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生物筆記如何記
記好生物筆記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毅力,其中記好生物筆記的方法是:
1、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可以指導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2、學會主動學習,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習中的大量問題,需要自己解決;
3、做到課堂高效,通過預習,可以對教材有初步的了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
4、需要及時復習,溫故而知新,將學過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納入到整個知識體系之中;
5、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和復習的效率,學會整合知識點。
㈡ 怎樣學好高中生物
有同學說高中生物一開始學起來還覺得挺簡單,後來就感覺越來越難。的確,高中生物有知識確實有難度,對有一些學起來比較難的生物知識,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今天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技巧,一起看看吧!
一、構成生物知識體系
生物知識點偏重於多而雜的特點,並且在每一個知識點之間都可能會有相關聯,因此高三學子學生物起來可得有整體思維,把幾本書分分類與融匯貫通形成知識體系;這樣好處是什麼?學起生物來不會感覺亂、題目能夠容易找到相應考點、一一對應地在體系裡的相關內容中補充知識點、從而在不斷提升生物成績。
那又該如何形成生物知識體系呢?
分書冊、分內容歸類;對各大必修內容有整體把握,其次將書中有較大關聯的知識內容歸為一類,提取主要分支,逐漸做到能夠回憶相關類的內容能夠知道有多少個分支點較為需要重要把握的(這樣就有利於方向性的學習和復習);而對於自己不是特別熟悉的分支,可以做的更細,標記哪些知識內容是自己需要掌握的,然後逐漸掌握。思維性比較強的同學可以在頭腦中給生物的知識性內容分分類,一般同學可以通過記關鍵詞的方法來幫你理清思路。攻擊高考,先從整的知識框架落手,藉助課本,以課本為載體構建是可以的。
二、查漏補缺,提分的必備技能
生物課本內出現的知識是最基礎的,但是用來考試的話往往還是不夠的,還需要補充。補充的方式通過上課、習題、查詢來進行,補充的則是那些會考到的課外內容,沒見過的、相對應的圖表內容、題目出題類型等,然後,把你所遇到的需要補充的東西就整合到你所構建的知識體系中啦,修補完善體系。當你學到的都能夠相應的找到時,就代表你已經很熟悉體系和知識了。
三、做題技巧——厲害的審題
生物科目是文字敘述較為厲害的,對於審題能力的要求還是較高的。審題要求:
1、你看清了問題問的范圍了嗎?——請你從生態系統角度(環境角度、物種角度、遺傳變異等等)解釋出現這種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可能出現先入為主,沒看清具體所問范圍。
2、你看出了文字背後所包含的隱含信息了嗎?蘆花雞遺傳、花粉基因型致死、後代比例1:2你能一眼看出它題目的限定嗎?
3、字眼中的定義你判斷對了嗎?——根本、直接、主要、就是、均為、僅有等等對某個東西下個定義或限制范圍的你小心謹慎了嗎?可能一下子就讓你入坑。
所以在做生物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審好題目是關鍵,本來會做那道題,但因
㈢ 煜姐: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最好是有興趣,這樣學起來就會比較輕松,而且成績肯定不會差的。
基本方針: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
(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
*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
(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其他:
1.時間比較寬松的時候,如假期可先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始重點學習。
(相聯系的部分也能培養興趣)
2.平時利用網路全書查找不懂的事項。
學好高中生物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
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課本中各章節內容之間,也具有密切聯系,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單純的記憶,而是要深入理解,融會貫通。
2、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學的內容不僅包括大量的科學知識,還包括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㈣ 如何寫好高中生物課後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對教學活動所作的反思和總結,它記錄的是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是教學實踐的理性升華.認真、科學地寫好教學反思,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前不久,在部分學校檢查教學常規管理時,發現不少教師比較重視寫教學反思,有了基本的反思意識,令人欣喜.可惜的是,他們要麼反思的是教學重點、難點,要麼是羅列教材的知識點,更多的則是記錄教學效果,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那麼,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些什麼呢?筆者建議可以反思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一、反思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了預定教學目標、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滲透和應用教學思想方法的過程;使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的效果和感觸;層次分明、條理清楚、提綱挈領的板書等等,詳細得當的記錄下來,作為以後改進教學的參考,以便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改進、完善,並有所創新.
二、反思遺憾之處
課堂教學失敗,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或者預先設計的很好,臨場發揮失常;即便是成功的課也難免有疏漏、失誤或遺憾之處,對這些情況進行回顧、梳理,並進行深刻的思考、探究和剖析,以在以後的教學中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
三、反思學生見解
由於學生的認識水平不同,他們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乏有教師意想不到或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同時他們也隨時可能發表一些獨到的見解,課堂上隨時可能閃爍出創造的火花.教師認真記錄下這些情況,一方面可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也能拓寬思路,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
四、反思理解教材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雖然仔細研究了教材,寫了詳細的教案,但課堂教學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學過程又是互動的,因此,在具體施教中必然就會出現一些事先沒有設想到的情況,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也會相應地加深.在授課結束時,把這些理解和感悟記錄下來,就為以後教學這部分內容積累了有用的資料.
