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宮頸管內贅生物如何摘除

宮頸管內贅生物如何摘除

發布時間:2022-05-08 09:14:08

❶ 請問子宮內有一贅生物。如何切除需要麻醉么請專業人士回答!謝謝!

宮頸納氏囊腫(可稱「納囊」)同宮頸糜爛、宮頸息肉一樣,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
形成原因:它形成原因與臉上的「青春痘」相似,是在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滯留形成的囊腫叫宮頸納氏囊腫。
臨床表現:檢查時可以看到宮頸表面突出多個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並非紫色),內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有的可以長得很大,突出於宮頸表面,甚至到達陰道口,根部與宮頸之間有蒂相連,常合並有宮頸肥大。
處理:既然是炎症,就不嚴重,但需要強調的是慢性宮頸炎與宮頸癌關系非常密切,在長期炎症刺激下,少數慢性宮頸炎患者具有惡變傾向,故仍需高度關注。主要是每年都要做宮頸塗片檢查,除外宮頸癌及癌前期疾患。
1、對於散在的比較小的宮頸腺囊腫一般不需治療,只要每年檢查即可。
2、對於密集的較小的納氏囊腫或比較大的囊腫,可考慮光療、激光、微波、自凝刀等物理治療。
3、對於較大的突出於宮頸表面的,可考慮電刀切除治療。
上述治療方法均無太大痛苦,也基本不會影響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慢性宮頸炎有哪幾種表現?
我們在醫院做婦科檢查時,常聽到醫生說:「你患了宮頸炎」。這里所說的宮頸炎多是指慢性宮頸炎,這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半數以上的已婚婦女都可能發生。慢性宮頸炎有五種臨床表現形式:
①子宮頸糜爛: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宮頸炎。表現為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分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
②宮頸肥大: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子宮頸充血、水腫,腺體和間質增生,而使宮頸呈不同程度的肥大。
③子宮頸息肉:在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宮頸管粘膜局部增生,由於子宮具有排異作用,使增生的粘膜逐漸突出於宮頸口,形成息肉。
④宮頸腺體囊腫:又稱納博特囊腫,簡稱納囊。這是一種突出於宮頸表面的青白色小囊泡。
⑤宮頸內膜炎:即宮頸管炎。炎症局限於宮頸管粘膜及其下的組織,臨床見宮頸陰道部光滑,但宮頸口充血或有膿性分泌物堵塞。

❷ 宮頸管內息肉怎麼治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

子宮頸是子宮下端的部分,其內腔呈圓筒形或梭形,稱為宮頸管。它的上端為宮頸內口,下端為外口。宮頸管表面有一層粘膜,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使得頸管粘膜不斷增生,堆積,並且從粘膜的基底層向宮頸的外口突出,從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著在宮頸管內或宮頸的外口,一般比較小,直徑多在1厘米以下,單個或多個。也有較大者,直徑可達數厘米,有蒂,隨著生長而突出於宮頸口外。息肉小的,則仍留在宮頸管,僅微現於宮頸口。

來源於宮頸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層柱狀上皮覆蓋,有豐富的微血管,因而顏色鮮紅、柔軟、脆弱。輕輕觸動就會出血,以至於經常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復層鱗形上皮所覆蓋,由於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顏色淺紅,質較韌,基底較寬,病位表淺。

極小的宮頸息肉常無自覺症狀,大多在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息肉較大的,則容易出現血性白帶或接觸出血的症狀,特別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後,可以發生少量出血。這些症狀與早期的宮頸癌很相似,應該及早檢查及時治療。

西醫對於宮頸息肉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若伴發有炎症時,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時,則以止血為主。炎症控制後再行手術,息肉雖然罕有癌變的,但癌變率亦在0.2%~0.4%,對於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更年期前後患有宮頸息肉的,手術切除後應將息肉送作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徵象,就要盡早採取治療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復發,手術後應定期復查,每三個月復查一次。

❸ 關於宮頸息肉摘除的一些問題

您好,宮頸息肉是一種長在子宮頸口的瘤樣贅生物,似黃豆大小、色紅、易出血,可導致白帶增多。它是由於宮頸炎的長期刺激,繼而使黏膜上皮細胞過度增生而引起。那麼,孕婦 孕婦不容置疑,宮頸息肉影響受孕,這主要是由於宮頸炎性分泌物會妨礙精子的運動,或者將其殺死。孕婦答案也是肯定的,因素所在,無非是兩個方面。 患了宮頸息肉後,宮頸分泌物會流入陰道,破壞陰道的菌群環境,甚至誘發陰道炎,如此一來,等到分娩之時,胎兒就很輕易被炎性細胞所感染,引發不必要的疾病。 炎性細胞會上行至宮腔,感染到嬰兒的發育環境,一旦感染,那麼相關的先天性疾病便不可避免。 應當盡早摘除,以免病灶越長越頑固。假如摘除了宮頸息肉,那麼輔以葯物治療之後,康復便是指日可待之事,對分娩過程及胎兒的健全自然沒有什麼影響。但女性朋友們一定要記住一點,手術摘除宮頸息肉最好盡早,由於早期摘除可以為宮頸的康復提供充裕的時間,等到分娩之時,對它的危害也就相對較小。

