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可以利用在哪裡

生物可以利用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27 13:26:42

㈠ 舉列談談現代生物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1、工業方面

(1)生物技術被用來提高生產力,從而提高糧食產量。

(2)生物技術可以改善食品質量。例如,以澱粉為原料,用固定化酶(或酶菌)代替蔗糖生產高果糖糖漿,是製糖工業的一場革命。

(3)生物技術也被用於開發食品品種。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單細胞蛋白為解決蛋白質缺乏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目前,世界上單細胞蛋白產量已超過3000萬噸,質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從主要用作飼料到人民表。

2、農業方面

(1)生物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產量,而且可以快速繁殖。

(2)生物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質,而且延緩植物的成熟,從而延長植物食品的保質期。

(3)生物技術在培育抗逆性作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蟲作物不需要殺蟲劑,不僅提高了種植的經濟效益,而且保護了環境。1999,200萬多畝轉基因抗蟲棉品種在中國推廣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醫葯方面

疫苗主動免疫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注射或口服疫苗可激活免疫系統並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抗體。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將病原體的一些蛋白質基因重組為細菌或真核細胞,並利用細菌或真核細胞產生大量的病原體蛋白作為疫苗。

例如,乙型肝炎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來預防乙型肝炎的,中國生產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是利用酵母表達系統來生產疫苗。



4、軍事方面

過去,幾家美國生物技術公司曾與官方合作,提出生物武器的防衛戰略,但大多數試驗僅是模擬。在911事件以前,美國衛生部用於生物防恐的研究經費為5000萬美元。但911事件以後,該預算大大增加。

5、林業方面

建成並投產了年產2000萬株規模的生產線,成為國內首個應用細胞工程技術實現林木種苗產業化最大規模生產的項目。

㈡ 人體的哪些生物能可以被利用

人體本身的生物能通過多種形式竟可以轉變成電能。比如「重力能」——一個人坐著或站立時,就會造成持續重力能,採用特製的重力轉換器就可以轉換成電能。美國桑托斯公司的超級市場,在出入口處安裝了旋轉門,在地下室安裝了一套發條式能量收集器和轉換器、發電機、蓄電池等。每天數以萬計的顧客進進出出,都要用手推動旋轉門,還要在旋轉路上停留1~3秒鍾。人們發出的生物能就被能收集器收集起來了,經過轉換變成了電能。

還有一家公交公司將發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上面有一排踏板。當行人踏上時,體重壓在板上,使與踏板相連的搖桿從一個方向帶動中心軸旋轉,從而啟動發電機發電。美國還在紐約一條繁華的馬路上,鋪設了20塊金屬板,在每塊板下再放上一個儲蓄循環水的橡皮容器。就利用汽車在金屬板上壓過時,使金屬板將容器內的水高速壓出,經地下管道通往路邊的發電機房,推動水輪機發電。當汽車過後,橡皮容器又恢復回原狀,水又返回容器內,准備再次受壓。如此往復循環,就可源源不斷地發電。據測量,一輛5噸重的汽車壓在金屬板上,就可產生7度電。

還有,就是人體生物能的「熱能」,也可利用。人體每天都要散發大量的熱量,並通過輻射傳播出來。據實測,一般一個5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晝夜所消耗的熱量約為2500千卡左右。這些熱量若蓄集起來,可以將50公斤的水,從0℃加熱到50℃。利用人體的熱能製成溫差電池,就可以將人體熱能轉換成電能。這種溫差電池,可以做得很精巧,放在衣服口袋裡就可以工作。可用它當電源,給助聽器、袖珍電視機、袖珍收音機、微型發報機等供電,自己發電自己使用。這種「自主式」人體熱供電的微型發報機只有半個火柴盒大小,輸出功率為5微瓦,作用距離可達16公里。美國新澤西州修建的電信電話公司總部大樓,利用全公司2000多名職員的體溫供暖,室溫可保持在18℃以上,只有當室外氣溫下降到-9℃以下時,才需要通暖氣來取暖。

