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植株總生物量
A.植株數量,隨著時間的變化灌木無變化,草本逐年增多,不符合此消彼長,故不符合題意;
B.總生物量,是包括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通過計算灌木變化較小,草本是逐年增多,故不符合題意;
C.地上生物量,草本和灌木都是逐年增加,故不符合題意;
D.地下生物量,灌木逐年減少,草本逐年增多,故正確.
故選:D
Ⅱ 灌木樣方調查如何操作調查指標有哪些
摘要 1)樣方的設置
Ⅲ 生物量是什麼意思
生物量(biomass) ,是生態學術語,或對植物專稱植物量(phytomass),是指某一時刻單位面積內實存生活的有機物質(乾重)(包括生物體內所存食物的重量)總量,通常用kg/m或t/hm或g/m²表示。植物群落中各種群的植物量很難測定,特別是地下器官的挖掘和分離工作非常艱巨。出於經濟利用和科研目的的需要常對林木和牧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進行調查統計,據此可以判斷樣地內各種群生物量在總生物量中所佔的比例。
生物量
基本概念
某一時間單位面積或體積棲息地內所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生物種,或所含一個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種的總個數或總乾重(包括生物體內所存食物的重量)。生物量(乾重)的單位通常是用g/㎡或J/㎡表示。某一時限任意空間所含生物體的總量,量的值用重量或能量來表示。用於種群和群落。用鮮重或乾重衡量時,規定用B表示;用能量衡量時,則用QB(也稱活體能量,biocontent)表示。
生物量與生產力
廣義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空間的個體數、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於指某種群、某類群生物的(如浮游動物)或整個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狹義的生物量僅指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鮮重或乾重。與生產力是不同的概念。某一特定時刻的生物量是一種現存量(standing crop),生產力則是某一時間內由活的生物體新生產出的有機物質總量。t時間的生物量比t-1時刻的增加量(A生物量),必需加該時間中的減少量才等於生產力,即生產力=△生物量+△減少量。
森林群落生物量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森林生態系統生產力的最好的指標,是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優劣和功能高低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森林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的綜合體現。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在一定時間內積累的有機質總量,通常的單位面積或單位時間積累的平均質量或能量來表示。生物量中的現存量則是指活有機體的乾重,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包括林地積累的枯落物。目前普遍使用的生物量概念是後一種含義,即活有機體乾重,不包括枯枝落葉層。森林群落生物量包括喬木層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採用樣方收獲法測定,即在樣地中機械布設5-10個1-2m2的樣方將其中的草灌木(地上、地下)全部收獲稱重、並烘乾測乾重率。以樣方的平均值推算全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喬木層生物量的測定比較復雜,方法也比較多,比較常用的是收獲法中的等斷面積徑級法,即根據一定標准選擇一組標准木,伐倒後測定其生物量,然後以樣本組生物量實測數據構建回歸方程,以回歸方程推算喬木生物量。
Ⅳ 茶樹的根、莖、葉、果實所佔的生物量
茶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間開五瓣白花,果實扁圓,呈三角形,果實開列後露出種子。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長4-6毫米,有時稍長;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闊卵形至圓形,長3-4毫米,無毛,宿存;花瓣5-6片,闊卵形,長1-1.6厘米,基部略連合,背面無毛,有時有短柔毛;雄蕊長8-13毫米,基部連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無毛,先端3裂,裂片長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栽培茶樹往往通過修剪來抑制縱向生長,所以樹高多在0.8-1.2米間。茶樹樹齡一般在50-60年間。
2.半喬木型茶樹,又稱小喬木型茶樹,是介於喬木型與灌木型之間的中間型茶樹。樹型一般沒有喬木型那麼高大,但有明顯的主幹,分枝較低。這類茶樹在廣東、福建一帶的茶區常可見到。喬木型與半喬木型茶樹,在通過人為修剪,控制主幹生長的情況下,也能使樹形矮化,分枝增多,形成適合人們採摘高度的樹形。
Ⅳ 一種灌木像紅豆杉,紫色果實頭上又有綠色小果實,是什麼植物
