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哪些實驗屬於微生物實驗

哪些實驗屬於微生物實驗

發布時間:2022-04-30 07:39:47

1.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中常用的生物化學試驗有哪些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中常用的生物化學試驗有哪些
微生物生化反應是指用化學反應來測定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生化反應常用來鑒別一些在形態和其它方面不易區別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應是微生物分類鑒定中的重要依據之一,微生物檢驗中常用的生化反應介紹如下:

一、糖酵解試驗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類的能力有很大差異,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產氣或不產氣。可用指示劑及發酵管檢驗。

試驗方法:以無菌操作,用接種針或環移取純培養物少許,接種於發酵液體培養基管中,若為半固體培養基,則用接種針作穿刺接種。接種後,置36±1.0°C培養,每天觀察結果,檢視培養基顏色有無改變(產酸),小倒管中有無氣泡,微小氣泡亦為產氣陽性,若為半固體培養基,則檢視沿穿刺線和管壁及管底有無微小氣泡,有時還可看出接種菌有無動力,若有動力,培養物可呈彌散生長。本試驗主要是檢查細菌對各種糖、醇和糖苷等的發酵能力,從而進行各種細菌的鑒別,因而每次試驗,常需同時接種多管。一般常用的指示劑為酚紅、溴甲酚紫,溴百里藍和An-drade指示劑。

二、澱粉水解試驗

某些細菌可以產生分解澱粉的酶,把澱粉水解為麥芽糖或葡萄糖。澱粉水解後,遇碘不再變藍色。

試驗方法:以18~24h的純培養物,塗布接種於澱粉瓊脂斜面或平板(一個平板可分區接種,試驗數種培養物)或直接移種於澱粉肉湯中,於36±1°C培養24~48h,或於20℃培養5天。然後將碘試劑直接滴浸於培養表面,若為液體培養物,則加數滴碘試劑於試管中。立即檢視結果,陽性反應(澱粉被分解)為瓊脂培養基呈深藍色、菌落或培養物周圍出現無色透明環、或肉湯顏色無變化。陰性反應則無透明環或肉湯呈深藍色。

澱粉水解系逐步進行的過程,因而試驗結果與菌種產生澱粉酶的能力、培養時間,培養基含有澱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關系。培養基pH必須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適。澱粉瓊脂平板不宜保存於冰箱,因而以臨用時制備為妥。

三:V-P試驗

某些細菌在葡萄糖蛋白腖水培養基中能分解葡萄糖產生丙酮酸,丙酮酸縮合,脫羧成乙醯甲基甲醇,後者在強鹼環境下,被空氣中的氧氧化為二乙醯,二乙醯與蛋白腖中的胍基生成紅色化合物,稱V-P(+)反應。

試驗方法:

1)O』Meara氏法:將試驗菌接種於通用培養基,於36±1°C培養48h,培養液1ml加O』Meara試劑(加有0.3%肌酸Creatine或肌酸酐Creatinine的40%氫氧化鈉水溶液)1ml,搖動試管1~2min,靜置於室溫或36±1°C恆溫箱,若4h內不呈現伊紅,即判定為陰性。亦有主張在48~50°C水浴放置2h後判定結果者。

2)Barritt氏法:將試驗菌接種於通用培養基,於36±1°C培養4天、培養液2.5ml先加入a萘酚(2-na-phthol)純酒精溶液0.6ml,再加40%氫氧化鉀水溶液0.2ml,搖動2~5min,陽性菌常立即呈現紅色,若無紅色出現,靜置於室溫或36±1°C恆溫箱,如2h內仍不顯現紅色、可判定為陰性。

3)快速法:將0.5%肌酸溶液2滴放於小試管中、挑取產酸反應的三糖鐵瓊脂斜面培養物一接種環,乳化接種於其中,加入5%α-萘酚3滴,40%氫氧化鈉水溶液2滴,振動後放置5min,判定結果。不產酸的培養物不能使用。

本試驗一般用於腸桿菌科各菌屬的鑒別。在用於芽胞桿菌和葡萄球菌等其它細菌時,通用培養基中的磷酸鹽可阻礙乙醯甲基醇的產生,故應省去或以氯化鈉代替。

2. 有哪些容易做的微生物實驗

做革蘭氏染色吧!比較簡單又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一、實驗步驟
革蘭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復染等四個步驟,具體操作方法是:
1)塗片固定。
2)草酸銨結晶紫染1分鍾。
3)自來水沖洗。
4)加碘液覆蓋塗面染約1分鍾。
5)水洗,用吸水紙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數滴,並輕輕搖動進行脫色,20秒後水洗,吸去水分。
7)蕃紅梁色液(稀)染2分鍾後,自來水沖洗。乾燥,鏡檢。

二、實驗原理: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後,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於水的結晶紫與碘的復合物,革蘭氏陽性菌由於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且交聯緻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脫色處理時,因失水反而使網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仍呈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因其細胞壁薄、外膜層類脂含量高、肽聚糖層薄且交聯度差,在遇脫色劑後,以類脂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鬆散的肽聚糖網不能阻擋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的溶出,因此通過乙醇脫色後仍呈無色,再經沙黃等紅色染料復染,就使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三、染色結果
革蘭氏正反應菌體都呈紫色,負反應菌體都呈紅色。