專家們預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開發利用自身的人體生物能,必將取得更大成果。

㈢ 現代生物技術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1、越來越多的現代生物技術公司開發家畜醫療產品。美國的動物保健品市場每年約40億美元。美國農業部批準的動物生物製品約100種,主要是預防動物傳染病和常見疾病的疫苗和治療葯物。

2、現代生物技術還應應用於保護珍稀野生動物,通過DNA鑒定鑒定動物物種,跟蹤其活動區域等。
海洋生物技術的應用導致了過度捕撈對海洋生物生存的威脅。同時,為人類從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中發現新葯提供了途徑。例如,海螺中的毒素是一種有效的鎮痛劑,海綿可以用作抗感染劑。

3、現代生物技術在航天發展中的應用,可以為宇航員提供長期太空探索所必需的生命支持環境。

4、現代生物技術還被用於人類考古學和刑事調查,DNA分析可用於研究人類種群的進化史。DNA技術在刑事偵查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執法人員識別犯罪分子。


(3)生物可以利用在哪裡擴展閱讀:

現代生物技術是一個復雜的技術群體。基因工程只是現代生物技術的代表之一,其特點是在分子水平上創造或改變生物類型和生物功能。

此外,在染色體、細胞、組織、器官甚至個體有機體的層面上,創造或改變生物類型和功能的工程,如染色體工程、細胞工程、組織培養和器官培養、定量遺傳工程等,都可以因此,這屬於現代生物技術的范疇。

為這些項目服務的一些新技術系統,如現代發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反應器工程,也被納入現代生物技術系統。

㈣ 生物技術在現實中的應用有哪些

醫療領域:在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受到極大的注目。像是幹細胞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如人工臟器、神經修復等。或是以蛋白質結構解析數據,對於功能性區域(domain)來開發相對應的抑制劑(如:酵素抑制劑)。利用微陣列核酸晶片,或是蛋白質晶片,尋找致病基因。或是利用抗體技術,將毒素送入具有特殊標記的癌細胞。或利用基因轉殖技術,進行基因治療等。基因治療(gene therapy)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患者體內,使之表達目的基因產物,從而使疾病得到治療,為現代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相結合而誕生的新技術。基因治療作為新疾病治療的新手段,給一些難治疾病的根治帶來了光明。 農學食糧:人口快速膨脹,食糧問題正是生物技術應用的切入點。在基因轉殖農作物的開發下,除了轉殖進入抗蟲害基因、抗凍基因外,例如含有維生素A的稻米也問世。在有限耕地下,轉殖農作物解決了品質上的問題。除此之外,觀賞用的花卉等,也靠著組織培養的技術,將高品質的花卉復制生產,提高花卉價值。著名的像是台灣的蝴蝶蘭。另外,經過遺傳工程技術,能產生凝血因子的乳牛也提供醫療用途。生物肥料(biofertilizer)主要利用微生物技術製作的肥料種類。生物肥料不僅給作物提供養料、改善品質、增強抗寒抗蟲害能力、還改善土壤通透性、保水性、酸鹼度等理性化特性,可為作物根系創造良好生長環境,從而保證作物的增產。生物農葯(biopesticide)利用微生物、抗生素和基因工程等產生有殺滅蟲病效果的毒素物質,生產出廣譜毒力強的微生物菌株製作而成的農葯。它的特點有:1.不像化學農葯般見效快,但效果持久。2.與化學農葯比,害蟲難以產生抗葯性。3.對環境影響小。4.對人體和作物的危害性小。5.使用范圍和方法有限制;等等。 軍事科技:基因工程武器(genetic engineering weapon)簡稱基因武器,例子有:插入眼鏡蛇毒液基因的流感病毒和含有炭疽病毒的大腸桿菌。基因武器的特點是:1.生產成本低、殺傷力大、作用時間長。2.對方使用難發現、難預防、難治療。3.使用方法簡單,施放手段多。4.只傷害人,不破壞武器裝備、設施。5.一旦使用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威懾作用。 工業應用:在工業上,利用工業菌種的特殊代謝路徑,來替代一些化學反應。除了專一性提高,也在常溫常壓下,節約能源。也由於專一性高,產生的廢棄物量低,也因此被稱為綠色工業。 環境保護:當環境受到破壞,可以利用生物技術的處理方式,讓環境免於第二次受害。生物具有高度專一性,能針對特殊的污染源進行排除。例如運輸原油的郵輪,因事故,將重油污染海域,而利用分解重油的特殊微生物菌株,對於重油進行分解,代謝成環境可以接受的短練脂肪酸等,排解污染。此外,土壤遭受重金屬污染,亦可利用特定植物吸收污染源。