❹ 宮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不切除會有什麼後果呢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有一種息肉的根部附著於子宮頸口或宮頸管內,是宮頸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並外突於宮頸外口而形成的。息肉的表面被一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含有宮頸腺體,間質內有豐富的微血管及疏鬆的結締組織,並伴有炎細胞浸潤。這種息肉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在1厘米以下,外觀如舌形,顏色鮮紅,質地柔軟且脆,易出血,蒂細長。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於宮頸陰道部,表面為復層鱗狀上皮覆蓋,間質內含纖維結締組織。這種息肉位置表淺,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寬,顏色淡紅,質地較韌。
一般情況下,女性患宮頸息肉並沒有什麼不適症狀,有時含有白帶增多,或白帶中夾血絲,或出現同房出血。如果發現上述情況,患者應到醫院就診。許多患者的宮頸息肉是在普查或因其他病做婦科檢查時被發現的。

如何治療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一經發現,即應手術摘除。宮頸息肉摘除術比較簡單,碘伏消毒陰道、宮頸後,用止血鉗夾住息肉蒂根部旋轉取下即可。手術無痛苦,術後創面上用賽霉胺葯粉,並用棉球壓迫以消炎止血。息肉較大、蒂較粗者,摘除後斷端可用電灼止血。摘除的息肉無論大小,都要做病理檢查,因為宮頸息肉有0.2%~0.4%的惡變率,雖然很低,也不要因麻痹大意而漏診。另外,息肉雖然摘除,但宮頸的炎症並未徹底消除,因此息肉還有可能復發,患者需要定期復查。

宮頸息肉不治療行嗎,會發生癌變嗎?
宮頸息肉也是由於慢性炎症的刺激,頸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漸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宮頸息肉如不治療,可逐漸長大,阻塞宮頸口,引起不孕症,也可造成性交出血,或有血性白帶。更重要的是宮頸息肉有癌變的可能。所以一旦發現宮頸息肉,即應予以摘除。
宮頸息肉摘除術比較簡單,一般在門診手術室即可完成。宮頸息肉的惡變率較低,約為0.2%~0.4%,切除後都應送病理檢查,以防漏診。

宮頸息肉治癒後會復發嗎?
前面已經講過,宮頸息肉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可分為二種。從宮頸管粘膜局部增生形成的息肉一般蒂細長,切除時容易徹底;而發生於宮頸陰道部的息肉雖然位置表淺,但基底部較寬,因此治療時不容易徹底切除,還可以再生。另外,由於宮頸息肉是宮頸慢性炎症的一種表現,雖然切除了息肉,但宮頸的慢性炎症並沒有祛除,致病菌仍然潛伏在宮頸組織內,也就是說致病原因依然存在。因此在摘除宮頸息肉後,還應對宮頸的慢性炎症予以治療,以防息肉復發。

❺ 怎樣治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診斷明確後,根據息肉大小、位置,決定治療方法。如果是宮頸管的息肉,如果已經掉出宮頸口外,在門診可以用彎鉗將息肉根夾住擰除,這是比較簡單的方法。如果宮腔里的息肉,肉眼看不到,建議做手術檢查,這種檢查包括盲刮和宮腔鏡下刮除。使用常規刮宮方法將息肉刮掉,這是比較舊的方法。優點是比較簡單,缺點是大部分可能被刮掉,但多發性息肉可能會有遺漏,還有比較大的息肉,可能只刮掉部分,未完全刮干凈。第二種是宮腔鏡觀察下直接將息肉用電環切除,這是最安全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可以保證把息肉完整切除,而不損傷周圍組織。如果沒有宮腔鏡治療鏡,可以用宮腔檢查鏡,先確定息肉位置,向確定好的方向進行刮宮,刮宮後再次把宮腔鏡放入體內檢查是否將息肉完整刮除,如果沒有,可能還需要重復做刮宮。除了治療以外,還要預防復發,包括術後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或者使用口服避孕葯,都可以達到比較好的預防復發作用。

