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質鍋爐結渣問題 秸稈類固體成型燃料在鍋爐中燃燒時,如何解決結渣問題
要合理的配置二次風和三次風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② 請問20噸的生物質鍋爐,燃燒機內結焦問題怎麼解決
提供一個建議:生物質一定的情況下,鼓風在燃燒機爐膛內分布不均形成局部高溫是造成燃燒機爐膛內結焦的主因,降低鼓風風壓,而加裝或加強鍋爐排風可能會降低結焦程度。醇基燃燒機服務部。
③ 生物質顆粒煙大什麼原因
1生物(Organism)質顆粒燃料結焦原因分析
由於生物質電廠燃料種類繁多,燃料具有水份高(一般在45%以上)、雜質較多(摻有泥土、細沙)、灰份高、鹼金屬含量高等特點(表1),燃料在爐膛內燃燒後,極易在鍋爐受熱面上結焦與積灰。生物質顆粒燃料由秸稈、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棉籽殼等以及「三剩物」經過加工產生的塊狀環保新能源。生物質顆粒的直徑一般為6~10毫米。 結焦的 主要因素。生物質鍋爐結焦主要是指在燃料燃燒後的 產生的 灰份,在高溫下大多熔化為液態或呈軟化狀態,如果灰還保持軟化狀態碰到受熱面時,由於受到冷卻(cooling)而粘結在受熱面上,形成結焦。影響鍋爐結焦的 因素很多,一般認為主要有:
(l)燃料本身灰份以及所摻雜質後形成的 結焦。影響灰份熔點的 主要因素是灰份的 化學組成及其周圍的 高溫環境介質,兩者相互影響,一旦鍋爐燃燒調整~作做不到位,就會出現不完全燃燒產物,使周圍的 介質呈弱還原性,降低灰熔融性而導致爐內結焦。
同時生物質燃料一般又以摻配成混合燃料的 形勢進入爐膛,而燃料經紀人將大量的 泥土、細沙摻入燃料中,這些雜質的 存在改變了燃料的 組分、存在形式、熔融溫度,加劇了在受熱面的 結焦。
(2)爐內受熱面表面的 溫度(temperature)水平。在灰熔點一定的 情況下,爐內溫度水平及其分布就成為是否發生結焦的 重要因素。經驗表明:鍋爐的 結焦多在煙道及過熱器表面,液態或軟灰顆粒受慣性(inertia)作用而向受熱面運動過程(process)中,由於灰顆粒運動速度快,受到的 冷卻(cooling)效果差,熔融的 灰顆粒很容易粘附,使渣層迅速積聚長大。溫度對爐內結焦具有非常重要的 影響,研究表明,溫度增高,結焦程度將按指數規律增長。
2積灰結焦處理辦法
2.1常規結焦處理方法。
早期的 生物質電廠一般採用蒸汽吹灰器對受熱面進行結焦清灰處理,但是從實際的 效果上來看,沒有達到除焦要求。生物質鍋爐燃料生物質顆粒作為一種新型的顆粒燃料以其特有的優勢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傳統的燃料相比,不僅具有經濟優勢也具有環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物質顆粒原料的密度一般為 0.1—0.13t/m3,成型後的顆粒密度 1.1—1.3t/m3,方便儲存、運輸,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質的燃燒性能。只能通過停爐後,用高壓水沖洗進行處理。主要是因為生物質燃料(fuel)中的 鉀元素含量較高,它的 存在降低了灰熔點,而硅元素在燃燒過程中與鉀元素形成低熔點的 化合物(compound),導致灰分的 軟化溫度(temperature)較低,根據實驗數據所得草木灰的 變形溫度為800℃左右,而鍋爐的 爐膛過熱器的 溫度大多在此范圍內,因此在高溫條件下,軟化的 積灰極易附著在受熱面管道的 外壁上,使用蒸汽吹灰器難以將所積焦塊進行處理。根據以往的 經驗,使用蒸汽吹灰器一般鍋爐在清洗完畢投入使用15天後,主汽溫度的 控制無需使用減溫水調節,溫度正常維持在510 0C左右,運行一個月後需要停爐進行水沖洗,否則主蒸汽溫度將越來越偏離額定值(540℃),鍋爐的 效率下降(descend),排煙溫度上升5-10℃左有。而且使用蒸汽吹灰會存在著如下問題:
(1)介質吹掃面積有限,有部分死角存在,易形成煙氣走廊,加劇局部(part)磨損;
(2)吹灰周期長,使受熱面積灰過多,甚至使積灰燒結硬化,增加吹灰難度;
