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監測指標有哪些內容

生物監測指標有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05-08 16:58:51

❶ 想檢測微生物指標有什麼要求,都有哪些檢測項目費用多少

做微生物指標的檢測,要求是無菌的環境,和無菌的操作技術。微生物檢測項目最常見的就是活菌總數計數,另外就是可以做單一菌種的培養和鑒定。還有衛生指標要求的黴菌總數。有害微生物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計數等。單項的微生物如活菌總數的檢測費用在500~600左右。如果做菌種鑒定,預估在1500的樣子,不同的檢測機構,費用有較大差別。

❷ 生物肥料檢測包括哪些內容

以生物有機肥為例,檢測指標有:
各有效活菌數、有機質含量、氮磷鉀養分含量、水分含量、其它產品質量標准規定的物質含量(如腐殖酸、微量元素等)

❸ 生物監測的特點是什麼主要有哪些

特點:長期性 綜合性 富集性檢測方法 生態檢測 生物生理 生化指標測定 生物體內污染物殘留量測定 檢測技術 分光光度計測定葉綠素熒光光譜法測葉綠素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微囊毒素

❹ 水質監測的常規五項指標是哪些

污水的五個檢測項目一般是pH值檢測、SS項目檢測、氨氮檢測、BOD檢測和COD檢測。

這些項目的測試內容如下:

1、PH值檢測:指pH測試,也指氫離子濃度指數,即污水中氫離子總數與總物質含量的比值。

2、SS項目檢測:指水中懸浮物的檢測,包括不溶性無機物、有機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3、氨氮檢測:氨氮是指水中游離氨和銨離子形式的氮,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它是水體中的主要OD污染物,對魚類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檢測:指生化需氧量的檢測。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時間內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標。

5、COD檢測:化學需氧量檢測是測定水樣中需要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的化學方法,可以通過減少水中的物質來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類: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並被生活廢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質、水量隨季節而變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對較多,濃度低;冬季相應量少,濃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質,但是它有適合微生物繁殖的條件,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從衛生角度來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是在工礦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工業廢水可分為生產污水與生產廢水。生產污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並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熱污染(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溫超過60℃的水);生產廢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未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溫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產污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生產廢水不需要凈化處理或僅需做簡單的處理,如冷卻處理。生活污水與生產污水的混合污水稱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於初期雨水沖刷了地表的各種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凈化處理。

4、水體受污染的原因: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污水

❺ 污水監測的生物學指標

水質監測是一個監測水體的過程,主要用於監視和測定水中存在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監測過程中可依據水體含污染物情況、及水質的變化趨勢而進行評價,可為環境管理領域、環境科學研究領域提供有力的數據和資料。最常用且有效的儀器是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污水廠水質監測系統是水質監測儀和監測中心組成的系統,方便且及時監測水質。

地表水監測和地下水監測是比較經常用到水質監測的對象;除此之外還有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事故監測。水質標准可分為三種,物理指標、化學指標、以及微生物指標。那麼,水質監測應該測的指標都有哪些?

水質檢測指標主要包括:

1.水體的顏色色度:國家規定飲用水的色度應小於15度。

2.臭味程度:有機物存在於水體中導致臭味產生,原因包括原水水質改變以及水處理不充分。

3.渾濁度:渾濁度越高,說明水體中的有機物、病毒、細菌等等的微生物含量越高,消毒殺菌效果越差;反之微生物含量越少,消毒殺菌效果越好。

4.肉眼可見物:肉眼可見的水中懸浮的物質、水中存在的垃圾。

5.化學需氧量:化學氧化劑在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所需氧量稱為化學耗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說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越多。

6.余氯:污水經過加氯消毒並反應一定的時間後,留在水中的有效氯量稱為余氯。加氯消毒以保證供水水質。

7.細菌數量:水中含有多種細菌,來源極其廣泛。國家規定飲用水含細菌標准為1毫升水中細菌總數應少於100個。

8.總大腸菌群:檢測情況可說明水中是否含有糞便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9.耐熱大腸菌群:非常貼切地反映了食物受人和動物糞便污染的程度,和總大腸菌群一樣也是水體糞便污染的指示菌。

