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遠古生物為什麼會滅絕

遠古生物為什麼會滅絕

發布時間:2022-05-04 11:17:07

① 生物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自從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在地球上誕生以來,物種大滅絕現象已經發生過5次。
地球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約有85%的物種滅絕。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中,約85%的物種滅亡,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直接原因是岡瓦納大陸進入南極地區,影響全球環流變化,導致全球冷化進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除此之外,奧陶紀末期4億多年前英國還發生了3次大規模8級火山爆發,可能也導致了全球變冷,並殺死了大量生物,最終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另有一種更受垂青的說法認為,距離地球6000光年的一顆衰老恆星發生爆炸,釋放出伽馬射線。伽馬射線在穿越了宇宙後,擊中了地球。在擊中地球後,伽馬射線摧毀了30%的臭氧層,導致紫外線長驅直入,浮游生物因此大量死亡,食物鏈的基礎被摧毀,產生飢荒。同時被伽馬射線打亂的空氣分子重新組合成帶有毒性的氣體,這些氣體遮擋了陽光中的熱量,地球一時沒有任何生機。(參考自央視紀錄片《遠古生物大滅絕》)


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發生了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遭到重創。很多科學家認為造成這次大滅絕事件的原因,是一次全球變冷事件。根據這一理論,晚泥盆世的大滅絕是由岡瓦納大陸的另一次冰川作用引發的,在巴西北部這一時期的沉積物中有證據支持這一假設。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迪格比邁凱輪在1969年提出泥盆紀滅絕事件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但是沒有存在一個足夠大的泥盆紀火山口的證據支持。通過全面的環境分析,元素分析,熱冷氣候快速變化分析,少雨、海平面下降、海水含氧量下降,這些變化可能也是造成大規模滅絕中的一個因素。

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是地球史上最大最嚴重的一次,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關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發生過程,已有多種假設,包含劇烈與緩慢的過程;劇烈過程理論,包含大型或多顆隕石造成的撞擊事件、連續性火山爆發、或是海床急驟釋放出大量甲烷水合物。緩慢過程理論,包含海平面改變、缺氧、以及逐漸增加的乾旱氣候。

第四次發生在1.85億年前,80%的爬行動物滅絕了。科學家認為,這次災難的罪魁禍首是岩漿。大量岩漿由於不明原因,從美國東部以及加勒比地區噴涌而出,在地表形成一道長約2500千米,寬50米的裂縫,把盤古大陸分成兩半。約1800萬立方千米的岩漿開始從這道裂縫噴出。岩漿擴散的速度極快,1天就能淹沒200平方千米的地區。岩漿所到之處,一切生命都被摧毀。岩漿燒毀了大片森林,破壞了食物鏈的基礎。在全球范圍內,從植食性動物到頂級掠食者都在飢餓中艱苦地掙扎,大批動物因此滅絕。火山噴發,同時還噴出了大量的有毒氣體。大量的二氧化碳擴散到了大氣中,遮天蔽日。火山噴發出的熱氣無法擴散,導致全球氣溫劇烈升高。全球平均溫度,從災難發生前的16攝氏度,在數百年間迅速升高至30攝氏度。這摧毀了剩餘的大部分植物,使得飢荒更加嚴重。由於有毒氣體與植物消失等因素,大氣中的含氧量也迅速下降,動物們感到呼吸困難,這也摧毀了很多動物。災難發生約一萬年後,大氣中的含氧量下降到了10%,而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卻上升至8%。呼吸功能較差的鱷類動物大多因無法適應低含氧量而滅絕。大氣中的水蒸氣與二氧化硫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雨。連續數萬年的酸雨的泛濫使植物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土壤發生酸化。災難發生10萬年後岩漿,岩漿燒毀了大片森林,只剩易燃的枯木。枯木在高溫下開始燃燒,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氣體和灰燼。數百噸的灰燼在大氣中滾動,摧毀了所到之處的大部分事物。災難發生20萬年後,岩漿終於停止了噴發。但噴發形成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地球獲得的太陽能只有平時的50%。火山噴發形成的熱量耗盡後,地球進入了大規模的冰期中,全球平均氣溫從原先的30攝氏度迅速下降至10攝氏度。大批動物的卵因此無法孵化,很多動物因此滅絕。地球開始了十多萬年間的第一場降雪。大雪持續了數年,覆蓋了大片緯度較高地區。30萬年過去了,冰期終於結束了,新增的滅絕因素也逐漸減少,但此時,地球上的生命跡象已幾乎消失,地球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恢復生機。總之,滾燙的蒸汽、1800立方千米岩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連下數萬年的酸雨、極低的含氧量……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第四次物種大滅絕——中大西洋岩漿區滅絕事件。

