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物技術未來的就業前景如何
你這么問,大抵不是要問生物技術,而是要問專業前景,不過還是從兩個方面都回答一下。
先從專業說起,任何一個專業,都能寫的開出花來,但是前景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就不客氣了,這個專業的缺點是技術還不成熟,還沒實現產業化,還停留在研究層面,只是看起來很美。這個專業的優點是技術還不成熟,這就意味著機會很多,潛力很大。這不是廢話,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如果想把這個行業作為事業,個人建議大一大二打好基礎,給自己找到一個方向並深挖下去,比如醫葯方向,等到大四的時候,機會自然會找上門。
然後說做人,技術型人才的通病,就是不會做人,難以實現從技術崗到管理崗的飛躍。35歲之前,專業的深入會讓你的路越來越寬,35歲之後,如果不能轉型會讓你的路越來越窄。所以做人也很重要。
最後,很多專業都可以這樣建議,高中階段,正是迷茫的時候,我的建議是不要害怕,這不是一個夕陽產業,只要往前走,總會走到別人前面的。
❷ 生物技術是學什麼的以後可以找怎樣的工作
生物技術是學微生物或者醫葯類的。
按照美國生物技術產業組織下的定義,生物技術是指「利用細胞和分子過程來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技術」。
從技術方面可分為基因組計劃、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等,從應用范圍可分為農業生物技術、食品生物技術、醫葯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生物技術等。相應地,生物技術公司則是將細胞和生物分子技術應用到醫葯、農業和環保上的企業。
掌握基礎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及細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生物技術及其產品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❸ 生物技術專業到底好不好
生物技術作為一門高新技術學科,必須經過長期培養才能在實際應用中顯示出一定的效果,因此除非一開始你就打算投身於這一行業並一直讀碩讀博,你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因為生物技術投入過大,國家經費有限,國家重點發展某幾個院校,因此國內各高校水平差距極大,要謹慎選擇。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開發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生物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❹ 生物技術這個專業怎麼樣 就業呢
我是第一批生物技術的畢業生了,我們當時報考的時候,心裡是一種神聖嚮往的心態,當時這個專業炒的很火,分數很高,快畢業的時候發現了,當時沒有什麼詞語能形容當時的想法,現在有了——「坑爹」
畢業前一年各專業同級的學生開始找工作了,一些入學成績最低、報考人數最少甚至需要調劑的專業,早早就簽了正式的協議,畢業後就可以到高收入的崗位工作了。我們專業只有個別的幾個簽了中學教師或者小學教師(當時是很少有人去的,後來被證明為比較好的選擇),剩下的大部分人考研了,畢業後沒考研的大部分去了葯廠,這些人大部分又做了葯品銷售,總之沒幾個有正式工作的。研究生畢業後,想去當中學教師都沒人要了。
畢業快10年了,現在工作都比較穩定了,改行的佔一大部分,有做管理的,有銷售的,有從事電子等其他行業的,有做生意的,未改行的一小部分,有研究室的,有中小學教師,有大學教師(其中大部分是民辦院校,屬於聘用制的),有在葯廠和食品廠做生產的。收入方面,葯品銷售收入差異大,現在還做銷售的基本是做的比較好的,做的不好的是大部分,基本都另找其他工作了;下來是正式的中小學教師,因為有課時費等收入又是事業單位;下來是公務員,人數不多,因為專業限制,基本只能報考無專業限制的公務員,這些公務員崗位不算油差,干工資沒啥補貼;下來是其他的事業單位,包括各種研究所,同樣事業單位,收入算低的;聘用制的大學老師收入不高,因為生物課程不是主要課程,課時少,不受重視,所以收入比較低。
畢業後問了一些之後畢業的學弟,他們的就業率逐年下降。
總之:生物技術算是一個邊緣專業,和他接近的生命科學,生物工程,化工,葯學。
看著好,但就業時,進葯廠,比不過葯學專業。
進化工廠,比不過化工專業。
進食品廠,比不過食品專業。
當生物教師,比不過生命科學專業。
以上比不過的專業就業就不好了,生物技術更差。
說的有點多,肺腑之言啊,另外,我是屬於轉行的。
❺ 自學生物技術不知道怎麼學
1;生物技術核心課程也就是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植物動物學(普生)和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等,重點學好生化和細胞,其他知識就好弄了,我認為這兩門課程是所以生物學里最核心的東西,弄好了微觀的東西就好辦了,
2:在一個就是各種工程類的,主要吧發酵或者說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弄下來,細胞工程部分內容和微生物工程是相似的,基因工程和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的內容有重合,所以弄下來生化(生化中包括分子的部分內容),細胞,遺傳和微生物工程這幾們課程大方向就把握的很好了,在看其他的也有基礎(生物學的幾門課程是門門相同的,都有相互的涉及);
3:對於化學,有機,無機,分析化學都是必學的,但是對於把握大方向影響不是很大,但這是學位考試必考內容,做好應試的部分就好了
4:還有普生很好學,面廣但是深度淺,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問我,希望能幫到你(ps我本科就是生物技術的,嘿嘿···)
❻ 生物技術專業怎麼樣
我也是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的,環境監測站有招收生物專業,我現在就是在監測站工作,事業編,反正這類單位就是吃不飽餓不死,我同學有的繼續讀博,留大學工作,還有讀博的同學現在在西湖大學里一個專屬他的實驗室工作,主要要看自己在大學的努力程度吧,我算是努力程度不夠的,有讀博讀碩的同學現在混的都不錯,也有跨專業考研成功的同學,我覺得算牛的。
❼ 生物技術這個專業怎麼樣
專業是不錯、建議多比較不同大學的該專業的師資力量,要是某些大學沒有對這方面太重視那就廢了!工作不用太擔心,保證學位證和畢業證都能拿上基本都會有選擇工作的機會。
❽ 現代生物技術是怎樣發展的
