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水分活度低於多少時,就絕大多數微生物就無法生長
水分活度(而不是水分含量)決定微生物生長所需要水的下限值。大多數細菌在水分活度0.91以下停止生長, 大多數黴菌在水分活度0.8以下停止生長,即小於0.8。盡管有一些適合在乾燥條件下生長的真菌可在水分活度為0.65左右生長, 但一般把水分活度0.7~0.75作為微生物生長的下限。
B. 植物或生物為什麼需要水分,水分對植物的重要性
水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
在地球上,水的出現比生命的出現更早,水是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搖籃.根據生命起源的現代看法,最早的生命是在地球上逐漸冷卻的原始海洋中發生的.由此可見,植物首先出現在水裡,然後才逐漸進化為陸生植物.水是植物最原始的環境條件,自然要成為植物生命活動的根本需要.這就是說,植物的個體發生和系統發育以及植物的體內和體外,都必須有足夠的水存在.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水在植物體內的重要生理作用有以下幾點:
一、水是原生質的主要成分.原生質的含水量一般在80%~90%,這些水使原生質呈溶膠狀態,從而保證了新陳代謝旺盛地進行,例如根尖、莖尖就是這樣.如果含水量減少,原生質會由溶膠狀態變成凝膠狀態,生命活動就大大減弱,例如休眠的種子就是這樣.如果細胞失水過多,就可能引起原生質破壞而招致細胞死亡.
二、水是新陳代謝過程的反應物質.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的合成和分解的過程中,都必須有水分子參與.
三、水是植物對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一般說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態的無機物和有機物,這些物質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樣,各種物質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也必須溶解於水中才能進行.
四、水能保持植物體的固有狀態.細胞含有大量水分,能夠維持細胞的緊張度(即膨脹),使植物體的枝葉挺立,便於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換氣體,同時也使花朵開放,有利於傳粉.
五、水能維持植物體的正常體溫.水具有很高的汽化熱和比熱,又有較高的導熱性,因此水在植物體內的不斷流動和葉面蒸騰,能夠順利地散發葉片所吸收的熱量,保證植物體即使在炎夏強烈的光照下,也不致被陽光灼傷.
從上面的簡要敘述可以知道,植物體內的水分狀況涉及許多重要的植物生理活動.同時,水又是植物體與周圍環境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水是生命發生的環境,也是生命發展的條件.植物的水分代謝一旦失去平衡,就會打亂植物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嚴重時能使植物體死亡.
C. 水對生物有什麼影響
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如果水分供應失調,就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因為水分是植物體內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植物都含60—80%的水分,有時甚至達90%以上.一切養分首先要溶解在水中才能進入植物體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細胞內一系列變化都必須有水的參加才能完成.
水分也是動物體的主要組成成分,如昆蟲體內含水量達46—92%,人體內63%是水分.水是一切生命過程得以正常進行的生理要素,一切生物化學過程必須在水中進行.營養物質和異化作用的產物主要以水溶狀態輸送.同時水中含有鈉、鈣、鎂、鉀等無機鹽類,是大多數動物必不可少的物質來源.水的攝入與排泄還有助於陸生動物調節體溫.
