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母豬獸用生物素怎麼看真假
這東西真假的話,真的看不出來,從來沒用的話,應該不好分辨
② 乳豬催長劑
隨著現代養殖業的發展傳統的飼料已經不能滿足豬的營養需求,因此,出現了一系列的豬飼料添加劑,最近就有養殖戶詢問豬吃什麼催長劑長得快,為了有效的解決養殖戶的需求,火爆獸葯飼料招商網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以下的總結。
豬吃什麼催長劑長得快
一、維生素E和生物素
近年的研究表明,仔豬飼料中使用高劑量的維生素E,可增強豬的免疫力,降低斷奶仔豬死亡率,並可預防仔豬水腫病的發生,減少仔豬斷奶應激。實際應用時,維生素E的添加量為40~60克/噸。生物素主要作為一種輔酶,參與多種重要的新陳代謝,可促進仔豬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目前市場出售的生物素含量一般為2%,添加量為30~50克/噸,可取得較好的飼養效果。
二、酶制劑
由於仔豬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較差,消化酶明顯不足,因此,需要在仔豬飼料中添加酶制劑,以彌補仔豬消化生理的不足,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酶制劑以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纖維素酶等復合酶較理想。據實驗,在35日齡的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1%的復合酶,可提高日增重8%,飼料轉化率提高35%以上。
三、調味劑
為了提高仔豬的採食量,改善飼料中的不良氣味,增加適口性,在仔豬飼料中通常要添加調味劑,如美國乳豬香、乳豬寶等。據報道:在飼料中添加乳豬香和乳豬寶,仔豬日增重可提高10%~18%,採食量提高10%~15%。調味劑一般為400~500克/噸。
四、其他豬催長劑
1、喂艾葉法。艾葉營養豐富,對豬有抗病作用。日本在豬日糧中添加2%艾葉粉,除日增生可提高5%-10%外,飼料消耗可下降7%-12%。
2、喂沸石粉法。日本在飼料中添加5%沸石粉喂肉豬,每增加1公斤沸石粉,可使肉豬增重4公斤,節約飼料近1/4,並能減少豬支氣管炎、胃腸炎,佝僂病和仔豬腹瀉等症。用來喂母豬,還可加快仔豬的生長發育速度。
3、喂稀土法。豬催肥專家了解到,美國在肉豬1公斤飼料中,添加2.5克稀土,可使豬增重20-45公斤,提高飼料利用率3%12%。
4、喂糖精或小蘇打法。在每公斤飼料中加0.05克糖精,可大大提高肉豬的採食量,日增重提高7%,每增重100公斤重量,飼料消耗和成本分別下降4.8%和3.5%。糖精喂豬可先溶於水,然後拌料飼喂。在缺乏賴氨酸供應的情況下,可採用小蘇打代替,不僅成本低,而且可收到同樣的增重效果。小蘇打用量:小豬日喂10克,中豬日喂20克,大豬日喂30克。
5、喂油脂法。日本研究,在斷奶仔豬的飼料中,添加大豆油和椰子油各50%的混合油,每天在飼料中添加量為日糧的2%-5%,其增重比對照組(即不喂油脂的)高14.5%。
豬吃什麼草
馬齒莧
豬常食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等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對百日咳、肺結核、子宮出血等有防治作用,還有興奮平滑肌和利尿的作用。
蒲公英
柔嫩多汁,飼用價值很高,對豬來說是一種多用途優質保健飼料,既可鮮喂也可干喂。在豬飼料中添加2%-3%的蒲公英乾粉,具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助消化、健脾胃的功能。能增進食慾,促進生長,可預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的各種疾病,特別是對豬鏈球菌病,治療效果尤佳。
