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快速調整生物鍾
樓上說得很對哦,那個方法對很多人都適用,但是也有不適用的人群,哈。經驗表明,那天你要盡量的減少運動量
就是能讓你不至於太需要很多睡眠,不然的話第二天會非常非常累。(第二天要用鬧鍾把自己叫醒)
呵呵,再推薦一個方法吧,這個對於倒時差有用
最近,美國的科學家發現的:節食有助於「倒時差」
因為人的大腦內有一個「進食鍾」,短時間節食有助於人們調整時差。應該有利於緩解黑白顛倒產生的頭昏腦漲的情況。
當食物短缺時,「進食鍾」就會取而代之「掌控」人的身體。(也就是說你要想方設法啟動你的進食鍾)
保持16個小時不進食就足以啟動這個新時鍾。(時間有點長~~~)
書上說一般情況下,人體的生物鍾每天只能調整一小點,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將節食法和上面的方法結合起來。
他們是這樣調時差的你可以借鑒一下:
在長途旅行的飛機上要避免吃任何食物,等到落地後立即開始進食,這種做法有助於人們調整時差。
就是這樣了,希望有所幫助,哈~~
② 怎麼把生物鍾倒回來
【怎麼把生物鍾倒回來】 生物鍾也叫生物節律、生物韻律,指的是生物體隨時間作周期變化的包括生理、行為及形態結構等現象。 生命科學家發現,生物鍾是多種多樣的。就人體而言,已發現一百多種。 生物鍾對人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整個人類都是按以一晝夜為周期進行作息,人體的生理指標,如體溫、血壓、脈搏;人的體力、情緒、智力和婦女的月經周期;體內的信號,如腦電波、心電波、經絡電位、體電磁場的變化,等等,都會隨著晝夜變化作周期性變化。 沒有人否認這一系列的現象與人的健康毫無關系。科學發現,生物鍾紊亂的時候,人類甚至所有生命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 有的人的生物鍾幾十年都是相對穩定的,他的健康狀況是良好的,而生物鍾表一旦被打破,較長處於紊亂狀態,就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人類要及早認識生物鍾、掌握生物鍾、順應生物鍾對維護和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注:以下時間為當地太陽時間,根據所在經度計算調整。 1時(凌晨):大多數人已入眠數小時,度過了睡眠的各個階段,進入了容易催醒的淺睡階段。此時,人對痛覺特別敏感。 2時:除了肝臟外,體內的大部分器官工作節律極慢。肝臟利用這段較為安靜的時間正加緊把代謝後的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體外,這彷彿清潔工正在進行全面地清潔、大掃除。 3時:全身休息狀態,骨骼、肌肉和關節完全放鬆。這時人體血壓很低,脈搏和吸吸的頻率也很低。 4時:血壓處於更低的狀態,腦部的供血量極少。有不少患者和體質較差的人在這個時期容易導致死亡。但處在這個時期的健康人其聽覺卻很靈敏,稍有響動就會驚醒。如果此時此刻急急忙忙起身會導致頭暈症狀。 5時:腎臟停止分泌工作。此時,人們經歷了淺睡和深睡的階段,如果這時起床很快就會精神飽滿。 6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7時: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特別強。此時,如遇病毒或者病菌的侵襲,最有希望被抵抗住。人體的體溫調節也處在較低的狀態。 8時:肝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全部清除,肝臟正處於休整狀態。要嚴禁飲酒,否則會給肝臟帶來很大的負擔。 9時:精神活動能力很高,可是機體對痛覺的反應降低,心臟可以開足馬力進行有效的工作。 10時:精力充沛。此時此刻是人體一天中最佳狀態,也是一天中最好的工作時間。如果這時進行健身鍛煉較易收到效果。 11時:心臟依舊努力工作,人體不會輕易感到疲勞。 