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高考生物試卷如何分析

高考生物試卷如何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10 16:12:48

『壹』 高考生物選擇題答題技巧

最牛高考生物選擇題答題技巧(一)

做題的速度不宜過快對於沒有把握的題要隨時標記,以便復查。

①讀題,標出關鍵詞

②讀完各選項

③不確定的先隨意選一個

④做完所有選擇題,就轉塗好

最牛高考生物選擇題答題技巧(二)

1、「陷阱」排除法

例如(1)破傷風桿菌分泌外毒素(一種蛋白質)離不開高爾基體的作用。

(2)洋蔥根尖細胞中ATP產生場所應為( )

(3)與平靜狀態相比,人在劇烈運動狀態下,分解等量葡萄糖時,耗氧量與CO2產生量比值(O2/CO2)

(4)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病毒是一類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

B.藍藻細胞具有細胞核且DNA分子呈環狀

C.人體所有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

D.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都具有流動性

「陷阱」是選擇題選項常用的設置,答題時務必敏銳觀察,謹防上當,尤其對細菌、藍藻等原核生物、病毒類生物及根尖細胞等,認真分析。

最牛高考生物選擇題答題技巧(三)

2、「題眼」突破

(1)果蠅其次級精母細胞處於分裂後期時,細胞內染色體的可能組成是( )

(2)處於細胞外液的神經細胞,適當降低溶液的鈉離子濃度,測量該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可觀察到( )

A.靜息電位值減小 B.靜息電位值增大

C.動作電位峰值升高 D.動作電位峰值降低

所謂題眼,就是題目考查的重點或方向或切入點,所以它往往是題目的考查對象或限定條件,找准了題眼就是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能少走彎路,為理清解題思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解答選擇題時務必認真讀題,找准題眼,如題目中告知「豌豆自然繁殖」,應定位為「自交」而玉米自然繁殖應定位為「自由交配」。

最牛高考生物選擇題答題技巧(四)

3、逆向分析法

將某一經3H充分標記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於不含3H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一定為N

B.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DNA分子數為N/2

C.若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則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

D.若子細胞中染色體都含3H,則細胞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逆向分析法常用於解答條件分析類選擇題,這類試題的題干信息中往往給出一些特殊結果,讓學生分析該結果產生的原因、條件等。解決這類試題,採用逆向分析法能夠實現快速、准確解題,可以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明了。逆向分析法具有打破常規思維順序的特點,即一般從選項給出的條件出發,分析每一個選項可能產生的結果,然後根據信息,找出與題干相符的選項。

『貳』 生物試卷分析

理解每一個知識點。這個需要多生物方面的興趣,其實生物很簡單的,只要你多做題,你會發現生物的題型很少,考來考去就是那幾樣。所以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很少,一般都是常識性的問題。考試前記得抓住重點看,這樣每次考試基本不會丟分。我以前生物基本都是丟一兩分,有時候還是滿分。所以做題也不在乎數量多少,關鍵是要全面,各種題型都要涉及到,而且每道題都要理解,不要只在乎答案。希望你能試試。祝下次考個好成績

『叄』 高考生物選擇題如何才能全做對

高考生物選擇題的九種快速解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一、直選法這是解答選擇題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據題目銜給條件,藉助已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直接得出結論。

例1:為研究果實貯藏效率與氧氣濃度的關系,將質量相同的蘋果果肉放在氧氣濃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時後測定氧氣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釋放量。結果如下表:氧氣相對值 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CO2釋放量(mol)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根據以上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氧濃度為3%時,每小時葡萄糖有氧分解量為0.05mol

B.氧濃度為5%時,每小時葡萄糖無氧分解量為0mol

C.倉庫中貯藏蘋果時氧氣相對濃度為5%時最好

D.貯藏蘋果時還可以採取低溫、乾燥等措施
解折:本題因為D選項與題干由所說內容無關,可直接連出D項。A、B選項需根據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兩個反應式進行定量計算可算出。答案:D

二、找題眼法找題眼法就是從多個已知條件中找出某一作為解題切入點的條件,從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其中最先使用的條件就是題眼。

2:水溶性染色劑(PI),能與核酸結合而使細胞核著色,可將其應用於細胞死活的鑒別。細胞浸泡於一定濃度的PI中,僅有死亡細胞的核會被染色,活細胞則不著色,但將PI注射到細胞中,則細胞核會著色。利用PI鑒別細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結構不同

B.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細胞能分解染色劑

D.活細胞的細胞膜阻止PI的進入
解析:本題的切入點是活細胞的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臘會阻止染色劑的進入而不著色;如果細胞死亡,則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染色劑可以進入而使細胞核著色。所以本題的題眼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答案很快就出來了。答案:D

