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入侵者的途徑及特點,危害和防治方法
途徑:主要是人類活動,如進出口水果、人為攜帶寵物和花草等。
特點嘛…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便捷的交通,不可避免地使本來沒有交集的各物種產生交叉。很難杜絕。
危害:一旦環境適宜,外來物種因為沒有天敵,大肆繁殖,打破了原有的食物鏈,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危害。
防治方法:
1.增強人們的生態防禦意識。有些人不知道外來物種的厲害,以為沒什麼。所以加強生態防禦意識極其重要。
2.為我所用。既來之則安之,可以對入侵物種加以利用,如用水葫蘆做飼料養豬。
3.大肆捕殺。不要留情,遇見就殺!!! 如大名鼎鼎的巴西龜,作為入侵生物,大家可以養,但是不要放生!(我就親眼看見過別人放生巴西龜)大家不要心慈手軟,入侵的生物就應該趕盡殺絕。
4.生物防治。從入侵物種的原產地引入其天敵。這個方法有奇效,但也十分危險,需要嚴謹分析其可行性。畢竟都是入侵物種,如果引入失敗就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飲鴆止渴、自尋死路、……
② 生物入侵的三種侵入方式是什麼樣
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入侵,其過程相當緩慢。但是在人類的作用下,一個要經過上千年才可能發生的入侵便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對外來物種入侵模式的研究發現,主要是通過有意識引種、無意識引種和自然入侵3種途徑來實現入侵的。
自然入侵
自然入侵指完全沒有人為影響的自然分布區域的擴展。通過風力、水流自然傳入以及遷徙鳥類等動物傳播雜草種子等,是自然入侵的主要途徑。如薇甘菊可能通過氣流從東南亞傳入廣東,稻田象甲蟲也可能是藉助氣流遷飛到我國的。
無意識引種
很多外來入侵生物是隨人類活動而無意傳入的。通常是隨人或產品通過飛機、輪船、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作為「偷渡者」或「搭便車」被引入到新的環境。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加,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以及國際旅遊業的快速升溫,外來入侵生物藉助這些途徑越來越多地傳入我國。1.隨人類交通工具進入。許多外來物種隨著交通路線進入和蔓延,加上公路和鐵路周圍植被通常遭到破壞而退化,使得這些地方成為外來物種最早或經常出現的地方。如豚草多發生於鐵路公路兩側,最初是隨火車從朝鮮傳入的;新疆的褐家鼠和黃胸鼠也是通過鐵路從內地傳入的。2.船隻攜帶。遠洋貨輪空載離岸時,需要灌注壓艙水,異地裝載時須排放壓艙水,一灌一排,大量的生物隨壓艙水移居異地,由此引發海水污染和生物入侵。我國沿岸海域有害赤潮生物有16種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過壓艙水等途徑傳入的。3.海洋垃圾。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廢棄物越來越多,吸附在廢棄垃圾上的漂浮海洋生物順洋流向世界各地,進犯這些國家和地區,從而對入侵地的物種造成威脅。如海洋垃圾使向亞熱帶地區擴散的生物增加了1倍,在高緯度地區甚至增加了2倍多。4.隨進口農產品和貨物帶入,許多外來入侵物種是隨引進的其他物種摻雜攜入的。如大量雜草種子是隨糧食進口而來,毒麥傳入我國就是隨小麥引種帶入的,一些林業害蟲是隨木質包裝材料而來。5.隨旅遊者帶入。隨著國際旅遊市場的開放,跨國旅遊不斷增加,通過旅遊者異地攜帶的活體生物,如水果、蔬菜或寵物,可能攜帶有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我國海關多次從入境人員攜帶的水果中查獲到地中海實蠅等。此外,也有一些物種可能是由旅遊者的行李黏附帶入我國的。
肥皂草人類為了某種目的引進新物種或品種,使某個物種有目的地轉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地區。我國是一個深受外來物種侵害的國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國是一個引進國外物種最多的國家。我國引種歷史悠久,從外地或國外引入優良品種更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的引入常通過民族的遷移和地區之間的貿易實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幾乎與養殖、飼養、種植有關的單位都存在大量的外地或外國物種的引進項目。由於過分相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我國在引種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無序性以及短視性,從而導致大量生物入侵事件的發生。在我國目前已知的外來有害植物中,超過50%的種類是人為引種的結果。
