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池水中浮游生物達多少為肥水

池水中浮游生物達多少為肥水

發布時間:2022-04-27 06:56:15

A. 水產養殖如何肥水

可以用多元肥水膏

【作用與用途】
1、含大量氨基酸、配合多種育藻、細胞分裂素等多種營養物質,能快速被藻類吸收利用,促進硅藻、小球藻等有益藻類的生長繁殖,達到快速肥水的效果;
2、補充水體微量元素、藻類營養源,維持水體藻相平衡,持續培育優良藻種,起到維持水色、增加溶解氧的作用;
3、富含益生菌可以分解底泥中的殘餌、糞便、動物殘體,為藻類提供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物質,使池水持續保持「肥、活、嫩、爽」的效果;
4、解決了傳統肥水產品極易造成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升高的問題,具備肥水與調水及調節PH值的多重功效。
【適用范圍】海蜇、貝類、海參、蝦類、蟹類、魚類等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的肥水或藻類培養。
【用法與用量】使用前混合加水稀釋,晴天上午全池潑灑。每畝使用400-500克。或每桶用15-20畝水面。視水質肥瘦程度經常使用;冬季底溫,酌情增加用量。

B. 水產養殖中的肥水,瘦水,老水,轉水怎麼搞清楚

水產養殖中的肥水,一般是指池水呈黃褐色或油綠色,水質濃而不混濁,透明度適中,水色日變化明顯,水面往往有一層油膜,有「早紅夜綠」的變化。水中浮游生物多,池中溶氧較充足。指標生物是硅藻、隱藻,輪蟲有大量繁殖,此水養魚好。
瘦水,是指水色清淡,呈淺綠色或淡黃色,透明度大,水色無日變化,池中溶氧條件好,但浮游生物數量少。指標生物是青泥苔(絲狀藻類大量繁殖),應及時投餌追肥。
轉水,是指水色呈醬紅色,其中藍綠色、草綠色、醬紅色條塊狀或絲狀水華。水質肥,透明度低。由於水色日變化十分明顯,下層水的溶氧條件差;浮游植物數量多,種類少,魚類容易消化的藻類占絕對優勢。這種水溶氧條件差,如遇天氣突變,易引起魚缺氧浮頭,往往連藻類本身大量死亡、下沉,水色轉清發臭,為「臭清水」,引起魚泛池。指標生物是藍、綠、祼、甲藻大量繁殖。應控制投餌施肥量,加註新水和使用增氧機等辦法,將水華控制在最低水平。

C. 什麼是肥水什麼是瘦水

肥水——表示水中有機物較多,浮游生物的種類多、數量大,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水中養分高,耗氧量大,魚不愛下底.容易浮頭。池塘水能見度低顏色也經常發生變化。瘦水——反之在不同的水質條件下魚對餌料的認知度是不同的.肥水適用清淡餌料或香型餌料,瘦水塘魚大多對腥餌情有獨鍾,即使它是吃清淡顆粒長大的.窩子根據天氣,魚情酌情使用。瘦水可多打點肥水少打或不打.