三、信息轉化法對某些選擇題,由於情境比較陌生,或內容比較繁瑣,可通過思維轉換,將題示信息轉化為比較熟悉的,便於理解的形式,從而化陌生為熟悉,化難為易,迅速求解。

例3:以蟲治蟲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內容,下圖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四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假設這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請問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種群數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後果是( )。

A.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種群教量都減少

C.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減少

D.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解析:本題考查了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系以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但以圓形面積圖的形式出現,增犬了試題難度。

解題時首先可以根據圈中四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將它們的關系轉化為熟悉的食物鏈形式。從圖中不難看出,四種生物所含有期物的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根據生態系統能量逐級遞減的特點,寫出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丙→丁→甲→乙。然後根據食物鏈中各生物之間的關系推理其數量變動情況。當甲的數量增加時,丁因大量被甲捕食,數量將會減少,丙因丁的減少而數量將增加,乙因甲增加,食物來源充足而數量增加。答案:D

四、聯想法有些試題的答案,直接根據已知條件很難找到,在解答這類試題時,應先採用不同的聯想方式,找到與已知條件相關聯的已掌握的知識,再根據這些知識得出答案。

例4: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機物中檢測到放射性,隨後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檢測到放射性.接著又在其周圍生活的動物體內也檢測到放射射性。如果放射性只是來自某一種元素.你認為最可能是什麼元素?( )。

A.O

B.C

C.N

D.H
解析:本題要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附近」、「周圍」。該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動物;聯想到植物吸收的是礦質元素,所以該元素最可能是礦質元素。答案:C


五、擬稿法有些試題,雖然已知條件簡短,但推導過程卻很復雜。在解答這類題時,應採用擬稿法。擬稿法是指在推導這類試題的答案時,通過打草稿,將抽象思維轉變為形象思維,以降低答題的難度,從而提高解題效率。

例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產生F1,在F1雌雄個體變鬣產生的F2中,雄蜂因型共有AB、Ab、aB、ab四種,雌蜂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

A.aabb×AB

B AaBb×ab

C.AAbb×a

D.AABB×ab

解析:解答這道試題時,必須首先明確雄蜂是單倍體,它是由上一代雌蜂的卵細胞單獨發育而成的,因此雄蜂個體的基因型及種類,應該與雌蜂配子的基因型及種類相同;雄蜂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與雄蜂本身的基因型相同。然後還得明確題干中提到的「親本」.不是指F2的親本(如果是指F2的親本,直接提F1就行了),而是指F1的親本。解題過程圖解(從F2的個體的基因型開始,逆著基因的傳遞方向列出)如下:F2:♂AB、Ab、aB、ab ♀AaBb、Aabb、aaBb、aabbF1的配子:♀AB、Ab、aB、ab ♂abF1:♀AaBb、♂abP的配子:♂AB ♀abP:♂AB ♀aabb答案:A

六、圖示法圖示法能形象、直觀地展示思維過程,簡便、快捷。

倒6:氧氣分子由肺泡擴散進入紅細胞內並與血紅蛋白結合的過程,至少需穿過幾層磷脂分子?( )

A.3

B.4

C.5

D.10

解析:由題意氧氣分子穿過肺泡壁經過了兩層生物膜,穿過毛細血管壁經過了兩層生物膜,穿過紅細胞經過了一層生物膜,至少需穿過5層生物膜,而每層生物膜是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答案:D

七、篩選淘汰法有些試題,根據已知條件直接找答案,有可能找不到、找不全或找不準。可以根據題干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對各個選項加以審視,將與題目要求不符合的選項逐一篩選,不能否定的答案即為正確答案。

例7:基因型RrSs與rrSs的個體雜交後,子代的表現型之比是( )。

A.l︰2︰l

B.3︰1︰3︰1

C.1︰l︰1︰l

D.9︰3︰3︰l
解析:A項是三種表現型比例,直接淘汰;C項是測交後代表現型比例;D項是雙雜合個體自交後代表現型比例,均與題中條件不符,一一淘汰,所以答案只能選B項。為求准確,也可單獨分析每一個性狀,第一個性狀分離比為1︰l,第二個性狀分離比為3︰1,兩個性狀結合則為3︰1︰3︰1。答案:B

八、分析推理法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運用生物學相關的原理和規律,分析出與答案相關的若干要素,再利用這些要素推導出答案。