20世紀50年代,阿爾伯(Arber)的實驗室發現大腸桿菌能夠限制侵染的噬菌體,60年代末證明大腸桿菌細胞內存在修飾—限制系統,即給宿主自身DNA打上甲基化標記並切割入侵的噬菌體DNA;1970年史密斯(Smith)等人從流感嗜血桿菌(emphasisrole=)中分離出特異切割DNA的限制酶;翌年,內森斯(Nathans)等人用該酶切割猴病毒SV40DNA,最先繪制出DNA的限制圖譜(restrictionmap)。
現代生物技術就是以20世紀70年代DNA重組技術的建立為標志的。
1972年美國Berg和Jackson等人將猿猴病毒基因組SV40DNA、噬菌體基因以及大腸桿菌半乳糖操縱子在體外重組獲得成功;翌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恩(Cohen)和博耶(Boyer)等人在體外構建出含有四環素和鏈黴素兩個抗性基因的重組質粒分子,將之導入大腸桿菌後,該重組質粒得以穩定復制,並賦予受體細胞相應的抗生素抗性,由此宣告了基因工程的誕生;1973年史密斯和內森斯提出修飾—限制酶的命名法;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可用以在特定位點切割DNA,限制酶的發現使分離基因成為可能。
為表彰上述科學家在發現和使用限制酶中的功績,197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被授予阿爾伯、內森斯和史密斯;1975年桑格(Sanger)實驗室建立了酶法快速測定DNA序列的技術;1977年吉爾伯特(Gilbert)實驗室又建立了化學測定DNA序列的技術。
分子克隆和測序方法的建立,使重組DNA技術系統得以產生。
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伯格、吉爾伯特和桑格,以肯定他們在發展DNA重組與測序技術中的貢獻;1977年,日本的Tfahura及其同事首次在大腸桿菌中克隆並表達了人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基因。
幾個月後,美國的Ullvich隨即克隆表達了人的胰島素基因。1978年,美國Genentech公司開發出利用重組大腸桿菌合成人胰島素的先進生產工藝,從而揭開了基因工程產業化的序幕;1982年,美國科學家將大鼠的生長激素基因轉入小鼠體內,培育出具有大鼠雄健體魄的轉基因小鼠及其子代;1983年利用攜帶有細菌新黴素抗性基因的重組Ti質粒轉化植物細胞,首例轉基因番茄、煙草培育成功,開創了採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農作物品種的先河;1990年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能源部(DOE)聯合發表了美國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年10月1日正式啟動,耗資30億美元;1994年轉基因番茄在美國上市,貨架期比普通番茄延長了兩個月,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轟動一時。轉基因技術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夠打破物種之間的界限,可以按照人們的意願來設計和創造具有經濟價值的農作物新品種,這是傳統方法不可能做到的。1997年英國愛丁保羅斯林研究所的有關科學家宣布,應用轉基因技術首次育成克隆羊「多莉」,引起世界轟動,首次證明動物細胞也具有全能性;2000年6月26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白宮舉行了記者招待會,鄭重宣布:經過上千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被比喻為生命天書的人類基因組草圖已經基本完成,人類終於能夠解讀生命的天書。
❾ 生物技術就業前景如何
就業前景:現在生物技術專業的需求人才主要體現在尖端,因此本科畢業生的的就業前景十分困難,但是對於高層次的人才還是很好就業的;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是各類生物製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生物制葯、酒水飲料食品、保健品企業等。
補充:
生物技術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高技術之一。70年代發明了重組DNA技術和雜交瘤技術;80年代建立了細胞大規模培養轉基因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制葯始於八十年代初,特別是發明了pcr技術,使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90年代,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以及重要農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和信息技術的滲入,相繼發展起了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組合化學,生物晶元技術以及一系列的自動化分析測試和葯物篩選技術和裝備。各種新興的生物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醫療,農業,生物加工,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並對制葯等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生物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傳統生物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發展的兩個階段,發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為核心技術。由於生物技術將會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健康、環境、能源等開辟廣闊的前景,它與計算機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被列為高科技,被認為是21世紀科學技術的核心。目前生物技術最活躍的應用領域是生物醫葯行業,生物制葯(常指基因重組葯物)被投資者看作為成長性最高的產業之一。世界各大醫葯企業瞄準目標,紛紛投入巨額資金,開發生物葯品,展開了面向21世紀的空前激烈競爭。
0 108
更多回答(4)
108
更多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