車前草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養豬的好飼料,全國各地均有生長,而且盛夏至初秋為旺長期,車前草含有大量黏液質、琥珀酸、膽鹼等,可利尿、涼血、解毒。車前草既可鮮喂,也可製成乾粉添加在飼料中飼喂,添加量為3%-5%,常喂可預防和治療各種炎症、尿血、皮膚瘡毒、呼吸道疾病,並可治療熱病痢病等。
此外,根據豬採食量大、要求飼料纖維素含量少、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特點,喂豬的最佳飼料作物是子粒莧,其次為苣蕒菜(苦麻菜)、俄羅斯飼料菜、菊苣等。為解決冬、春季青飼料不足的問題,還要種植飼料用玉米、甜高粱等。
養母豬和種公豬,種植苣蕒菜和胡蘿卜是必不可少的。選擇牧草品種要長短結合,以短期見效為主,如子粒莧、苣蕒菜等,以長期見效為輔,如菊苣、串葉松香草等。草種確定後,還存在品種、種子質量及引種地的選擇問題。子粒莧應是畜禽的首選飼料作物,因它適應性強、再生快、產量高、品質好,各類畜禽均喜食,適口性僅次於苣蕒菜,是魯梅克斯、俄羅斯飼料菜、串葉松香草所不能比的。
③ 促進豬生長的添加劑都有哪些
(1)維生素E和生物素
近年的研究表明,仔豬飼料中使用高劑量的維生素E,可增強豬的免疫力,降低斷奶仔豬死亡率,並可預防仔豬水腫病的發生,減少仔豬斷奶應激。實際應用時,維生素E的添加量為40~60克/噸。生物素主要作為一種輔酶,參與多種重要的新陳代謝,可促進仔豬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目前市場出售的生物素含量一般為2%,添加量為30~50克/噸,可取得較好的飼養效果。
(2)酶制劑
由於仔豬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較差,消化酶明顯不足,因此,需要在仔豬飼料中添加酶制劑,以彌補仔豬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飼料利用率。酶制劑以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纖維素酶等復合酶較理想。據試驗,在35日齡的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1%的復合酶,可提高日增重8%,飼料轉化率提高35%以上。
(3)調味劑
為了提高仔豬的採食量,改善飼料中的不良氣味,增加適口性,在仔豬飼料中通常要添加調味劑,如美國乳豬香、乳豬寶等。據報道,在飼料中添加乳豬香和乳豬寶,仔豬日增重可提高10%~18%,採食量提高10%~15%。調味劑一般用量為400~500克/噸。
(4)酸化劑
在仔豬飼料中添加檸檬酸、延胡索酸、甲酸鈣等有機酸,可降低飼料和胃腸道的pH,促進仔豬生長發育,改善飼料利用率,並可控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有效防止仔豬疾病的發生。據報道,在仔豬飼料中添加1.5%~2%的延胡索酸,可提高仔豬日增重8%,採食量提高5.2%,飼料利用率提高4.4%。在仔豬日糧中添加1%~1.5%的甲酸鈣,日增重可提高2.8%~4.9%,同時可明顯降低仔豬痢疾的發病率。
(5)微生物制劑
微生物制劑是一種新型的促生長劑,具有維持消化道菌種的動態平衡,抑制和排斥主要病原菌,如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增加乳酸,穩定消化道pH水平,調節腸道內電解質平衡,防止腹瀉發生,提高動物的免疫應激能力等功能。據報道:仔豬從出生後1~2天開始直接飼喂益生素,斷奶仔豬成活率可提高4%~5%。而另據報道,添加微生物制劑可提高仔豬成活率7%,下痢減少20%。實際應用時,可在仔豬飼料中添加益生素2~3千克/噸。
④ 求一個豬用4%預混料的配方
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麥麩5斤;豆餅20斤;白糖4斤;魚粉6斤;食鹽4兩;預混料5兩。
⑤ 母優搭檔 豬用多少錢一多少錢一包
一包158元,我也有買過,一整箱是4740塊錢,還會送一些贈品。
⑥ 豬需要哪些水溶性維生素它們對豬有什麼用處怎樣補充