(3)蒸汽吹灰如果壓力(pressure)過高或長期使用,會加快金屬管壁的 磨損,壓力過低又影響吹灰效果;
(4)增加爐內煙氣濕度,在空預器處形成低溫結露,造成空預器管腐蝕嚴重;
(5)機械部位故障率高,維修費用高。
2.2新型清除結焦的 方法探討。
目前,在鍋爐(Boilers)上採用除焦抑制劑和脈沖燃氣吹灰裝置(device)結合使用的 辦法來處理(processing)鍋爐結焦積灰時,取得了明顯的 效果。
除焦抑制劑(SlagTr011508)是一種高熔點的 、含有助燃劑的 燃料添加劑,它可以減少煙氣側飛灰沉積問題。當其被噴人爐膛後,它會和離開爐膛的 飛灰混合,並粘附(adhesion)在這些半融化的 灰上,通過改變灰的 熔點,並在結焦內部形成裂紋而破壞結焦,同時通過在管道表面形成的 金屬膜有助於減少酸露點腐蝕問題。 配合脈沖燃氣吹灰裝置,通過吹掃、聲疲勞、熱清洗和局部振打清除鍋爐受熱面上的 積灰,最後灰塵被煙氣流卷裹帶走,從而提高鍋爐的 熱效率。
具體操作(operate)方法是:在鍋爐運行期間,每天每個運行值,向爐膛內每次投入Skg除焦抑制劑,從爐的 兩側加入,加葯30分鍾後,開始脈沖燃氣吹灰。利用除焦抑制劑和脈沖燃氣吹灰裝置雙管齊下的 方法,鍋爐主汽溫度可以維持2個月左有正常,同時受熱面的 積灰結焦現象幾乎不復存在,排煙溫度可以比以往蒸汽吹灰器使用時降低3-5℃,初步估算每年可帶來100萬元左右的 間接經濟效益(benefit)。
④ 生物質發電廠用氧化鐵脫硫劑嗎
氧化鐵脫硫劑是一種以活性氧化鐵(Fe2O3)的水合物為主要脫硫成份的一種脫硫劑。常溫下,氧化鐵(Fe2O3)分為α—水合物和γ水合物,兩種水合物都具有脫硫作用。非水合物的氧化鐵常溫下不具有脫硫作用。
煙氣脫硫添加劑
某電廠燃煤機組,脫硫系統設計硫份2.9%,由於某電廠及周邊地區的煤種幾乎都是高硫煤,硫份遠高於3.0%,原設計脫硫裝置在實際運行中達不到設計要求,不能達標排放(小於400mg/Nm3)。通過對脫硫系統的局部治理技改,也只能在燃用低硫煤和摻燒低硫煤的情況下,而且還需要機組降負荷運行才能勉強達標排放。由於長期燃用超出設計硫份的煤,導致脫硫系統無法正常運行,隨著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標準的實施,脫硫裝置被迫進行增容改造工作,脫硫裝置的增容改造動輒耗資數千萬,改造施工周期6—8個月,給電廠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及環保壓力。目前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結合環保限期整改要求,採用煙氣脫硫添加劑進行試驗,以達到提高脫硫效率,實現SO2達標排放的目的。通過試驗證明,火力發電廠燃用高硫煤,採用煙氣脫硫添加劑,在火力發電廠燃煤鍋爐全燒脫硫塔SO2入口濃度7000mg/Nm3 nbsp; mg/Nm3,脫硫塔SO2出口濃度1800mg/Nm3的高硫煤,不燒低硫煤,在發電量滿負荷、高負荷、超負荷的情況下,不用擴容,不用改造,不用投資,不用配煤摻燒,不用投加石灰,脫硫塔SO2出口濃度由1800mg/Nm3,可下降到200mg/Nm3以內,脫硫效率由70%,可提高到98%左右。脫硫塔內石灰石漿液的PH值由4.3,可提高到5.5以上,實施SO2達標排放,每台機組每年可為電廠節約數千萬元的資金。在國內尚屬首創,為我國高硫煤用於燃燒發電找到一條根本的出路,拓寬了高硫煤的用煤渠道,用高硫煤不用低硫煤,可為電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能夠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
⑤ 生物質發電燃料中水分過大,摻泥土過多應如何處理
水分大可以化驗測其水分,超過標準的,雙倍扣水!摻泥巴的,直接扣10-50%的雜質。一定要實行,優質獎勵,劣質重罰!不給供應客戶有機可乘。
⑥ 生物質電廠的化學車間主要是做哪些工作內容
100-150人
而且根據不同發電類型,人數上也是有差異的,以下是發電廠的發電種類:
發電形式
燃燒發電
