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篩選微生物

如何篩選微生物

發布時間:2022-05-02 09:06:12

1. 如何篩選微生物葯物

市面上有很多微生物制劑的菌種,多種多樣,造成在選擇上產生很大困惑,下邊是選擇菌種的方法:
1、微生物菌種選擇
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不同動物種類對菌種的要求不同,同一菌株用於不同動物,產生的效果差異也較大。使用時一定要掌握菌種的特性和功效,選擇不當起不到應有效果,反而會破壞原有菌群,甚至引發疾病
2、微生物菌種應用時間
微生物制劑應用要從子畜開始使用,以保證有益菌優先定植。因為制劑進入體內後要有一段時間進行微生物菌群調整才能定植下來。
一般認為,乳酸菌類在各種動物的各階段添加均較好,芽孢桿菌類在生長期添加較好,在幼齡期可以添加;麴黴菌類在幼齡期,水產動物全期不必添加;酵母菌類在生長期不必添加;在水產動物養殖中,以改善水質為目的時,可將微生物制劑或光合細菌直接灑於水中。
3、微生物菌種添加方式
一般粉狀飼料添加微生物制劑效果較好,顆粒飼料和膨化飼料在加工過程中的高溫可造成10%~30%的芽孢桿菌,90%以上的腸球菌以及99%以上的酵母失活,而乳酸桿菌幾乎全部被殺滅。因此,在顆粒飼料中要使用耐熱,耐擠壓的芽孢桿菌制劑。乳酸菌不耐高溫,應採用凍干後包被或採用噴霧乾燥的方式製成的乳酸菌制劑。使用時最好採用飲水方式,以利於乳酸菌優先粘附於腸壁。
4、微生物菌種劑量與濃度
微生物制劑中必須含有相當數量的活菌才能達到效果。當進入動物腸道食糜中外源菌數大於1000萬個每克時,都會對腸道內原有菌群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微生物制劑在產品中活菌數含量為10億~20億每克時效果最佳。
我國正式批准生產的微生物制劑中規定每克芽孢桿菌含量要多於5億個。以酵母菌產品為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活菌數從每克幾億到200億不等,在選擇是要認真鑒別。
5、微生物菌種抗生素的影響
細菌類的微生物制劑對抗生素敏感,不宜與抗生素同時使用,使用微生物制劑的前後二天應停止使用抗生素。最好先用抗菌葯物清理腸道,為益生菌的定植和繁殖掃除障礙,然後再飼喂微生物制劑,可提高使用效果。酵母菌類屬於真核生物,生物學活性與細菌完全不同,對抗生素、磺胺類葯物和一些抗菌劑有天然抗性,可與抗生素同時使用。
6、微生物菌種保存條件和期限
微生物制劑均為活菌制劑,由於大多數菌種在飼料加工、運輸中容易失活,應用中要注意保存期限。通常微生物制劑應密封保存於陰涼避光處,儲存時間不宜過長,有效期一般為一年左右,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活菌數量不斷減少。厭氧菌類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死亡,有的產品對其進行了包被或真空包裝處理,應在打開包裝後規定的時間內用完。酵母類屬於兼性厭氧菌,可以保存較長時間。芽孢桿菌類有效期比其他類型長,可達2年左右。

2. 簡述產酶微生物的分離和篩選

首先確定你所要篩選的目的微生物,並設計好「篩子」。以纖維素酶產生菌的篩選為例。
先找可能存在此類微生物的環境,如森林裡的枯枝爛葉和腐質土。採好樣品,拿回實驗室,首先進行擴大培養。就是把樣品中所有的微生物都培養增殖。一般就用全營養培養基。
培養液稀釋不同倍數後,做平板單細胞培養,這時就要用到「篩子」了。對於纖維素酶產生菌,篩子可選用可溶性纖維素。平板培養時,用可溶性纖維素作唯一碳源,不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就不能生長(或生長極弱),把生長良好的微生物挑選出來,再進行擴大培養,再用纖維素唯一碳源的培養基進行篩選,並挑選生長優勢菌落,重復以上步驟(可以多挑選幾支進行對比選擇)。幾次以後,用纖維素粉(不溶性的)做唯一碳源的培養基,進行平板培養,纖維素酶產生量越大、活性越高,產生的透明圈直徑就越大。用這種辦法可能對酶產生量大、活性高的菌種做進一步篩選。
其它目的微生物的篩選步驟也差不多。
關鍵是采樣地點的選擇和「篩子」的設計。
希望對你有用。