12時:到了全身總動員的時刻,即刻減肥效果較好,哪果您想那麼做的話最好不要馬上吃午飯,而把它推遲半小時或者一小時。 13時:肝臟休息,有一部分糖元進入血液,血糖值略微升高。上半天的最佳工作時間即將過去,稍感到疲倦,需要調整休息。 14時:這是24小時中人體第二個情緒、體力的最低點,反應遲鈍。最好打個盹,「充充電」。 15時:人體器官最為敏感時間,特別是嗅覺和味覺。身體工作能力逐漸恢復。 16時:血液中的糖分增加,醫學上稱為「飯後糖尿症」,不過那是短暫的,不會造成疾病。由於緊張的工作學習,血糖含量就會很快下降。 17時:工作效率高,積極主動性也高。對健身者來說的訓煉量可以適當的增加。 18時:痛感又重新下降,神經活性降低。 19時:血壓增高,情緒不穩定。任何小事都會引起口角。 20時:體重達到一天中最大值,人體反應異常迅速。 21時:人體的記憶力處於全天最好的狀態,此時讀書、寫字的興趣性較高。 22時:血液中每立方米血球從5000增加到8000,有時甚至高達12000,進行免疫「大掃除」。體溫下降。 23時:人體進入休息狀態,進行一天的恢復、調整工作。 24時:一晝夜中的最後一小時,如果22時就寢,現在該已進入甜美的夢鄉了。 個人的體質、情緒、生活習慣以及調節適應力不盡相同,每個人體內的生物時鍾基礎節律有快有慢、有早有晚,在進行較長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可摸索出個體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和特點,便於掌握與了解個體的差異與節奏。
③ 如何把生物鍾顛倒過來
了解生物鍾
生物鍾存在每個人身上,是日常生活所形成的節律。
夜裡23 點至凌晨5點,機體處於休息及細胞修復狀態。正常狀態下,此時段無論機體還是大腦很快排除一切干擾,進入夢鄉,細胞開始進行修復,直到2點除肝臟外,大部分組織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肝臟此時正在緊張地為機體排除毒素,人體正經受著大清洗。此時飲酒對肝臟的損傷最大。三四點鍾處於休息狀態,體力幾乎完全喪失活力,血壓、脈搏、呼吸都處於最弱狀態,供血量最少,此時人容易發生意外。到6點後血壓回升、心跳加快,機體開始蘇醒。
生物鍾被顛倒後有哪些症狀
長時間地打破規律的生活,會造成生物鍾紊亂。人會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判斷力差、疲勞、萎靡不振,工作、學習效率低,出現睡眠、飲食障礙,「困了睡不著,餓了吃不下」,機體免疫力嚴重下降,易感染疾病,如原有疾病會加重病情。生活節律強的人表現比較明顯,且恢復也慢。
撥正生物鍾
調整睡眠:生活節律不強的人很快能自行調整好。已出現明顯不適症狀的人,可以先藉助葯物參與調整一周,用葯依個人習慣。
睡前一小時熱水泡腳,水溫至腳能忍受,泡至腳踝,雙腳互相搓腳心。如水涼再加熱水,要保持水溫,泡15分鍾,用手搓腳然後出水,盤腿再搓腳心,足底從跟部上量一寸(個人食指第1-2關節為一寸)處,用雙手拇指向上搓至湧泉穴,反復搓雙腳5分鍾。然後作腹式呼吸10次,速度宜慢,每分鍾4-6次。
調整飲食:由於長時間熬守世界盃,飲食無規律,胃腸生物鍾已不正常,疲勞狀態的機體,也產生大量酸性物質。這時要適量食用鹼性食物(牛奶、青菜類、鮮蘑類、干鮮豆類、水果)。不宜選擇油炸、高熱量、糯米類、有刺激性及酸性食品(肉、魚、禽、蛋、谷類),這些食品除增加胃腸負擔,還影響機體排酸,加重胃腸生物鍾紊亂,延長不適感。短時期忌飲濃茶、咖啡、烈酒,晚餐宜七八分飽。
要撥正生物鍾,首先要補充過度消耗和流失的微量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B族。可服用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B12及維生素C,能很快地恢復人體活力,聯合應用效果更好。
適量運動:機體鍛煉,以靜力性項目為主,如瑜伽、普拉提、舍賓等。
┈━═☆尐文 2008-06-17 09:43
檢舉
多適應就過來了,慢慢來吧!
山泉 2008-06-17 12:47
檢舉
是什麼導致了生物鍾?