❻ 水環境生物監測中,常用的種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有哪些分別簡述之。

生物多樣性測定主要有三個空間尺度:α多樣性,β多樣性,γ多樣性。α多樣性主要關注局域均勻生境下的物種數目,因此也被稱為生境內的多樣性(within-habitat diversity)。β多樣性指沿環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間物種組成的的相異性或物種沿環境梯度的更替速率也被稱為生境間的多樣性(between-habitat diversity),控制β多樣性的主要生態因子有土壤、地貌及干擾等。γ多樣性描述區域或大陸尺度的多樣性,是指區域或大陸尺度的物種數量,也被稱為區域多樣性(regional diversity)。控制γ多樣性的生態過程主要為水熱動態,氣候和物種形成及演化的歷史。
生物方法是根據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原理,通過測定水生生物的變化,間接判斷水質。比較常用的方法有:1、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指在一定的水環境中生活、當水環境質量發生變化時便敏感地呈現出受害症狀甚至消亡的生物。觀察和測定指示生物個體和種群的變化,可以比較准確地判斷出環境質量狀況。2、群落結構法。群落結構指存在於自然界一定范圍(或地域)內互相依存的一定種類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組成。監測水生生物的這種群落結構的變化可判斷水質狀況。3、生物測試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後,產生生理機能變化的症狀來判斷水體污染狀況。早在1987年,珠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就開展了水利部水利開發基金項目《珠江三角洲水質生物監測方法研究》工作,並獲得珠江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獎。該課題歷時兩年,進行了5航次,共41個測點的監測,較為系統地進行了底棲動物監測、菌類監測、浮游植物監測等方法研究,該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確提出珠江三角洲水域可指示水質的10種底棲動物,根據與底棲動物存亡最密切的氧為參數,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指標的限制值,利用生物多樣性指數等,嘗試用指示生物結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的五個水質類別判定各水域的水環境質量。同時也選用50種藻類,根據藻類出現的種類及密度和相應的水質類別,找出相關關系,推斷水域的水質。

❼ 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生物監測分別有哪

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生物監測,大方向來說有兩個指標,一個是理化指標,一個是微生物指標
理化指標主要是指一些重金屬殘留,各種金屬離子殘留等
微生物指標主要是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還有一些致病菌等 具體參照GB

❽ 常規地表水生態斷面監測中,生物方面的指標都有哪些

生物量 生物密度 物種多樣性指數 這是用得最多的

❾ 水質檢測中,有哪些生物指標

水質檢測中,有哪些生物指標
水質檢測指標有以下幾種: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4)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5)化學需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6)細菌總數:水中含有的細菌,來源於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動植物的屍體,水中細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包括病原菌.7)總大腸菌群:是一個糞便污染的指標菌,從中檢出的情況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糞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凈化過程中,通過消毒處理後,總大腸菌群指數如能達到飲用水標準的要求,說明其他病原體原菌也基本被殺滅.標準是在檢測中不超過3個/L.8)耐熱大腸菌群:它比大腸菌群更貼切地反應食品受人和動物糞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體糞便污染的指示菌.9) 大腸埃希氏菌 :大腸細菌(E.coli)為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為人和動物腸道中的 常居菌 ,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腸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強,引起腹瀉,統稱病致病大腸桿菌.腸道桿菌是一群生物學性狀相似的G-桿菌,多寄居於人和動物的腸道中.埃希菌屬(Escherichia)是其中一類,包括多種細菌,臨床上以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大腸埃希菌( E.coli )通稱大腸桿菌,是所有哺乳動物大腸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維生素B及K供機體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敗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過度增殖.但當它們離開腸道的寄生部位,進入到機體其他部位時,能引起感染發病.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腸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簡而言之,大腸埃希菌=大腸桿菌.

閱讀全文

與生物監測指標有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