㈤ 生物體內的能源來源於哪裡

對於地球生物而言,能量的最終來源有兩個:

一是太陽能。植物(准確講,還包括一些光合微生物,如藍細菌等)依靠光合作用將太陽能固定在有機物中,其它生物通過攝取植物,分解植物的有機物獲得能量。

二是地熱能。一般在海底,太陽是肯定照不著了,一些化能自養微生物利用地球的熱能,將一些無機化合物合成有機物。其它生物則通過攝食化能微生物獲得能量。

㈥ 生物能的開發利用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能 生物能 Bio-energy 生物能 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一種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是獨特的,它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生物質所含能量的多少與下列諸因素有密切的關系:品種、生長周期、繁殖與種植方法、收獲方法、抗病抗災性能、日照的時間與強度、環境的溫度與濕度、雨量、土壤條件等,在太陽能直接轉換的各種過程中,光合作用是效率最低的,光合作用的轉化率約為0.5%-5%,據估計溫帶地區植物光合作用的轉化率按全年平均計算約為太陽全部輻射能的0.5%-2.5%,整個生物圈的平均轉化率可達3%-5%。生物質能潛力很大,世界上約有250000種生物,在提供理想的環境與條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高效率可達8~15%,一般情況下平均效率為0.5%左右。 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所有生物質都有一定的能量,而作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農林業的副產品及其加工殘余物,也包括人畜分糞便和有機廢棄物.生物質能為人類提供了基本燃料。 [編輯本段]一、生化轉化過程 : 1.厭氧消化 厭氧消化為一生化轉化過程,依靠不需氧微生物將固體有機物轉化成甲烷、二氧化碳、氫及其他產物,整個轉化過程可分成三個步驟。首先將不可溶復合有機物轉化成可溶化合物;然後可溶化合物再轉化成短鏈(Short chain)酸與乙醇;最後,二步驟的產物再經各種厭氧菌(不需氧生物)轉化成氣體,一般最後的產物含有50~80%的甲烷,最典型產物為含65%的甲烷與35%的二氧化碳。其主要優點為可利用水分含量達90%的有機物,可小規模利用,淤渣能充當農作物的肥料。至於主要缺點為大量廢水需適當處理,氣體產品儲藏費用高。 2.乙醇發酵 糖類作物發酵可製成乙醇。一般所謂的乙醇整批製程(batch process),先將發酵物(糖類作物)稀釋至糖分約為20%(重量),且酸化至Ph4~5,再加入酵母菌(約5%,),再將液體施以分留和精煉。一般2.5加倫糖或5.85 公斤糖(約 2184Kcal)可製造1加倫的乙醇(3.79升,21257Kcal),因此在整個發酵過程中幾無能量損失。若使用澱粉作物(例如,玉米、大麥)做發酵物,必須先將澱粉轉化成可發酵糖分,然後再進行發酵。可供發酵製造乙醇的作物,包括甘蔗、番薯,甜菜等。,由作物發酵生產乙醇的費用約為每公升0.34美元,其高生產成本是由於製程為整批式而非連續的,最終產物(乙醇)含有酵母需再精煉處理。這種產量不足以克服高度工業化的需求。