有意引種的目的多種多樣,主要可以分為以下方面:1.作為牧草、飼料或人類食物引進。如作為牧草、飼料引進的空心蓮子草(又名水花生)、紫苜蓿、鳳眼蓮;作為蔬菜引進的番杏、尾穗莧、落葵;作為水果引進的番石榴、雞蛋果;作為食用動物的大瓶螺、褐雲瑪瑙螺等。2.作為觀賞生物引進。獵奇心理使得人們不斷從本地之外引進動、植物來作為觀賞植物或寵物,當這些生物逃逸或被人們遺棄到野外時,就有可能成為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如加拿大一枝黃花、含羞草、紅花酢漿草、食人鯧等。3.作為葯用植物引進。我國傳統中醫葯絕大部分為中國原產,也有部分為外來物種,其中一些已經成為入侵種,如肥皂草、土人參、垂序商陸、洋金花等。4.作為改善環境植物引進。如為了修復受損的環境,人類片面地看待外來物種的某些特點而引入一些危險的外來物種。如互花大米草、薇甘菊等。
③ 外來入侵物種的三種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
1、人類無意傳播:主要包括隨交通工具帶入(豚草),隨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帶入(假高粱隨進口糧食夾帶傳入),隨動植物引種帶入(毒麥隨進口種子傳入我國),國際遊客及其行李帶入(北美車前)。
2、人為有意引進:包括人們出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生態環境建設、生態保護、觀賞等目的有意引進某些物種,失去控制導致外來物種的泛濫成災。如我國作為牧草或飼料引進的水花生、水葫蘆等。
3、通過自身繁殖擴散和風力、水流、動物等途徑進行的自然擴散。
(3)生物入侵有哪些方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外來有害生物物種的入侵嚴重影響著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由於遭遇外來有害生物物種的禍害,直接導致了我國很多的進口物種不能進行正常處理,增加了額外的大量人力物力來處理這些物種以致其無害,同時對於我國的出口,國外亦採取相似的措施,這樣的直接結果也就是增加了我們出口產品的附加值,降低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外來有害生物物種的入侵嚴重影響著我國居民的健康,例如那些入侵過來的有毒有害生物物種會使人們產生身體不適的反應,嚴重影響著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的質量,有些還會被人和牲畜誤食以致中毒,嚴重的會引起群死群傷事件,十分可怕。
④ 外來生物入侵途徑有哪幾種
主要有3種。一是引入用於農林牧漁生產、生態環境改造與恢復、景觀美化、觀賞等目的的物種,隨後演變為入侵有害物種;二是隨著農產品貿易、運輸、旅遊等活動而傳入的物種;三是靠物種自身的擴散傳播力或藉助自然力量而傳入。通過對外來有害生物傳入案例的分析,發現除極少數有害生物如紫莖澤蘭是通過自然傳播途徑傳入我國以外,其他外來有害生物絕大多數都是由於人為因素傳入的。
⑤ 生物入侵的途徑
生物入侵的途徑,
可能是通過空氣入侵,
比如,微生物的入侵。
也有可能通過其它生物體進行傳播入侵。
⑥ 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的主要方式:
1.人為有意引種:
在我國目前已知的外來有害植物中,超過一半的種類是由於人為引種造成的。作為經濟物種、葯物、牧草或飼料引入而成為入侵的例子如蓖麻、曼陀羅、紫苜蓿、河狸鼠等;作為
觀賞花卉或樹木的如紫茉莉、五色梅、荊豆等;作為改善環境植物種類的如大米草、微甘菊、鳳眼蓮等。
2.無意間帶入:
隨人類交通工具帶入的如三裂葉豚草、豚草等;隨進口農產品和貨物帶入的如毒麥、假高粱、松材線蟲等;隨人類的旅遊、建設過程帶入:如北美車前、濕地松粉蚧等;一些水生或海產種類可以隨船隻攜帶等。
3.自然擴散:
外來入侵植物種子或繁殖體憑借風或動物的力量實現自然傳播;也可以先在周邊國家歸化,然後再通過風力、水流、氣流及動物等因素實現自然擴散。
4.動、植物園逃逸、人造物種的釋放:
外來植物入侵的途徑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有些植物可能是經過一種以上的途徑侵入的,而且在時間上也可能是多次輸入,最終完成入侵並得到迅猛發展。
知識點延伸: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的能在移居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的物種,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它們會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適應了本地環境並大量繁衍,將對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影響,並可能導致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外來物種入侵與棲息地喪失、傳統化學污染和氣候變化已被國際社會列為當今全球4大環境問題。
⑦ 生物入侵有哪些危害,入侵的方式是什麼
生物入侵的危害及入侵方式如下:
一、生物入侵的危害