五、反思教學靈感
課堂上,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和不斷深入,師生互動引起情感的交融與共鳴,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的靈感,智慧火花會突然閃現,若不及時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將這些靈感及時記錄下來,它們就象是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如果融入自己的感受、思考,將它們串連起來,那就是一條美麗的項鏈.
六、反思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精心沉思,想想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何發現;解決問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活動是否充分;組織教學有何新招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取捨與歸類,思考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該如何教,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到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之,寫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反思沒有具體的格式,也沒有字數限制,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的追求.若有所思、若有所得,當及時記下,以記促思,以思促教,日積月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效.
㈤ 怎樣寫好高中生物
上課認真聽
課下多記多觀察多搜集調查
多做題,多練習!
㈥ 怎麼才能學好高中生物,求高中生物的學習方法
首先對高中生物進行分類,比如植物、動物、人體,逐一學習,然後再找聯系,進行對比。
最基本的,書中的基本的知識點要常記、牢記。這個有助於對生物的理解。
課本上的都是理論,死背書是記不住的,平常得多留意生活,看到花兒就得想到胚珠、花萼,還得想到種子、種皮、花蕊,還有向光性、花分泌的色素,還可以觸及蜜蜂蝴蝶,蜜蜂如何采蜜,蜜蜂的身體結構,蝴蝶的種類。處於青春期的同學,平常身體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與什麼激素有關,和什麼生活習慣有關,內穩定紊亂會導致什麼狀況,身體不舒服是哪些地方紊亂,情緒給身體帶來的變化。如何理解生命,生命的發育成長是個什麼過程,這個過程分為幾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各有什麼表現。染色體和基因到底是什麼關系,平常的哪些飲食易引發癌變,或者基因突變。葡萄好吃,葡萄酒好喝,如何釀葡萄酒,釀酒的步驟,葡萄有什麼變化,是什麼導致的。
㈦ 請問如何才能學好高中生物,因為我的生物成績一直不理想。
這位同學,首先你要知道,學好生物並不難! 生物是在三大理科里最簡單的一個。
生物雖是理科,但是非常像文科,要背的知識點很多,不像物理數學基本都是計算。
首先你要熟悉課本!課本是要爛熟於心的,因為它是最根本的東西。萬變不離其宗。
然後你要做題,做題能讓你明白題型,會加快你做題速度和對知識點的理解。
在聽課之前一定要預習,上課的時候做好筆記,寫作業的時候要先復習在寫作業。否則這個作業不寫也無所謂。
堅持下去,不出1個月你的成績會有飛躍。
㈧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
(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
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
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其他
1.時間比較寬松的時候,如假期可先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始重點學習。(相聯系的部分也能培養興趣)
2.平時利用網路全書查找不懂的事項。
也談生物學習方法
眾所周知,生命科學是二十一世紀發展最快的科學,而且生命科學將成為將來決定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最為重要的科學制高點。學好生命科學,對於同學們在將來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和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在中學階段,我們如何才能學好生物學呢?
下面向同學們介紹一下生物學的學習方法。
一、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同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 X 和加減乘除運算,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既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二、弄清知識內在聯系,「瞻前顧後。」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在比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一下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三、深刻理解重點知識,讀書做到「六個W 」
對於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考「六個W 」,這六個W分別是: Who(誰或什麼結構)、What(發生了什麼變化或有什麼)、How(怎樣發生的)、When(什麼時間或什麼順序)、Where(在什麼場所或結構中發生的)、Why(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大家在思考中經常將這六個W連起來思考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除了上述三點以外,同學們還要堅持在學習中不斷探索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我相信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學的方法一定可以換回優異的生物學習成績!
生物這個學科, 很特別的. 別人說他是理科中的文科..
熟悉教材是最關鍵的. 俗話說, 得教材者得天下..平時沒什麼事做時, 就翻翻教科書, 特別是到了考試之前的幾天, 看生物書比做生物題更加奏效.
生物教材, 必修一知識點比較散, 基本上都是背的, 必修二就有一些技巧性的運用了, 特別是在遺傳題, 如果找到技巧, 那比普通方法快很多. 這技巧, 就要靠同學們平常的訓練了. 但是生物各個知識點是有聯系的, 不能將他們孤立起來. 比如在必修一學到有絲分裂, 到了必修二跟減數分裂扯上關系, 必修二學到基因工程, 跟選修三又扯上很大關系. 而且有的概念, 會隨著教材的深入, 會有些改變, 不同教材會有不同描述, 因此在學到每個知識點是, 要回憶以前學過的知識, 特別是相似的, 聯系較大的知識, 這樣既鞏固以前學過的, 也可以啟發現在學的.