現在美國的消費量將近30億桶,以能含量計約為四十億桶的酒精(酒精的熱能約為汽油的70%)。在美國木材地區此等數字作比較,總計約為70萬平方里(=1.8百萬平方公里),其三分之一-即約16億畝-是有的賣的,且實際可用的約為35億畝,我們認為,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的燃料需求還不能由發酵酒精來克服。 二、熱化學轉化過程 1.熱解: 熱解也稱為干餾(destructive distillation),指在缺氧條件下的加熱作用。將有機物熱解會產生氣體、液體與固產物,大多數熱解氣體(pyrogas)的主要成分為H2、CO2、CO、CH4與少量碳氫化合物(例如,乙烷);熱解液體一般含有乙醇、醋酸、水或焦油(tars)等;至於熱解固體殘余物含有炭(例如,木炭)於灰分等。熱解過程包括下列處理程序:原料粗碎,烘乾粗碎原料,去除雜質,原料細碎,熱解,冷產物,儲存與分配產物。熱解加熱過程中,固態有機物一般於300℃以上開始進行熱解,某些催化劑(例如,氯化洌┛山檔腿冉夥從Φ鈉鶚嘉露取4死噯冉夥從Ψ淺8叢硬⑶也 鋶煞殖K嬡冉庠 嫌敕從ψ刺 瀉艽蟊浠 ǔ5臀掠刖徛 尤瓤剎 罅抗燙宀 錚 燜偌尤扔敫呶陸 隙嗥 宀錚 僮魑露紉不嵊跋炱 宀 鐧鈉分省<偃粢 肟掌 暈 秩忌眨 宀 鏤錆 寫罅康牡 說 煞紙 嶁緯裳躉 錚蚨 檔推 迦劑系娜群 俊?薪材熱解作用一般指在大氣壓和200℃~600℃溫度之間進行,在此狀況下典型的產物包括:木炭 30~35% 有機液體 18~20% 氣體 20% (產品重量相對與乾燥源料的重量) 如果將薪材加熱至1100℃ ,熱解作用依然存在。在此狀況下,大部分液體與固體分餾物將進一步分解,故有較多氣體產物產生.。氣化:有機物的氣化是熱化學反應將固體燃料轉化成可燃氣體。完全燃燒必須發生在有充分氧氣的狀況下,而有機物氧化作用則必須在氧氣不足的狀況下進行。氧化過程的主要反應為: C+ 02 CO 放熱 C+H2O CO+H2 吸熱 CO+ H2OCO2+H2 放熱 C+2 H2 CH4 放熱 最簡單的氧化作用方式為空氣氧化(air gasification),有機物在有限量空氣之下進行不完全燃燒反應。空氣氧化爐構造簡單、價格便宜並且可靠性高,主要缺點在於所產生氣體被空氣中氮氣所稀釋,因此氣體產物的熱值低,經濟效益不高。 2.液體燃料製造 直接液化 使用CO或H2作為還原劑,於高溫高壓下將有機物直接氧化,且均產生油狀液體產物,其可再分餾而充當燃料使用。間接液化 將有機物間接液化的主要方法,採用合成氣體製成原料。而最先發展的間接液化法是處理煤氣液化。A.合成氣體製成乙醇: 此過程在石化工業上應用極廣,多用作乙醇製造。目前可行方法很多,其中最易的方法是將H2與CO在高溫(約300℃)與高壓(約 100Atm)下結合,並使用催化劑。反應方程式為:催化劑 CO+2 H2 ──CH3OH (合成氣體) (乙醇) 此法自薪材提煉乙醇,產率約為360公斤/噸薪材,能量轉換效率約在30~40%之間。顯然乙醇熱含量( 19.8GJ/噸)低於石油燃料(43.7GL/噸汽油),但其仍可用於發動汽、柴油機。B.Mobil法: 若利用Mobil法可將乙醇轉化成高辛烷值汽油,因此可免修改引擎。此方法在試驗室內己獲證實,轉換效率可達90% 。紐西蘭目前正籌建一座日產量12500噸合成石油工廠,可將天然氣轉化為乙醇。C Fisher-Tropseh法: Fisher-Tropsch法利用催化劑將合成氣體製成碳氫燃料。此法發明於1920年,而二次大戰時盛行於德國,以製造合成燃料,今日南非利用此法以轉換煤碳,但產物復雜,目前正研究尋求適當催化劑以使產物化單純化。