D. 專家好,我是一次養草魚,不知道水怎麼育肥請專家指導謝謝

您稍等哦


精養魚塘如何正確肥水微生物制劑 安全無副作用

一、 精養魚塘如何正確肥水標准

判斷水質肥濃是否適當,主要是看水色,水色是池水中懸浮物質和浮游生物組成的反映,是調節、掌握水質的依據。凡是水質符合「肥、活、爽」這三個字,就是好水,這三個字的具體標準是:肥一透明度適中,約25~40厘米,這種透明度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豐富、適宜。活一所謂活是指水質會不斷變化,它有三種表現:一是上午水質較淡,透明度大,下午水質較濃,透明度小。除了每天有日變化,每隔幾天或更長時間會濃、淡交替出現。二是有水華出現,水華是在無風晴朗之日,水面出現一條條,或一塊塊濃淡相間的顏色,並不斷移動。水華有程度不同之分,條狀水華是最理想的水質,水的肥濃適中,浮游生物組成好,可消化種類多;而大片雲狀水華,是水質過肥的象徵,是「轉水」的先兆,必須及時注水。三是下風有油膜浮在水面,有粘性,發泡,一般上午呈黃褐色,下午呈綠色,漁民稱早紅夜綠。爽一水質看起來濃而不混濁,呈油綠色& #40;包括藍綠、黃綠色& #41;或紅褐色& #40;包括茶色& #41;,表示浮游生物組成好。
生物有機肥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對各種畜禽糞便進行生物處理,轉化為無公害、高效的生物菌肥。生物有機肥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①有機質含量高,可作為基肥使用或花鰱養殖主要用肥品種。

②經高溫腐熟,殺死了大部分病原菌和蟲卵,減少病蟲害發生。

③生物有機肥中添加了有益菌及其分解產物,既可作為魚類餌料,又具備調節水質的作用,減少魚病發生。


您可以參考一下
歡迎評價交流,謝謝

E. 池塘養魚水質如何調節

養殖池塘水質調控技術是建立在池塘生態學的基礎上,根據池塘及水質周年和季節變化規律,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對養殖水質進行綜合人工調控。

每年冬季和早春水溫低,可利用養殖空閑,對池塘進行整理,包括干塘、凍曬、清淤。養殖過程中氮大部分被脫掉,而碳則被合成為腐殖質而保留,干塘、曬塘時好氧微生物則需要大量的氮,因此,將氮、碳比提高到1∶12~15會大幅度提高有機物的分解速度,提高曬塘效果,縮短干塘時間。對越冬養殖池塘,在冬季應保持高水位,及時破冰或清除冰上積雪,保持和提高水中溶氧含量。早春及時更換池水,改善養殖水質。同時,早春季節加換新水還可起到施肥的作用,因為在冬季各種生物死亡後,其營養物質釋放於水中,使水中營養鹽含量增加,通過加水為池水補充養分,促進浮游生物繁殖,增加水中溶氧和餌料生物的數量。春季或秋季放養魚種時,應配養適量的鰱、鱅等濾食性魚類,以調節和改善養殖水質。

春季到夏初(3~6月份),水溫不斷回升,秋季到冬初(9~11月份)水溫又不斷下降。這兩個交替季節,水溫在15~25℃或略高的水平上波動,晝夜溫差較大,水體上下對流交換好,水質處在良性變動中。根據主養對象的不同,進行適當追肥、投餌,可形成良好水色、水質,所以這兩個交替季節是一年中養殖動物生長較快的季節,同樣也是養殖動物易於傳播疾病和敵害生物易於生長的季節,因此,在這兩個時期,特別是交叉階段,經常注入新水,並使用對症葯物預防疾病,對調控水質尤為重要。

夏季7~8月間,水溫高,經常在30℃左右波動,並且晝夜溫差小,水體上下對流交換差,嚴重時,甚至處於靜止狀態,水體上下的水溫、溶氧和其他理、化、生物因子分層現象明顯,池塘生態條件很差,加之通過春季養殖動物快速生長,池塘載荷量增加,池塘中營養鹽類積累,此時期容易形成不良的水質,水色。一旦遇上天氣突變(氣壓低,悶熱天,雷陣雨),打破池水靜止狀態,水體上、下劇烈交換,水質極度惡化,極易發生養殖動物浮頭、嚴重浮頭直至泛塘,造成毀滅性損失。因此高溫季節需人工調控水質。首先,當需要施肥時停止使用有機肥,巧施化肥。第二,經常注入或定期更換新水,並沖動上下水層。第三,用增氧機攪動水層以增氧,尤其是在高溫悶熱天氣、黎明及晴天中午應開啟增氧機,防止養殖動物出現浮頭或泛塘。第四,在池塘中培植適宜數量的水生植物,可吸收水體中的營養鹽類,凈化和改善水質,同時也可遮擋陽光,降低池水溫度,利於養殖動物生長。