想生物得到提高是很容易的, 起碼比物理化學容易. 首先要看書. 而且做題時, 如果注意的好, 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幾個建議, 比如說在做選擇題時, 應該把那個選擇題解出來..比如是問你哪個對哪個錯的, 你應該將錯誤的選項改正, 至少應該將錯誤的地方畫出來..如果是遺傳概率題, 應該先將它算出來, 在看看選項有沒有這個答案..
在做大題時, 會有很多要寫專有名詞的小題..這些叫做送分題, 但是其實是失分最嚴重的題, 因為寫錯一個字, 就全錯了..如果做錯了, 一定要把它找出來, 一定要寫幾遍, 保證以後不錯..
在平時翻書時, 要拿出一個本子, 將你覺得容易忘記的, 容易錯的, 之前沒注意的記下來, 到了考試前時, 可以拿出來復習..(建議 理化生用同一個筆記本, 最好是用活頁的..)這個本子也要肩負積累錯題的任務. 生物考試的特點是從不迴避重點(老師說的), 也就是說, 這個知識點這次考試考了, 下一次也會考..所以積累錯題, 很有必要, 這次做了, 就看多幾遍..這個方法, 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好幾分的.( 不要輕視幾分, 一般都是幾千名.)
在平時做實驗題時, 要先做, 再對答案..並且讀答案幾次, 最好能講一些最通用的格式背下來..實驗題要注意 科學性原則 重復性原則, 對照原則 等等原則…
最後,只要你書上得會了,保證你能打八九十分, 多做題,能九十左右。。。
㈨ 高中生物如何學好的方法
首先講講歸納,這是我個人最推崇的方法。因為我高三這一年花在比賽上的時間很多,沒有嚴格地按照老師的進度很系統的復習,但知識歸納幫助我將系統的整理知識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復習效率,達到比較好的復習效果。我的生物知識歸納包括基本知識的歸納、習題歸納和特殊知識點歸納。
基本知識的歸納就是把書本上的所有知識點有條理的羅列出來,解釋各個術語的含義,列出它包含的的種類或分支的方向,並清晰地標明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種知識歸納能幫助你准確的理解並牢固的掌握課本的知識。做這個歸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參考一些參考書上的歸納,像優化設計上的歸納就很不錯,大家可以以之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體的東西,尤其是書上的例子補充進去。我高二的時候做了全部自己寫的那種歸納,上高三不久,就在優化設計上對它給出的框架做了補充。
做這種歸納的最重要意義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意義是幫助你讀透課本。這種基本知識歸納只不過是把書上的要點和例子抄在一起,但這個過程你要翻書,幾本書一起翻,就可以對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表述做比較,這可以幫助你更透徹的了解這個知識點;而想做一個比較完整、美觀的知識歸納,就必須知道什麼知識點放什麼位置,這就要弄清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個過程又幫助你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點,理清思路。最後再抄寫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識歸納最大的用處是在做的過程中幫助你熟悉課本、掌握知識點,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後看。課本是最最最根本的,大家一定要三本課本讀的滾瓜爛熟。
習題歸納就是把做過的錯題、好題、經典的題目歸在一起,然後寫出每道題目的關鍵,如某個知識點或某種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錯題則寫出出錯的原因,尤其是要寫明是哪個知識點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把題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覺得自己沒那麼多時間,可以在那道題目旁邊做個記號,並寫上我剛剛提到的「題目的關鍵」。考試前認真察看就可以了。
在做好了以上兩種歸納的基礎之上,便做著兩種歸納的歸納,也就是特殊知識點的歸納,把基本知識中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易忘的、易混淆的、難懂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識點或例子另外抄寫來,還有把習題歸納中常錯的、易錯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識點也一起抄下來,這樣就組成了特殊知識點歸納。平時在聽完課,做完習題後應該著重做基本知識點歸納和習題歸納,而在准備考試的時候,應該先看一邊書本,再看一遍知識歸納,一邊看一邊把重點要點寫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識歸納,最後就只看這本特殊知識歸納。如果時間允許,邊看邊把記不住的打上記號,到了最後的最後就只看有記號的。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知識點過一遍了。懂的看一眼就行了,因為這些知識本來就爛熟於心了;而不太有把握的,經過這樣抄一遍,看幾遍也都攻下來了,所以上考場的時候就可以信心百倍了。我高考前兩個星期就是先花了一個星期把書本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做了特殊知識歸納,然後接下來那個星期就看特殊知識點歸納和習題歸納(我是看卷子的)。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