此法若改採用有機物做原料,則產物的硫含量較低。目前研究中之另一有機物間接液化法,是將熱解氣體製成合成石油,其未來發展潛力被看好。此技術稱為「China lake process」,其採用先進的「快速熱解」步驟,它比標准熱解法可產制含較多幣屬烴(olefins)的氣體產品。此氣體產品再經壓力聚合成高分子量碳氫化合物,經精煉後即可成為有用燃料。據估計總轉換率有22%。 沼氣利用 沼氣: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被微生物分解發酵生成的一種可燃性氣體.有成生物氣其主要可染成分時甲烷,含量佔60%左右,此外,二氧化碳佔40%左右,以及其他微量成分.沼氣在農村有廣泛的應用,探索出多種沼氣利用技術:下面是幾個應用例子:豬場糞便沼氣發酵處理技術背景與意義。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改善和外向型農牧業的發展,我國畜禽養殖業集約化生產近十年來發展迅速,每個大中型畜禽場日排放糞水上百噸,嚴重危害城郊環境衛生,同時成為阻礙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豬糞水是一優質有機肥源,早先融合於傳統農業生產中,進入良性生態循環,它又是一種良好的生物質能資源,通過沼氣池發酵回收生物質能沼氣,已為人們熟識,而且回收沼氣的過程不僅能夠保持糞水的肥料成份,還可以增進肥質的速效化和腐殖化。農業的集約化生產在顯著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同時,不幸伴隨著大農業生產良性生態循環體系的肢解。集約化畜禽業生產與農業生產脫離,大量的糞水資源未經妥善處理而任意排放,而成為社會注目的公害,因此對集約化豬場糞便污水進行處理意義重大。技術貓述 技術原理:通過對集約化豬場糞水進行包括固液分離段、制肥段、厭氧兩步消化段和好氧處理段在內的處理過程,實現豬糞水的綜合處理,充分回收資源。技術關鍵:固液分離技術,厭氧消化過程,好氧物化處理。優缺點評價:(l)從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和產品商品化出發,優化組合相關的科學技術,不僅能獲得較高的能源、生態和環境效益,而且可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2)因各工藝段的銜接點均設有緩沖環節,運行中能夠充分承受豬場糞水水質、水量和 pH等的沖擊,確保系統高產能運作和獲取穩定的優異效果。技術指標及要求條件:日處理存欄6500-7000頭的豬場全部糞水100-200噸舊,日產沼氣約300立方米和商品化有機復合肥約1.5噸。主要設備:產酸池、調節池、物化濾池、接觸氧化池、腐化塔、曬道、乾燥房。養豬、產氣、積肥多功能戶用沼氣池建設技術背景與意義。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形式主要以戶為單位,大多數農戶既經營種植業也經營養殖業,而戶用沼氣池以農戶生產和生活中的廢棄物作為發酵原料,製取沼氣及多種厭氧消化產物,從而解決了農戶生活用能,並滿足生產中的某些需求,所以建設戶用沼氣池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本項技術旨在設計一種實用性強、便於管理的飼、氣、肥多功能沼氣及相應配套工藝。