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個大學有關物理的系好多少分是黑龍江的。
北京大學理科專業從建國以來一直是全國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學當然也不例外。說它
是是全國最好的物理系(學院)毫不過分。北大物理最大的特點是各個二級學科方向都很
強,尤其理論物理領域遠遠領先於其他高校,其它的幾個二級學科方向也在全國位列三甲
,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
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首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獨厚優勢,北大物理綜合實力在未來一段時間
內將仍然能在全國高校中保持領先優勢。
南京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在國內高校中首屈一指,憑借這個優勢奠定了他在國
內數一數二物理系(學院)的地位。在這點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目前物理學界最龐大
最熱門的分支確立領先優勢也就同時確立了在整個中國物理學領域的領先優勢。南大物理
共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無線電物理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其中除凝聚態物理外
和它的聲學專業也是全國高校中最強的。如果把天文學納入物理學領域的話,由於比鄰紫
金山天文台,它的天體物理專業在國內更是一枝獨秀。
順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時候曾經有幸聽到南大物理系馮端院士所做的報告。他與中科
院半導體所的黃昆院士可以並稱為中國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的核心部分)的泰山北
斗。老先生80餘歲的高齡面色蒼老卻依然精神健鑠,說話平緩有力,在報告結束後還十分
和藹認真地回答我這個小輩的問題,學者風范讓人肅然起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專業,光聽名字就能大致明白他在物理學界的地位了。由於是
中科院建設的學校,在院系設置上一直奉行「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方針,中科大是在
全國唯一有兩個物理系的高校。物理系以研究凝聚態物理和光學兩個大的應用方向為主,
其對應的自然是中科院物理所。它的近代物理系以研究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原
子分子物理,等離子物理等理論及實驗方向為主,對應過去中科院的近代物理所(現分裂
為北京高能所,蘭州近物所和原子能研究院)。科大物理有五個國家重點學科,分別是理
論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等離子物理,比北大和南大還要多出一
個,它的近代物理領域一直是全國高校中最強的。
2004年科大年輕的潘建偉教授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這在整個中國物理學界是一個
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他在量子糾纏態以及量子信息傳輸領域的研究成果使中國在該領域一
躍成為世界領先,其意義絲毫不亞於劉翔的奧運金牌。不久前剛剛聽過他做報告,給我等
小輩的印象是他態度認真,語氣誠懇,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師兄,然而從他的話語中可以感
受到他謙虛中不乏自信,謹慎中透露著激情,是所有從事科研工作年輕人的典範。也許我
們對潘教授未來唯一的期待就是能為中國帶回一枚諾貝爾獎章了。
和南大抓住凝聚態物理一樣,復旦大學物理系抓住了物理學的第二大應用領域光學,
從而也奠定了其國內一流物理系的地位。復旦物理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三個國
家重點學科,其中光學領域是全國高校中最強的。大上海難以抗拒的物質誘惑對於基礎科
學研究或許是地獄,對於應用科學研究絕對是天堂,這種發展物理應用領域的先天優勢是
其他城市的高校所望塵莫及的。
提到復旦物理,不能不提到楊福家院士。他不僅是國內最知名的物理學家之一,而且
由於擔任過復旦校長和英國諾丁翰大許校長職務,他對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端有著最清醒的
認識,批評常常一針見血,入木三分,頗有李熬的風范。對此人除了欽佩二字別無它法,
如果可以在全國學生范圍內選舉教育部長,我一定會投他的票。
表中還剩下一所高校清華。清華大學多年穩坐中國高校頭把交椅,但其物理學的地位
卻與之有些不太相稱。大家不要忘了這是因為剛建國不久全國規模的院系調整,很多學校
成為了只有工科沒有文理科的院校。與清華情況及其相似的是浙江大學,解放前它們的物
理系可以說是全國最好的兩個物理系,曾分別誕生了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世界華人的驕傲
。院系調整後清華和浙大整個物理系都分別並入了北大和復旦。現在他們的物理系都是短
期內重建的,雖然少了前面四所學校物理專業的深厚基礎但他們的發展速度和財政支持是
前面四所高校所望塵莫及的,再加上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對母校物理學科的全力支持,在短
期內清華物理和浙大物理很有可能趕超前面四所學校。
以上是中國高校中最好的幾個物理系(學院),可以發現它們都集中在北京和華東地