例8: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後,讓其侵染細茵,在產生的子代噬茵體的組成結構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A.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噬菌體由DNA和蛋白質兩種成分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鹼基,能夠標記上15N和35S,而蛋白質含有氨基(一NH2)和甲硫氨基(-SH),能夠標記15N和35S。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沒有進入噬菌體,只有DNA進入噬菌體,並利用細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來合成自身的蛋白質外殼和子代DNA,因這些原料沒有放射性元素標記,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個噬菌體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單鏈。答案:B

九、搭橋法有的試題,在題干中涉及不同章節的知識,構成思維上的鴻溝。需根據生物學搭起思維上的橋梁。

例9:水稻的一個細胞在有絲分裂後期有48條染色體,在一般情況下,水稻的珠被細胞、胚細胞和胚乳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

A.24、24、24

B.12、12、12

C.12、24、36

D.24、24、36
解析:此題涉及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植物的個體發育,思維跨度較大。根據已知條件有絲分裂後期有48條染色體,尋找思維的橋梁,即體細胞為24條染色體.那麼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細胞和極核均為12條染色體。珠被細胞屬於體細胞,染色體為24條;胚細胞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經有絲分裂而來,其染色體為24;胚乳細胞是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形成的受精極核發育而采,其染色體為36。答案:D

『肆』 如何評價2021山東高考生物

題干很長,這增加了同學們讀題難度、提取題干信息的難度。

21年高考生物著力於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滿足高校選才的要求,也體現中學生物學教學的培育目標。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選取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結果等方面,從多個維度評價學生的能力表現。

山東生物高考題簡答題:最後一題——基因工程,其餘還有遺傳題,神經-體液-免疫調節,實驗設計題,生態與環境,還有光合與呼吸作用,以上這些出題范圍基本不變,都是考綱以內的。

試卷特點:

21年高考生物試題藍圖設計以穩定為首要原則,在試卷結構形式、內容組織、難度結構、設問方式等維度保持基本穩定,使考生能夠順利作答、展現真實水平,體現高考的人文關懷。

試題設計穩中有新,試題素材選取注重弘揚傳統文化、引領核心價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發揮生物學科的育人功能;深化關鍵能力考查維度,分層設計,以全方位考查能力表現水平。

『伍』 江蘇高考生物試卷分析

細胞的結構功能可能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結合考察 遺傳問題 五種育種方法的考察 有絲分裂 和減數分裂結合對比考察 能量流動物質循環 將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結合考察 集中實驗的考察 如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 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 酵母菌呼吸方式 制備細胞膜 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實驗中每一步都要牢牢記住 細節部分也不可忘 同時系統的整理試驗中的相同物品不通用處 如用顯微鏡的實驗 原理 顏色反應 試劑含量等等 總的一句話就是有目標的找重點看 把書本讀透 多練習練習保證自己在拿到題目是有思路

『陸』 高考全國卷生物題型是什麼

以全國卷為例,生物的試題題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細節考察題、典型應用題、材料分析題。

其實高考生物的基礎題目一直占據主要位置,所以同學們不一定要選擇難度較大的題目,但是一定要覆蓋所有知識點,並實行地毯式、拉網式梳理,不放過任何死角。

很多題型都有可以歸類挖掘共性,考生只有學會從題目本身找到背後知識點,再依次尋找做題切入點、形成解答思路,才能在考場上適應一類題的百變考法,立於不敗之地。題型也是有規律可言的,考試通常考察的是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度,以及做題的技巧。

