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生物肥料怎樣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當前,由於長期大量盲目地使用化學肥料,過量地噴施各種葯劑,致使我國土壤狀況不斷惡化。現在的問題是趕緊修復已經被破壞的土壤,不然土壤中的有機質急劇減少,各種細菌、真菌、放線菌沒有生存的環境,數量減少,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有極壞的影響。
以上就是關於微生物肥料的種類、特性及施用方法,農資人實錄提醒您,一定要根據土壤狀況和作物情況,有目的性地選擇相應的微生物肥料。我們是要改良土壤,也要調理酸鹼度,更要提高作物產量。這些都是相互匹配的一個過程,合理利用肥料特性,才能有助於我們作物的增產增質。
㈡ 怎麼寫 微生物肥料推廣情況說明
不是,是控釋肥。控釋肥,通過包膜、包裹、添加抑制劑等方式,使肥料的分解、釋放時間延長,有利於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率,從而達到延長肥料有效期、促進農業增產的目的。是農業部重點推廣肥料之一。常見的控釋肥大致分為:硫包衣(肥包肥)、樹脂包衣、尿酶抑制劑等,按生產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化合型、混合型及摻混型等。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一種製品,是農業生產中使用肥料的一種。其在中國已有近50年的歷史,從根瘤菌劑——細菌肥料——微生物肥料,從名稱上的演變已說明中國微生物肥料逐步發展的過程。
㈢ 為什麼都開始推廣微生物菌肥了
土地情況越來越不好,原本肥沃高效的土地,現在變得板結,酸化,各種問題都慢慢出現?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國家農業農村部派專家專門到田間地頭採取土地樣本分別試驗並詢問農戶用肥施肥情況!
結果顯示,這些土地是「病」了,是因為長期過量的施用化學肥料,導致原本肥沃的土地出現了很多問題!
轉載並註明出處:https://wuyishengny.com/nongyenaxieshi/132.html
㈣ 微生物肥料要怎樣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
微生物肥料是一種含有大量有益細菌和有機物的肥料。由於其功能多樣,無毒無污染,這種新型肥料受到農民的歡迎,被廣泛用於農業生產,特別是瓜果、蔬菜、果樹、花卉等作物。但是,微生物肥料是一種特殊的肥料,它與普通肥料有許多不同之處。只有採取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以雞糞、豬糞等動物糞便或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經過充分發酵、腐熟,再加入一些具有殺蟲、殺菌或固氮、解磷、解鉀功能的有益微生物菌種製成的新型肥料。要求微生物活菌的含量應≥2000萬個/克。微生物肥料含有一種或多種有機物和有益細菌。它是一種純天然、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有機微生物肥料。它不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改善土壤活化性能,防止土壤硬化;還可以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病蟲害,防止病原菌侵入種子和幼苗,減少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它可以預防和控制病蟲害,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和恢復農產品的質量等功能。
㈤ 生物肥料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生物肥料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根力多(831067)、航天恆豐(839664)、史丹利(002588)、魯北化工(600727)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歷程、政策、產量、登記數量、銷量、銷售收入
我國生物肥料處於創新發展階段
我國生物肥料行業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1940年代起,我國開啟了對生物肥料的研究;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行業標准尚未出台;1996年農業部將生物肥料納入生產資料登記管理,2000年《肥料登記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肥料登記管理,隨著行業規范有序地發展,生物肥料應用效果逐步得到認可。2006年至今,行業進入創新發展階段,研究中心為開發具有「營養、調理、植保」三效合一的「肥葯兼效型」復合微生物肥料。
政策推動助力生物肥料行業發展態勢
隨著《2020年化肥使用量繼續負增長行動方案》、《2020年農葯使用量負增長行動方案》、《2020年擴大有機肥替代化肥應用面積由果菜茶向糧油作物擴展》等政策的實施,預計我國生物肥料研發進程、登記量、推廣率將進一步提升。據預計,未來微生物肥料應用推廣面積在4億畝以上。
預計行業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產量呈上升趨勢
生物肥料能實現減少化肥用量、糧食增產的直觀效果,同時能夠減少農民投入、減少環境污染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生物肥料用量占化肥的比例較少,近幾年,在政策等多重利好下,我國生物肥料產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根據農村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與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披露的數據,2012年,全國微生物肥料企業年產量超過900萬噸;2017年,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年度報告披露,全國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年產量為1200萬噸;同時根據農業農村局於2020年3月披露的數據,我國微生物肥料企業年產量為2000萬噸。按歷史產量增速初步估算,2020年,全國微生物肥料企業年產量為2400萬噸。
——2018年新增登記數量井噴式增長
對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披露的我國微生物肥料登記情況數據進行匯總,2001-2018年,我國微生物肥料登記數量呈上升趨勢,之後數量有所下降,2018年登記數據量井噴式增長,達到3486個。2020年,中國微生物肥料新增登記數量達到1591個。截至2021年8月,我國微生物肥料新增登記數量達1108個。
註:數據截止至2021年8月。
——銷量呈上升趨勢
微生物菌可以活化土壤有機和無機養分,提供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團粒結構,降解重金屬殘留,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微生物的代謝物中含有多種天然的植物激素和氨基酸等有益物質可促進植物健康生長。生物肥料的有效性從生物肥料的銷售情況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根據上述我國生物肥料的產量以及海關總署生物肥料的進出口數據,2017-2020年,我國生物肥料銷量呈上升趨勢:
註:銷量根據產量+進口-出口估算得出。
——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呈波動趨勢
據《工業統計年鑒》與農村農業部數據估算,我國規模以上企業中,微生物肥料佔有機肥料及微生物肥料製造行業營收比例的64%。根據該比例計算,2018-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有機肥料及微生物肥料製造行業銷售收入下滑,與參與統計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下降有關。根據銷量增速測算,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微生物肥料銷售收入達325億元。
註:《工業統計年鑒》尚未發布2020年數據。
在行業進入創新發展階段、政策加持、產品登記量正增長的情形下,預計生物肥料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生物肥料行業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肥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㈥ 微生物菌肥的微生物肥料的發展前景
微生物在農業上的作用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現國際上已有70多個國家生產、應用和推廣微生物肥料,我國目前也有250家企業年產約數十萬噸微生物肥料應用於生產。這雖與同期化肥產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確已開始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已初步形成正規工業化生產階段。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應用的需要不斷擴大新品種的開發,微生物肥料現已形成(1)由豆科作物接種劑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轉化;(2)由單一接種劑向復合生物肥轉化;(3)由單一菌種向復合菌種轉化;(4)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化;(5)由用無芽胞菌種生產向用有芽胞菌種生產轉化等趨勢。不僅如此,近20年來,許多國家更認識到微生物肥料作為活的微生物制劑,其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生命活動旺盛與否是質量的關鍵,是應用效果好壞的關鍵之一。為此,現已有許多國家建立了行業或國家標准及相應機構以檢查產品質量。我國也制定了農業部標准和成立微生物質量檢測中心,並已於1996年正式對微生物肥料製品進行產品登記、檢測及發放生產許可證等工作。
㈦ 微生物殺蟲劑和微生物肥料是值得推廣應用的,為什麼 但又為什麼一直很難推廣應用
首先土壤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目的是要增強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種群優勢,從而為植物的根系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至於微生物殺蟲劑,主要是利用自然界害蟲的天敵來進行生物防治,既有效防治害蟲或病菌,也較好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微生物肥料和殺蟲劑的前景廣闊,但現在科研方面並沒有特別突破性的進展,而且施用效果不明顯/不穩定。廠家和經銷商往往只把「微生物」作為概念來炒作,不太用心去做研發。
㈧ 微生物肥料分為哪三類微生物肥料如何達到最好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大家目前經常接觸到的一種肥料,那麼微生物肥料究竟有什麼作用?有哪些分類?如何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微生物肥料的話題。
總之,從事種植的朋友就是要和土壤及作物做朋友,充分了解土壤和作物的特性,才能作正確的肥培管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彼此有制衡的作用,因此施用微生物肥料不是施一次就可一勞永逸,而是每年都要施用,才能使土壤的菌相漸漸恢復健康狀態,通常單一菌種的產品無法達成效果,必需使用復合菌種。而且也沒有所謂的萬能肥料,千萬不要被廣告噱頭所蒙蔽。
㈨ 推廣使用微生物肥料有什麼意義
微生物肥料是依據生物固氮和有益微生物能夠改善土壤肥力狀況的原理,利用有機廢棄物製成可再生性肥源,其資源可無限循環,反復利用。目前,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社會對糧食和肥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微生物肥料必然會有相應的發展,不僅可以補充肥源的不足,而且可能成為綠色食品用肥進入商品市場。為此目的,科研人員正在努力拚搏,希望能夠研製出更有效地促進植物生長的菌株作為菌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固氮的分子基礎提高微生物的固氮水平。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使人們想到利用DNA重組技術對固氮生物進行改造,因此,固氮的生化機制與分子生物學機製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人們已經成功地把肺炎克雷伯氏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固氮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中。人們相信,通過這些研究將會產生固氮效率高的固氮生物,大大提高作物產量。
2、通過DNA重組技術改造共生細菌,提高其競爭力,使之超過天然細菌,促進根瘤的形成。
3、由豆科植物接種劑向非豆科用肥方面發展。我國豆科作物用 肥面積較小,對肥料需求遠不如糧食作物大。因此,微生物肥料的發展,要加強結瘤競爭本質的研究,擴大應用對象,使共生細菌肥料應用到豆科以外的作物中去。
4、尋找並改造產生植物激素的微生物,使其釋放某種激素,以促進植物的生長繁殖。DNA重組技術應用於微生物肥料領域後,大大促進了這一領域的發展。80年代初,國際上將通過接種在植物根際增殖而具有促生作用的土壤細菌稱之為植物促生根瘤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ir,PGPR)。近20年來,由於植物促生根瘤菌的研究不斷深入,使得微生物肥料的應用有著廣泛的前景。目前,國際上對(PGPR)已有系統研究並組成協作網。根據PGPR理論,目前國內外農業生產中應用的各種微生物肥料之所以有增產作用,是綜合作用的結果。PGPR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微生物肥料聯合使用。生物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創造出復合人們需要的、具有更多功能的、安全的基因工程菌株,使得微生物肥料的功效由單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
5、由單一菌種向復合菌種方面發展
微生物肥料的肥效並非單一功能作用結果,但究竟那些菌種復
合為宜,需要不斷研究探索,由單一菌種向復合菌種方向發展是微生物肥料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