第五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也是為大家所熟知的一次,統治地球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了。關於這次滅絕,最通常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6500萬年前,一顆十公里寬的小行星碎片抵達地球,它質量達20000億噸,速度在地球引力下快速加快,從每小時6.5萬公里增加到7.2萬公里,合每秒20公里,這么快的速度,大氣層根本無法減速。它進入大氣層,開始燃燒,溫度接近20000℃,亮度是太陽表面的100萬倍,它飛越大西洋,朝墨西哥撞去,但當時的中國東海岸也能看見它。它5秒內就穿越了大氣層,爆炸威力相當於1億兆噸TNT當量。它撞擊了墨西哥灣淺水區,那裡的海水被蒸發,以每小時16萬公里的速度沖擊外太空。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形成了一片溫度高7800℃的雲層,5小時內,這片熱雲便包圍了地球,但卻難以消散,小行星還引發了地震和海嘯,致使火山大量噴發,雲層厚幾千米,以至於陽光不能穿透, 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雲遮蔽地球長達數十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飢餓而死,其中就有恐龍。支持小行星撞擊說的科學家們推斷,這次撞擊相當於人類歷史上發生過最強烈地震的100萬倍,爆炸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上核武器總量爆炸的l萬倍,導致了2.1萬立方公里的物質進入了大氣中。由於大氣中高密度的塵埃,太陽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導致地球表面溫度迅速降低。沒有了陽光,植物逐漸枯萎死亡;沒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龍也飢餓而死;沒有了植食性的動物,肉食性的恐龍也失去了食物來源,它們在絕望和相互殘殺中慢慢地消亡。幾乎所有的大型陸生動物都沒能倖免於難,在寒冷和飢餓中絕望地死去。撞擊假說的支持者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觀點。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在白堊紀和古近紀地質界線上發現的銥異常和沖擊石英。科學家推測,這種高含量的銥元素就是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帶來的,沖擊石英就是在撞擊過程中形成的。美國人查特吉提出了一種類似的假說。他認為,在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的兇手不是一顆小行星或者隕石,而是彗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擊到地球上,形成一個環繞地球一周的撞擊帶,其中有2塊巨大的彗星體成為了恐龍大滅絕的「主犯」:一塊形成了我們熟知的墨西哥灣附近的巨大的隕石坑,另外一塊撞擊到現在的印度大陸上,形成的隕石坑比墨西哥灣附近的隕石坑還大。

② 什麼原因使遠古動物滅絕

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氣候變化,地球進入冰河世紀,大量植物死亡,草食類恐龍消失,肉食性恐龍大會餐過後開始自己吃自己,最恐龍那幾只才最後飢渴而死……

詳細說法見下文,如果沒有耐心就不用看了……
一.隕石碰撞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___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二.彗星碰撞說:
「彗星碰撞說」是以古生物學者——戴維•勞普以及約翰•塞普柯斯基發表的「古生物的絕種是每兩千六百萬年發生一次」論點為開端而產生的。路易•阿爾巴勒茲將這個論點及自己的理論送給天體物理學者—查理•謬拉,後來謬拉就認為是由於太陽的半星復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緣故。

三.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後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四.氣候變動說:
由於板塊移動的結果,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五.火山噴火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六.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
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七.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獺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它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范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它們過於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

