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改良貧瘠的土壤,讓肥沃起來
不同性質的貧瘠土壤改良方法不同。
(1)瘠薄黏重土壤的改良
這類土壤一般黏性較大,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強,易積水,潛在養分含量高,有機質分解慢,易積累,肥勁長,晝夜溫差小,不易耕作,宜耕期短,耕作質量差,土壤結構差。
改良方法:一是重施有機肥料。施入的有機肥料易於形成腐殖質,從而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改良土壤結構及耕性。一般每年每畝地施有機肥15~20噸,3~4年即可行成良好的菜田。二是壓沙降低黏性。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每畝地施入河沙土20~30噸,連續兩年,配合施有機肥料,可使黏重土壤得到改良。
(2)低窪鹽鹼土壤的改良
低窪鹽鹼土壤一般易於積水,鹽分含量高,其pH在8以上,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改良方法:一是增施有機肥料,促進有機質含量的提高。改良鹽鹼土的最基本方法是切斷表土與底土的毛細管的聯系。有機肥料轉化成的腐殖質,可促使表土形成團粒結構,起到壓鹽的作用。所以,深耕結合大量施入有機肥料是有效措施。二是農業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種植耐鹼作物與綠肥。三是化學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土壤改良劑。四是大水洗鹽壓鹼,挖排鹼渠系。五是種稻改鹼,水旱輪作。
(3)沙質土壤的改良
沙性重的土壤一般表現為過分疏鬆,漏水漏肥,有機質缺乏,蒸發量大,保溫性能低,肥勁短,後期易脫肥。
改良方法:一是大量施用有機肥料。這是改良沙質土壤的最有效方法,即把各種廄肥、堆肥在春耕或秋耕時翻入土中。由於有機質的緩沖作用,可以適當多施可溶性化學肥料,尤其是銨態氮肥和磷肥能夠保存在土中不流失。二是大量施用河泥、塘泥,這也是改良沙土的好方法。如每年每畝施河泥4~10噸,結合耕作,增施有機肥,使肥土相融。例如,在日光溫室新建過程中,由於富含有機質的表層土大多被取走,故新建溫室首要的問題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具有提供作物所需要的養分和提高養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緩沖性能的作用。幾年後土壤肥力必然能大幅度提高,過度疏鬆、漏水,漏肥的情況將有所改善。三是在兩季作物間隔的空餘季節,種植豆類蔬菜,間作、輪作,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和氮素肥料。四是對沙層較薄的土壤可以深秋壓沙,使底層的黏土與沙土摻和,以降低其沙性。
㈡ 在自家花園養花,怎樣改良花園的土壤呢
在自家花園種植時,為什麼要改良土壤呢,是因為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壤,更有利於植物的根系生長,根系越發達肥料利用率越高,植物生長管理成本就越低。
現代城市花園和廣大的農村耕地是不一樣的。因為花園土基本都是回填土,要嘛就是已經被車輛碾壓的死死的黃泥土,要嘛就是摻雜了無數的建築垃圾,並且很多花園下面還是地下車庫,根本沒有生態系統,不能像農村一樣讓土地休息半年以便讓土地恢復地力。
所以已經沒辦法換土了,那改良土壤就勢在必行。
健康的土壤應該疏鬆、透氣、易滲透,有大量肉眼可見的生物比如蚯蚓,以為肉眼看不不到的百萬計的微生物。
土壤改良是一個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復雜的,緩慢的,綜合的過程。但是我們立刻就可以做的工作——改善壤的物理結構,讓土壤疏鬆、透氣、易滲透。
第一步,先把土壤翻撿一邊,把建築垃圾,石塊,全部撿出來,起碼要翻20公分的厚度,如果有精力,翻到30公分更好。
第二步,清理院子不需要的樹木、灌木、雜草,把根系都挖出來清理干凈,防止後期又重新長出來。
第三步,將土塊暴曬之後,敲碎,然後兌入沙子,稻殼炭、鋸末、草屑等,稻殼炭、草木灰,具有非常好的改良土壤板結的作用,但是會導致土壤偏鹼性,用量謹慎。最後,等結構改良完成,就要開始培養微生物和蚯蚓喜歡的土壤了,因為大自然才是最好的堆肥專家。蚯蚓大家都懂,可以鑽來鑽去鬆土,讓空氣和水份可以進到土壤深層,並且蚯蚓糞還是很好的肥料,這和微生物又有什麼關系?因為微生物從土壤吸收養分,並精化儲存在體內,集中在植物根系周圍給植物吸收。所以不斷添加的有機質會吸引大量的微生物和蚯蚓等生物來主動加入土改的隊伍,由此帶來良性的循環。
㈢ 從土壤和微生物的關系方面說說如何改良土壤
一、有機質的必需性
近5年來,農業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土壤問題——我國化肥利用率不高,當季氮肥利用率僅為35%,而溫室大棚內更低,只有10%,而且農田磷肥的利用率僅為10%~25%左右。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對土壤的面源污染?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在於我國種植技術宣傳的歷史過程中,缺失了對碳、氫、氧營養元素的認知教育。這三種元素組成了我們作物或者說生物存在的基礎物質——有機質,對於作物來說, 地上部他們主要來自其自身的光合作用,地下部來自於一年復一年的枯枝、爛葉、地下動物屍體等物質的腐殖化。