生物鍾作用是現代人都已熟知的事情,如雄雞黎明准時即起報曉,貓頭鷹非要晝睡夜醒等,但生物鍾的作用原理,到目前為止,還是一件不大能說得清楚的事情。
許多昆蟲都能利用自己體內的天體定向器來保持正確的行動方向,如蜜蜂、大螞蟻等。起初人們以為,昆蟲是利用對陽光的感知來確定時間的,但通過實驗發現,將蜜蜂關在暗室中,完全黑暗的時候,它也能察覺時間的晝夜變化。更有說服力的是對大螞蟻的實驗,大螞蟻中的工蟻有到離蟻窩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單獨覓食的習慣,而且與其他種類的螞蟻不同,它們不是用芳香物質在沿途做標記,而是利用太陽作為指南針。科學家將工蟻放進黑洞洞的潮濕容器里,3—6小時後,從螞蟻所不熟悉的地方放出,並在螞蟻的頭上移動一個特製的小車,車上有濾光裝置,這種小車不但可以不讓螞蟻看見能夠當作定向標的各種物體,而且能夠使天空面貌失真,實驗結果,153隻螞蟻都沒有發生錯誤。實驗證明,螞蟻具有穩定的記憶力,能夠記住太陽在一天的不同時刻在天上運動所經過的弧度,而且具有時鍾系統,使其能夠補償太陽運動的不均勻速度,找出正確的方向。另外,一個實驗還表明,即使在發生了時差變化的地方,蜜蜂對時間的掌握也沒有失常。
關於人的生物鍾實驗,曾有科學家在深達40米的地洞里生活了205天,洞內沒有晝夜之分,但被試者仍自覺地保持了地面上24小時的周期規律。
是什麼導致了生物鍾?目前人們還只是在推測,有人說是基於空腹感的腹時鍾在起作用,有人認為與物質的代謝速度有關。
調節生物鍾,是想充分利用能用來學習的時間嗎?.最後幾個月了,即是每天睡五六小時,也是應該的。
中等生已利用`匹熱迷能的功效: 讓人用較少的睡眠恢復更多精力和體力。學生已有得益的,在絕緣材質的床下擱放匹熱迷能發生裝置,經過數周後,使用者每天睡眠所用的時間自主地少用約2小時,而精力和體力同等恢復.這樣,既能保證白天的學習質量,並且每晚睡眠時間可以少用2個小時(相當於比別人每天多學2個小時),這是很寶貴!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祝你贏得最關鍵的升學考試!
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匹熱迷能》www.pyraminen.com 調節你的生物鍾最近有學生朋友來信詢問如何調節生物鍾的問題。緊張的學子生活中,能把生物鍾調節到合理的狀態,的確是一種對才智的開發方式。那麼什麼是生物鍾呢?生物鍾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鍾」,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人體隨時間節律有時、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節律。例如人體的體溫在24小時內並不完全一樣,早上4時最低,18時最高,相差l℃多。人體的正常的生理節律發生改變,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改正節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許多學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體力活動的生物節律,來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成績,減輕疲勞,預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所謂智力生物節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時記憶力好,有時則差,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人早上5—9時記憶力好,而另一些人則是晚上記憶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體內的生物鍾的節律安排作息,人就會在身體上感到疲勞、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適。人體生物大致分三類:晝型、夜型、中間型。晝型表現為凌晨和清晨體力充沛,精神煥發,記憶力理解力最為出色,如數學家陳景潤、作家姚雪垠都習慣凌晨兩三點鍾投入工作,效率很高。夜型是一到夜晚腦細胞特別興奮,精力高度集中,如法國作家福樓拜就習慣整夜寫作,以到久而久之,他家徹夜不熄的燈光竟成為賽納河上船工的航標燈了。中間型介乎前二者之間,清晨和上午學習工作效果特別好,如詩人艾青,在這兩個時段,文思泉湧,妙筆生花。這些名人正是利用了生物鍾,使才智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要提醒學生朋友的是,他們生物鍾的形成有兩種原因: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工作環境長期養成的因素。其實人的生物鍾是可以調整的,外交官和運動員為了適應世界各地的時間差,就得人為地調整自己的生物鍾,努力使自己在最需要體力和精力時,處在最佳狀態。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展時期,不管生物鍾是什麼類型,應當取得這樣一個共識:上午八點開始,要進入學習,一學四個小時,六點鍾後洗漱吃飯上學,等到上午數學、英語、語文等老師輪番指導、系統復習時,恐怕會極不情願地昏昏欲睡了;如果你過分強調夜型特點,非通宵達旦復習不可,等太陽升起來,你卻要倒床睡覺了。所以我們不主張中學生朋友們過於強化自己的生物鍾類型。不妨這樣試試:晚上晚睡會兒,早晨多睡會兒,以保證白天體力充沛,精神飽滿。