八.自相殘殺說:
因為氣候問題,使花草大量滅絕,從而使以食草為生的食草龍漸漸死亡,而肉食者,也因為沒有了食物,而滅絕

九.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疑點:何以恐龍會在歷經了長達約兩億年的生態平衡之後突然增加?為此學說成立的重要關鍵,也直接地造成了許多學者對恐龍異常增產的原因檢討。)

十.哺乳類犯人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

十一.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龍,體長二十五公尺,體重達三十噸,由於體型過於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隻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本人意見:並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為什麼這種恐龍也同時絕種了呢?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對於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十二.生物鹼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後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鹼,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含有生物鹼的植物並非突然出現於白堊紀後期,在恐龍絕種的五百萬年前已經可以見到。此學說未說明何以恐龍在這段期間內仍能生存。

除了上述的十二種說法之外,還有「傳染病」、「來自宇宙的放射線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諾亞方舟」、「太陽系震動說」等較鮮為人知的說法,至於那一個才是最好的說法,全憑各人的想法,並沒有一定的對與錯,畢竟恐龍滅亡之謎還沒有真正解開呀!

③ 史前五次物種滅絕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五次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關於五次物種大滅絕的原因人們提出了災變說、隕石說等幾十種說法,但這些說法都是對一定的地質現象或某一物種進行的研究,所以還沒有找到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要想找到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必須站在地球演化的高度,對五次物種大滅絕進行整體研究,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根據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說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認為,46億年前太陽因燃燒而發生爆炸,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40億年前,由於地球逐漸冷卻,岩石圈形成。39億年前,空氣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這時的海洋覆蓋著整個地球,深度1.2萬米。38億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誕生。6億年前,發生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從寒武紀到白堊紀共發生了11次大的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運動[1],每次造山運動都使海洋從大陸上退卻[5],造成了物種的大量滅絕。這5次大的物種滅絕每次都與造山運動形成的時間驚人的相同,這絕不是巧合。這5次大滅絕的物種中都有海洋生物,每次都與海退、大陸面積增加、大陸架減少、海平面下降有關[6]。這足以說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運動,使海水從大陸上5次退卻使物種渴死是造成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證據:
1. 5次造山運動與5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驚人的相同
1.1、寒武紀以來的第一次造山運動是加里東運動。《地球科學辭典》釋文:「加里東運動泛指古生代志留紀與泥盆紀之間發生的地殼運動,屬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歐洲普遍用於早古生代變形的名詞,以蘇格蘭的加里東山而命名。那裡志留系及更早地層被強烈褶皺,與上泥盆系呈明顯的不整合接觸」。志留紀始於4.38億年前,「志留紀及更早地層被強烈褶皺」 這說明第一次造山運動的開始時間是4.4億年前,這和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4.4億年前完全相同。
1.2、寒武紀以來的第二次造山運動是海西運動。《地球科學辭典》釋文:「海西運動又稱華力西運動,泛指晚古生代發生於歐洲的造山運動,其時限自泥盆紀初期至二疊紀末」。泥盆始於是4億年前,「自泥盆紀初期」這說明海西運動始於3.65億年前,這和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3.65億年前完全相同。
1.3、第3次造山運動是印支運動。《CNKI知識元資料庫》:「印支運動是從三疊紀到早侏羅世之間的地殼運動」。三疊紀始於2.5億年前,這說明印支運動始於2.5億年前,這和第3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2.5億年前完全相同。