區。對於偌大的中國許多地區有志於從事物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都能考上清華北大根本不
切實際,而華東地區那幾所高校在許多偏遠省份招生很少,物理專業經常只有一兩個人,
所以有必要介紹一下全國其他地方幾個比較有實力的物理系。我們從北京出發,逆時針在
中國地圖上畫出一個圈,沿這個方向開始搜索。
華北地區:
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有理論物理一個國家重點學科,身為全國最好的師范院校,它在
物理學教學和科研兩方面都有著不錯的成就,是一個研究物理的好地方。
南開大學物理系(學院)雖然沒有他的數學系那麼出名但同樣人才輩出,在納米材料
研究領域更是成績斐然。學校建有現代光學研究所,學校的知名度加上天津市的良好地理
位置,讓這里成為一個比較理想的物理學科科研基地。
山東大學物理系改名為物理與微電子學院,從名字中可看出它的主要發展方向。山大
物理近年做出了許多成果,在SCI物理方面的論文排名也是逐年攀升。有凝聚態物理一個國
家重點學科。對於高考競爭異常激烈的山東省來說,這對省內有志學物理的學生也是一個
不錯的去處。
另外,山西大學的光學研究也十分了得。
東北地區:
吉林大學物理專業可以說是東北地區唯一比較正規的物理專業,吉大物理有凝聚態物
理和原子分子物理兩個國家重點學科,僅次於上述幾所高校,並且在理論物理方面,常年
從事核多體研究的吳式樞老院士可能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個專業理論物理研究的專家。盲目
的合校對吉大物理的發展並沒有造成什麼正面影響,而且由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效仿清華和
浙大的原工科院校努力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吉大物理凝聚態專業的很多老師正逐漸向那裡
流失。哈工大在原有光學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再補充上凝聚態物理的實力,想必前景十分
光明。
西北地區:
由於計劃經濟時代地區的分工不同,提到東北人們往往會想到重工業,提到大西北人
們就很容易想到國防了,的確就拿西北地區最知名的物理系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來說,其專業大都集中在很強的應用技術方向,並且一些專業與於國防需求密不可分,蘭
大物理有粒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一個國家重點學科,其應用物理專業以核技術方向研究為
主。可以說西部的很多高校培養的畢業生為國家需要一直在作著默默付出而無怨無悔,這
足以令其他地區高校的畢業生深感內疚了。
西南地區:
四川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在西南地區物理學領域一枝獨秀,因為也屬於西部地區
,它的專業方向自然和國防領域有比較強的聯系。川大物理有原子分子物理一個國家重點
學科,該學科由來自吉林大學的我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創始人苟清泉院士一手創辦,並且
這個在領域與位於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在學科設置上與蘭大
物理多少有些類似,在這點上突出了西部高校物理研究重視應用技術和國防技術的特點。
華南地區:
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光聽名字感覺比川大物理和蘭大物理更向應用技
術領域邁進了一步,也許不同的是它以研究民用技術為主,而後兩者更傾向於軍用國防研
究。中山物理有凝聚態物理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並且是全國少數擁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的
高校,珠江三角洲中國經濟龍頭的地位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山大學物理學科基礎研究向應用
技術的轉化,在整個華南地區中山物理是具有絕對優勢的物理專業。
華中地區:
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在華中地區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湖北人天生的聰明才智
對武大物理的建設有著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都有著不錯的成績。
同城的華中科技大學在光電子領域全國高校中獨占熬頭,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光電子國家實
驗室,這對華中地區物理專業的人可以說說是天賜良機,既然物理學已經發展到以應用方
向研究為主的時代,那麼在光電子這樣的相關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大展鴻圖將是物理學工作
者最有前景的選擇。
以上列舉了中國高校中實力最靠前十多個物理系,它們基本上都擁有物理學的國家理
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全國一共14個)。相對於北京和華東地區幾個一流的物理院系
來說,剩下幾個的姑且算做中國次一流的物理院系。它們與一流的幾個相比在本科教育上
雖有差距但並不很明顯,因為本科階段所學的課程內容和要求程度也大體相當。但到了研
究生階段,由於科研水平的差距使得研究生教育水平差距變得比較明顯,因此對於這些院
校有志向繼續從事物理專業深入研究的學生來說,在國內有一個比那些一流物理院系更為
理想的地方,那就是中國科學院。以下篇幅我將重點介紹中國科學院下屬的物理及相關領
域研究機構。
學位授予單位代碼及名稱 排名 得分
8000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 96.97