高考復習生物的注意點

復習中,要利用做題、考試、練習的每一次機會,加強對時間的把握。嚴格按照高考時間限制答題時間,養成合理的答題節奏,在速度中提高正確率。

同時,書寫工整、表達規范也很重要。有人因為書寫太差、卷面混亂,閱卷者難以識別,白白丟分;有人因為表達不準確、用詞不到位、公式不嚴謹,導致丟分。

『柒』 高二生物的試卷分析怎麼寫

成都市08—09學年度上期末高二生物試卷分析龍泉驛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陳良 成都市08—09學年度上期末高二生物試卷,從總體上看,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恰當考查相關能力。試卷試題內容覆蓋面廣,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落實與強化,突出了重點章節內容和解題能力的訓練。試卷試題的難度適中,符合高二學生的學習實際,較好地體現了中學生物學的教學要求和課程改革的方向,是一份優質試卷。現就試卷結構、試卷內容(知識點)分布、學生答題情況以及教學建議概述於下。一、試卷試題結構情況試卷由A、B兩卷構成,總分150分。其中,A卷100分,選擇題40分,非選擇題60分;B卷50分,選擇題16分,非選擇題34分。 A卷(100分)B卷(50分)題型選擇題非選擇題(60分)選擇題非選擇題(34分)題號1—40414243444546—53545556分值401016141010 1699二、試卷內容(知識點)分布情況(一)、試卷內容覆蓋了全部教學內容,按章節分布情況試卷內容選擇題題號非選擇題題號分值緒論和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1、2、3、1243題第一問8分第二章細胞4、5、6、7、8、9、10、12、13、14、46、474125分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48、49、50、51、5242、43、54、5576分第四章生命活動調節30、31、32、33、34、5344、5626分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35、36、37、38、39、40、464518分(二)、試題內容具體分布(雙向細目表)情況題型題號分值 知識點 選擇題 (A卷)11構成生物體的元素的種類及其作用21構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的種類及其作用31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41細胞膜的功能51細胞膜物質運輸的種類及其影響的因素61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71識別細胞的亞顯微結構81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徵91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的數量變化情況101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三者間的數量關系111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121鑒定生物組織中的化合物的實驗131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141細胞衰老的特徵151酶的種類及其作用161ATP與ADP的相關知識171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181光合作用光反應的過程191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C3、C5、ATP 和[H]的含量變化情況201光合作用暗反應的過程及其所需條件211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的實驗221植物根對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吸收過程及相互關系231大量礦質元素241礦質元素的利用251人體內蛋白質的代謝261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271線粒體結構和功能281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比較和呼吸作用的過程291新陳代謝的類型301生長素的發現及相關實驗311生長素的作用321血糖濃度的調節331反射弧的結構341神經調節的方式351無性繁殖的種類361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分子含量的變化情況371減數分裂過程中四分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分子數的相互關系381減數分裂各時期的特徵391植物的個體發育過程401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非選擇題(A卷)4110識圖、細胞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及分離4216光合作用的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及影響因素,有氧呼吸的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及影響因素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4314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場所、原料及其所需條件、必需氨基酸的概念4410生長素的產生部位、作用部位、運輸方式、機理、影響生長素分布的因素的探究實驗4510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各時期圖象的識別、個時期特徵的比較選擇題(B卷)462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各時期染色體DNA分子的關系坐標圖的分析472有絲分裂的細胞周期的概念、各時期的特點及相關細胞器的作用482新陳代謝與酶492驗證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502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因素的實驗512影響根對礦質元素吸收的因素的坐標分析 522蒸騰作用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532植物體內的激素種類及作用非選(B卷)5416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凈光合作用量;總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及物質和能量變化情況559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氨基轉換作用;脫氨基作用569實驗設計;生長素的作用機理三、試卷試題分析(一)、A卷選擇題(略)(二)、A卷非選擇題41題:以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圖為載體,考查對細胞增殖、膜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器,同時還涉及實驗等,具有一定的綜合性。42題:考查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的過程。該題圖示簡明,且有別於教材,能較好地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圖示分析能力。43題:考查蛋白質(肽)的結構及蛋白質代謝等知識,聯系生活實際。不足之處在於印錯一字,干擾了學生的正常思維。44題:有關「燕麥實驗法」的分析題。該題的(2)小題因涉及教材中的「小字內容」,多數學生對「形態學上(下)端」這一概念掌握不牢,不能用專業術語答題,以致失分校多。45題: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圖像鑒別題。該題得分率較低,反映出學生對該部分知識有缺陷,對同源染色體的概念模糊。(三)、B卷選擇題46題:細胞增殖的圖像分析題。多數學生未能認真審題(縱坐標是「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而導致分析錯誤。47題:考查細胞周期的概念及有絲分裂過程的組合型選擇題,是基礎題。48題:考查酶的基本知識,涉及酶的化學本質、作用特點。但該題的幾個選項都有一定的迷惑性,失誤率較高。49題:考查光合作用的原料及產物。該題本為基礎題,但選項中涉及的物理學內容使許多學生誤選A。50題:關於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的關系的定量分析題,難度較高。51題:考查影響礦質吸收的因素,特別是與兩類呼吸的關系。題中隱含的「礦質吸收還受載體限制」,這一關鍵點很好地考查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52題:考查蒸騰作用對礦質運輸的影響。重點在於學生能否區別蒸騰作用影響「礦質運輸」還是「礦質吸收」。53題:有關植物激素的基本知識,學生易誤選該題的D選項。(四)、B卷非選擇題54題: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的綜合題。該題全方位考查學生對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場所、物質變化、能量變化、影響因素、相互關系。55題:人體的物質代謝。該題將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聯系在一起,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該題的設問不夠明確,學生不知該答什麼,故得分率極低。56題:有關生長素的實驗設計與分析題。該題要求學生通過對照實驗來完成實驗步驟,並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四、學生答題情況本次檢測暴露出來的、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基礎知識不過關、沒有過手不少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記憶不牢,理解不深或含混不清,甚至存在缺陷。如41題「植物細胞結構圖(結構名稱、功能)」、42(1)「光和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場所、過程」 、53題「生長素功能和植物激素分泌部位」等所考查的有關結構、功能、生理過程、概念、原理等知識就是如此。2、有關圖表及其信息提取能力差不少學生對生物圖表,尤其是坐標曲線圖的分析認識不到位,不能有效提取有關信息解決問題,造成嚴重失分。如52題「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與影響礦質元素運輸的因素」、54題「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55題「三大營養物質代謝關系」等問題的解決就是如此。3、審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差不少學生不能全面准確撲獲試題信息,不能正確聯系和理解相關信息或知識點間的關系,更不能正確利用各種信息或知識,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策略和步驟,造成解題錯誤。如43題「蛋白質代謝的組成、來源、過程、應用」、44題「影響生長素的因素、作用,感光部位以及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知識」、45題「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圖的識別、時期判定、染色體形態數目變化規律」等問題的解決也是如此。4、實驗探究能力很差不少學生不能正確把握科學實驗的基本原則、操作步驟,更不能對相關實驗過程進行正確分析判斷和評價完善。如56題「生長素作用實驗」的問題解決就如此。5、不能正確使用學科專用術語不少學生使用生活語,而不是使用學科專用術語表達生物學事實、生理過程以及概念、原理等。如44題「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應該是「由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有些學生則表述為「上面到下面」;56題「生長素的作用特點」,應該是「具有兩重性」,有些學生則表述為「兩面性」等。五、今後教學的主要措施與建議1、加強基礎知識教學與過手訓練加強基礎知識規范教學與過手落實是新課教學的基本任務。在教學中,既要按照標准要求,又可適當降低教學的起點,注重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與學生認知的內在聯系的統一,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當前,可以接合學習方案導學的實踐研究,從學生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等各方面,激發引導學生自主有效的學習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從根本上解決加強基礎知識過手教學問題。2、加強實驗教學,提升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加強實驗教學,提高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是生物學科的重要教學任務。要結合課本實驗及其相關實驗問題的解決與訓練,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本實驗的目的、原理、原則,熟悉課本實驗的正確操作步驟等。3、加強圖表問題的教學,提高獲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生物學學科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在教學中,要結合課本圖表、圖像、圖形、坐標曲線圖等,再恰當選擇或改編一些變式的圖示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圖示、獲取圖示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4、加強解題過程和語言表述規范的訓練在教學基礎上的問題解決訓練過程中,既要突出邏輯思維的訓練,又要加強解題過程和語言表述規范的訓練。解決這個問題要求在教學過程與思維活動過程創新基礎上的規范,才能做到解題過程和語言表述過程的規范,進一步達到語言簡潔、清晰、完整,用學科專用術語表達學科事實、過程等。 2009年2月17日