3. 如何從自然界中篩選到一株芽孢微生物

關於如何篩選芽孢微生物,很簡單,比如從土壤中,把土壤樣本放入煮沸的廢水中,5分鍾後將上清液取樣在常用細菌培養基上徒步,裝出菌落的,基本上就是芽孢微生物了。
關於對一株均的處理機分離純化,不同類型的目的菌方法會有不一樣,樓主問的實在太廣,無法回答。
要把生產菌和混入雜菌分開,首先樓主自己要對生產菌株的特點非常了解,然後再通過平板劃線,挑取單菌落,然後進行相關鑒定試驗,從很多雜菌中挑出目的菌株(通常需要挑出10個以上的純菌落),然後對目的菌種進行培養,從中挑選出生長力旺盛的作為生產菌株。

4. 微生物篩選原理

用選擇培養基,調節培養基的某些條件,使你想要的微生物能正常存活,而不想要的微生物不能存活。或者是特定的菌落染色,進而分離。
例:在進行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時,可以在培養基里加入剛果紅(一種染料,可以與像纖維素這樣的多糖物質形成紅色復合物,但並不和水解後的纖維二塘和葡萄糖發生這種反應。)當我們在含有纖維素的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時,剛果紅能與培養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而無法和被分解菌分解的纖維素形成剛果紅——纖維素復合物,培養基中就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了。

5. 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分離篩選方法有哪些

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篩選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從自然界分離所需要的菌株,二是把分離到的野生型菌株進一步純化並進行代謝產物鑒別。
在實驗工作中,為使篩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的說來可從以下幾個途徑進行收集和篩選:
(1)向菌種保藏機構索取有關的菌株,從中篩選所需菌株。
(2)由自然界採集樣品,如土壤、水、動植物體等,從中進行分離篩選。
(3)從一些發酵製品中分離目的菌株,如從醬油中分離蛋白酶產生菌,從酒醪中分離澱粉酶或糖化酶的產生菌等。該類發酵製品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具有悠久的歷史,從這些傳統產品中容易篩選到理想的菌株。 菌株的分離和篩選一般可分為采樣、富集、分離、產物鑒別幾個步驟。

6. 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從環境篩選具有抗細菌作用的微生物

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從環境篩選具有抗細菌作用的微生物
1.從環境中大量獲得微生物樣品,以不同稀釋度制備菌懸液 2.將不同稀釋度的不同菌懸液與目標細菌共培養,在平皿上做好標記 3.觀察,篩選出有抗細菌作用的微生物(在微生物周圍出現沒有目標細菌的抑菌圈) 4.進一步純化篩選出來的微生物,再次進行不同濃度下的抑菌試驗,以驗證其抗菌作用。
1,首先要明確准備篩選光譜還是窄譜的抑菌微生物,其次要選好你的指示菌
2,一般採用透明圈法進行抑菌微生物的篩選。
步驟:1,培養基、牛津杯的滅菌;
2,培養基冷卻至不燙死指示菌的溫度後,在其中加入2%左右的指示菌
3,混合均勻後倒平板
4,平板凝固後在其上加入牛津杯,並在牛津杯中加入你篩選的菌懸液
5,培養
6,觀察透明圈大小
7,透明圈有且明顯較大的,其中菌就是擬篩選的菌

7. 微生物菌種的篩選

1.(1)從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環境中採集土樣;(2)配置培養基,制備平板,一種僅以亞硝酸鹽作為唯一氮源(A),另一種不含任何氮源作為對照(B);(3)將樣品適當稀釋(十倍稀釋法),塗布A平板;(4)將平板至於適當溫度條件下培養,觀察是否有菌落產生;(5)將A平板上的菌落編號並分別轉接至B平板,至於相同溫度條件下培養;(6)挑去在A平板上生長而不在B平板上生長的菌落,在一個新的A平板上劃線、培養,獲得單菌落,初步確定為可利用亞硝酸鹽作為唯一氮源的微生物除培養
2.A將他們混合培養,在培養基上長出的菌落為重組菌株。B如果在混合培養期間加入DNAase,在培養基上無重組菌落出現這說明上述重組是因細胞間的接觸轉化所致;如果仍有重組菌落長生,說明可能是由於接合和轉導所致。C利用只能持留細菌的濾板相隔的U型管進行試驗,如果在基本培養基上不產生重組菌落,則判斷為接合作用,如果產生重組菌落,則又有兩種可能,即轉化或轉導。D利用能持留細菌和細菌病毒而不能持留DNA的濾板相隔的U型管進行試驗,如果不產生重組菌落則為轉導,如果仍產生重組菌落則為轉化