直接燃燒發電是將生物質在鍋爐中直接燃燒,生產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及發電機發電。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的關鍵技術包括生物質原料預處理、鍋爐防腐、鍋爐的原料適用性及燃料效率、蒸汽輪機效率等技術。
混合發電
生物質還可以與煤混合作為燃料發電,稱為生物質混合燃燒發電技術。混合燃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物質直接與煤混合後投入燃燒,該方式對於燃料處理和燃燒設備要求較高,不是所有燃煤發電廠都能採用;一種是生物質氣化產生的燃氣與煤混合燃燒,這種混合燃燒系統中燃燒,產生的蒸汽一同送入汽輪機發電機組。
氣化發電
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是指生物質在氣化爐中轉化為氣體燃料,經凈化後直接進入燃氣機中燃燒發電或者直接進入燃料電池發電。氣化發電的關鍵技術之一是燃氣凈化,氣化出來的燃氣都含有一定的雜質,包括灰分、焦炭和焦油等,需經過凈化系統把雜質除去,以保證發電設備的正常運行。
沼氣發電
沼氣發電是隨著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項沼氣利用技術,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工農業或城鎮生活中的大量有機廢棄物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驅動發電機組發電。用於沼氣發電的設備主要為內燃機,一般由柴油機組或者天然氣機組改造而成。
垃圾發電
垃圾發電包括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氣化發電,其不僅可以解決垃圾處理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能量,節約資源,垃圾焚燒發電是利用垃圾在焚燒鍋爐中燃燒放出的熱量將水加熱獲得過熱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垃圾焚燒技術主要有層狀燃燒技術、流化床燃燒技術、旋轉燃燒技術等。發展起來的氣化熔融焚燒技術,包括垃圾在450°~640°溫度下的氣化和含碳灰渣在1300℃以上的熔融燃燒兩個過程,垃圾處理徹底,過程潔凈,並可以回收部分資源,被認為是最具有前景的垃圾發電技術。
有待扶持
國家在生物質能發電的上網電價上給予了扶持,每千瓦時電價比火電高兩角錢左右,但是,我國的扶植力度與歐美國家比還是有差距。歐洲一些國家除了電價,在稅收上的扶持力度更大。歐洲一些電廠之所以經營得好,有很重要的一條,人家的原料不僅不付錢,而且
生物質發電廠
由於秸稈是按照垃圾處理,還要徵收垃圾處理費,因此可以良性發展。我國與國外情況不同,一方面要通過發電避免農民焚燒秸稈引起污染等社會問題,一方面又要通過發電扶助農民。基於以上兩點,不僅秸稈收購價格不能過低,而且隨著此類項目的增多,收購價格還在上升。如國家在確定生物質能發電的上網電價補貼時,秸稈每噸價格被定在100元左右,而秸稈實際收購價格已達200—300元/噸,如此高的原料成本增加了成本預算,以山東秸稈發電的上網電價為例,實際成本在0.65元/千瓦時左右,脫硫標桿上網電價(0.344元/千瓦時)加上補貼電價(0.25元/千瓦時),總計為0.594元/千瓦時,虧損顯而易見。虧損的狀態迫使部分生物質能停產,因此國家在稅收等政策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就顯得非常重要。
此外,在生物質發電項目布局上國家也應該更科學規劃,有序建設,避免一哄而上。如果布局太密集,勢必會加大秸稈的收購和運輸半徑,而且還會導致原料價格上升,的效益就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⑦ 生物質發電鍋爐出渣多是不是雜質多造成的
第一和燃燒室空間不夠大,燃燒不充分有關,第二和生物質燃料熱值,雜質有關。正常來說出渣是指煤爐,生物質一般是吹灰。當然你如果是煤生物質兩用那就另當別論了。江蘇潤利鍋爐提供。
⑧ 農林生物質發電原理
回答摘自:中圖分類號:TM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064(2009)06-0059-03
