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天然生物抗菌劑有哪些

天然生物抗菌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7 10:13:39

Ⅰ 天然抗菌物質的特點是什麼

天然抗菌物質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具有明顯的組織專化性,傾向於集中在植物器官的外層細胞,多在液泡和細胞器內。其有效濃度取決於病原菌對植物組織和細胞的破壞程度,破壞程度越大,釋放的天然抗菌物質就越多,抗菌作用就越強。活物寄生菌對植物的破壞程度甚小,因而就得以避免抗菌物質的釋放,而死物寄生菌則相反。

這類抗菌物質多數對植物也有毒害,通常在植物體內形成不具活性的糖苷,需要時,在植物活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質。也有一些抗菌物質,例如燕麥素、番茄素等,在健康植物體內就以具有生物活性的形態存在。

天然抗菌物質多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能夠成功侵染植物的病原菌,或者具有解毒作用,或者具有某種規避與耐受機制。對天然抗菌物質的解毒作用,也被認為是病原菌的一種致病因素。

天然抗菌物質被認為是植物的一種被動防衛機制,但關於其抵抗特定病原菌的實例尚少。體外抑菌試驗結果,並不一定能用以證實化合物的活體內抗病作用,需要進一步採用遺傳學的或生物化學的方法加以確證。天然抗菌物質的抗病性質與程度,當然與植物基因型、植物年齡以及環境條件等諸多因素有密切關系。

Ⅱ 抗菌劑都有哪幾種

抗菌劑是指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使某些微生物(酵母菌、細菌、真菌、藻類及病毒等)的生長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學物質。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抗菌劑有: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高分子抗菌劑和天然抗菌劑等四大類,常用的抗菌劑是無機抗菌劑,目前國內使用最多的品種。

微晶材料科技最新研製WJAB-1是一種水性納米無機非離子型抗菌劑,主要成份為改性石墨烯。經過納米技術處理,克服了一般的有機抗菌劑耐熱性差些,容易水解,有效期短的問題。產品不含甲醛、重金屬、芳香胺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安全無害,符合國家安全檢測標准。具有非常高的廣譜抗菌性,經WJAB-1抗菌劑處理後的基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綠膿桿菌、真菌等,均具有優異的殺菌和抑菌作用。
產品使用簡便,易溶於水,耐熱性能優異,對基材外觀影響小,易吸附在基材表面。可廣泛用於紡織品、水性塗料、污水處理、傢具表面處理、洗手液、洗衣液等洗護產品中。

