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生物接種方法有哪幾種
接種常見方法有:平板劃線接種法、斜面接種法、傾注培養法、穿刺接種法、液體接種法。
一、平板劃線分離法
平板劃線分離法:是指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
二、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於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
三、穿刺接種法
穿刺培養,是指將帶有欲培養微生物的接種針深插至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0.2%〜1.0%)中接種,並進行微生物固體深層培養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四、液體接種法
液體培養,是指將微生物直接接種於液體培養基中,並不斷振盪或攪拌,使微生物均勻地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一種培養方法。液體培養適用於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
五、塗布接種法
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種操作方法。由於將含菌材料現加到還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而且採用稀釋倒平台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更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1)微生物培養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接種注意事項
1、每次接種時間最長不得連續超過2小時。
2、操作時,接種工具尖端和種塊不能接觸到管口和外部其它物體。工具尖端碰到外面物體要重換工具,種塊碰到外面物體則作廢。
3、一般用種量:每支試管母種可擴繁一級種100支左右;擴接原種6~8瓶。
Ⅱ 細菌分離培養的基本要領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基本要領
菌種分離主要在培養皿上進行,常用的方法是稀釋法和劃線法。
菌種分離的目的是是微生物的一個個體通過繁殖,在固體培養基上長出肉眼能見的群體,然後根據培養特徵,用接種針調取所需菌種並在顯微鏡下檢查,證明為單一形狀的菌體。
改變培養基條件也有助於菌種分離。沒有一種培養基或一種培養條件能夠滿足一切微生物生長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養基都是選擇性的。
如果某種微生物的生長需要是已知的,也可以設計特定環境使之適合這種微生物的生長,因而能夠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把這種微生物選擇培養出來,盡管在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這種微生物可能只佔少數。
二、方法
1、稀釋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作一系列的稀釋(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後分別取不同稀釋液少許,與已熔化並冷卻至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混合,搖勻後,傾入滅過菌的培養皿中,待瓊脂凝固後,製成可能含菌的瓊脂平板,保溫培養一定時間即可出現菌落。
如果稀釋得當,在平板表面或瓊脂培養基中就可出現分散的單個菌落,這個菌落可能就是由一個細菌細胞繁殖形成的。隨後挑取該單個菌落,或重復以上操作數次,便可得到純培養。
2、塗布平板法
因為將微生物懸液先加到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且採用稀釋倒平板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其做法是先將已熔化的培養基倒入無菌平皿,製成無菌平板,冷卻凝固後,將一定量的微生物懸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無菌玻璃塗棒將菌液均勻分散至整個平板表面,經培養後挑取單個菌落。
3、平板劃線法
最簡單的分離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即用接種環以無菌操作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連續劃線,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後,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
