種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製取碳氫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幾類。
3、污水廢水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鎮居民生活、商業和服務業的各種排水組成,如冷卻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糞便污水等。工業有機廢水主要是酒精、釀酒、製糖、食品、制葯、造紙及屠宰等行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機物。
4、固體廢物
城市固體廢物主要是由城鎮居民生活垃圾,商業、服務業垃圾和少量建築業垃圾等固體廢物構成。其組成成分比較復雜,受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費結構、城鎮建設、自然條件、傳統習慣以及季節變化等因素影響。
5、畜禽糞便
畜禽糞便是畜禽排泄物的總稱,它是其他形態生物質(主要是糧食、農作物秸稈和牧草等)的轉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糞便、尿及其與墊草的混合物。
6、沼氣
沼氣是由生物質能轉換的一種可燃氣體。沼氣是一種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種混合氣體。由於這種氣體最先是在沼澤中發現的,所以稱為沼氣。
人畜糞便、秸稈、污水等各種有機物在密閉的沼氣池內,在厭氧(沒有氧氣)條件下發酵,類繁多的沼氣發酵微生物分解轉化,從而產生沼氣。沼氣是一種混合氣體,可以燃燒。通常可以供農家用來燒飯、照明。
生物質能源特點:
1、可再生性
生物質能屬可再生資源,生物質能由於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與風能、太陽能等同屬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保證能源的永續利用;
2、低污染性
生物質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燒過程中生成的SOX、NOX較少;生物質作為燃料時,由於它在生長時需要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對大氣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近似於零,可有效地減輕溫室效應;
3、廣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質能;
4、總量十分豐富
生物質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根據生物學家估算,地球陸地每年生產1000~1250億噸生物質;海洋年生產500億噸生物質。生物質能源的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於世界總能耗的10倍。我國可開發為能源的生物質資源到2010年可達3億噸。
隨著農林業的發展,特別是炭薪林的推廣,生物質資源還將越來越多。
5、廣泛應用性
生物質能源可以以沼氣、壓縮成型固體燃料、氣化生產燃氣、氣化發電、生產燃料酒精、熱裂解生產生物柴油等形式存在,應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物質能
㈨ 生物質顆粒原料有哪些
生物質顆粒原料花生殼、秸稈、木屑、稻殼、玉米桿、樹皮等。
生物質顆粒是在常溫條件下利用壓輥和環模對粉碎後的生物質秸稈、林業廢棄物等原料進行冷態緻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為 0.1—0.13kg/m3,成型後的顆粒密度 1.1—1.3kg/m3,方便儲存、運輸,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質的燃燒性能。
生物質顆粒用途:
1) 大型養殖場牲畜的飼料,便於貯存、運輸;
2) 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凈、無污染,便於貯存、運輸;
3) 工業鍋爐和窯爐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氣,解決環境污染;
4) 可做為氣化發電、火力發電的燃料,解決小火電廠關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