❻ 宮頸長息肉怎麼辦

很多女性在發現自己的宮頸長息肉時,就會覺得很驚慌,因為不知道這種疾病應該怎麼辦。其實這種就是屬於婦科疾病宮頸息肉,對於這種疾病,在發現時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經常會在醫院的門診看到前來咨詢的女性,都在問。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這是什麼病。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多是有炎症刺激引起的,如不及時治療是可以導致增大,房事出血,甚至病變等情況。這種情況建議手術治療,比如,利普修復手術都可以治療。平時要注意衛生的清潔。宮頸息肉的治療時間一般來說是宜早不宜晚,宮頸息肉易被忽略因為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顯症狀,只是醫生檢查時才發現,即使有症狀大多也輕微,主要是少量點滴出血鮮紅色,或在夫妻生活後少量出血,有時被誤認為是「回經」少數人的出血量可與月經相似部分患者平時可有黃色白帶,多數有異味,或白帶中帶有血絲;還可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未婚的患者多表現為陰道口有腫物脫出。 在了解了宮頸長息肉是什麼病之後,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對於這種宮頸長息肉的疾病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事實是宮頸息肉是可以預防的,下面為您介紹一下leep刀治療宮頸息肉的預防: 1、要保持外陰清潔,積極防治陰道炎及宮頸糜爛。 2、對已婚男女,在每次夫妻生活前,各人都應清洗外陰,尤其男方要清除包皮垢,以免將其中的病菌帶入陰道。 3、平時要勤曬被褥,並經常換洗內衣褲。 4、還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一旦發現宮頸息肉,應積極治療,一般以手術摘除為主,也可用葯物,激光等方法,摘下的息肉應送病理檢查,以排除有否發生惡變。宮頸息肉術後還應定期到醫院復查,第一次檢查應在術後3個月左右,以後則半年至1年復查一次。宮頸長息肉是可以預防的,除做好經期,產後或流產後的保健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陰部衛生,防止陰道炎症和宮頸糜爛。同時要保持夫妻生活衛生,此外,要勤曬被褥,宜穿棉織品內褲並勤洗勤換等。在此基礎上,定期的婦女病檢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北京天橋醫院婦科專家提醒女性朋友,宮頸長息肉這種情況在發現時不要過於緊張,只要到醫院進行治療就可以了。

❼ 宮頸管口贅生物

根據宮頸活檢報告就是息肉,摘除就可以了。如果蒂比較粗,也可以做LEEP,術後再根據切片結果決定後續的隨訪和治療。
回復專家: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婦科-許希中副主任醫師

❽ 宮頸息肉可以不切除嗎

宮頸息肉是否需要拆除,這是需要根據宮頸息肉的大小和性質來進行判斷的。如果宮頸息肉比較小,沒有什麼明顯症狀,可以不用摘除。如果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是需要摘除的。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由於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使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8)宮頸管內贅生物如何摘除擴展閱讀

頸息肉以手術切除為主,以防因治療不徹底而復發,葯物只是輔助治療,可行息肉摘除術或電切術。用血管鉗夾住息肉蒂部,向一個方向旋轉,予以擰除。小息肉用血管鉗即可鉗除,稍加壓迫止血,或在頸口處塞以紗布一塊,24小時取出。

息肉較大,蒂較粗者,摘除後基底斷端可用燒灼止血。如為多發性,可稍擴張頸管後,徹底搔刮之,同時做診斷性刮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宮頸息肉

❾ 宮頸息肉我已做了3次,一年之內,病理是良性,怎樣根除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 ,有一種息肉的根部附著於子宮頸口或宮頸管內 ,是宮頸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 ,並外突於宮頸外口而形成。

一般情況下 ,女性患宮頸息肉並沒有什麼不適症狀 ,有時含有白帶增多 ,白帶中夾血絲 ,或出現同房出血 ,如果發現上述情況 ,患者應到醫院就診。許多患者的宮頸息肉是在普查或其他病做婦科檢查時被發現的。

宮頸息肉一經發現 ,即應手術摘除。宮頸息肉摘除比較簡單 ,先用絡合碘消毒陰道、宮頸後 ,用止血鉗夾住息肉蒂根部旋轉即可。

手術無痛苦 ,息肉較大 ,蒂較粗者 ,摘除後可用微波電灼止血。術後用抗炎止血葯物 3天 ,摘除後的息肉無論大小 ,都要做病理檢查 ,因為宮頸息肉有 0.2% - 0.4%的惡變率 ,廣大婦女朋友切不可大意而漏診。

另外 ,息肉雖然摘除 ,但宮頸的炎症並未徹底清降 ,因此息肉還有可能復發 ,患者應定期復查 ,防患於未然。

❿ 宮頸息肉吃什麼葯可以消掉

宮頸息肉的治療方法就是行息肉摘除手術,如果是存在於宮頸表面的宮頸息肉,可以直接進行宮頸息肉摘除手術,並且將息肉送病理檢查,判斷息肉是否存在惡變。如果是存在宮頸管內的息肉,則需要進行宮腔鏡檢查,通過宮腔鏡觀察息肉的根部位於宮頸管的部位,然後通過宮腔鏡,從息肉的根部徹底的切除宮頸息肉,所以要根據息肉的具體位置,來決定是否需要用宮腔鏡輔助進行息肉切除手術。另外,一定要注意息肉的術後病理,如果為良性則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宮頸息肉發生惡變,則需要按照宮頸癌的治療方法後續的進行治療。

閱讀全文

與宮頸管內贅生物如何摘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