生物質發電技術發展探討
陸智(廣西電力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廣西南寧530023)
李雙江(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鄭威( 中南電力設計院)
生物質能是一種頗具產業化和規模化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對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意義重大。發展生物質發電,是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供應體系,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秸稈發電變無序焚燒為集中燃燒並發電、造肥,節省了大量煤炭資源,並增加農民收入。秸稈在生長和燃燒中不增加大氣中CO2量,且含硫量極低,僅為0.1%。發展生物質發電,替代煤炭,可顯著減少CO2等溫室氣體和SO2的排放,有巨大的環境效益。
1 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利用技術
生物質直燃發電就是將生物質直接作為燃料進行燃燒,用於發電或者熱電聯產。生物質直接燃燒具有以下特點:(1)生物質燃燒所放出的CO2大體相當於其生長時通過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 因此可以認為是CO2的零排放,有助於緩解溫室效應;(2)生物質的燃燒產物用途廣泛,灰渣可加以綜合利用;(3)生物質燃料可與礦物質燃料混合燃燒,既可以減少
運行成本,提高燃燒效率,又可以降低SO2、NOx 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濃度;(4)採用生物質燃燒設備可以最快速度實現各種生物質資源的大規模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而且成本較低,因而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開發潛力。
1.1 單燃生物直燃技術
在歐美發達國家主要燃燒的生物質是木本植物, 在我國,由於特殊的國情使得我們用於燃燒的物質基本局限於秸稈等草本類植物。據有關文獻對秸稈的燃燒機理進行的研究,秸稈等生物質與常規燃料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1)秸稈的含水量較大,約20%,是常規燃料的8~10 倍。因此,在鍋爐相同出力的情況下,其煙氣量約是常規燃料的1.5~2 倍。在鍋爐受熱面布置時,要充分考慮這一情況。(2)秸稈的堆積密度較小。秸稈投入爐內燃燒時,先落在爐床上,隨著水分蒸發,開始漂浮在爐內進行燃燒。因此,在這類鍋爐設計時, 一定要考慮到燃燒室的體積要大一些,使得燃料在爐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得以完全燃燼。(3)從燃料的燃燒過程來看,大多數秸稈(除甘蔗渣外)在乾燥後,揮發份快速脫離母體迅猛燃燒,揮發份不附著在秸稈表面燃燒,這與煤的燃燒機理是完全不同的。(4)逸出揮發份後的秸稈變黑成為暗紅色焦炭粒子,未見明顯的火焰,而且在爐膛高溫火焰的輻射下,緩慢地燃燒,燃燼時間也較長。
1.1.1 層燃爐燃燒技術
層燃爐燃燒技術主要以爐排爐為代表,燃料在固定或者移動的爐排上實現燃燒,空氣從下方透過爐排供應上部的燃料,燃料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燃料入爐後的燃燒時間可由爐排的移動或者振動來控制,以灰渣落入爐排下或者爐排後端的灰坑為結束。
1.1.2 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