1.4、第4次造山運動是燕山運動。網路網網路:「燕山運動,侏羅紀和白堊紀期間中國廣泛發生的地殼運動」。侏羅紀始於2.05億年前,這說明燕山運動始於2.05億年前。這和第4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2.05億年前完全相同。
1.5.第5次造山運動是喜馬拉雅運動。網路網網路:「喜馬拉雅運動,新生代以來的造山運動」。 新生代始於6500萬年前,這說明喜馬拉雅運動始於6500萬年前。這和第5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6500萬年前完全相同。
2、5次大滅絕物種的生存方式
由於地球發生膨裂,形成5次大的造山運動,使海水從陸地上逐步退卻,一些淺海變成了陸地[2],原先生活在這些淺海地區的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棲生物的生存方式適應不了陸地環境而滅絕了。由於海退,沼澤和淺水湖乾涸了,一些生活在沼澤和淺水湖地帶的兩棲類和爬行類消亡了。這些滅亡的物種都是些淺海、底棲、固著、不能主動尋找食物、體形龐大、喜歡水環境的物種[6]。
奧陶紀末4.4億年前第1次大滅絕的物種主要是生活在水體的各種無脊椎動物,這次滅絕中死去的大多數為原始海洋生物。當海水從陸地上退出,這些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固著在海底的生物,由於適應不了陸地生存環境而難逃死亡的噩運。
泥盆紀末3.65億年前第2次大滅絕的物種主要是許多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這次滅絕的主要是一些原始魚類,它們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很差。當海水退去,這些原始魚類因適應不了新的環境而退出了歷史舞台。
二疊紀末2.5億年前第3次大滅絕的物種主要是海百合、腕足動物、苔蘚蟲組成的表生、固著生物、75%的兩棲類、85%的爬行類。當海水從陸地上退出,這些被動攝食、固著海底的生物由於適應不了變化了的環境而被那些可移動、主動攝食的生物取代了。兩棲類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它們還不能遠離水邊,擴散的范圍很小,一旦海水退去,這些兩棲類必然會走向滅亡。
三疊紀末2.05億年前第4次大滅絕的物種主要是海洋生物、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蕨類植物生活在水邊。當海水退去,土地變得乾旱,這些蕨類植物適應不了這種乾旱環境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白堊紀末6500萬年前第5次滅絕的物種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龍等爬行動物、菊石等。裸子植物生長在濕潤地區;恐龍生活在沼澤和淺水湖地帶;翼龍生活在岸邊的懸崖上[3]。一旦海水退去,這些依賴水環境生存的生物必然會遭到滅頂之災。
3、5次大滅絕物種的生殖方式
那些生活在淺海、濱海地區、不論是無性生殖還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它們的生殖方式離不開水環境,一旦離開了水環境,這些物種就不能進行生殖。因為地球發生膨裂,形成5次大的造山運動,使海水從陸地上逐步退卻,淺海變成了陸地,這些物種沒有了生殖的水環境,所以必然走向滅絕。
奧陶紀滅絕的生活在水體的各種無脊椎動物。它們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它們的繁殖也在海洋表面進行。當海水退去,淺海變成陸地的時候,這些在淺海中進行繁殖的無脊椎動物,由於不能在陸地上進行繁殖而滅絕了。
泥盆紀滅絕的主要是魚類和70%的無脊椎動物。魚類主要在淺海中進行卵生繁殖,當海水退去,由於這些魚類不能在陸地上進行產卵受精而退出歷史舞台。
二疊紀滅絕的物種主要是腕足動物、75%的兩棲類、80%爬行類。兩棲類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一旦海水退去,這些兩棲類由於不能在水中產卵、幼年期不能在水中生活而消亡。
三疊紀滅絕的物種主要是海洋生物和古代蕨類。蕨類植物的配子體獨立生活,在水的幫助下受精形成合子,配子體沒有水不能受精。當海水退去,氣候變得乾旱的情況下,由於蕨類植物不能進行正常受精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白堊紀滅絕的物種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龍等爬行動物、菊石、箭石等。恐龍下蛋後,用土埋上,靠陽光孵化。恐龍蛋的孵化,一靠溫度,二靠濕度。溫度過高,胚胎發育過於迅速,胚胎死亡增加;濕度過低,將加速蛋內水分蒸發,造成失水過多,引起胚胎和殼膜粘連而導致胚胎死亡。由於海水退去,氣候變得乾燥,氣溫升高,土地乾旱,土壤的濕度下降,恐龍因為湖泊乾涸渴死,恐龍蛋不能正常孵化(廣東河源15000枚恐龍蛋沒有孵化便是最好證明)最終導致滅絕。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種子是裸露的。由於氣候乾燥,裸露的種子很快被曬干而失去發芽能力,裸子植物最終被種子由果實包裹的能在乾旱條件下繁植的被子植物所取代。由於卵生對溫度和濕度的依賴性特強,所以卵生動物被胎生的哺乳動物所取代。
由於地球發生膨裂,形成造山運動,使海洋從大陸上逐次退卻,使大陸面積增加、氣候乾燥、土地乾旱,湖泊乾涸,絕大部分動物被渴死了。雖然大陸上還有很少水源,剩下的那些生存方式和生殖方式需要水環境的物種因為不適應新的乾旱環境滅絕了,因此,總的從缺水的角度說五次物種大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參考文獻
[1]、 柴東浩、陳廷愚:《新地球觀——從大陸漂移到板塊構造》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版
[2]、金性春:《漂移的大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版
[3]、汪建川:《走進自然博物館》2001、12版
[4]、網路網;賴柏林地球膨裂說
[5]、網路網:《中國各地質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
[6]、網路網:五次物種大滅絕
作者:賴柏林