如果中午打個盹兒,下午放學再睡個小覺,那麼,就把時間切割成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四個最佳時段。不過,這兩個小覺一定要短,講究高質量,即有四個指標:入睡快,睡得深,不超過一小時,醒後特有精神。當然,這只是個建議,關鍵還在於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有些同學問,如何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作息時間的調節生物鍾呢? 作息一旦形成習慣,改變起來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太著急。一般來說,越輕松的狀態下越容易改變生物鍾。所以建議想調節生物鍾的同學在寒假裡來改變你的作息。因為假期里的精神狀態比平時要輕松。如果你想重定自己的起床時間,可以在睡覺前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在心裡對自己說:「我希望明天6:30起床。」 總之,一定不要把這件事當成心病,越無所謂,反而越能達到預期效果
④ 如何調整生物鍾 快速倒時差有什麼方法
1、方法一
提前調整睡眠方式
對於即將要面對的時差,最好的克服方法就是在長途飛行的前幾天就要開始調整自己的睡眠方式。根據自己航班的飛行情況,調節自己的睡眠,能夠減輕時差帶來的問題。不過要記住的是,如果向東飛,提前上床休息,向西飛則適當熬熬夜。這樣,出國後,就不用擔心時差的問題了。
具體到時差的調整,一般情況下,如果目的地與出發地時差超過4小時,最好在出發前的三四天便開始調整睡眠時間。如果旅遊目的地在西邊,則每天晚睡晚起,剛開始晚一兩個小時,再逐漸增加到三四個小時;若向東飛行,則每天早睡早起。這個方法適合前期准備時間比較充裕的人群,如果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那麼這方法可能是做不到的。
2、方法二
在飛機上睡一覺
如果可以,在預訂機票時選擇理想的出發時間。一般來說,長途飛行最理想的出發時間是飛機起飛的時候正好是夜間,然後一覺醒來又正好是落地時間。
如果是夜間飛行,最好讓自己在飛機上睡一覺。如果沒有睡著,那麼最好在天亮之前睡一個小時,否則到達目的地後會出現嚴重的時差反應。飛行達人的建議是,難以入睡的旅客,可以利用機上飲食來調節,例如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蛋糕、甜食等含糖多的食物,雖說能振奮人的精神,但由於其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消耗能量比較多,人在吃了這些食物一兩個小時後便會有疲倦想睡覺的感覺。
同時,在飛機上要多喝水,少喝酒和咖啡。到達目的地後,進食可盡快幫助身體適應新的節律,例如早餐多吃點蛋白質,但不能過飽,這可以幫助保持清醒。
3、方法三
調整手錶時間
在倒時差的有效方法中,到了旅行地及時將手錶的時間調整到當地時間。因為,時差不適應並不是單純的生理現象,心理暗示對人體生物鍾的影響也很大。如果到了別的時區依然不把手錶或手機的時間調整成當地時間,心理上就容易沒有及時轉換過來,會不由自主地想,現在國內應該是什麼時間,讓自己作息時間紊亂。
到達目的以後,調整時間是告訴自己這邊的作息時間,直接按當地的作息時間安排生活,這樣有助於在心理上盡快適應新的時間。回國以後也是先將時間調回國內時間,快速讓自己接受這邊的作息時間。這樣的暗示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4、方法四
適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也是倒時差的不錯方法。在平時應該堅持運動,在旅行前一個月更要堅持每天定時定量地運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應對時差帶來的不適感,還能強健體魄,減少旅途帶來的疲勞感。到達目的地後,可盡量安排一些參與性較強、使人興奮的活動,讓自己盡快忘掉時差的存在,這樣時差慢慢就調過來了。
5、方法五
在目的地多曬太陽
有研究表明,光照可幫助人們更好地調整生物鍾,因此在目的地要多曬點太陽。這跟人體中樞中的褪黑激素有關,褪黑激素會降低大腦神經的興奮度,減緩新陳代謝,促使人進入睡眠狀態。同時,褪黑激素也會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當光線強烈時,褪黑激素分泌得少;光線轉暗時,褪黑激素分泌就比較旺盛,所以人在陰暗的環境下容易產生睡意。因此,在到達目的地後,白天應盡量在光線明亮的地方活動或休息。
不過曬太陽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目的地的時差而定。例如,從中國到美國,是由西向東飛行,飛行前4天,盡量在下午兩點鍾後到室外活動;到達目的地之後,任何時間,都可以接觸陽光。
6、方法六
藉助葯物要科學
對於因為時差造成的失眠,有人會服用安眠葯來幫助睡眠。但是要記住,安眠葯是處方葯。因此,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不要隨意服用這些葯品,而且服葯時不應喝酒。首次服用安眠葯的行為千萬別在飛機上進行;正確的做法是先在家裡完成適應過程。而且安眠葯對付夜晚失眠或許很有效,但對白天的睏倦就無能為力了,而且還會出現頭痛等副作用。
另外,上面也說過褪黑激素是人體分泌的一種有助睡眠的物質,據知會有人服用褪黑激素葯丸來對付時差。不過醫學專家不建議嘗試,因為褪黑激素會與其他葯物相互作用,而且如果服用不當會干擾睡眠,因此在嘗試該方法前請務必先向醫生咨詢。
在服用葯品之外,還可以使用有助於睡眠的植物精油。例如,薰衣草精油早已被證實是一種溫和的鎮靜劑,能促進使用者進入深度睡眠並在次日感到更加神清氣爽,不妨在旅館的枕頭上灑幾滴,那種迷人的芳香能讓人放鬆。