『捌』 如何寫生物試卷分析和反思

生物試卷分析和反思:
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加強教學規范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打下扎實、全面的基礎,並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法得當,更要注重對學生學法的研究。教師為主導應重在「導」上下功夫,學生為主體應在「學」上。必須加強規范化訓練,注意多給學生留有消化的餘地,做到穩扎穩打,注重強化訓練,使學生在參加考試時基礎題不丟分。
2、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實驗探究性和生物科學史的學習
從這次試卷的整體來看,實驗題佔有一定的比重,我們在教學中要克服注重實驗講解,忽視實際操作:注重實驗驗證,忽視實驗探索:注重實驗結果,忽視實驗描述等教學現象。還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學史的重要史實,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相關知識、形成正確理念、掌握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理解生物科學的發展過程及其價值,這對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缺少的。
3、關注社會熱點,突出知識應用性
生物學的價值在於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生產實踐中,例如:第49題(14分題)。對教師如何在生物學教學中聯系實際,開展素質教育,如何教會學生運用生物學的觀點觀察社會的發展和周圍的事物,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4、加強學生解題規范性的訓練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解題要有規矩,也就是解題的規范化。接替規范化要求按一定的規律和格式解題,要能用生物學術語去解釋生物現象與生命活動規律或過程,解題要將答案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層次分明,結論要准確,避免學生出現知道意思,卻答題不能完全得分。

閱讀全文

與高考生物試卷如何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