10001 北京大學 2 92.64
10284 南京大學 3 90.28
10358 中國科技大學 4 88.08
10246 復旦大學 5 85.60
80140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5 85.60
10003 清華大學 7 82.59
82817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8 81.37
還是這張表,可以看出中科院兩個物理方面研究所,一個以很大優勢位居榜首,另一
個與復旦物理並列第五。在中國科學院上百個研究所當中,只有表中的物理所,上海光機
所,北京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三家單位擁有物理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即在8個二級學科6個
以上方向有素研究),高能所是否參加這次評比我不是很了解。中科院跟高校科研相比的
特點是分工明確,經常只此一家。各個研究所研究領域都比較狹窄,但幾乎各個所在自己
的研究領域都是國內最權威的。相比高校中科院的科研更加專業化,對國家戰略意義更大
。 北京的中科院物理所在五,六十年代曾被稱作應用物理研究所,從名字的變化可以看
出物理學重心從基礎探索到應用研究的轉移,這也是全世界物理學的發展趨勢。物理所研
究的主要方向毫無疑問就是凝聚態物理學,並且這個領域在國內遙遙領先,在其他方向的
研究也基本上都與凝聚態直接相關。憑借在物理學最大分支方向上世界水平的研究,不僅
使它在國內物理學界獨占鰲頭,在整個中科院研究所中科研實力也是數一數二,曾經在趙
忠賢院士領導下在超導領域做出世界領先的成果。剛剛建成的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幾乎
全部依託在這里。中國物理學會也正是掛靠在這里,在今年世界物理年國內的一系列活動
中,物理所自然成為發起者和主要組織者。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是國內激光領域的絕對權威,正因為這點使得其光學基礎與應用領
域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前面說過光學是物理學目前的第二大分支,並且由於激光器的發
明使得光學成為物理學最早步入大規模應用領域的方向,因此在物理一級學科排名能進全
國第五,中科院第二。上光所在中科院內被劃歸到技術科學部,從這點可以看出國內已經
把光學領域看作又一個以應用技術研究為主方向了。上光所04年一共招收了78名研究生,
其中只有9人今後從事基礎光學研究方向,其餘均從事光學工程和材料學方向。目前光學工
程逐漸成為近期繼電子科學技術之後又一個從物理學獨立出去的一級學科,只是完全獨立
發展還有待成熟。上光所的光學工程一級學科排名僅次於清華大學列全國第二位。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國內唯一的一家從事基本粒子實驗及其相關研究的機構,建
有國內最先進的世界水平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它代表了整個中國的高能物理
研究水平。其前身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又一次看出物理學重心從基礎探索向應
用研究的轉移),後來該所基礎研究部分分離出來成立了高能所,核能研究部分成為了現
隸屬於核工業部的原子能研究院。幾乎同時建成的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現改名為上
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以研究重元素離子為主)或許和它有
些淵源。由於前面講過高能物理到了一個瓶頸階段,因此高能所通過對加速器的改造令其
發揮同步輻射光源功能,從而重心逐漸從試驗物理向應用物理轉移。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可以稱作是中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其中會聚了中國理論
物理研究的精英力量。它也可能是中科院規模最小的研究所,和院士占研究員比的例最高
的研究所,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何祚休院士了。所內近一半的人研究基礎理論方向,在這個
探索自然最深層次的領域,這少數的精英很可能還是國內絕大部分的研究力量。另一半人
作是應用理論研究,前面已經講過這是從事理論物理的大多數人的研究方向,目前在交叉
學科理論的研究前景非常被看好。
中科院北京半導體研究所的成立驗證了電子科技領域發展壯大到從物理學中獨立的過
程,有著名的黃昆院士坐陣,北半所實力可見一斑。它隸屬於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在半導
體領域國內一枝獨秀,並成為中國光電領域的一個重要力量。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研究物理領域的部分主要從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在
這個領域全國領先,並與上海光機所共同組成了中科院冷原子與量子頻標中心。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有安徽光機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和固體物理研
究所。其中安光所主要研究大氣光學方向,應用意義很明顯。後兩者規模相對比較小,固
體所也是中科院內一個重要的凝聚態物理研究點。三個研究所位於合肥市的科學島上,與
中國科技大學同城,交流十分頻繁,他們構成了中科院規模僅次於京滬兩地的一個研究基
地。
其他與光學應用技術相關的中科院研究所還有長春光機與物理研究所,西安光機所,