循環流化床鍋爐獨特的流體動力特性和結構使其具備很多獨特的優點,如燃料適應性廣,低溫燃燒,燃燒效率高,負荷調節性能好等。瑞典、丹麥、德國等發達國家在流化床燃用生物質燃料技術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美國愛達荷能源產品公司已經開發生產出燃生物質流化床鍋爐, 鍋爐蒸汽出力為4.5~50t/h,供熱鍋爐出力為36.67MW;美國CE 公司利用魯奇技術研製的大型燃廢木循環流化床發電鍋爐出力為100t/h,蒸汽壓力為8.7MPa; 美國B&W 公司製造的燃木柴流化床鍋爐也於20 世紀80~90 年代初投入商業運行。此外,瑞典以樹枝、樹葉等林業廢棄物作為大型流化床鍋爐的燃料加以利用,鍋爐熱效率可達到80%;瑞典和丹麥正在實行利用生物質熱電聯產的計劃,使生物質能在提供高品位電能的同時,滿足供熱的要求。
1.2 生物質與煤混合直燃技術
混合燃燒的技術優勢:(1)生物質是可再生能源,煤粉爐中生物質共燃,可以利用現役電廠提供一種快速而低成本的生物質發電技術,也是一種最好(廉價而低風險)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技術。(2)煤粉燃燒發電效率高,可達35%以上,生物質共燃正是借用其高效率的優點,這是現階段其它生物質發電技術難以比擬的。(3)生物質燃燒低硫低氮,在與煤粉共燃時可以降低電廠的SO2和NOx 排放。(4)對於煤粉燃燒電廠,共燃生物質意味著CO2排放的降低, 被公認為是現役燃煤電廠降低CO2排放的最有效措施。(5)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可利用未被利用的生物質摺合近4 億t 標准煤,且分布廣泛,可就地利用;另一方面,大量利用生物質發電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生物質共燃技術簡單,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生物質相對較便宜,對燃煤電廠而言還可增加燃料的選擇范圍和燃料適應性,降低燃料成本。丹麥哥本哈根AVEDORE 電廠,2002 年增加了熱功率為105MW 的生物質發電設備,採用天然氣(油)與麥秸混合燃燒工藝, 每小時秸稈消耗25t, 秸稈主要來源於芬蘭和丹麥。生物質的水分含量用超聲波測定,控制在25%左右。
2 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
生物質氣化是在高溫下部分氧化的轉化過程。該過程是直接向生物質通氣化劑(空氣、氧氣或水蒸汽),使之在缺氧的條件下轉變為小分子可燃氣體的過程。目前, 生物質氣化技術大體上可按2 大類進行分類:①按氣化劑分類,②按設備運行方式分類。
2.1 按氣化劑類型分類
生物質氣化技術按氣化劑類型分類。其中,干餾氣化其實是熱解氣化的一種特例。且由於干餾是吸熱反應,應在工藝中提供外部熱源以使反應進行。氧氣氣化則不需要提供外部熱源,產品為熱值為15000kJ/m3 的中熱值氣化氣。空氣氣化由於N2的加入,使其可燃氣成分含量降低,熱值也隨之降低在5000kJ/m3 左右,為低熱值氣體。氫氣氣化反應條件苛刻,需要在高溫高壓且具有氫源的條件下進行, 其氣化氣為熱值高達22260~26040kJ/m3 的高熱值氣化氣。
2.2 按氣化裝置運行方式分類
生物質氣化技術按氣化裝置的運行方式分類。國內外已投入商業運行的氣化方法主要有:固定床氣化爐、流化床氣化爐。固定床氣化爐可分為下吸式、上吸式、橫吸式和開心式。其中下吸式氣化爐應用最廣。
生物質原料由爐頂的加料口投入爐內,氣化劑(空氣、氧氣)可以由頂部進入,也可以在喉部加入。氣化劑與物料混合向下流動, 在高溫喉管區發生氣化反應。下吸式氣化爐主要特點是氣化強度高(相對於上吸式),工作穩定性好,可隨時加料;由於燃燒區在熱解區與還原區之間,因而干餾和熱解的產物都要經過燃燒區,在高溫下裂解H2和CO,使得氣化中焦油含量大為減少。流化床氣化爐按氣化爐結構和氣化過程,可將流化床氣化爐分為循環流化床、雙流化床和攜帶床四種類型。按吹入氣化劑的壓力大小,流化床氣化爐又可分為常壓流化床和加壓流化床。其中循環流化床由於其眾多優點,適用於大型商業化運行。循環流化床是唯一在恆溫床上反應的氣化爐。氣化反應在床內進行,焦油也在床內裂解。流化介質一般選用惰性材料(沙子)或非惰性材料(石灰或催化劑),可增加傳熱及清洗可燃氣,適合水分含量大、熱值低、著火困難的生物質燃料。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主要缺點是入料需要預處理,產氣中灰分需要很好的凈化處理和部件磨損嚴重。