技術描述 技術原理:針對水壓式沼氣池進出料難,冬季產氣率低和農村能源、飼料、肥料缺乏等問題並結合庭院經濟的發展和衛生狀況設計,冬季利用塑膜溫室為沼氣池和豬舍增溫保溫,使沼氣池正常運轉,豬安全越冬。夏季利用棚架種植瓜豆、葡萄,為豬舍遮蔭,使豬舍冬暖夏涼。技術關鍵:池型結構,塑膜溫室的建造,秸稈酸化和粗飼料預處理。優缺點評價:(1)投資少、見效快、實用性強,便於施工管理,綜合效益好;(2)秸稈不直接人池,解決了沼氣進出料難的問題;(3)除貯糞池外,其它設備均設在豬圈內,豬舍冬暖夏涼,實現了能源、飼料、肥料種植、養殖、環保多位一體的良性循環。技術指標及要求條件:(l)產氣率: 0.3-O.5立方米/立方米·天;(2)用氣時間:10-12個月;(3)酸化池容積 1立方米,粗飼料預處理池容積0.2立方米;(4)貯氣罩容積:接日產氣量的50%設計,其它參數接國標池要求設計。每間豬舍長4米,寬3米,四面牆體中空8-10厘米,填充保溫材料(珍珠岩粉或蛭石),前牆高90-100厘米,下留出水孔,後牆高180-190厘米,上部留一小窗,下留通風孔,中校高230厘米。圈後設走廊,寬70厘米,前牆拱架用竹木搭成,採光材料用普通白塑膜,夜間用草簾保溫。豬舍地面南高北低,斜度5',水泥混凝士澆注,厚3厘米。l1月底或12月初扣棚,4月初拆棚。夏秋為自然溫度發酵,冬季在豬圈上建溫室為沼氣池增溫保溫。啟動原料為牛馬糞,啟動後以豬糞為補料,配以人糞尿、秸稈酸化水、粗飼料浸泡酸液等,3-5年大換料一次。資金條件:全套設備一次投資1300元。主要設備:主池、秸稈酸化池、粗飼料預處理池、溢流管、進料口、貯氣罩、廁所。使用沼氣應注意哪能些安全問題:沼氣是廣大農村目前正大力推廣使用折一種新能源,但由於沼氣池是密封的,空氣不流通,缺氧氣,所以應嚴禁輕易入池,以防止中毒窒息。進料時,只能從進料口和活動蓋口進料。確需下池換料、出料或維修沼氣池時,須打開進出料口和活動蓋,三天後方可下池。下池前,為防萬一,可選取放一隻雞或鴨入內。觀察數分鍾,如發現池中雞鴨出現窒息反應,則說明池內沼氣多氧氣少,千萬不能入池。下池時,池上要有專人看護,下池的人可腰系繩子,如發生中毒窒息徵兆,可及時拉出池外。另外,應特別注意不要放含磷高的原料(如菜籽餅、棉餅、磷肥等)入池,因這些原料在池內易產生劇毒氣體,會導致人中毒死亡。二、防止池體爆炸。沼氣如在沼氣池內遇火燃燒,極易引起池體爆炸,因此,嚴禁在活動蓋口和導氣管口點火,否則易將火引入池內,使池內氣體燃燒,引起爆炸。新建的沼氣要在水泥達到強度以後才能進水試驗。進水速度要慢,特別當水已封門時,不能用抽水機進水,以免進水速度過快,池內壓力急速上升而脹破池體。另外,還應定期檢查並排除輸氣管內的積水,否則積水過多,會使池內氣壓被積水阻隔,不能正常反應在壓力表上,就有脹破池身的危險。 三、防止火災燒傷。在用沼氣煮飯炒菜時,要先擦燃火柴,再扭開沼氣開關。如先扭開關後點火,沼氣充滿灶內,遇火易燒焦頭發、眉毛,燒傷皮膚。在出料或維修沼氣池時,千萬不能點蠟燭、油燈等明火進池,只能用手電筒,池內切忌吸煙。在沼氣池、導氣管、輸氣管周圍嚴禁燒火,特別不能讓小孩在進出料間附近玩火,以免發生火災。當聞到室內有臭雞蛋味時,說明有沼氣泄漏,應立即打開門窗,讓室內空氣流通。此時,絕不能在室內點火,要盡快關掉總開關,找到漏氣設備的管理,如輸氣管因鼠咬或老化破裂,要及時進行更換。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78812.htm?fr=ala0_1
滿意請採納