對於藍綠色和磚紅色水,採取大量換水、攪動水體增氧,必要時,局部用硫酸銅或絡合碘等葯物殺滅浮游生物,配合加水防泛塘,增施磷肥或微生態菌肥等進行綜合調控。

對於淡灰色和黑灰色水,採取增施磷肥的方法調節;對於乳白色水,採用殺蟲劑葯殺浮游動物和增施化肥的方法進行調節,若施化肥的效果不佳,顯示水質中還缺乏其他營養素,則採取施用適量有機肥配合調節。

此外,對於某些養殖模式,由於魚種放養不合理,如放養鰱魚、鱅魚密度過大,對池塘浮游生物的濾食強度較高,盡管施肥,浮游生物仍難以繁殖、生長,故此時應輪捕鰱魚、鱅魚,減少其數量。

F.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四大感官指標分別是哪些呢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良好的水質是魚健康快速生長的必要條件。那麼,良好的水質可以參考哪些指標呢?

1.「肥」

「肥」指的是水中浮游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生物量適中,池水呈茶褐色或油綠色。「瘦」水說明水體內浮游植物的含量很少,「肥」水則相反。水的肥度受水體內肥料、浮游動物、泥沙、溫度、光照、風、氧氣含量、白鰱等因素共同影響。水的肥度只能說明水體內浮游生物的數量多少,不能衡量浮游生物的生物利用率。很多藻類對魚類來說是不能被消化的,必須與藻相相結合才具有實際意義。

4.「爽」

「爽」指的是水質清爽,無渾濁感或者骯臟感。渾濁的水體內含有大量的泥沙。這種水往往發生在淺水塘、底層魚(鯉魚、鯽魚)過多的池塘,或者是大風天氣、連續陰雨天之後。有些骯臟的水裡面漂浮有大量的草渣、糞便等,往往是老塘或者大量使用有機肥、草料的池塘。懸浮的草渣和糞便等一方面會大量消耗水體內的氧氣,導致魚缺氧;另一方面為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導致魚容易生病,這就是草魚在有機物含量高的水體內特別容易發病的原因。

G. 陰雨天魚塘如何肥水,請養殖高手指點謝了

1、綠色草肥

各種草料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細菌,是魚塘肥水的良好材料。不能一次堆放過多,以免池水過肥而引起魚類缺氧。在裝好水的魚池裡,用竹竿、竹片或樹枝將草料固定堆放在池角處,每隔一兩天翻動一次,待草料完全腐爛後,將殘渣撈出。一般每畝魚塘堆放草料50公斤~100公斤。

2、人畜糞肥

施用人畜糞,要提前幾天在糞坑中加生石灰(每100公斤糞肥加1公斤~2公斤生石灰),須經過消毒和發酵腐熟後施用,否則效果不好,也容易引起疾病發生。用糞肥作基肥時,畝施1000公斤左右。作追肥時,畝施500公斤左右。

3、混合堆肥

在坑中以一層草、一層人畜糞、一層石灰的方法,依次放入。草的厚度為30厘米左右,石灰的用量為綠肥總量的1%。坑裝滿後,加水至綠、糞肥完全浸泡在水中為止,上面用稀泥密封,發酵時間一般是十多天。



(7)池水中浮游生物達多少為肥水擴展閱讀

魚塘條件

高產池面積一般10畝左右,水深2.5米左右。因高產池內浮游生物和懸浮有機物豐富,光合有效輻射一般很少能透射到0.5米以下水層,應進行機械增氧或加註溶氧量較多的新水,以改善近底層水的溶氧條件,提高放養量和產量。池塘土質一般為砂質壤土。

水質要求微鹼性(pH7~8.5)、硬度5~8、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3~6毫克/升。放養前應清除池內過多的淤泥、修整堤埂和用生石灰等葯物殺滅病蟲害。