⑤ 請問如何調整生物鍾
位於美國芝加哥醫療中心的生物節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員指出:周末睡懶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並非好事,因為這會使人體時鍾紊亂,睡眠時間順延,使星期天晚上難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這種紊亂狀態甚至需要數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由於人體生物鍾的變化,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的功能也在時時發生著變化,研究的結果表明:
上午8~11點,是組織、計劃、寫作和進行一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最佳時間。最好把一天中最艱巨的任務放在此時完成。同時,這段時間疼痛最不敏感,此時看牙醫最合適。
上午11~12點,是開會的最佳時間,人們此時最為清醒。這段時間易用於解決問題和進行一些復雜的決策。
12時~下午2時,此間一天中快樂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適宜進行商業社會活動。
下午2~4時,會出現所謂的「下午低沉期」。此時易出現睏乏現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電話,做些有趣的閱讀,盡量避免乏味的活動。
下午4~6時,人體從「低沉期」解脫出來,思維又開始活躍。可把一天中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時做。並且這是進行長期記憶的好時光。
下午5~7時,人體的體溫最高,此時做些鍛煉有助於你在晚上順利入睡並提高睡眠質量。
晚上7~10時,可就一些較嚴肅的家庭話題進行討論,也是學習的最好時間。
晚上11~12時,人體准備休息,各臟器活動極慢,進入夢鄉。
(5)怎麼倒生物鍾擴展閱讀:
生物鍾的存在有極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它能使生物與周期性的環境變化相適應,特別是一些對生存和繁殖關系重大的,如遷徙、覓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質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為白天活動作好預先的准備。
然而生物的這種適應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圍內追隨外界的周期性,當偏差太大,外環境變化造成刺激過強過弱,以致使生理振盪變為越軌的自由運轉,從而干擾了時鍾的正常運轉,造成個體不同器官內部節奏位置的紊亂,破壞有序的合作,會引起某些疾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鍾
⑥ 如何調整生物鍾
每天慢慢倒一點,比如說每天早睡4-5個小時,每天如果5,6點睡覺,那你就1,2點躺在床上,心裡不想任何東西,或者躺在床上看看書(最好是你不感興趣的(*^__^*) 嘻嘻……)
然後呢要早起一點,開始可能不想起,定表鈴兒,讓別人叫你也可以,總之,做一個「早睡早起的人」。
為了為開學做准備,請拋開一切午夜外出,以及熬夜的習慣。不要飲用對神經有刺激性的飲料(咖啡,濃茶,可樂等)。
這樣每天倒得時間不會太多,不會感覺太疲憊,慢慢倒,不要著急。
如果上課困,可以准備一個小噴壺,放些涼水,困了就噴噴,或者用冷水洗臉(個人經驗)。
但一定不要飲用對神經有刺激性的飲料(咖啡,濃茶,可樂等)。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⑦ 生物鍾如何調整
一、冬季如何調整生物鍾:
在冬季,人們的食慾多有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冬季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這是由於人體的「激素鍾」在寒冷的氣候下,運轉有所改變造成的。
科學研究發現,冬天的寒冷影響著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對於體質偏弱而無嚴重疾病的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適當選用一些葯食兩用的食品,如紅棗、芡實、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山葯、扁豆、桂圓、山楂、飴糖等,再配合營養豐富的食品,就可達到禦寒進補的目的。
對於肥胖的人來說,冬季是減輕體重、控制肥胖的大好時機。此時,肥胖者晚餐應少吃,並安排得清淡一些。由於晚間人體攝入的營養素易轉化成脂肪而儲存,同時,晚間活動量小,如果晚餐豐盛則易引起血脂升高,並易沉積於血管壁上,為動脈硬化埋下隱患。
婦女在冬季應增加無機鹽和維生素的攝入,尤其是鈣和鐵應有充分的供應。老人和兒童及體質虛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對他們是很大的威脅,尤其需要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應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應分別佔13%-15%、25%-35%、60%-70%為宜。
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糧、雜糧和薯類。如玉米、蕎麥、燕麥、紅薯、馬鈴薯、羊奶、兔肉、動物肝、動物血、豆腐、芝麻醬、紅糖、蝦米、蝦皮以及帶色葉菜都適於冬季進食。