典型操作條件為溫度600℃,加工能力100kg/h,以楊木為原料時產氣率可達65%。優點在於結構緊湊、傳熱速率高、氣相停留時間短、有效抑制裂化,但是載氣需求量大。氣化產生的可燃氣主要用來發電。生物質氣化的發電技術有以下3 種方法:帶有氣體透平的生物質加壓氣化、帶有透平或者引擎的常壓生物質氣化、帶有朗肯循環的傳統生物質燃燒系統。傳統的生物質氣化聯合發電技術(BIGCC)包括生物質氣化、氣體凈化、燃氣輪機發電及蒸汽輪機發電。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質轉化為可燃氣,可利用可燃氣推動燃氣發電設備進行發電。氣化發電工藝包括3 個過程:①生物質氣化,把固體生物質轉化為氣體燃料;②氣體凈化,氣化出來的燃氣都帶有一定的雜質,包括灰分、焦炭和焦油等,需要經過凈化系統把雜質除去,以保證燃氣發電設備的正常運行;③燃氣發電。目前,國際上有很多發達國家開展提高生物質發電效率方面的研究, 如美國Battelle(63MW)項目,歐洲英國(8MW)和芬蘭(6MW)的示範工程。
3 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與生物質氣化技術的比較
生物質直接用來燃燒簡化了環節和設備, 減少了投資,但利用率還比較低,利用的范圍還不是很廣。由於中國生物質分布分散,成為大規模利用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發電較大障礙。然而秸稈類生物質因為含有較多的K、Cl 等無機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嚴重的積灰、結渣、聚團和受熱面腐蝕等鹼金屬問題,鹼金屬問題是秸稈大規模燃燒利用面臨的嚴峻挑戰,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生物質氣化技術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對氣體燃料的需求, 生物質被氣化後利用的途徑也得到相應的擴展,提高了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明,袁益超,劉聿拯. 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的發展研究.能源研究
與信息,2005,21(1)
2 曹建峰.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分析.能源研究與分析,2006,22(1)
3 秸稈直接燃燒供熱發電項目, 資源可供性調研和相關問題的研究.
太陽能,2006,(2)
4 別如山,李炳熙,陸慧林,等.燃燒生物質廢料流化床鍋爐.熱能動力
工程,2000,15(4)
5 盛昌棟,張軍. 煤粉鍋爐共燃生物質發電技術的特點和優勢.熱力
發電,2006(3)
6 袁振宏. 歐洲生物質發電技術掠影.可再生能源,2004(4)
7 雒廷亮,許慶利,劉國際,等.生物質能的應用前景分析. 能源研究
與信息,2003,19(4)
8 中國生物質能技術開發中心. 生物質氣化及相關技術的技術經濟
評價,1996
9 農業部生物質氣化技術研究測試培訓中心. 生物質氣化技術及其
應用,1999
10 董良傑.生物質熱解試驗與機理研究,沈陽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
文,1997
11 米鐵等. 生物質氣化技術比較及其氣化發電技術進展. 新能源及
工藝,2004(5)
12 吳創之,馬隆龍,陳勇. 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發展現狀.中國科技
產業,2006
13 Weigang,Wenli Song.Power proction from biomass in Denmark.燃
料化學學報,200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