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和醫學哪個影響因子高

生物和醫學哪個影響因子高

發布時間:2022-05-11 14:52:11

生物學和醫學里哪個專業比較好

生物學才是首選,醫學目前有些恐慌,而且前景雖然不錯,但是相對比較狹隘,沒有生物廣,長遠來說生物學更實用
專業有很多可以,生物葯理就不錯

⑵ 為什麼醫學 影響因子高

生物醫學僅僅腫瘤類雜志就有20個影響因子7.7以上。
同類雜志多且每個雜志文章少是影響因子高的原因,並非這個專業這個話題人氣高。要說人氣高應該是計算機領域,但影響因子最高才2。數學同類雜志(如偏微分方程)基本就1個,投不中連低一檔的發表機會都沒有,沒有更多低檔文章還怎麼引用高檔文章把影響因子捧上去?
我覺得影響因子低的學科缺乏雜志戰略頭腦。JCP(計算物理)每年文章好幾千影響因子2.77,如果JCP能拆分成十個同類雜志拉開檔次,高檔年文章數少點比如幾十,低檔年文章數多點比如幾百,這樣肯定能把高檔影響因子捧起來,假設JCP影響因子主要貢獻者有10篇,拆分成十份後這10篇還在一份中,這一份文章總數減少十倍,則JCP的影響因子可從2.7升至27。
我不知道數學家那麼聰明,怎麼就沒人看出影響因子這點貓膩?
雖然說影響因子可以只在同專業做比較,但這會影響後來者選擇專業,對學科整體發展不利,也讓一些人投機鑽營欺世盜名(比如計算機學者傍生物學高影因子)。

⑶ 什麼是sci和sci期刊的影響因子

SCI

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簡稱,其全稱為:Science Citation Index,,創刊於1961年,它是根據現代情報學家加菲爾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創立的。時至今日加菲爾德仍是SCI主編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國科學情報所出版。現為雙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還有聯機型據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國際性的檢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學、生物、醫學、農業、技術和行為科學等,主要側重基礎科學。所選用的刊物來源於94個類、40多個國家、5O多種文字,這些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一定數量的中國刊物。

SCI選擇期刊比較科學,它運用引文數據分析和同行評議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考慮了期刊的學術價值,在選用的 3400餘種期刊里包含了國際上較為重要的期刊。它所擇取的80萬條論文,可以說是集各學科之精萃。因而,它成為國際公認的反映基礎學科研究水準的代表性工具。並將其收錄的科技論文數量的多寡,看做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實力指標一。SCI檢索系統歷來成為世界學術界密切注視的中心,爭相角逐的焦點,世界公認的文獻統計源。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科技人員獲取最需要的文獻信息。這也是編輯該部索引的主要意圖。 SCI最大的優點是引文功能,在這里讀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論文是否被他人引用過,通過引文次數可以了解某一學科的發展過程。另外,使用SCI還可以了解到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沒有關於某一課題的評論?某一理論有沒有被證實,某方面的工作有沒有被擴展,某一方法有沒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創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論文質量和學術水平的功能。

SCI的這些優點對科技工作者查閱最新文獻、跟蹤國際學術前沿、科研立項以及在具體的課題研究時及時了解國際動態都有很大幫助。

SCI選取論文情況

SCI論文潤色選取期刊、論文標准較其他刊物嚴格,已成為公認事實。SCI每年收錄我國科技論文不等,究其原因相當復雜,有語言、政治、經濟、科技發展規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嚴格執行選刊和論文選取標準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實和調整使用刊物種數。

經有關部門調查指出,SCI選刊依據主要有三方面:編輯質量、引文指標和專家評審,其中引文指標最為客觀。經統計1995年 SCI收錄我國6種期刊的影響因子(即期刊論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0.4,平均不足0.2 3,而同年SCI收錄的3 4 0 0多種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約為1左右,其中影響因子最高者達到48.9,可見我國期刊的引文指標距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之大,這恐怕是影響我國期刊入選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對現實如何提高投稿入選率,我們覺得應從兩方面引起注意:一、力爭向國外投稿。SCI選刊情況雖在不斷變化,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據1996年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發表的年度研究報告顯示,1996年SCI收錄我國論文期刊種數雖減少,但排位卻由15升至14名。增長的原因,主要是我國論文進入SCISEARCH的期刊數量增多了。從進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論文看,有 91%是發表在國外期刊上,只有9%發表在國內期刊上。據專家分析,幾年內國內期刊入選種數不會有更大的突破。因此,論文外投越多,入選機率越大。二、注意論文的質量和規范化。據中信所信息分析中心1993年調查結果指出:提高入選率關鍵在於論文內容和學術水平是否能引起對方足夠的重視。此外,SCI非常注意論文格式的標准化程度,例如:題目、作者、機構名稱等是否清晰,參考文獻著錄的是否齊全(包括:參考文獻的作者、論文題目、發表在什麼期刊上及發表的年、卷、期、頁、號等)。總之,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無法改變被他人選擇這一事實,但經過不懈努力主宰命運的仍將是我們自己。
參考:查爾斯沃思論文潤色貼士http://www.charlesworth.com.cn/