科中文名:紅豆杉科科拉丁名:Taxaceae 屬中文名:紅豆杉屬種中文名:曼地亞紅豆杉種拉丁名: Taxus madia 曼地亞紅豆杉是紅豆杉的其中一種,紅豆杉(學名Taxus mairei)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孑遺植物,世界珍稀瀕危物種,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種,目前我國共有四個種和一個變種,即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東北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變種)。曼地亞紅豆杉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從加拿大引種而來。現在四川、廣西資源、山東等地有栽培。曼地亞紅豆杉(Taxus madia)原產於美國、加拿大,是一種天然雜交品種,其母本為東北紅豆杉(T.cuspidata),父本為歐洲紅豆杉(T.bauata)。在美國、加拿大生長發展已有近100年的歷史。為常綠灌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長時間短。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枝葉茂盛,萌發力強,耐低寒,能耐-25℃的低溫。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可以栽種。生長快,年生長實測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國內紅豆杉(中國紅豆杉、雲南紅豆杉等)的300~700%生長量。3~4年生生物量積累為600~800/株·年,5年生時產鮮原料1.5kg以上,可用於提煉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葉,其生物量大於頭年採收量。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引種加拿大紅豆杉樹苗在四川試種,經權威機構測定,引種的曼地亞紅豆杉生物特性穩定,沒有發生變異,紫杉醇含量接近原產地,部分樣品中的含量還高於原產地。天然紅豆杉樹的紫杉醇一般分布於樹皮中,整株利用率低。曼地亞紅豆杉則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葉含量達0.03%以上,根系部分可達0.06%,全株用於提取紫杉醇,植株利用率高,其深度加工後綜合經濟價值更高。曼地亞紅豆杉通過栽培選育已發展到時10多個品系,其中,Taxus media是美國FDA批准可以用作提取「紫杉醇」的紅豆杉之一。4~5年生的曼地亞紅豆杉的樹枝和葉子中紫杉醇含量高於生長70~80年天然紅豆杉樹皮的「紫杉醇」含量。野生紅豆杉包括國內品種在內的紅豆杉,紫杉醇含量一般在0.004~0.01%之間,曼地亞紅豆杉的紫杉醇含量為0.03~0.06%,是天然紅豆杉的8~10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可栽種。曼地亞紅豆杉這種珍稀植物的引進和馴化成功,有利於保護珍貴的野生紅豆杉資源,也為開發紅豆杉這種黃金植物開辟了廣闊前景。它生長速度快,對環境適應性強,可用於營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改善生態環境。 此外,曼地亞紅豆杉四季常青,秋果紅艷,給人以健康飽滿的外觀感,耐修剪,好造型,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D%A
Ⅵ 一堆灌木叢多少株
那麼這是一個形容詞,它並沒有明確的數量,那麼大約的話也就是說一定要在三根以上。
Ⅶ 曼地亞紅豆杉屬於灌木植物嗎
曼地亞紅豆杉是紅豆杉的其中一種,紅豆杉(學名Taxus mairei)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孑遺植物,世界珍稀瀕危物種,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種,目前我國共有四個種和一個變種,即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東北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變種)。曼地亞紅豆杉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從加拿大引種而來。現在四川、廣西資源、山東等地有栽培。
曼地亞紅豆杉(Taxus madia)原產於美國、加拿大,是一種天然雜交品種,其母本為東北紅豆杉(T.cuspidata),父本為歐洲紅豆杉(T.baccata),在美國、加拿大生長發展已有近100年的歷史。為常綠灌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長時間短。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枝葉茂盛,萌發力強,耐低寒,能耐-25℃的低溫。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可以栽種。生長快,年生長實測40~90cm,最高可60~70cm,是國內紅豆杉(中國紅豆杉、雲南紅豆杉等)的300~700%生長量。3~4年生生物量積累為600~800/株·年,5年生時產鮮原料1.5kg以上,可用於提煉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葉,其生物量還大於頭年採收量。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引種加拿大紅豆杉樹苗在四川試種,經權威機構測定,引種的曼地亞紅豆杉生物特性穩定,沒有發生變異,紫杉醇含量接近原產地,部分樣品中的含量還高於原產地。天然紅豆杉樹的紫杉醇一般分布於樹皮中,整株利用率低。曼地亞紅豆杉則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葉含量達0.03%以上,根系部分可達0.06%,全株用於提取紫杉醇,植株利用率高,其深度加工後綜合經濟價值更高。
Ⅷ 生物量是什麼
生物量
生態系統中,在某一時間內,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所含的一個或幾個生物種,或一個生物群落所有的個體總數。例如,我國大連淺海泥沙中,生活著一種瓣鰓綱動物━━蛤仔,最大生物量為每平方米72個,重122.44克。