二、高考考生如何調整生物鍾
經過長時間的復習備考,很多考生形成了晚睡的習慣。有些人甚至到了上午10:00左右還懶洋洋的,興奮不起來。如果到了高考時還是處於這種生理狀態,就很不利,應該注意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鍾。
人的生物鍾是長時間形成的一種生理反應。要想調整到最佳狀態,應該在考前半個月左右就著手進行。高考的第一場考試一般在上午9:00開始。考生要想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適度的興奮狀態,就要完全按照高考期間的作息時間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逐步把生物鍾調整過來。
第一步是把晚睡的習慣改掉,第二天早上也不能睡懶覺。具體地說就是每天晚上一定要在22:00以前入睡,第二天早上要在6:00~6:30左右起床。起床洗漱完畢後,活動一下身體,看幾頁復習資料,7:30左右再吃早餐。
這樣到9:00左右整個人已經逐漸進入興奮狀態。為適應考試,考生在9:00~11:00之間可以自己找一些卷子試著做一做。這樣既能進行一下復習,又能體會適度緊張的感覺。
三、根據生物鍾原理合理安排醒睡節律及工作學習
由於人體生物鍾的變化,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的功能也在時時發生著變化,研究的結果表明:
上午8~11點,是組織、計劃、寫作和進行一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最佳時間。最好把一天中最艱巨的任務放在此時完成。同時,這段時間疼痛最不敏感,此時看牙醫最合適。
上午11~12點,是開會的最佳時間,人們此時最為清醒。這段時間易用於解決問題和進行一些復雜的決策。
12時~下午2時,此間一天中快樂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適宜進行商業社會活動。
下午2~4時,會出現所謂的「下午低沉期」。此時易出現睏乏現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電話,做些有趣的閱讀,盡量避免乏味的活動。
下午4~6時,人體從「低沉期」解脫出來,思維又開始活躍。可把一天中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時做。並且這是進行長期記憶的好時光。
下午5~7時,人體的體溫最高,此時做些鍛煉有助於你在晚上順利入睡並提高睡眠質量。
晚上7~10時,可就一些較嚴肅的家庭話題進行討論,也是學習的最好時間。
晚上11~12時,人體准備休息,各臟器活動極慢,進入夢鄉。
(7)怎麼倒生物鍾擴展閱讀:
生物鍾有四點功能:提示時間、提示事件、維持狀態和禁止功能。
1、提示時間
是指你在一定的時間必須做某事,到了這個時間,你就自動會想起這件事來,比如你想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到時你會自動起來。現實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時間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幾點上班、某時會見某人、愛人生日的獻花、愚人節、趕某趟車等等。
2、提示事件
是指當你遇到某事時,生物鍾可以自動提示另外一個事件的出現。比如有人拜託你將一件東西給甲,當你遇到甲時,生物鍾這一功能就會自動起作用,使你馬上想到這個託付的東西來。
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時,在你的大腦里所依次產生的那些「憶塊」(回憶的一種),比如看到熊貓,你就會想到:它是中國的國寶、它喜歡吃竹子、它是中國作為友好象徵出使國外的使者等等憶塊。
再比如當你看到一道難題時,你就會調動很多憶塊,在一些規則的組合下,去求解它,這一連串的事情必須啟動你過去很多年時間里所學到的知識,這些知識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於你的大腦的,它們必須在生物鍾的該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現於你的大腦里。
3、維持狀態
是指人們在作某一事時,能夠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比如上8個小時的班,就是生物鍾這一功能的結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觀看某一事時,能夠聚精會神地看,也是它的結果,當注意力從視覺轉向聽覺時,也是生物鍾作用的結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
但是,你要聽完一堂課,你就必須用生物鍾的該功能才能聽完,否則你就會瞌睡不已,甚至逃課。這種維持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斷續的維持,比如你和你愛人的家庭的維系就是斷續的,因為你不能長期呆在家裡無所事事,你必須去工作,去交結,去謀取。
4、禁止功能
是指機體某個功能或行為可以被生物鍾終止。比如說看到一個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無論在做什麼,都有可能產生逃跑,這種逃跑就是對前面所做事物的終止。再比如說你在專心專一上網,結果你老爸打來了,你對上網的終止就是生物鍾的功能在起作用。
如果沒有這種作用,一個人就會出現永不停頓的做事,比如睡覺,如果沒有這種終止,這個人就會長期睡下去,成為植物人。植物人發生的原因可能與此功能的失控有關。