3. 微生物檢驗是什麼

微生物檢驗是對部分產品(主要是直接入口的食品)細菌污染的定性或定量檢驗,通常也稱衛生檢驗。

目前,我國對食品(如肉及肉製品、乳及乳製品、蛋品、水產、清涼飲料、罐頭、糕點、調味品、蔬菜、瓜果、豆製品、酒類等),飲用水、口服及外用葯品、化妝品及需滅菌的產品均規定了衛生標准,以嚴格控制細菌污染,防止各種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身體而直接危害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微生物常規檢驗項目包括細菌總數測定、黴菌總數測定、大腸菌群的檢驗、腸道致病菌的檢驗、化膿性致病菌的檢驗、食物中毒菌的檢驗、破傷風厭氧菌的檢驗、活蟎蟲及蟎蟲卵的試驗、致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等等。微生物檢驗需要嚴格按照檢驗程序,檢驗樣品前一定提前對操作環境進行滅菌,操作過程中慎防二次污染。

4. 微生物實驗有哪些

大學微生物的實驗實際上一般來說就是一些微生物培養的操作以及相關的滅菌操作,要看你們學校老師安排了哪一些相關實驗。

5. 微生物實驗的四大基本技術是什麼

1、顯微鏡使用,細菌抹片及革蘭氏染色,細菌形態、結構的觀察
2、常用培養基的制備
3、細菌的分離、培養、移植
4、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表現及生理生化試驗(鑒定)

6. 微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技術有哪些

一、濕熱滅菌法是指用飽和水蒸氣、沸水或流通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蒸汽潛熱大,穿透力強,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所以該法的滅菌效率比乾熱滅菌法高,是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濕熱滅菌法可分為:煮沸滅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流通蒸汽滅菌法、和間歇蒸汽滅菌法。

(1)煮沸滅菌法:將水煮沸至100攝氏度,保持5-10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保持1-3小時可殺死芽胞。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氫鈉時沸點可達105攝氏度,能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此法適用於食具、刀箭、載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種低溫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創而得名。有兩種具體方法,一是低溫維持法:62攝氏度維持30分鍾;二是高溫瞬時法:75攝氏度作用15-30秒。該法適用於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常壓下的流通蒸汽進行滅菌。

(4)間歇蒸汽滅菌法

(5)高壓蒸汽滅菌法:103.4千帕蒸汽壓溫度達121.3攝氏度,維持15-20分鍾。

二、乾熱滅菌法是指在乾燥環境(如火焰或乾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技術。一般有火焰滅菌法和乾熱空氣滅菌法。

(1)火焰滅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燒灼的滅菌方法。該方法滅菌迅速、可靠、簡便,適合於耐火焰材料(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葯品的滅菌。

(2)乾熱空氣滅菌法:是指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葯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葯品的滅菌。

7. 微生物學實驗的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共74個實驗。上篇為基本技能部分,編寫了39個典型的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實驗,內容包括光學顯微鏡和顯微技術、細菌染色技術、培養基制備技術、滅菌除菌技術、接種與分離培養技術、生長繁殖測定技術、微生物形態特徵觀察和描述、噬菌體檢測技術、菌種保藏技術和分類鑒定技術;下篇為專業技能部分,根據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在工業、醫葯、環保和食品等領域中的應用,編寫了工業微生物、制葯微生物、環境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方向共35個應用微生物學實驗,以滿足不同專業方向學生選擇專業實驗的需要。與目前其他同類教材相比而言,《微生物學實驗》具有實驗內容安排組織系統、科學,選編的實驗更加實用、可操作性強、指導性更強的特點。另外為了增加直觀性,改變了以往教材的手繪圖片,書中基本上採用拍攝的真實圖片,以增加直觀教學效果。
《微生物學實驗》適合於作為各類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制葯工程、葯物制劑、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發酵等專業的微生物學實驗教材,也可用作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等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主要參考書以及從事與微生物學相關研究的科技人員或研究生的參考書。

8. 微生物實驗的四大基本技術是什麼

1、顯微鏡使用,細菌抹片及革蘭氏染色,細菌形態、結構的觀察
2、常用培養基的制備
3、細菌的分離、培養、移植
4、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表現及生理生化試驗(鑒定)

9. 微生物實驗室主要檢測的項目有哪些

主要應用於微生物學、生物醫學、生物化學、動物實驗、基因重組以及生物製品等研究使用。

一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於對健康成年人已知無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於教學的普通微生物實驗室等。

二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於對人或環境具有中等潛在危害的微生物。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於主要通過呼吸途徑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預防傳染的疫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學實驗除外)應在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中進行。



(9)哪些實驗屬於微生物實驗擴展閱讀

實驗室的設立單位應當指定專門的機構或者人員承擔實驗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檢查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保存與使用、安全操作、實驗室排放的廢水和廢氣以及其他廢物處置等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

負責實驗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機構或者人員應當具有與該實驗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有關的傳染病防治知識,並定期調查、了解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

閱讀全文

與哪些實驗屬於微生物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