科學家測得,熱帶雨林平均每年每平方米能生產2,200克乾的有機物;岩石、沙漠和冰地平均每年每平方米只有3克;海洋每立方米則是330克。由於生物體含水量差別很大,所以通常用乾重而不用濕重。生物量也可以用熱量單位,如卡、千卡來表示。例如,一隻田鼠乾重10克,每克的熱量換算值為5.6千卡,它的熱量就是56千卡。假如某一個生態系統中共有1,000隻田鼠,平均每隻乾重10克,那麼這田鼠種群的生物量為10,000克,或者為能量56,000千卡。
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自己製造的有機物中,這些有機物稱為初級生產量。植物被動物吃掉以後,動物得以生長、發育,它們的產量叫次級生產量。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流動中,人們希望初級生產量與次級生產量保持動態平衡,否則生態環境就會受到破環。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和能量消耗不斷增大,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生態環境破環威脅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世界各國對生物量的轉化極為重視,同時十分注意生物量的合理利用和開發。例如建立能量種植園,大量栽培高光效植物。中外,通過人為地控制細胞光合作用 "裝置",生產人類的理想燃料氫氣,研究生物量的氣化,生產煤氣、甲醇等,前景也十分誘人。
科學家認為,在20世紀80年代關鍵性技術領域里,生物量轉換技術將日益發揮重要作用。資源短缺和漲價使得逐漸應用新的生物量轉化技術更加富有經濟意義,它將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產品。
Ⅸ 如何估測灌木林地的生物量
用樣方法 樣方大小一般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為宜 如果種群個數較少 樣方面積可適當的擴大 常用的樣方法為五點取樣和等距取樣 取樣的關鍵是要隨機 不要有主觀因素
Ⅹ 低矮灌木有哪些
珍珠梅、結香、鉤骨、瓜子黃楊、南天竺、木槿、木芙蓉、連翹、迎春花
珍珠梅,學名:Sorbaria sorbifolia (L.)A. Br,原產於亞洲北部,中國河北、甘肅、山東、山西、內蒙古、江蘇等地均有分布。是一種灌木類、落葉闊葉灌木類植物,性喜陽光並具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耐濕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般土壤中即能正常生長,而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長勢更強。生長較快,萌櫱力強,耐修剪。
結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是瑞香科、結香屬植物,灌木,高約0.7-1.5米,小枝粗壯,褐色,常作三叉分枝,幼枝常被短柔毛,韌皮極堅韌,葉痕大,直徑約5毫米。葉在花前凋落,長圓形,披針形至倒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漸狹。產河南、陝西及長江流域以南諸省區。野生或栽培。莖皮纖維可做高級紙及人造棉原料,全株入葯能舒筋活絡,消炎止痛,可治跌打損傷,風濕痛;也可作獸葯,治牛跌打.
黃楊,別名:山黃楊、千年矮、小黃楊、百日紅、萬年青、豆板黃楊、瓜子黃楊,拉丁文名: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黃楊科、黃楊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製作盆景的珍貴樹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莖枝呈四棱。寬橢圓形或寬倒卵形革質的葉子對生,鈍頭或頂上微凹缺。春季開花,雌雄同株,簇生。近球形的蒴果,短角狀突起,果熟期7月,熟時裂為三瓣。另有黃楊病蟲害黃楊絹野螟。黃楊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灌木之一,主要產地在安徽、浙江、江蘇、河南、山東等地。生長於海拔1,20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谷、溪邊和林下,目前各省均有栽培作觀賞用。
南天竹,又名南天竺,貴州俗稱野貓傘(學名:Nandina domestica),屬小檗科南天竹屬,原產於中國,小日本,是常綠植物,夏季開白花或粉紅色花,果紅色。其全株有毒。若誤食會產生全身興奮、脈搏不穩、血壓下降、肌肉痙攣、呼吸麻痹,意識模糊等症狀。在日本,南天竹有消災解厄的意涵,是受歡迎的年花之一。
木槿(學名:Hibiscus syriacusLinn.):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萼鍾形,長14-20毫米,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朵色彩有純白、淡粉紅、淡紫、紫紅等,花形呈鍾狀,有單瓣、復瓣、重瓣幾種。外面疏被纖毛和星狀長柔毛。蒴果卵圓形,直徑約12毫米,密被黃色星狀絨毛;種子腎形,背部被黃白色長柔毛。花期7-10月。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屬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叢生,高2-5米。大形葉,廣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葉緣具鈍鋸齒,兩面被毛。花於枝端葉腋間單生。9~11月間次第開放。花、葉均可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效。
迎春花學名(Jasminum nudiflorum),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紛披狀。3小葉復葉交互對生,葉卵形至矩圓形。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於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