相對這四點功能,在人的大腦里有對應的四個中樞:時間中樞、空間中樞、功能中樞和終止中樞。
⑧ 如何把生物鍾倒過來(黑白顛倒)
樓主可以值得參考!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朋友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傷害一:免疫力下降 經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隨之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也會不期而至地找到你頭上。而且經常熬夜帶來的直接癥候就是第二天上班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偏頭痛。 傷害二:腸胃危機 熬夜加班的人,很容易感到疲勞,吃"夜宵"可謂熬夜者的一大活力來源,但"夜宵"之後可能對胃有引爆的危機,卻也讓人不得不擔憂,因為,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平均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復就不可能順利進行。而且夜間睡眠時,吃的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可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 傷害三:心臟病風險 研究顯示,作息時間紊亂的人進行身體調適並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麼容易,不僅脾氣會變壞,得心臟病的幾率也較高。因為人體的生物鍾不受燈光、時鍾的影響。尤其是像心臟等器官,也不會因為白天休息了,就做好了熬夜的調整,因此,若長期"黑白顛倒",將會使人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傷害四:肥胖 晚上9時後進食一般稱作"夜宵"。人體內有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種自律神經。交感神經是在身體活躍的白天使消化器官頻繁運作,促進消化吸收;到了夜晚,副交感神經活躍,在身體休息的同時,讓攝取的營養素儲存在體內。夜晚進食的話,不但會使人難以入睡,還會使隔日早晨食慾不振,如此造成的營養不均衡,就會引起肥胖
⑨ 怎麼調整生物鍾
1、睡眠調整
人體生物鍾在睡眠的表現上尤為顯著,經實驗表明,人體的細胞在晚上23點至凌晨5點的分裂速度是白天的8倍左右。所以大多數人的生物鍾紊亂都是熬夜引起的,使得人體的新陳代謝不能正常進行。所以調整生物鍾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調整睡眠時間。
2、飲食調整
人體生物鍾也會受飲食規律的影響,很多大學生或是上班族都會有飲食不規律的毛病,尤其是不吃早飯。這樣長時間下去,就會造成腸胃生物鍾的不正常,機體的疲勞,消化系統也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
所以想要調整生物鍾除了恢復正常的飲食規律之外,還要在食物上多加註意。要多吃一些牛奶、青菜、豆類、水果等鹼性食品,不要吃油炸、高熱量、糯米類、有刺激性或酸性食品,這些食物除了增加腸胃的負擔之外還會影響機體排酸,會加重你的腸胃生物鍾紊亂。
3、維生素調整
生物鍾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微量元素的支持,所以補充流失的微量元素對於調整生物鍾也很重要。微量元素中以維生素B、維生素C最為重要,可以多吃富含這類維生素的食物,也可以去葯店適當購買維生素片進行補充。
4、運動調整
經常運動也會有利於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整生物鍾。所以在不妨堅持多做一些日常性的運動,持之以恆,這樣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但運動最好以靜力項目為主,比如說瑜伽、普拉提等。
拓展資料:
生物鍾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鍾」。人體的正常的生物鍾發生改變,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
⑩ 我的生物鍾怎樣倒過來
你應該是顛倒了生物鍾,每天比平時早上床一二十分鍾,慢慢調整過來才行啊。早上床反而更誰不著。
那要盡快把作息調整過來啊,剛開始都是這樣,慢慢就好了,我小哥就是這么調整過來的o(∩_∩)o
再請嘗試一下這些方法吧(*^__^*)
一、睡前將白天的事情與衣服一起脫下
我們不是因為緊張和瑣事妨礙我們放鬆才睡覺的。記住心理學家的建議:努力活在今天,不要讓頭腦塞滿過去痛苦的回憶或者未來懸而未決的問題。清理自己的憤怒、委屈和妒忌這些負面情緒。因此,晚上頭腦里不要想復仇計劃,最好想些愉快的事。
二、莫扎特的音樂和電風扇的噪音--最好的治療失眠的方法
與其他古典音樂比起來,莫扎特的音樂最具有治療失眠的功效。它可以使血壓和脈搏正常,降低神經緊張。不過如果你不是他的音樂愛好者,睡前也可以聽其他舒緩的器樂曲。
最好樂曲里有波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海鷗的叫聲--它能使你很放鬆。如果這些都不起作用,那就打開電風扇,單調的嗡嗡聲會使你昏昏欲睡。
三:溜狗
首先,與四條腿的朋友交流會大大降低神經緊張,第二,無論你願不願意,晚上你得領著它去散步。睡前半小時的散步會很好的緩和神經系統。散布的時候努力避免負面的情緒和焦急的思緒。這一切會給你一個安穩的夢。