成都光電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等。其中長光所是中國最早的光學研究所,是以上各
個光學領域研究所的發源地。它的激光物理部分分出到上海建立了現在的上海光機所,研
究瞬態光學的部分組建了西安光機所,光電技術部分成立了成都光電所,紅外線遙感領域
形成了現在的上海技物所。長光所目前集中於對民用光學領域以及固體發光材料(合並的
原長春物理所主要研究領域)的研究,是中科院規模最大的研究所。連同以上幾個研究所
名義上組建了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有意主導中國光電產業的發展。
以上列舉了中國科學院物理及其相關方向的研究所,在表中與一個單位還沒有介紹。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稱九院,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不太熟悉,但提起原子彈和氫彈
的研究,提起鄧嫁先、於敏、等兩彈一星元勛的話,相信很多人會對這個單位肅然起敬了
。現在九院在京滬等第都有自己的研究所。由於是國家單獨編制,事關國防研究的機密,
我自然對它無法有更多了解,只知道九院地處於四川綿陽,或許長虹集團和它有些淵源。
順便補充點關於研究物理的人今後可能大量湧入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國光電產業的
個人一些看法。在電子產業發展十分成熟的時候,光子產業已經悄然興起。連電子之間的
相互作用都要靠光子傳播,光子很可能是所有信息和能量最終載體了。21世紀是將是光子
的世紀,光電時代大有取代電子時代的希望主宰整個信息產業。光與物質(主要是電子)
相互作用是人類科技永恆的主題,這個產業將來會吸引很多凝聚態物理和光學專業的學生
。 目前國內很多城市在爭當中國光電產業的中心,其中其以武漢和長春兩地競爭尤為激
烈,都先後打出了「中國光谷」的口號。從我個人觀點來看,如果不算北京話,上海市是
中國最具有發展光電產業的潛力和條件的地方。武漢主要依靠剛剛在華中科技大學建立的
光電國家實驗室,以及武漢大學和武漢物數等一些科研力量;長春主要依靠長春光機所光
學技術方面的優勢,以及吉林大學和長春應化所的科研力量。從實力分析二者確實旗鼓相
當,但相比上海地區,中科院下屬的上海光機所,上海技物所,上海微系統所都是在光電
技術方面國內非常領先的研究機構,再加上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的科研實力,而且在上海
應物所要建成國內最先進的餓同步輻射裝置「上海光源」,這些都是武漢和長春兩地所無
法企及的。而在最關鍵的資金投入方面,上海的經濟實力更是可以傲視全國。也許上海人
的精明就表現在這里,不喊口號,卻默默將西部幾個區建設成高科技產業集中地,吸引著
無數人才來這里奮斗。
B. 天體物理學有哪些大學急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2、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是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4、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十所大學之一。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
5、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簡稱「廣大」,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試點高校,也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北京大學的師資力量
2016-2017學年,北大共有專任教師3250人,其中校本部專任教師2572人,醫學部專任教師678人,另有3000餘位附屬醫院醫生承擔本科教學工作。其中正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49.48%,副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36.05%。
2017-2018學年,北京大學共有72名「千人計劃」入選者,153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208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和特聘教授,242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7名國家級教學名師,79名北京市教學名師,1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6個北京市教學團隊。
2017年11月,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先後揭曉,北京大學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在編中國科學院院士合49名;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在編中國工程院院士合9名;在校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含兼職)合7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含兼職)合19名 。
C. 考研專業課考大學物理的專業都有哪些啊