㈣ 市面上的微生物菌劑,真的可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嗎
鹽鹼地的共性是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理化性質差,對作物生長有害的陰離子和陽離子多,土壤肥力低,作物促苗困難。微生物菌劑的應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降低毛細水運動速度和水分的無效蒸發,具有明顯的抑制返鹽作用。還能增加土壤中有效鈣的含量。同時,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的有機酸也能活化土壤中吸附的鈣,加強土壤中吸附鈉的置換,導致脫鹽脫鹼。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的作用下,鹽鹼地有害離子含量和酸鹼度明顯降低,土壤緩沖性能提高,作物耐鹽鹼能力增強。
由於長期使用化肥,中國土壤不再「健康」,土壤性質惡化、土地壓實、土壤酸化、鹽漬化、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破壞等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導致土壤貧瘠、土壤肥力枯竭等問題,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一種惡劣的土壤生態形勢下,微生物菌劑有了發展的機會,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業微生物菌劑是指目標微生物(有效菌)經工業繁殖後製成的活菌制劑。可直接或間接改良土壤,恢復土壤肥力,維持根際微生物區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質。它可用於農業生產,增加根際養分的供應或促進植物生長,並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活力改善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農業微生物制劑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同時對防蟲防病有一定的作用(如枯草芽孢桿菌)。因此,微生物菌劑應定位為介於肥料和生物農葯之間的產品,正確定位為專用肥產品。
㈤ 如何嘗試使用微生物組技術改善土壤污染
山東、雲南等20省市嘗試使用微生物組技術改善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後性,累積性,不可逆轉性。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很難靠土壤的自我凈化功能修復,必須經過一定的人工干預。常見的做法是在土壤中加入生物炭或石灰,但這已被證明沒有長期效果且價格昂貴,甚至會造成二次污染。植物修復的方法相對環保,即在農田裡種植特種樹或草,把土壤中的重金屬提取出來,然後再處置吸收了重金屬的樹和草,但這個過程鏈條長,見效較慢。
邁科珍公司專有的微生物組技術可以抑製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通過隔離等方式分離有害物質,阻斷土壤中的污染物、恢復土壤自然微生物組,修復被污染的土壤,提高作物產出與質量。
據了解,邁科珍的技術以可持續的方式可以完全分解土壤中的煤和石油殘留物,該技術此前已成功應用於愛爾蘭商業生物修復項目,消除了愛爾蘭卡洛市愛爾蘭糖廠舊址總計30000噸土壤中的石油污染。該技術還得到了中國環保部認可,於2014年和2015年被允許用於中國勝利油田兩期油污土壤的修復。此外,中國的一家大型焦化企業目前正在利用邁科珍的技術進行污染土壤修復。
㈥ 有機肥既能改良砂土,又能改良黏土
使用有機肥料的主要優點是您將在未來數年內可不斷耕種而不是消耗土壤。
㈦ 用微生物肥料進行土壤改良有哪些好處
用微生物肥料進行土壤改良好處
1.增加農作物營養。微生物肥料中最重要的品種之一是根瘤菌肥料,施用後其中的根瘤菌可以侵染豆科植物根部,在其根上形成根瘤,生活在根瘤里的根瘤菌類菌體能將空氣中的氮分子轉化成氨,進而轉化成谷氨酸類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優質氮素,以滿足豆科植物對氮元素的需求。磷細菌肥料,一方面通過磷酸酯酶分解土壤中有機磷化物,另一方面通過微生物代謝,產生無機和有機酸溶解無機磷化物。鉀細菌肥料,主要通過鉀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促使含鉀的礦物質分解,從而釋放鉀離子。硅酸鹽細菌肥料,在代謝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無機有機酸性物質,促進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鋁、鐵、鎂、鉬等的釋放及螯合,改善土壤中養分的供應情況。vA菌根真菌可與多種植物根系共生,真菌絲可以吸收很多的營養供給植物吸收利用,其中對磷的吸收最明顯。此種菌根真菌對在土壤中活動性差、移動緩慢的元素如鋅、銅、鈣等元素也有加強吸收的作用。
2.刺激和調控植物生長。微生物肥料在施用後的生長繁殖過程中可以產生對植物有益的代謝產物,如硅酸鹽細菌肥料可以促進生長素和其他活性物質的產生;固氮菌肥料可以分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和吲哚乙酸生長素等,這些生長刺激素對作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調節和促進作用。