有時這種單菌落並非都由單個細胞繁殖而來的,故必須反復分離多次才可得到純種。其原理是將微生物樣品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多次作「由點到線」稀釋而達到分離目的的。劃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比較容易出現單個菌落的劃線方法有斜線法、曲線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4、 稀釋搖管法
用固體培養基分離嚴格厭氧菌有特殊性,如果該微生物暴露於空氣中不立即死亡,可以採用通常的方法制備平板,然後置放在封閉的容器中培養,容器中的氧氣可採用化學、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
對於那些對氧氣更為敏感的厭氧性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則可採用稀釋搖管培養法進行,它是稀釋倒平板法的一種變通形式。
先將一系列盛無菌瓊脂培養基的試管加熱使瓊脂熔化後冷卻並保持在50℃左右,將待分離的材料用這些試管進行梯度稀釋,試管迅速搖動均勻,冷凝後,在瓊脂柱表面傾倒一層滅菌液體石蠟和固體石蠟的混合物,將培養基和空氣隔開。
培養後,菌落形成在瓊脂柱的中間。進行單菌落的挑取和移植,需先用一隻滅菌針將液體石蠟--石蠟蓋取出,再用一隻毛細管插入瓊脂和管壁之間,吹入無菌無氧氣體,將瓊脂柱吸出,置放在培養皿中,用無菌刀將瓊脂柱切成薄片進行觀察和菌落的移植。
(2)微生物培養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中,平板分離法普遍用於實驗室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稀釋法是液體培養基分離純化常用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適當改善培養基的條件來培養特點菌種。
如為了得到嗜熱微生物,可在50℃~60℃下進行培養。有時投加相應的抑制劑也能提高菌種分離效果,如在土壤樣品的懸浮液中投加10%的苯酚數滴,可以抑制黴菌和細菌的生長,而有利於放線菌的分離。在培養基中投加一定量的青黴素或鏈黴素能抑制細菌的生長,而有利於黴菌的分離。
Ⅲ 微生物的培養方法是什麼
1905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科赫因對結核桿菌和結核菌素的研究取得重大成就而榮獲諾貝爾獎金。他發明固體培養基,用它分離培養細菌,創造細菌的純粹培養法。他又改進細菌染色法,為研究細菌的形態和結構創造有利條件。荷蘭科學家E.C.翰遜教授研究使啤酒發酵的酵母,創造單細胞的純粹培養法。以後,又有人採用純粹培養法選擇適當酵母,用於啤酒的工業生產,為純粹培養法在工業發酵上的應用開辟了道路。翰遜的學生哈斯發現,當時用的由明膠製成的固體培養基很容易發生液化現象,使用時有困難。哈斯的妻子建議用瓊脂代替明膠,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這種瓊脂培養基被後人採用,一直沿用到今天。後來又有人創造一種培養皿,可供微生物平板分離用。從此以後,分離出的微生物日益增多,新的微生物不斷被發現。這樣,可供工業用的微生物也日益充實起來,一支微生物生力軍異軍突起。
Ⅳ 好氧微生物適宜採用什麼方法進行培養
好氧微生物適宜採用什麼方法進行培養
液體培養和固體培養都可以,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氧氣。實驗室中普通的平板培養法(固體)和震盪培養(液體)都可以。為了增加氧的供應,可以進行各種形式的通氣,攪拌等。液體的淺層培養(不震盪)也是好氧菌培養
一、固體培養基分離
1、稀釋倒平板
特點:菌落分離較為均勻,進行微生物計數結果相對准確。但操作相對麻煩,熱敏感菌有時易被燙死,而嚴格好氧菌也可能因被固定在培養基中生長受到影響。
2、塗布平板法
特點:操作相對簡單,是較常使用的常規方法。但有時會因塗布不均勻使某些部位的菌落不能分開,進行微生物計數時需對稀釋和塗布過程的操作特別注意,否則不易得到准確的結果。
3、平板劃線法
特點:操作簡單,多用於對已有純培養的確認和再次分離。
應用:這三種方法可用於所有能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形成菌落的微生物的純培養分離。並且,通過選用適當的選擇平板及培養條件,可直接分離各種具有特定生理特徵的微生物。和厭氧罐或厭氧手套箱技術結合,這3種方法也可用於獲得各種厭氧菌的純培養。
4、稀釋搖管法
特點:稀釋倒平板法的一種變通形式,但由於菌落形成在瓊脂柱的中間,觀察和挑取都相對困難。
應用:在缺乏專業的厭氧操作設備的情況下對嚴格厭氧菌進行分離和觀察。
二、液體培養基分離
1、稀釋法
特點:工作量大,是否獲得純培養需依靠統計學的推測。
應用:不能或不易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的微生物進行純培養分離或數量統計。
2、富集培養