有不少的,但是都不是物理專業的,物理專業考的要深奧一些的,比如:2017年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課考864大學物理;南開大學19儀器技術與物理、20智能與無線感測技術、21虛擬儀器及遠程測量技術、22光電檢測技術專業考研。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D.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開設學院
截止2015年6月,開設應用物理學專業的總共有207所學校,著名的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
E. 大學有關物理方面的專業有哪些
物理專業大方向一般可分為:理論物理、微電子、凝聚態。細分的話就很多了,比如純理論研究、核物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微電子學、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應用物理;光學;凝聚態(研究方向太多,就不列了)。這些你到一些大學的物理主頁上應該能了解更多。
專業的好壞不能定論,要看個人喜好。理論物理的人一般基礎功底非常扎實,喜歡推導。微電子應用性要強多了,畢業後工作比較好找。凝聚態主要就是實驗來研究凝聚態物質,這裡面熱門的研究很多,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等,凝聚態主要研究材料的構成和性質,也是基礎研究。
對於學校,據我個人了解,本科的物理北大第一,研究生是南大第一,科大的基礎功底最扎實,清華、復旦、交大的物理應用性強。理論物理北大、南大、科大差不多,微電子復旦最好(不過復旦的微電子是一個獨立的系),凝聚態就是南大最強。
拓展資料
大學物理專業排名
1.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大學
過去的20年,共有16位教授和16個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學校具有高水準的教授,他們都是國際知名的學者和學術頂尖人才,教學和科研能力都非常強。
物理學院在MIT的4-315大樓,學生可以直接聯系實驗室或者教授本人。物理系分4個部:天體物理;凝聚態,生物和等離子物理;實驗性核粒子物理;理論性核粒子物理。
2.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大學
錢學森研究生階段就讀的學校,也是全美三大理工之一,擁有多個高級研究中心,並且研究方向非常前沿。與物理有關的有,納米科學中心,量子信息中心等等。教授人數較多的方向為光子學及量子電子學,固體器件,固體及材料,
其他方向還有生物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計算物理及流體力學。這些教授基本上都是其領域內的領軍級人物。它們的研究方向也基本上都是最前沿的,例如納米生物材料,量子光子學器件,納米器件,超快光子學,光通信等等。
3.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物理學研究生教育為學生涵蓋許多學科、跨越多個院系的學習機會。該專業研究生研究的跨學科性質體現在博士論文課題中,事實上,論文評審委員會的成員中也有其他院系的成員。為了保持個別項目的多樣性,物理學位的修習要求不高且非常靈活。
物理學系實驗和理論研究的主要領域有:實驗生物物理學、高能粒子物理、院子和分子物理、固體和流體物理、天文物理學、計算物理學、核物理學、統計機械、量子光學、數學物理以及量子理論、 弦理論和相對論等。
4.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較強較集中的方向為凝聚態物理,宇宙學,高能物理。凝聚態物理主要研究是與量子物理相關,包括新材料中的電子的性質,量子霍爾效應等。其中電子工程系的adjunct professor——崔琦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宇宙學方向,較多的教授研究宇宙背景輻射(CMB)。此外,中微子的研究也很有特色。
5.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
2011年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單細胞PCR微流體技術,並利用這一技術對數百個結腸癌細胞進行了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由此獲得了人類結腸癌異質性圖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
1962年SLAC在基本粒子物理學中有重大發現,這門學科為物質的基本構成提供了洞察力。這個426英畝的設施包括了兩英里線性加速器,由美國大學的能源部門操作。在SLAC大約有1300名員工和3位斯坦福物理學家--Burton Richter,Richard Taylor和Martin Perl--由於他們所作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
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認為教授和學生是共同挑戰物理學基礎的合作者。學校在三個主要領域取得突破:宇宙物理學、量子物理學以及生物物理學。研究者目前正在研究幼鳥的運動以及這些運動如何解釋它們飛行的本能。
天體物理學家正使用氣球運載軟γ射線望遠鏡來觀察核線發射和γ射線極化。在國家電子顯微鏡中心,生物物理學家正在控制石墨片周圍的碳原子。
7.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爾大學
康奈爾的研究員在過去的四十年中一直處於碰撞束物理學的技術前沿,並且康奈爾電子儲存環正在革新X射線技術。每年都會有超過一千名的科學家來到康奈爾實驗室研究基於加速器的科學與教育。現在它是加速粒子物理學領域的領跑者。
8.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物理基礎,能在物理學領域進行基礎研究和應用的人才,特別是各種微電子材料和器件的研製、開發、測試、分析、管理和設計方面的科研、教學和工程技術人才。