池塘是養殖場的主體部分。按照養殖功能不同可分為親魚池、魚苗池、魚種池和成魚池等。池塘面積一般占養殖場面積的65%~75%。各類池塘所佔的比例一般按照養殖模式、養殖特點、品種等來確定

H. 魚塘如何肥水

魚塘肥水可以用青草、畜禽糞便和酒糟等食品加工下腳料。
春季的水溫低,水體中營養物質(氮.磷.鉀等)缺乏,水體中的有益藻類數量少,而導致春季水體難肥。在有些池塘,甚至會出現水色清瘦,切池底生綠苔的現象。針對春季的特殊氣候和水體環境,經過試驗驗證,征宇公司作出以下的方案:
1、池塘水清瘦,初次進水,且沒有使用過任何肥水措施的池塘,使用肥寶+肥得快,按說明最大用量,晴天使用,不能加水,效果明顯,兩天見效。
2、池塘水色清瘦,渾濁,初次進水,沒有使用過任何肥水措施的池塘:先使用水底雙改,8畝/袋,調節水質,然後同上
3、池塘水色清瘦,透明度高,且有青苔的池塘:每畝魚池用藍礬2公斤~3公斤,兌水20公斤,進行池間噴灑。一般5天內可消除青苔。但藍礬用量切忌過多,以免殺死魚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I. 如何區分肥水與瘦水

1、看水色:肥水一般來講指池水呈黃褐色或油綠色,水質濃而不混濁,透明度適中,水色日變化明顯;瘦水一般來講指水色清淡,呈淺綠色或淡黃色,透明度大,水色無日變化。

2、看指標生物:肥水水中浮游生物多,池中溶氧較充足。指標生物是硅藻、隱藻,輪蟲有大量繁殖,此水養魚好;瘦水池中溶氧條件好,但浮游生物數量少。指標生物是青泥苔(絲狀藻類大量繁殖)。

3、看下風處油膜:在不易觀察水華的時候,可根據下風處油膜的多少、顏色和形狀來判斷水質。肥水塘油膜多,粘性發泡每日變化,表現為上午為淡褐色,下午褐中帶綠(俗稱「早紅夜綠」);反之,則為瘦水塘。

4、看水色變化:優良的水質有月變化(10天、半月中濃淡交替)和日變化(上、下午和上風、下風處);劣水質沒有變化。

5、根據能見度分析:在捲尺等物前端固定一色彩鮮艷物體,垂直放入水中,50cm以下如還能清晰看到該物,則表明該水偏瘦,30cm即看不到物體則表明水肥。

J. 如何以透明度判斷肥水

1.池水透明度與水體中的浮游生物、有機碎屑及碎屑上的細菌和懸浮的泥沙等因子數量多少有關,後者一般在沖水或引入混水時出現,平時處於下風池坡附近也會出現,平常對透明度影響不大。透明度主要還決定於水體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尤其是浮游植物。因此,魚池透明度是反映魚池浮游生物和懸浮有機碎屑數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觀察魚池水質和肥度的主要指標之一。
2.透明度在20~40厘米為適,25~35厘米為最佳。在此范圍,以濾、雜食性魚為主的魚池透明度要偏小,以草食性魚為主的魚池則偏大。
3.測透明度可以用特製的透明度盤,在魚池上風位和長池埂的中段測定。也可以用自製的透明度盤,即用1~2毫米厚、直徑20厘米的薄鋼板,塗上黑白相間的油漆,上面中央繫上測定深度的繩索,下面中央固定一個平衡透明盤的重錘即成最簡便的測定方法是在魚池上風位和長池埂的中段,將手掌彎成和手臂垂直,用手伸入水中,以開始見不到五指的深度為所測透明度,
4.但此法欠准確。測透明度必須排除渾濁泥沙的影響。對渾濁泥漿水可採取均勻潑灑石灰水方法排除。潑後數日再測。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動植物網路》

閱讀全文

與池水中浮游生物達多少為肥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