3.減少或降低植物病蟲害。微生物肥料的多種微生物可以誘導植物的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甲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幾丁質酶、β一1,3葡聚糖酶等參與植物防禦反應,利於防病、抗病。有的微生物種類具有分泌抗菌素的功能,抑制或殺死致病真菌和細菌,使病原微生物難以生長繁殖,從而降低了作物病蟲害的發生。
4.增強抗旱能力。微生物肥料由於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菌絲能增加對水分的吸收,使作物抗旱能力提高。
5.改善作物品質。微生物肥料使用後,減少了化肥用量,使農產品品質有良好的改善。有的微生物肥料使用後,可增加產品中的維生素C、糖類和氨基酸含量。
施用方法
1.拌種。先將種子表面用水噴潮濕,然後將種子放入菌肥中攪拌,使種子表面均勻黏滿菌肥即可播種。
2.育秧。做床式或盤式育苗時,可將菌肥拌入育苗土中堆置3天後再做成苗床或裝入育苗盤;做營養缽育苗時,先將菌肥均勻拌人營養土中,再做成營養缽。
3.穴施。先將菌肥與濕潤的細土拌均勻,施在移栽或插秧的穴內,然後移栽幼苗或插秧。
4.蘸根。將菌肥加適量細土和水拌成泥漿,將移栽秧或扦插苗在泥漿中浸數分鍾,然後帶漿移栽或扦插。
5.追施。將菌肥配成菌肥水溶液,澆灌在作物行間或果樹周圍的淺溝內,澆完後即覆土。
6.噴施。有些液體菌肥,可作葉面肥施用,方法是加水後充分混勻,噴灑在葉片的正反面即可。
㈧ 土壤微生物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分解動植物遺體,轉化為無機鹽
㈨ 土壤壞了,種什麼都不行,如何做好土壤修復
什麼是土壤修復
土壤修復即土壤改良、土壤修正:是添加土壤元素、有機質等等在土壤之中。如天然肥料(有機肥堆肥),泥炭土,或化肥等,這些土壤修正物以提高其支持植物生命的能力。
化肥也是添加土壤營養物質來改善土壤,但化肥元素的單一性會使土壤環境更加惡化。泥炭蘚和有機肥等土壤改良物通過其質地或給排水更好地改善植物健康,從而改善土壤環境。但是泥炭土不會增加土壤中的營養。在種植過程中,有機肥堆肥也能通過添加營養物質,提高土壤質地和給排水。堆肥,泥炭蘚和地膜覆蓋都能幫助土壤更好地保持水分。土壤修正也可以改變土壤的pH值。比如,泥炭蘚是酸性的,它適合在愛好酸性植物周圍使用。
如何修復土壤
這是土壤修復的一種,但是是最有效的。
用堆肥和其他形式的有機物質對土壤進行修正,可以被看作是解決土壤問題,也是您常規景觀維護的一部分。
無論您擁有什麼類型的土壤,添加土壤修正物都可以改善您的土壤。它可以解決:例如不能保留足夠水分的過度沙質土壤,或者相反,保留過多水分的過度粘質土壤的問題。
但是,即使在沒有已知問題的情況下,作為園藝預防性護理方案的一部分,您也應該修正土壤。施肥良好的植物更有可能抵禦植物病害並抵禦害蟲入侵。
㈩ 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合理利用微生物的特點
土壤由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直接參與土壤肥力的形成,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大小對農作物的根際營養非常重要。但純自然狀態下有益微生物數量並不夠,作用力也有限。因此,施用微生物菌肥,採用「人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來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和整體活性,從而明顯提高土壤的肥力,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值得提醒的是,在使用微生物菌肥的過程中注意一些方法的運用,獲得肥效會更好!
1、巧妙搭配有機肥與化肥等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機肥常常存在發酵不完全、二次發酵,造成燒苗等問題。如果將迦百農微生物菌肥與有機肥混合漚制(嚴格控制高溫),能起到顯著增肥增效作用。配合使用復合肥、葉面肥、二氧化碳氣肥,這樣能更有效控制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提高食品安全性。
如今,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化肥利用率不斷降低已是眾所周知,急需攻克的一個難題。採用迦百農微生物菌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證增產,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質,減少污染。
2、配合使用科學農業管理技術,肥效更持久。改善土壤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施用迦百農微生物菌肥時,土壤最好採取深耕翻措施,搞好中耕,作好排澇防旱工作。還要抓好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始終保持耕作層的碳源充足和疏鬆、濕潤環境,從而發揮微生物肥增產增效的作用。
3、妥善貯存。微生物菌肥屬於活性肥,要格外注意保存,避免陽光直曬,防止紫外線殺死肥料中的微生物。微生物菌肥的最佳貯藏條件是,放於陰涼、通風、乾燥處,嚴禁陽光直射,溫度於小於40度,相對溫度小於80%。
微生物在農業上的作用已逐漸被人們認可。現國際上已有70多個國家生產、應用和推廣微生物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