9.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物理系是全美最大的物理系之一。兩次諾獎獲得者,肖特基晶體管的發明者之一和低溫超導理論的提出者——John Bardeen教授就出自UIUC的物理系。UIUC的物理系是全美凝聚態物理方向的top1,量子物理排名第7,原子核物理排名第8.
1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物理系目前有58名教職員。提供學士、碩士、博士學程。物理系教授戴維·格婁斯是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的主持人。
該機構的終身職研究員也屬於物理系的教職員。截至2014年為止,該系有四個教職員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中村修二(2014年物理獎)、戴維·格婁斯(2004年物理獎)、艾倫·黑格(2000年化學獎)和沃爾特·科恩(1998年化學獎)。
F. 物理專業的大學
一、北京大學的物理學專業在全國的知名度很高,並且該校的綜合實力也很強各個二級學科的發展方向都很強,在我國的物理系專業中一直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優勢。
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唯一一個開設了兩個物理系的高校主要以研究凝聚態物理和光學兩個大的方向為主。在2018中國物理學專業大學排名中排名第二。
三、清華大學的物理系一直秉承著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科學實驗能力的高質量物理人材,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物理學方面的人才。該校物理系被稱作是物理學人才的培養基地。
2018中國物理學專業大學排名
學校代碼 學校介紹
10001 北京大學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003 清華大學
10246 復旦大學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10284 南京大學
10055 南開大學
10183 吉林大學
10335 浙江大學
10486 武漢大學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10558 中山大學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10108 山西大學
10200 東北師范大學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10247 同濟大學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10384 廈門大學
10422 山東大學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10730 蘭州大學
91002 國防科技大學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10280 上海大學
10285 蘇州大學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10532 湖南大學
10533 中南大學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10610 四川大學
10611 重慶大學
10697 西北大學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10718 陝西師范大學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10094 河北師范大學
10126 內蒙古大學
10145 東北大學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10445 山東師范大學
10459 鄭州大學
10530 湘潭大學
10736 西北師范大學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10165 遼寧師范大學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10345 浙江師范大學
10403 南昌大學
10446 曲阜師范大學
10475 河南大學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10673 雲南大學
11065 青島大學
10010 北京化工大學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10140 遼寧大學
10203 吉林師范大學
10251 華東理工大學
10346 杭州師范大學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10414 江西師范大學
10593 廣西大學
10602 廣西師范大學
10635 西南大學
10636 四川師范大學
11646 寧波大學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10231 哈爾濱師范大學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10255 東華大學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10357 安徽大學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10427 濟南大學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10512 湖北大學