特點:一般不能直接獲得微生物的純培養,在通過富集培養使原本在自然環境中佔少數的微生物的數量大大提高後,需再通過平板法進行相應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和檢測。 應用:
(1)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生長要求,按照意願從自然界中對這種微生物進行有針對性的有效分離;
(2)分離培養出由科學家設計的特定環境中能生長的微生物,盡管我們並不知道什麼微生物能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生長。
三、顯微操作
單細胞(孢子)挑取
特點:分離過程直觀,可靠,但對儀器和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多限於高度專業化的科學研究。而挑取的微生物單細胞或孢子需經固體或液體培養基培養後才能獲得其純培養物。 應用:從樣品中直接分離所需的微生物細胞或孢子,獲得其純培養。
Ⅳ 微生物生長培養的方法有哪些
根據培養時是否需要氧氣,可分為好氧培養和厭氧培養兩大類。
好氧培養:也稱「好氣培養」。就是說這種微生物在培養時,需要有氧氣加入,否則就不能生長良好。在實驗室中,斜面培養是通過棉花塞從外界獲得無菌的空氣。三角燒瓶液體培養多數是通過搖床振盪,使外界的空氣源源不斷地進入瓶中。
厭氧培養:也稱「厭氣培養」。這類微生物在培養時,不需要氧氣參加。在厭氧微生物的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除去培養基中的氧氣。
Ⅵ 微生物培養方法
微生物培養法是在人為條件下繁殖微生物的方法。根據微生物的種類以及對養料、溫度、氧氣、水分、酸鹼度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並聯系生產和實驗上的具體要求,可有不同的培養方法。可分好氣培養法和厭氣培養法兩類。中海生物技術的培養基一是好氣微生物培養法,常用:①搖床培養法,即將微生物接種於盛有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後,放在恆溫培養室中的搖床上作有節奏的振盪,使空氣不斷進入培養液中,促其良好生長;②淺盤培養法,又稱表面培養法,在盤內放一淺層培養基,使微生物能夠充分接觸空氣,而有利於生長繁殖,但此法所需空間大,並且容易污染雜菌;③深層培養法,適用於好氣微生物的大規模發酵培養,在大容積的液體培養基中,通入無菌空氣,並不斷攪拌,可使微生物充分接觸空氣,迅速繁殖並積累代謝產物。二是厭氣微生物培養法,實驗室常用化學還原劑或抽氣機吸除培養基中的分子氧,也有用靜止狀態的深層培養法。在生產中常用密封式發酵罐或不通風的固體發酵法。
Ⅶ 如何培養微生物
液體接種
從中海生物技術固體培養基中將菌洗下,倒入液體培養基中,或者從液體培養物中,用移液管將菌液接至液體培養基中,或從液體培養物中將菌液移至固體培養基中,都可稱為液體接種
穿刺接種
在保藏厭氧菌種或研究微生物的動力時常採用此法。做穿刺接種時,用的接種工具是接種針。用的培養基一般是半固體培養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種針蘸取少量的菌種,沿半固體培養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線穿刺,如某細菌具有鞭毛而能運動,則在穿刺線周圍能夠生長
活體接種
活體接種是專門用於培養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方法,因為病毒必須接種於活的生物體內才能生長繁殖。所用的活體可以是整個動物;也可以是某個離體活組織,例如猴腎等;也可以是發育的雞胚。接種的方式是注射,也可以是拌料喂養
澆混接種
該法是將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中海生物的培養皿中,然後再倒入冷卻至45°C左右的固體培養基,迅速輕輕搖勻,這樣菌液就達到稀釋的目的。待平板凝固之後,置合適溫度下培養,就可長出單個的微生物菌落
劃線接種
這是最常用的接種方法。即在固體培養基表面作來回直線形的移動,就可達到接種的作用。常用的接種工具有接種環,接種針等。在斜面接種和平板劃線中就常用此法
塗布接種
與澆混接種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讓其凝固,然後再將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塗布棒在表面作來回左右的塗布,讓菌液均勻分布,就可長出單個的微生物的菌落
Ⅷ 微生物如何培養
原理:1.單個微生物過小,一般採取菌落培養法進行培養觀察.
2.由於不同的微生物生長環境不同,種群間有明顯界限.一個菌落可認為是同一菌種的集合.
儀器:接種鏟和接種針(用於陸生菌種) 接種環(用於水生菌種) 酒精燈 培養皿
步驟:1.配置不同濃度的營養液稀釋液:取營養液1ml溶於9ml無菌水中,振盪 5min配成10%的溶液.
2.將容器口靠近(注意不是對著)酒精燈燈焰用吸管從此溶液中吸取1ml加入到裝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以此類推製成1%,0.1%,0.01%等不同濃度的稀釋液.