適當的引種則會使得缺乏自然天敵的外來物種迅速繁殖,並搶奪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進而導致生態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種的減少和滅絕,嚴重危及一國的生態安全。此種意義上的物種引進即被稱為「外來物種的入侵」。由此,這種對等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外來物種即被稱為「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入侵種」不同於「外來物種」,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來物種,如前面提到的「鳳眼蓮」「松材線蟲」「大米草」等,其范疇小於「外來物種」;而「外來物種入侵」也不同於「外來物種引進」,它特指的是入侵種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從原生地傳播到入侵地,並損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甚至危及人類健康,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及生存災難的過程。
二、生物入侵方式
1.自然入侵
這種入侵不是人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使得植物種子或動物幼蟲、卵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來物種的入侵。如紫莖澤蘭,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潛蠅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國的。
2.無意引進
這種引進方式雖然是人為引進的,但在主觀上並沒有引進的意圖,而是伴隨著進出口貿易,海輪或入境旅遊在無意間被引入的。如「松材線蟲」就是中國貿易商在進口設備時隨著木材制的包裝箱帶進來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輪,其數百萬噸的壓艙水的釋放也成為水生生物無意引進的一種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攜帶的果蔬肉類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會成為外來生物無意入侵的渠道。
3.有意引進
這是外來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國出於發展農業、林業和漁業的需要,往往會有意識引進優良的動植物品種。如20世紀初,紐西蘭從中國引種獼猴桃,美國從中國引種大豆等。但由於缺乏全面綜合的風險評估制度,世界各國在引進優良品種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壽螺等。這些入侵種由於被改變了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全世界大多數的有害生物都是通過這種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國的。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國際合作及他國的立法實踐外來物種入侵作為一種全球范圍的生態家現象已逐漸成為導致犧牲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根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提供的數據,目前全球瀕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共有10954種,全球魚類的1/3,哺乳類的、鳥類的、爬行類的1/4,都已高度瀕危,如果照此速度發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動物以及其他有機體將消失,這些物種大規模死亡的現象和6500萬年前恐龍的消亡差不多。
⑧ 外來物種入侵的途徑主要有哪幾種
外來入侵傳入途徑主要有人為有意引進、人類無意傳播和自然擴散3種。
(1)人為有意引進。包括:人們出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生態環境建設、生態保護、觀賞等目的有意引進某些物種,失去控制導致外來物種的泛濫成災。如我國作為牧草或飼料引進的水花生、水葫蘆等。
(2)人類無意傳播。主要包括隨交通工具帶入(豚草);隨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帶入(假高粱隨進口糧食夾帶傳入);隨動植物引種帶入(毒麥隨進口種子傳入我國);國際遊客及其行李帶入(北美車前)。
(3)通過自身繁殖擴散和風力、水流、動物等途徑進行的自然擴散。
⑨ 660多種物種入侵,入侵物種都有哪些
即使我國已經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防止外來物種入侵,但還是抵不過它們的“熱情”。它們通過自然入侵、非意識入侵、有意識入侵這三種方式,進去了我國腹地。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大致統計,全國已經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了。那為什麼人們非常抵制外來物種呢?這些遍布農田森林、水域濕地、島嶼城市的入侵物種又有什麼呢?
在這660多種外來物種中已經有215類列入了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71類具有潛在性的威脅或者造成自然生態系統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