水溶性維生素中包括維生素B族(B1、B2、尼克酸、泛酸、B12等)及維生素C。這類維生素都能溶於水,在豬機體的代謝中特別重要。又由於它們很少或幾乎不在體內貯存,當組織內的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多餘的部分便從尿中排出。因此,短時期內的缺乏或不足,都會影響到整個代謝活動,從而影響到豬的生產性能和抗病力,但臨床上不一定被識別,只有較長時期的缺乏或不足,才表現出特異性症狀。
維生素B1又叫硫胺素、抗神經炎維生素。它對碳水化合物轉化時形成的丙酮有解毒作用,為糖類代謝所不可缺少。缺乏時早期出現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嚴重時心肌壞死,心包積水,心臟肥大無力而猝死。
維生素B1廣泛存在於谷實類飼料的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麩皮、豆類、青綠多汁飼料及中草葯中的防風、車前子中都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1在酸性飼料中相當穩定,加熱到120℃也不會被破壞,但在減性飼料中就很容易被破壞。
在飼糧配合中一般不考慮額外添加,只有在非常惡劣的條件下才考慮添加以減少應激。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在豬體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表現在生產上具有提高飼料利用率的作用,還與母豬的繁殖有關。
維生素B2缺乏時,可導致青年母豬不發情和生殖力衰竭,妊娠母豬死胎的比例可達100%,或於產後48小時內死亡。仔豬生長緩慢,白內障,步態僵硬,皮脂溢,嘔吐和脫毛。
維生素B2廣泛存在於青綠多汁飼料及乳、蛋、酵母中,但在大部分穀物飼料中含量少,豬自身又不能合成,配製飼糧中需添加。泛酸又叫維生素B3、抗皮炎因子,因廣泛存在於一切動植物中而得名。泛酸缺乏的主要表現為後退不正常搖擺,像鵝走路,即「鵝步」,其他症狀如生長速度下降,下痢,食慾減退,皮膚乾燥,被毛粗糙,免疫功能下降等。在母豬還表現為雖懷孕卻不產仔,因胚胎死亡被吸收,嚴重時,基本不能繁殖。
長期喂給玉米為主的熟料,易患泛酸缺乏症。故宜採用生料喂豬,並在日糧中搭配豆科牧草、糠麩、花生餅、酒糟等含泛酸較多的飼料。
在集約化養豬的日糧配製中,需要添加泛酸。合成泛酸一般是以泛酸鈣的形式添加,泛酸鈣比泛酸更穩定,D-泛酸鈣有92%的泛酸活性,DL-泛酸鈣只有46%的活性,DL-泛酸鈣和氯化鈣的復合物僅有32%的泛酸活性。煙酸又稱為尼克酸、抗賴皮病維生素、維生素PP或維生素B5。豬日糧中缺乏煙酸時,會發生壞死性腸炎或血痢,其症狀類似於豬痢疾或鞭蟲感染,也表現出增重緩慢、厭食、嘔吐、皮膚乾燥、皮炎、被毛粗糙等症狀。
小麥、黃玉米、高粱、燕麥等穀物籽實中的煙酸大部分不能被幼豬利用。除新生仔豬外,豬可以將飼料中的色氨酸轉化為煙酸,轉化效率約為50:1。因此,日糧中應添加足夠的煙酸。
游離尼克酸或游離尼克醯胺,是合成煙酸的兩種活性形式。維生素B6維生素B6是一組類似化合物的總稱。飼糧中多以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和磷酸吡哆胺的形式存在,在豬體內與蛋白質、氨基酸的代謝有關。
一般來說,飼料中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B6就能滿足豬的需要,在穀物-豆粕型飼糧中不需要添加,只是當飼糧中含有亞麻餅時才需要添加,因為,亞麻餅中含有維生素抑制因子。
維生素B6缺乏,會降低食慾和生長速度。生物素又稱為維生素H和維生素B7。對豬體內各種有機物的代謝均有作用,豬除了從飼料中獲得生物素外,腸道微生物也可合成。因此,豬很少發生生物素缺乏症。只有當給豬施用了磺胺類葯物,阻礙了腸道微生物的活動,或飼喂由特別缺乏生物素的飼料配製成的飼糧,或飼糧中含有大量脫水雞蛋清(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或飼喂儲存過程中發霉的穀物飼料時,才會出現缺乏症:過度脫毛,皮膚潰爛,眼周圍滲出液,口腔黏膜炎症,蹄橫裂以及腳墊裂縫和出血。