10657 貴州大學
該數據來源於中國學位與研究生信息網
物理學專業就業方向
該專業可以選擇的就業范圍有:物理老師、銷售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光學工程師、研究助理等
G. 高考有哪些可選的大學物理專業
這個物理專業一般都不會分的太細,因為絕大部分高中生都對物理沒有一個很深的了解,而且由於物理的本科很不好就業,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繼續深造,所以一般的學校都只有物理學這樣一個專業,然後在研究生的時候再選擇細化的方向,比如你說的凝聚態物理之類的。
至於你說有一些大學在本科階段就細分的專業,一般就只有應用物理,核物理和力學這幾個專業有可能在本科招生,像中科大貌似就招力學的本科生,也很不錯,但是我感覺專業開始分的這么細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把你的方向限制的太死了。像一般物理比較nb的大學比如北大,南大都不會對專業卡的太死,一進去都是物理學類,到研究生的時候再分。
一般來說,你本科學的是力學專業,再想往物理學的其它方向轉就不容易了,而本科是物理學類的轉力學是比較輕松的。所以如果你要深造的話還是選物理學比較好。選核物理和應用物理這些專業的好處就是本科就業上有些優勢
H. 哪個大學有生物物理學專業
有很多大學都有這個專業,比如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等。
生物物理學專業是生物學的一個二級學科。是應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層次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生命活動的物理、物理化學過程,和物質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表現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學分支學科。生物物理學旨在闡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有關物質、能量與信息的運動規律。物理學和生物學在兩方面有聯系:一方面,生物為物理提供了具有物理性質的生物系統,另一方面,物理為生物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工具。
I. 清華大學物理系有哪些專業
一、數學類
0101 數學 0104 數理統計
0102 計算數學及其應用軟體 0105 運籌學
0103 應用數學 0106 控制科學
二、物理學類
0201 物理學(專門方向:理論物理、半導體物理、固體物理、晶體物理、低溫物理、光學、磁學、等離子體物理、電子物理)
0202 應用物理學 0203 原子核物理及核技術
三、化學類
0301 化學(專門方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高分子化學)
0302 應用化學 0305 放射化學
0303 材料化學 0306 食品化學
0304 環境化學
四、生物學類
0401 植物學 0406 遺傳學
0402 動物學 0407 細胞生物學
0403 微生物學 0408 生物化學
0404 生理學 0409 生態學與環境生物學
0405 植物生理學
五、天文學類
0501 天文學
六、地質學類
0601 地質學 0605 水文地質學與工程地質學
0602 構造地質學 0606 岩礦地球化學
0603 地震地質學 0607 放射性礦產地質學
0604 古生物學及地層學
七、地理學類
0701 自然地理學 0704 經濟地理學與城鄉區域規劃
0702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 0705 地理信息與地圖學
0703 水資源與環境
八、地球物理學類
0801 地球物理學 0802 空間物理學
九、大氣科學類
0901 天氣動力學 0903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0902 氣候學 0904 大氣探測學
十、海洋科學類
1001 物理海洋學 1004 海洋生物學
1002 海洋物理學 1005 海洋地質學
1003 海洋化學
十一、力學類
1101 力學 1102 應用力學
十二、信息與電子科學類
1201 電子學與信息系統 1204 聲學
1202 無線電物理學 1205 光學
1203 物理電子學 1206 微電子學
十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
1301 計算機軟體 1302 計算機及應用
十四、心理學類
1401 心理學 1402 工業心理學
試辦專業
試01 信息科學 試06 微生物工程學
試02 經濟數學 試07 生物醫學電子學
試03 科技情報 試08 自然資源管理
試04 材料科學 試09 礦物岩石材料學
試05 分子生物學 試10 環境地學
J. 哪些大學招物理系研究生
理論物理有以下這么多學校: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溫州大學 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南昌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深圳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四川師范大學 青島大學 廣州大學 揚州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寧波大學 。 盡量把本科物理內容學了,由其是量子物理 電動力學 原子物理肯定需要自學了。
比較好的學校有北大,南大,復旦,中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