Ⅲ 抗菌劑種類 抗菌劑的種類有哪些

一、無機抗菌劑
主要是指以銀銅鋅等金屬或其離子,採用物理吸附離子交換方法,附載於多孔材料,利用金屬離子的抗菌能力,通過緩釋作用達到長效抑菌的目的。在眾多金屬離子中,汞、銀、鎘、銅、鋅等均具有較強的抗菌能力,但使用時安全無毒的僅限於銀、鋅和銅離子,且銀離子的抗菌能力遠強於鋅、銅等其他金屬離子。因此,無機銀系抗菌劑居於無機抗菌劑的主導地位。根據載體的不同,已開發出不同種類的銀系抗菌劑,如:沸石載銀、活性炭載銀、磷酸銅載銀、磷酸鈣載銀、硅膠載銀、磷酸鋯載銀、羥基磷灰石載銀等。
主要品種:
銀沸石,銀活性炭,銀硅膠,銀玻璃珠,銀羥基磷灰基抗菌劑,磷酸鈦鹽,銀/鋅復合。
優點:
耐熱性好(>600℃),抗菌譜廣,有效抗菌期長,毒性低,不產生耐葯性,安全性高。
銀系離子抗菌劑具有抗菌活性高、安全性好(毒性小、無刺激性、 無致癌性、無致畸形等)、耐熱性好等優點。其中, 載銀氟石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的MIC(最低抑菌濃度)為62.5μg/kg-250μg/kg,對酵母類的MIC為250μg/ kg -500μg/kg,對真菌類的MIC為500μg/kg-1000μg/kg。
缺點:
銀系抗菌劑易變色,製造困難,在材料料中使用工藝復雜。
1、這類材料中游離出的銀離子在陽光照射下或加熱至一定溫度後很容易被還原成單質銀而呈灰色或褐色,影響製品顏色;
2、由於無機載體的作用,載銀抗菌劑會嚴重影響製品尤其是薄膜類塑料製品透光度;
3、由於銀原料貴重稀少,致使銀系抗菌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4、抗真菌和黴菌效果較差。
二、有機抗菌劑
有機抗菌劑主要是以季銨鹽類、雙胍類、醇類、含氯類鹽酸、(異)噻唑類、有機鹵化物、有機金屬化合物、酚類、吡啶類、咪唑類鹵代烷基類、碘化物等等為主成分的抗菌劑。
主要品種:
銨鹽,酚醚類,苯酚類,雙胍類,異噻唑類,吡咯類,有機金屬類,咪唑類,吡啶類,噻唑類等。
優點:
殺菌速度快,殺菌能力強,部分抗菌劑無毒,加工方便,顏色穩定好。
缺點:
耐熱性差(塑料加工溫度下易分解失效,且分解產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易溶劑環境中析出,易產生耐葯性,分解產物有毒,安全性沒有完全確定。
三、天然抗菌劑
天然抗菌劑是指殼聚糖、甲殼質、日柏醇、艾蒿、蘆薈等本身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質為主成分,來自於天然提取物,經過改性得到的抗菌劑。主要應用於食品包裝袋等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製品。
主要品種:殼聚糖,山梨果等
優點:抗菌效率高,安全無毒
缺點:加工困難,耐熱性差,使用壽命短
四、復合抗菌劑
復合抗菌劑就是前三種抗菌劑的不同組合得到的一類高性能抗菌劑的統稱。
主要品種:聚苯乙烯已內醯脲,聚吡啶,聚噻唑等
優點:長效,廣譜,安全無毒,顏色穩定性好
缺點:研究剛剛起步 科普茵科技的施工敬上

Ⅳ 抗菌劑有那麼多種,請問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要怎麼區分呢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抗菌劑主要有三類:天然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和無菌和無機抗菌劑。

天然抗菌劑的成分主要來源於天然動植物提取物,其優點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毒、無刺激,缺點是耐熱性差、抗菌時效短。例如殼聚糖。

有機抗菌劑種類繁多,其中常用的大概幾十種,包括季銨鹽類,有機金屬類,有機鹵代物,醇,酚,醚類,還有呋喃類、吡咯類、咪唑類等等,其優點是殺菌速度快、種類多、顏色穩定性好,缺點是部分毒性較大、耐熱性較差、易產生耐葯性。例如季銨鹽、乙醇。

無機抗菌劑是目前應用十分廣泛的抗菌劑,主要有Ag+、Cu2+、Zn2+、TiO2、ZnO、WO3等,其優點是廣譜性、耐熱性、耐酸鹼,缺點是易變色、部分需光催化,例如載銀氧化鈦、載銀沸石。

抗菌劑的分類及特點

Ⅳ 抗菌葯有哪些

抗菌葯是指用來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一類葯物,它對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抗菌葯從來源上看,可以分為:①抗生素:是微生物產生的天然物質,對其他細菌等微生物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如青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等;②半合成抗生素:以抗生素為基礎,對其化學結構進行改造而獲得的抗菌葯,如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多西環素、利福平等;③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菌葯:如喹諾酮類、磺胺類葯物等。臨床上,一般根據化學結構和作用特點對抗菌葯進行分類:
(1)β-內醯胺類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前者包括青黴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等;後者包括頭孢唑啉、頭孢氨苄、頭孢西丁、頭孢噻呋等。
(2)氨基糖甙類: 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
(3)四環素類: 如土黴素、四環素、金黴素等。
(4)醯胺醇類: 如甲碸黴素、氟苯尼考等。
(5)大環內酯類: 如麥迪黴素、螺旋黴素等。
(6)林可黴素類: 如林可黴素、克林黴素等。
(7)其他抗生素: 如多肽類、多烯類、含磷多糖類等。