應根據具體情況考慮飼糧中添加生物素。葉酸即維生素B11,它與維生素B12共同對氨基酸和核酸代謝起重要作用,對血細胞的形成有促進作用,預防貧血,減輕貧血的程度,還可以促進腸道內微生物合成維生素C。豬可以從飼糧中和腸道微生物合成中獲得足量的葉酸。因此,一般不需要添加,只有飼餵了磺胺類葯物時,才需要考慮添加。
豬體內缺乏葉酸時,表現出的症狀為貧血,增重緩慢或體重下降,被毛褪色。維生素B12又名鈷胺素。是惟一含有微量元素鈷的維生素,對蛋白質的利用起重要作用。豬缺乏時,食慾喪失,貧血,消瘦,神經極為敏感,母豬產仔少,活力差,育成率低。
植物性飼料中不含維生素B12,豬可以通過腸道微生物合成而獲得。因此,在缺鈷地區或使用抗生素時要考慮在飼糧中添加。膽鹼可由機體合成,除與神經傳導有關外,還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關系,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據報道,豬可利用蛋氨酸合成全部所需膽鹼。因此,當飼糧中膽鹼不足時,飼糧中的蛋氨酸就要用於膽鹼的合成,這說明添加膽鹼可以節約蛋氨酸。
飼糧中膽鹼缺乏時,幼豬表現為體重下降,被毛粗糙,貧血,步態不穩及蹣跚;公豬表現為蹄裂和蹄墊損害引起跛行,和缺鋅症狀類似;母豬表現為產仔數下降,新生仔豬後肢外張,泌乳下降,仔豬斷奶重小。
常用的膽鹼添加劑為氯化膽鹼。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可促進腸道對鐵的吸收,因此在治療貧血症時常用維生素C作為輔助葯物。維生素C還具有解毒作用及減輕維生素A、E、硫胺素、核黃素、泛酸、等不足時產生的症狀。此外,還有抗氧化作用,通過自身被氧化而保護其他化合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豬體內合成的維生素C就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只有飼養在容易引起應激條件下的豬才考慮給予補充,如仔豬去勢,斷奶,轉圈,高溫季節,長途運輸等。
飼糧中添加維生素C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抗氧化性和間接的抗應激性。
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是皮膚、口腔黏膜、齒齦發生出血或潰瘍,心內膜出血、有雜音,公豬睾丸上皮變性。青綠多汁飼料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重症時內服松葉煎液有顯著療效。
⑦ 生物素對豬有什麼作用
生物素又稱維生素B7、H、W因子和抗卵清損害因子。生物素是許多羧化酶(固定CO2)的輔酶,如丙酮酸轉變為草醯乙酸、乙醯CoA轉變為丙二酸單醯CoA、丙二酸單醯CoA轉變為甲基丙二酸單醯CoA等,都需生物素作輔酶。它與酶蛋白的結合是通過它的羧基與酶蛋白賴氨酸的氨基結合成肽鍵。在體內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與各種有機物的代謝都有關系。一般來說,常規飼料中所含有的生物素已基本能滿足豬的營養需要。因此,在生產中較難觀察到豬的生物素缺乏症。
⑧ 自然養豬法專用菌種——環保生物素!
環保生物素由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酵母菌、乳酸桿菌、放線菌等五種菌種組成。能有效降解糞尿等有機污染物,徹底解決養殖對環境的污染;抑制有害病毒、細菌、蚊、蠅及蟲蛆的繁殖,舍內無臭氣,預防菌毒感染;調整胃腸有益菌數量,提高免疫機能;
墊料床溫暖舒適,解決水泥地床冰涼引起的豬腹瀉、皮膚粗糙、皮厚,並改善肉質。
環保生物素解決了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養殖污染難題,是畜禽產品出口及無公害養殖企業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