D. 水分對生物有何影響 生物如何適應
所有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自地球上出現了水,生命才慢慢開始出現,陸地所有的生物都是先由水中的生物進化而來的。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細胞中水分為自由水和結合水。含量因生物種類而定,如水母水含量達95%以上。但是,一般生物水含量還是比較高的
離開了水,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就會死亡。。。。。。。。。有句話叫人不吃飯可以活20天,不喝水只能活三天。
E. 水在生物體內的重要性是什麼
水是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同時也是生活物質本身化學反應所必需的成分,水對於維持生物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水是生物體不能缺少的物質。 1.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生物體內的大部分無機物質及一些有機物,都能溶解於水。水是物質擴散的介質,也是酶活動的介質。細胞內的各種代謝過程,如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廢物的排出,以及一切生物化學反應等,都必須在水溶液中才能進行。 2.水的其他作用 ①由於水分子的極性強,能使溶解於其中的許多種物質解離成離子,這樣也就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②由於水溶液的流動性大,水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將吸收來的營養物質運輸到各個組織中去,並將組織中產生的廢物運輸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 ③水的比熱大,1 g水從15 ℃上升到16 ℃時需要4.18 J熱量,比同量其他液體所需要的熱量多,因而水能吸收較多的熱而本身溫度的升高並不多。水的蒸發熱較大,1 g水在37 ℃時完全蒸發需要吸熱2.40 kJ,所以蒸發少量的汗就能散發大量的熱。再加上水的流動性大,能隨血液循環迅速分布全身,因此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④水還有潤滑作用。 ⑤對植物來說,水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由於植物的液泡里含有大量的水分,因而可以維持細胞的形態而使植物枝葉挺立,便於接受陽光和交換氣體,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 ⑥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控作用。生物體內水的含量的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狀態的改變,都影響著新陳代謝的進行。一般情況下,代謝活躍時,生物體內的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則生命活動不活躍或進入休眠。當自由水比例增加時,生物體的代謝活躍,生長迅速而當自由水向結合水轉化較多時,代謝強度就會下降,抗寒、抗熱、抗旱的性能提高。
F. 生物體自由水的含量為什麼會影響新陳代謝
生物體內水的含量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狀態的改變,影響著新陳代謝的進行。一般情況下,代謝活躍時,生物體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動不活躍或進入休眠狀態。當自由水比例增加時,生物體代謝活躍,生長迅速. 例如干種子內所含的主要是結合水,干種子只有吸足水分——獲得大量自由水,才能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而當自由水向結合水轉化較多時,新陳代謝強度就會下降,抗寒、抗熱、抗旱的性能提高。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其生理原因之一就是結合水含量較高,自由水的含量較低。動物也是如此,例如衰老的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代謝減弱。
G. 光、水分、溫度對生物的影響,舉例
光-能量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食物鏈,是生物圈的主要能量物質。光照時間長短也調整生物的晝夜節律、遷徙等~
水分-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生物的分解、合成等生命活動都在水環境中進行的
溫度-生物反應中維持酶的活性,調整生命活動的周期(種子發芽、長葉什麼的)
H. 水分過多與水分過少對新陳代謝的影響
1、錯,不同生物該比值不同,如水母中的自由水含量就很多,而陸生生物自由水含量占結合水含量與水母相比就小了點;
2、錯,水分多有利於新陳代謝的運行,缺水生命活動會減弱;
3,、錯,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生成水,核糖體可以在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生成水,中心體是不會產生水的;
4、正確.
I. 控制水產品的水分活度控制在多少范圍內可以預防微生物生長
水產品當水分活度下降到0.9時,雖然一部分細菌受到抑制,此時酵母和黴菌仍能旺盛地生長。水分活度下降到0.80-0.85時,一部分黴菌還會繁殖,食品還會在1-2周內腐敗變質,此時黴菌就成了主要腐敗菌。只有水分活度下降到0.75時,食品的腐敗變質才顯著減慢。若水分活度降至0.65時,能生長的微生物已為數極少,因而食品貯藏可達1-2年。一般認為,在室溫下貯藏食品,水分活度應降低到0.70。在此水分活度下,一些黴菌如灰綠麴菌等仍會緩慢地生長,故干制水產品極易長霉,這時黴菌就成為干製品中最常見的腐敗菌。三、水分活度在水產品保藏上的意義及展望水分活度與食品結構密切相關。兩種食品的絕對水分可以相同,由於水分與食品結合的程度或它的游離程度不一定相同,水分活度也就不同。各種食品都有一定的Aw值,各種微生物和各種化學與生物化學反應也都有一定的Aw閾值。
這一點對我們估價食品的耐藏性有重要意義。如我們對烤魚片、魚糜干製品等方便食品要求水分控制在13%以下,是因為在此水分下,水分活度相當於0.70-0.75之間。這一水分活度一般細菌已很難存活,能生長的只有一些耐乾燥黴菌,只要在加工、包裝、運輸過程中採取防霉措施,就能達到較長時間貯藏的目的。現在食品科技界正在探索按預定要求控制一些食品的Aw值以達到免殺菌保存食品的可能性。水分活度還能限制微生物毒素的產生。微生物產生毒素的最低Aw值,如肉毒梭菌為0.94-0.98;金黃色葡萄球菌為0.87-0.94;灰黃黴素為0.85;黃麴黴毒素為0.83等。
J. 水分對生物有何影響生物如何何造應
水分對生物的影響:
1.生物生命活動的載體與溶劑
2.調節溫度
3.參與新陳代謝
生物的適應最明顯的就是給根據周圍環境水分條件慢慢分化為喜水植物和耐旱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