Ⅵ 抗菌劑有什麼特點

抗菌劑一般分為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和天然抗菌劑。

無機抗菌劑
利用銀、銅、鋅等金屬的抗菌能力,通過物理吸附離子交換等方法,將銀、銅、鋅等金屬(或其離子)固定在氟石、硅膠等多孔材料的表面製成抗菌劑,然後將其加入到相應的製品中即獲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水銀、鎘、鉛等金屬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對人體有害;銅、鎳、鉛等離子帶有顏色,將影響產品的美觀,鋅有一定的抗菌性,但其抗菌強度僅為銀離子的1/1000 。因此,銀離子抗菌劑在無機抗菌劑中佔有主導地位。
銀離子類抗菌劑是最常用的抗菌劑,呈白色細粉末狀,耐熱溫度可達1300℃以上。銀離子類抗菌劑的載體有玻璃、磷酸鋯、沸石、陶瓷、活性炭等。有時為了提高協同作用,再添加一些銅離子、鋅離子。其中生物碳負載銀子製成的長效生物碳抗菌材料 克服了其他如(玻璃、磷酸鋯、沸石、陶瓷、活性炭)這些載體的不穩定和分布不均的特性。
此外還有氧化鋅、氧化銅、磷酸二氫銨、碳酸鋰等無機抗菌劑。

有機抗菌劑
有機抗菌劑的主要品種有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類化合物,常用於聚乙烯類食品包裝膜中,起抗菌作用。另外還有醯基苯胺類、咪唑類、噻唑類、異噻唑酮衍生物、季銨鹽類、雙呱類、酚類等。有機抗菌劑的安全性尚在研究中。季銨鹽和生物碳通過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制備的季銨化生物碳抗菌劑即長效抗菌生物碳材料 [2] 克服了一般的有機抗菌劑耐熱性差些,容易水解,有效期短的問題。

天然抗菌劑
天然抗菌劑主要來自天然植物的提取,如甲殼素、芥末、蓖麻油、山葵等,使用簡便,但抗菌作用有限,耐熱性較差,殺菌率低,不能廣譜長效使用且數量很少。

Ⅶ 抗菌劑有多少種

有機系抗菌劑:

有機系抗菌劑的優點是:初始殺菌力強、殺菌即效和抗菌廣譜性好,無論是粉狀或液態,都能比較容易地分散使用。加上已開發幾十年,技術成熟,價格也相對便宜。但是它也有諸多致命弱點:如化學穩定性差,不耐熱。遇熱、光或水等容易揮發,難以實現長效;在許多高聚物的高溫、高壓、高剪切加工條件下易分解失效,甚至產生有毒的分解產物。特別是在塑料中?使用時易遷移,導致抗菌壽命短(使用壽命只有2-3年),成本高。有機系抗菌劑的分類?有機系抗菌劑可分為化學合成抗菌劑和天然抗菌劑兩大類。
1.化學合成抗菌劑(見下表):類別主要產品醇系如異丙醇、乙醇等酚系如3-甲基-4-異丙基苯酚、甲酚等醛系如甲醛有機酸系如丙酸、山梨酸鉀酯系如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醚系如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三氯新)過氧化物、環氧化物系如過氧乙酸、環氧乙烷?鹵素系如N-(氟二氯甲基硫)鈦醯亞胺咪唑系如2-(4-噻唑基)苯並咪唑(TBZ)噻唑系如2-正辛基-4-異噻唑啉-3酮-腈系如2,3,5,6-四氯異肽腈,亞甲基氰酸脂吡啶系如2-吡啶酚-1-氧化鈉三嗪系如N,N'N」–三羥基六氫三嗪季銨鹽系如苄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銨(新潔而滅)有機金屬系如8-羥基喹啉銅?雙胍類
如1,1-六亞甲基雙[5-(4-氯苯基)雙胍]二葡萄糖酸酯其它如環狀氫化合物、鹽醯基苯胺化合物、氧代雙苯氧基砷等
2.天然抗菌劑:主要來自天然物質的提取物,如殼聚糖由來自於天然貝殼、蟹殼、蝦殼、魚骨及昆蟲等動物殼體的非常堅硬的部分,經脫去N-乙醯基獲得。類別主要產品殼聚糖如β-1,4-聚葡萄糖胺(脫乙醯殼聚糖多糖)、O-羥甲基殼聚糖(O-CMCh)日柏醇如UNIKA?MCAS-25(微膠囊化的日柏醇)、檜醇等?酸性物質鹼性物質油?脂?如蓖麻油、椿樹油、食用油等天然抗菌劑的優點是,不屬化學製品,完全是從天然食物或植物中提取,或直接使用的,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人畜或環境一般不產生污染危害,生物相容性好,因而受到青睞。但其缺點也是明顯的:抗菌功能有限,做不到廣譜長效。使用這種抗菌劑後,會使食品、用品產生異味或變色,特別是天然類抗菌劑在150~180℃就開始炭化分解,使應用范圍受到極大限制。有機系抗菌劑的滅菌機理有機抗菌劑因品種繁多,滅菌原理不盡相同。天然抗菌劑:酸鹼性物質是通過其破壞微生物的細胞壁、細胞膜,進而使細胞蛋白質凝固,實現滅菌;各種醇類是使細胞蛋白質變性,干擾細胞代謝,完成滅菌的;脫乙醯殼多糖類天然抗菌劑,其滅菌原理是,本身含有氨基酸,屬陽離子,而微生物細胞壁是由酸和磷脂陰離子等組成的。兩者結合後,阻礙微生物的發育和繁殖。化學合成抗菌劑有的是阻礙微生物細胞的能量代謝,有的是阻礙微生物細胞的蛋白質合成(DNA合成),有的是阻礙?微生物細胞壁的合成等。

無機系抗菌劑:

無機系抗菌劑可分為4類:含金屬離子的抗菌劑;TiO2光催化(或叫光觸媒)抗菌劑;3.?金屬氧化物抗菌劑具有遠紅外輻射功能的抗菌劑。
含金屬離子的抗菌劑?含金屬離子的無機鹽或絡合物的無機抗菌劑品種最多,用途也最多,產量也最大。其特點是抗菌性和安全性高,耐熱性好,抗菌范圍廣,有效期長。製法:通過物理吸收或離子交換等方法將無機抗菌成分(各類無機氧化物和無機金屬鹽類的金屬離子)固定在載體上而製成的抗菌劑。
抗菌成分:主要有銀、銅、鋅及其化合物;其中銀及其化合物用得最多。
載體材料:主要有:沸石系、硅膠系、玻璃系、磷酸鈣系、磷酸鋯系、硅酸鹽系、氧化鈦系、晶須系等。
抗菌機理:①重金屬離子通過與蛋白質的巰基(-SH)反應,破壞細菌的細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細胞喪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②金屬陰離子與細菌結合,破壞細菌正常代謝,導致微生物死亡或抑制其繁殖。無機系抗菌材料(劑)研究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發成功的新型抗菌制劑。它的盛行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事情。由此形成了新型無機抗菌劑的開發和抗菌加工技術的革新。由於其獨特的優點,現在已成為抗菌劑研究的熱點。它代表了抗菌劑的發展方向,有巨大的開發應用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途。?TiO2光催化(或叫光觸媒)抗菌劑TiO2等氧化物半導體,其光催化作用,可應用於利用水產生氫、氧,水處理,除臭、脫臭、氧化除去NOx等大氣污染物等,是一種多功能型抗菌劑。其特點是在沒有光照射的狀態下,不產生抗菌效果,即氧化物光催化劑為了產生活性氧,光照是必不可少的。
作用機理:主要的抗殺菌機理在於TiO2被光照後產生電子空穴對,並與其表面吸附的OH-和O2作用生成羥基自由基和超氧化物陰離子自由基O2-·,這兩種自由基均非常活躍,當遇到細菌時直接攻擊細菌的細胞,抽取有機物的H原子或攻擊其不飽和鍵,導致細菌蛋白質變異和脂類分解,以此殺滅細菌並使之分解,得到殺菌、防霉、除臭的作用。
積極利用抗菌活性不同於依賴於溶出金屬離子的銀系抗菌劑的TiO2的特點,開發即使在暗時也有抗菌活性的光催化系抗菌劑是目前人們感興趣的課題。金屬氧化物抗菌劑?具有抗菌活性的氧化物有氧化鎂(MgO)、氧化鈣(CaO)、氧化鋅(ZnO)和鈣制劑,其可在陶瓷、牡蠣、扇具等燒成粉末和天然礦石等中發現。其抗菌機制是細菌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受傷直至死亡。與抗生物質和抗生劑的作用相似。?具有遠紅外輻射功能的抗菌劑這類抗菌劑有Mg-Al-Si-Zr-稀土系(白色)和Mn-Fe-Co-Ni-Cu-Cr系(黑色)等,是一種光熱轉換功能材料。它從環境種吸收光和熱後,以遠紅外輻射能量形式輸出。常溫下能發射出2~18微米波長的遠紅外線,能激活空氣和水,產生羥基自由基和活性氧,從而殺死細菌。