3.將試管口靠近(注意不是對著)酒精燈燈焰,左手拿試管,右手托培養皿(僅露一條小縫,且靠近燈焰).將溶液倒入培養皿中,在各培養皿上標上濃度.
4.將有細菌生長的樣品容器口靠近(注意不是對著)酒精燈燈焰,用接種環挑取菌落上的少量菌體加入10%的營養液中.把接種環放在酒精燈上灼燒滅菌,再次取樣加入盛1%的營養液的培養皿(僅露一條小縫,且靠近燈焰)中.重復這個操作,將各濃度的營養液接上種.
5.輕輕搖勻接上種的培養皿,置於恆溫箱內37攝氏度保存,2~3天後就有菌落出現.
Ⅸ 微生物的培養方法
1.平板劃線分離培養法
對混有多種細菌,採用劃線分離和培養,使原來混雜在一起的細菌沿劃線在瓊脂平板表面分離,得到分散的單個菌落,以獲得純種。平板劃線分離法通常有兩種方法:
①分區劃線分離法:此法常用於含菌量較多的細菌的分離。先用接種環挑取標本塗布於瓊脂平板1區(占培養基總面積的¼)並作數條劃線,再於2、3、4區依次劃線。每劃完一個區域,均將接種環燒灼滅菌1次,冷後再劃下一區域,每一區域的劃線均與上一區域的劃線交接1~3次。一個成功分區劃線的平板,培養後分別觀察1區形成菌苔,2區菌落連成線,3區和4區可分離到單個菌落。
②連續劃線分離法:此法常用於含菌量不多的標本或培養物中的細菌分離培養。方法是先將接種物在瓊脂平板上1/5處輕輕塗抹,然後再用接種環或拭子在平板表面曲線連續劃線接種,直至劃滿瓊脂平板表面。
2.瓊脂斜面接種法
主要用於菌落的移種,以獲得純種進行鑒定和保存菌種等。用接種環(針)挑取單個菌落或培養物,從培養基斜面底部向上劃一條直線,然後再從底部沿直線向上曲折連續劃線,直至斜面近頂端處止。生化鑒定培養基斜面接種,用接種針挑取待鑒定細菌的菌落,從斜面中央垂直刺入底部,抽出後在斜面上由下至上曲折劃線接種。
3.穿刺接種法
此法多用於半固體培養基或雙糖鐵、明膠等具有高層的培養基接種,半固體培養基的穿刺接種可用於觀察細菌的動力。接種時用接種針挑取菌落,由培養基中央垂直刺入至距管底0.4cm處,再沿穿刺線退出接種針。雙糖鐵等有高層及斜面之分的培養基,穿刺高層部分,退出接種針後直接劃線接種斜面部分。
4.液體培養基接種法
用於各種液體培養基如肉湯、蛋白腖水、糖發酵管等的接種。用接種環挑取單個菌落,傾斜液體培養管,在液面與管壁交界處研磨接種物(以試管直立後液體淹沒接種物為准)。此接種法應避免接種環與液體過多接觸,更不應在液體中混勻、攪拌,以免形成氣溶膠,造成實驗室污染。
5.傾注平板法
本法主要用於飲水、飲料、牛乳等標本中的細菌計數。取純培養物的稀釋或原標本1ml至無菌培養皿內,再將已融化並冷卻至45~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15~20ml傾注入該無菌培養皿內,混勻,待凝固後置37℃培養,長出菌落後進行菌落計數,以求出每毫升標本中所含菌數。先數6個方格(每格為1cm2)中菌落數,求出每格的平均菌落數,並算出平皿直徑,然後按下列公式計數,求出每毫升標本中的細菌數。
全平板菌落數=每方格的平均菌落數×лr2
每ml標本中的細菌數=全平板菌落數×稀釋倍數
6.塗布接種法
本法多用於紙片擴散法葯敏試驗的細菌接種。將一定量或適量的菌液加到瓊脂培養基表面,然後用滅菌的L型玻璃棒或棉拭子於不同的角度反復塗布,使被接種液均勻分布於瓊脂表面,然後貼上葯敏紙片,或直接培養,本法經培養後細菌形成菌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