㈦ 生物能在環保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大量新材料的問世,極大地改善和發展了各種機器和工具的性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也帶來了大量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甚至給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威脅。為此,從保護全球環境的角度出發,科學家提出了研製環保生物材料的主攻方向。

研製環保材料,就是提倡人們在材料制備、應用和回收循環過程中減少公害,同時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即用最少的材料實現如今,人們在家居裝修中更加青睞環保材料最大的功用。在這種材料的研究中,科學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各種生物環保材料不斷地涌現出來。

在減少材料制備過程中的公害方面,科學家取得了眾多突破。日本北越造紙公司研製的造紙原料「ECF紙漿」便是其中一例。傳統紙漿生產方法都是使用氯氣進行漂白,這樣漂白時就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氯仿。氯仿是一種強致癌物質,而且嚴重污染環境。日本這家公司研究出了不用氯氣而使用二氧化氯漂白的新方法。這樣使氯仿等有害物質減少了99%以上,因此,帶來了世界造紙業的一場革命。

塑料薄膜被農業廣泛使用在開發生物環保材料的過程中,人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學習和模仿某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和性質上,從根本上消除公害。例如,甲殼蟲可以將糖及蛋白質分化成重量輕而強度高的堅硬外殼材料;蜘蛛吐出的水溶蛋白質在常溫常壓下變成不可溶的絲,而絲的強度比防彈背心材料還要堅韌;鮑魚利用人們通常認為的一些用途不大的簡單物質,如海水中的碳化鈣結晶成強度非常好的貝殼;林林總總,如果能破解以上這些奧秘,並把生物的這些奇異的功能用到生產材料上,便可生產出嶄新的高級人工合成材料,又不造成環境公害。這也是科學家今後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㈧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在哪些地方利用了生物資源

如下:

穿衣:皮、毛、絲、棉、麻。

飲食: 肉、蛋、奶、糧食、蔬菜、水果、可食用的蘑菇。

出行:馬、駱駝。

生物資源簡介:

生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

經典的生物資源是指當前人類已知的有利用價值的生物材料,泛義而論,對人類具有直接、間接或具潛在的經濟、科研價值的生命有機體都可稱為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等。

㈨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各生物該如何利用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人們對這種關系巧妙地加以利用,也可以使它向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從總體上提高農業生物的生產能力。

我國在種植業方面所創造的豐富多彩的輪作倒茬、間套混作方式,就是建立在對作物種間互抑或互利關系的深刻認識上,從而順應物情,趨利避害。如陳訏推薦桑樹下種薴麻,由於桑根深,薴根淺,「並不相妨」,而且給薴麻施肥時,桑亦獲得肥料,對兩者都有好處。賈思勰提倡槐樹籽和大麻籽混播,不但在槐樹苗長大前增加生產物,而且可以利用大麻直立生長的特點,迫使槐樹也直立生長。楮樹籽和大麻籽混播,到了冬天可以利用大麻植株為楮樹苗保暖。

在畜牧業方面,利用人類不能直接食用的農作物秸稈糠秕飼畜,畜產品除供人類食用外,其糞溺皮毛骨羽用於肥田,還利用畜力耕作,這已是基於農牧互養關系的多層次的循環利用,雖然是屬於比較低級的形式。稻田養魚,魚吃雜草,魚屎肥田,魚稻兩利,亦屬此列。在池塘養魚中,我國古代普遍實行草魚、鰱魚等魚類混養。古人指出混養的好處是,「草魚食草,鰱則食草魚之矢(屎),鰱食矢而近其尾,則草魚畏癢而游,草游,鰱又隨覓之。凡魚游則尾動,定則否,故鰱草兩相逐而易肥。」(《廣志繹》)這是對某些魚類共生優勢的利用。

閱讀全文

與生物可以利用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