8. 如何將特殊目的之微生物篩選出來並將這些微生物如何應用於工業加以敘述

如何將特殊目的之微生物篩選出來
微生物產生菌的分離篩選 微生物的分離
經富集培養以後的樣品,目的微生物得到增殖,佔了優勢,其他種類的微生物在數量上相對減少,但並未死亡。富集後的培養液中仍然有多種微生物混雜在一起,即使佔了優勢的一類微生物中,也並非純種。例如同樣一群以油脂為碳源的脂肪酶產生菌,有的是細菌,有的是黴菌,有的是芽孢桿菌,有的不產芽孢,有的生產能力強,有的生產能力弱等等。因此,經過富集培養後的樣品,也需要進一步通過分離純化,把最需要的菌株直接從樣品中分離出來。
一、好氣微生物的分離
分離的方法很多,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較為粗放,只能達到「菌落純」,如稀釋塗布法,劃線分離法,組織分離法等。前兩種方法由於操作簡便有效,工業生產中應用較多。組織分離法則通常是從有病或特殊組織中分離菌株。另一類是較細的單細胞或單孢子分離方法,可達到「菌株純」或「細胞純」的水平。這類方法需採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復雜的如顯微操作裝置,簡單的可利用培養皿或凹玻片作分離小室進行分離。下面對這幾種分離純化方法分別加以介紹。
(一) 稀釋塗布法
把土壤樣品以十倍的級差,用無菌水進行稀釋,取一定量的某一稀釋度的懸浮液,塗抹於分離培養基的平板上,經過培養,長出單個菌落,挑取需要的菌落移到斜面培養基上培養。土壤樣品的稀釋程度,要看樣品中的含菌數多少,一般有機質含量高的菜園土等,樣品中含菌量大,稀釋倍數高些,反之稀釋倍數低些。採用該方法,在平板培養基上得到單菌落的機會較大,特別適合於分離易蔓延的微生物。
(二) 劃線分離法
用接種環取部分樣品或菌體,在事先已准備好的培養基平板上劃線,當單個菌落長出後,將菌落移入斜面培養基上,培養後備用。該分離方法操作簡便、快捷,效果較好。
在樣品含菌量較少或某種目的微生物不多的情況下,微生物的純種分離方法可以簡化如下:第一種方法,取一支盛有3~5ml無菌水的粗試管或小三角瓶,取混勻的樣品少許(0.5g左右)放入其中,充分振盪分散,用滅菌滴管取一滴土壤懸液於瓊脂平板上塗抹培養,或者用接種環接一環於平板上劃線培養。這種方法不需要菌落計數,比以上常規稀釋法簡便。第二種方法,取風乾粉末狀的土樣少許(幾十毫克)直接灑在選擇性分離培養基平板上或混入培養基中製成平板,置適溫培養一定時間,長出菌落。例如分離小單孢菌就可採用該方法,從河泥中取樣,風干研碎,取樣品粉末20~50mg直接加到天門冬醯胺培養基中,混合均勻製成平板,培養後長出魚卵狀菌落。這種方法有時分離不夠充分,可用劃線法進一步純化。

9. 如何鑒別和篩選病原微生物和其他目的菌

關於如何篩選芽孢微生物,很簡單,比如從土壤中,把土壤樣本放入煮沸的廢水中,5分鍾後將上清液取樣在常用細菌培養基上徒步,裝出菌落的,基本上就是芽孢微生物了。 關於對一株均的處理機分離純化,不同類型的目的菌方法會有不一樣,樓主問的實在太廣,無法回答。 要把生產菌和混入雜菌分開,首先樓主自己要對生產菌株的特點非常了解,然後再通過平板劃線,挑取單菌落,然後進行相關鑒定試驗,從很多雜菌中挑出目的菌株(通常需要挑出10個以上的純菌落),然後對目的菌種進行培養,從中挑選出生長力旺盛的作為生產菌株。

閱讀全文

與如何篩選微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