四:晚上7點後不要再吃正餐
這不僅對睡眠有益,對身材也同樣有好處。因此,如果晚飯沒有吃飽,喝點酸奶或者吃些水果吧。
五:泡個香精油澡或者海鹽澡
放鬆一下水溫不要超過37攝氏度,泡10--15分鍾即可。然後馬上進被窩。
幫你推薦:練太極拳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活動,使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得到恢復,陰陽達到平衡。因此,通過練拳養神,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寧等症。
六:要讓自己按時睡覺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失眠的問題就不會存在,因為身體已經「知道」該睡覺了。
幫你推薦:小李是在大學里養成的裸睡習慣。那時候住在集體宿舍,女孩子們都注重隱私,床簾一拉,自成一個小天地。當時女生們經常交流美容護膚的心得……
七:看無聊的書或者電視節目--很好的催眠方法
睡前將大腦快速填滿(類似一晚上記住很多外語語法)。一個有趣的事實:當我們覺得不感興趣和無聊時,血壓會降低,精神萎靡,非常想睡覺。相反,當我們專心致志時,我們感覺不到疲勞。因此,專家建議失眠者不要晚上工作或者看有趣的節目。
八:睡前吃些魚子醬或感受一下寒冷
可以用芥末就著魚子醬吃--這種方法幫助很多人很快入睡。也可以試另外一種方法,雖然有些殘忍,但很有效:離開被窩,凍一段時間,忍耐一下,哪怕已經打哆嗦了,然後蓋上被,這種感覺如同冷天你被窩里放個熱水袋一樣愜意。
九:睡前喝杯溫牛奶或溫蜂蜜水
大多數人喝過後會像小孩一樣甜甜睡去。同時呢失眠者在「葯補不如食補」的今天,如果採用得當的食療方,除不良反應外,且有一定的催眠功效……
12種可以幫助睡眠的食物
1.食醋催眠:有些人長途旅行後,勞累過度,夜難安睡,可用一湯匙食醋兌入溫開水中慢服。飲後靜心閉目,不久便會入睡。
2.糖水催眠:若因煩躁發怒而難以入睡,可飲一杯糖水。因為糖水在體內可轉化為大量血清素,此物質進入大腦,可使大腦皮層抑制而易入睡。
3.牛奶催眠:牛奶中色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僅有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還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感覺的作用。它是體內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夠起到使人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較快地進入夢鄉。
4.水果催眠:過度疲勞而失眠的人,臨睡前吃蘋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勞;若把桔橙一類的水果放在枕邊,其香味也能促進睡眠。
5.麵包催眠:當你失眠的時候,吃一點麵包,能使你平靜下來,催你入眠。
6.小米催眠:小米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為谷類之首。中醫認為,它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食法:取小米適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可收安眠之效。
7.鮮藕催眠: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可治血虛失眠。食法:取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
8.葵花籽催眠:葵花籽富含蛋白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平肝、養血、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功效。每晚嗑一把葵花籽,有很好的安眠功效。
9.蓮子催眠:蓮子清香可口,具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等功效。近年來,生物學家經過試驗證實,蓮子中含有的蓮子鹼、芳香甙等成分有鎮靜作用;食用後可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而可增加5 羥色胺的供給量,故能使人入睡。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蓮子會有良好的助眠作用。
10.大棗催眠:大棗味甘,含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有機酸、粘液質、鈣、磷、鐵等,有補脾、安神的功效。每晚用大棗30~60g,加水適量煮食,有助於入眠。
11.促眠飲料:取洋蔥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1星期後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約90ml,雞蛋1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後,於睡前30分鍾飲用。
12.萵筍催眠:萵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鎮靜作用,且沒有毒性,最適宜神經衰弱失眠者。使用時,把萵筍帶皮切片煮熟喝湯,特別是睡前服用,更具有助眠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