④ 地球物種大滅絕的原因有哪些人類會不會因此被滅絕

人們已知的物種大滅絕,總共有五次,最嚴重的時候,地球上96%的物種都滅絕了。滅絕的原因大多數是環境和天災造成的,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人類有足夠的能力去抵禦,可是也不能確定人類不會因此而滅絕。比如說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就是由於天災引起的。按照規律性來說,大滅絕大概6200萬年會持續一次。

3、現在的科技

現在人類的科技,抵禦一些普通的災害,或者救援一些受災地區,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可也要考慮到一點,那就是人類無法預知災害的來臨。如果突發重大災難,像是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以現在人類的科技來說,可能真的要面臨滅絕。

⑤ 為什麼史前動物會滅絕

這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現象,不光是史前生物,即使今天的生物也在滅絕的,人類也不可能逃脫這種厄運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我說不好人類在多少個地質年代以後會滅絕,但是我知道一定會的,只是這個時間會很遙遠的。

⑥ 為什麼遠古生物會滅絕

因為遠古時期天災較多。
遠古時期地球氣候不穩定,而且較大的隕星撞地球的情況偶爾會發生,地球容易出現極端的氣候情況,適應不了極端氣候的生物自然就會滅絕了。

⑦ 遠古地球生物大規模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一些科學家發現,每隔2600萬年,地球上70%左右的生物就要遭到一次滅絕性災難。

是什麼使地球上的生物遭到如此厄運呢?

科學家提出了幾種假說。一種比較權威的假說認為,太陽與另一顆至今尚未發現的恆星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雙星系統。這顆伴星離太陽最近時只有0.5光年,是一顆很暗淡的矮星,每2600萬年與太陽相互繞行一周,當它與太陽最近的時候,就會從太陽系外引來無數彗星,有一些彗星的彗核將與地球相撞使地球表面激起大量塵埃,遮天蔽日,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生物鏈遭到破壞,地球變成了毫無生機的冰冷世界,生物大規模滅絕。

現在科學家正在全力尋找這顆尚未發現,但已經命名的「復仇」星。如果它被找到,那麼地球上生物大規模滅絕之謎的謎底將被揭開。

⑧ 遠古時期的巨型生物,為什麼逐漸都滅絕了

地球上到底生活過多少動物,即使最好的科學家也無法弄清楚,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在古代,地球上確實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它們的體型和性格各不相同,它們有的性格溫順。某些性格兇猛,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但是這些大型動物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幾乎沒有天敵,除了幼年期和衰老時候可能會遭到獵殺,它們都很難去死。那麼,這些巨型生物為什麼逐漸都滅絕了?


因此,當今地球上如此之少的巨型生物之所以與人類狩獵密不可分。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揭曉,滅絕的罪魁禍首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的人類。

⑨ 遠古時代動物怎麼滅絕的

遠古時代動物滅絕,是因為地質災害,火山噴發,地震等天災,導致動物大量滅絕。

閱讀全文

與遠古生物為什麼會滅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