復合型抗菌劑:

無機系抗菌劑中的銀系抗菌劑,耐溫高(550oC以上),抗菌長效性好(10-15年)。雖然抗菌效果突出,但銀成本高而且化學性質活潑,易轉變為棕色的氧化銀或經紫外線光催化還原成黑色的單質銀。這樣不僅降低了抗菌性,而且還使白色或淺色製品無法應用。因此,制約了它在更大范圍的應用。鋅系抗菌劑雖無變色問題,價格便宜,但其抗菌性低,不能滿足抗菌要求。國際上,日本經過20多年的研究,在改善銀抗菌劑變色問題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使這個問題得到了初步的解決,但成本卻高居不下。歐美地區以使用有機抗菌劑為主,使用無機抗菌劑也只是近幾年的事。
近十幾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在跟蹤國際無機抗菌劑發展方向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為了使所用抗菌劑能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使用二種以上的葯劑,利用離子交換和多層包覆等技術研製出無機-有機復合型抗菌劑。

其特點:

a.克服了葯劑效果的極限與范圍,使抗菌廣譜;克服了微生物對葯劑的抗葯性;可延長抗菌劑的時效,即延長添加周期。在低濃度的添加下即產生抗菌效果。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易於與高分子材料進行均勻混合。

Ⅷ 抗菌劑的種類都有哪些

一、有機抗菌劑的主要品種有香草醛或是以乙基香草醛類等化合物,常用於聚乙烯類食品包裝膜中,達到,抗菌作用,目前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行業和醫葯行業,但是天然有機抗菌劑的耐熱性差,不適宜用在塑料等對耐熱性要求較高的行業。目前有機抗菌劑的安全性能尚在研究之中,一般來說,有機抗菌劑耐熱性較差,具有容易水解有效期短等不足之處。

二、無機抗菌劑主要有銀系列、銅系列、鋅系列和鈦系列,在此基礎上還有銀鋅復合系列銀,銀鋅銅復合系,但因為對人力有害而不被廣泛使用。佛無機抗菌劑的特點是:安全性、耐熱性、耐久性良好,但它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目前價格較高和抗菌效果不太明顯,具有遲效性,不能像有機抗菌劑那樣迅速殺滅細菌。而對真菌、黴菌卻幾乎沒有抑制效果,因此目前主要應用於建築行業。

三、天然抗菌劑,主要來自天然物質的提取物,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動物類植物類和礦物類,天然抗菌劑的抗菌作用有限,而且耐熱性較差,殺菌力較低,因此還沒有廣泛的使用,目前使用的范圍較小。

Ⅸ 天然抗菌劑有哪些

抗菌劑是指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使某些微生物(細菌、真菌、酵母菌、藻類及病毒等)的生長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學物質。

閱讀全文

與天然生物抗菌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