⑷ 醫學類期刊影響因子為什麼那麼高

生物醫學僅僅腫瘤類雜志就有20個影響因子7.7以上。
同類雜志多且每個雜志文章少是影響因子高的原因,並非這個專業這個話題人氣高。要說人氣高應該是計算機領域,但影響因子最高才2。數學同類雜志(如偏微分方程)基本就1個,投不中連低一檔的發表機會都沒有,沒有更多低檔文章還怎麼引用高檔文章把影響因子捧上去?
我覺得影響因子低的學科缺乏雜志戰略頭腦。JCP(計算物理)每年文章好幾千影響因子2.77,如果JCP能拆分成十個同類雜志拉開檔次,高檔年文章數少點比如幾十,低檔年文章數多點比如幾百,這樣肯定能把高檔影響因子捧起來,假設JCP影響因子主要貢獻者有10篇,拆分成十份後這10篇還在一份中,這一份文章總數減少十倍,則JCP的影響因子可從2.7升至27。
我不知道數學家那麼聰明,怎麼就沒人看出影響因子這點貓膩?
雖然說影響因子可以只在同專業做比較,但這會影響後來者選擇專業,對學科整體發展不利,也讓一些人投機鑽營欺世盜名(比如計算機學者傍生物學高影因子)。

⑸ 生物學和醫學有什麼區別嗎

生物學和醫學是有區別的,
一、二者的含義不同,
1、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2、醫學,是通過科學或技術的手段處理生命的各種疾病或病變的一種學科,促進病患恢復健康的一種專業。它是生物學的應用學科,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並且兩者的學科和研究方向都是不同的。

⑹ 生物學和醫學有什麼區別嗎

一、二者的含義不同,

1、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2、醫學,是通過科學或技術的手段處理生命的各種疾病或病變的一種學科,促進病患恢復健康的一種專業。它是生物學的應用學科,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二、二者的學科分類不同,

1、生物學的分類主要分為形態學、生理學、遺傳學、胚胎學、生態學、生物物理學、生物數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等。

2、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

三、二者的研究內容不同,

1、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研究生物的結構、生理行為和生物起源、進化與遺傳發育等,經歷實驗生物科學、分子生物學和系統生物科學等發展時期。

2、醫學的研究內容在於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不斷完善和實踐的驗證,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葯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中醫學及中醫技能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學

⑺ sci 影響因子3.4是什麼水平入選率有多少

那要看是哪個學科了,生物學醫學類的影響因子普遍較高,有的十幾甚至幾十,3.4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如果是力學、控制、計算機等這個影響因子非常高了,對於材料學這個影響因子是比較高。

入選率在0.2—0.3之間。

拓展資料:

SCI期刊(別名《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

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通過嚴格的選刊標准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為避免引起誤會,確切的說,不應該叫做「SCI期刊」,因為它是一個科學引文檢索模式 。

⑻ 學術上那個影響想因子 3-4什麼概念算什麼檔次

您好,根據中國影響因子查詢網(http://www.isshp.com)統計和整理的數據,可以分析得出,影響因子為3-4已經是非常非常高了,中文期刊被SCI收錄的還沒有超過4的,2005年SCI收錄中國期刊影響因子最高的是《岩石學報》它是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影響因子為:3.857 。

一、2005年SCI收錄中國期刊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影響因子 被引次數
1 物理學報 中國物理學會 1.435
2 中國物理C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0.174
3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中國光學學會 0.874
4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所;中國光學學會 0.702
5 金屬學報 中國金屬學會 0.556
6 無機材料學報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0.700
7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中國物理學會 0.752
8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吉林大學 0.937
9 分析化學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1.046
10 化學學報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0.715
11 物理化學學報 中國化學會 0.570
12 催化學報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007
13 高分子學報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1.136
14 有機化學 中國化學會 0.897
15 無機化學學報 中國化學會 0.695
16 結構化學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0.512
17 化學進展 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0.923
18 地球物理學報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480
19 岩石學報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3.857
20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0.826
21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0.581
22 植物分類學報 中國植物學會.中國科學院植物所 0.404
23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0.804
24 新型炭材料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1.681
25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華醫學會 0.721
26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onomy 中國科學院 0.276
27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 1.245
2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 0.420
2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 中國科學院 0.287
30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0.152
31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中國植物學會;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0.907
3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國科學院 0.698
33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0.197
34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復旦大學 0.337
35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工程學會 0.512
36 Cell Research 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0.990
3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上海大學 0.211
38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173
39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中國海洋學會 0.467
40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中國力學學會 0.582
41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中國地質學會 1.178
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中國科學院 0.569
43 Rare Metals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0.363
4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漢理工大學 0.339
45 Journal of Rare Earths 中國稀土學會 0.662
46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國金屬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科學院金屬所 0.242
47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 0.142
48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0.402
49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0.275
5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0.292
5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國化工學會 0.366
52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國化學會 0.228
53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吉林大學 0.498
54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 0.377
55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學 0.269
56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南大學 0.270
57 Pedosphere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939
58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中科院上海葯物研究所 0.264
59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國葯理學會;中科院上海葯物研究所 0.715
6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 0.359
61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0.338

二、全球2007年影響因子排行榜(來源:http://www.isshp.com.cn/if/top/index.htm)
1.CA-CANCER J CLIN 69.026
2.NEW ENGL J MED 52.589
3.ANNU REV IMMUNOL 47.981
4.REV MOD PHYS 38.403
5.ANNU REV BIOCHEM 31.19
6.CELL 29.887
7.PHYSIOL REV 29.6
8.NAT REV CANCER 29.19
9.NATURE 28.751
10.LANCET 28.638
11.NAT REV IMMUNOL 28.3
12.NAT MED 26.382
13.SCIENCE 26.372
14.NAT IMMUNOL 26.218
15.ANNU REV NEUROSCI 26.077 16.NAT GENET 25.556 17.JAMA-J AM MED ASSOC 25.547 18.NAT REV NEUROSCI 24.52 19.CANCER CELL 23.858 20.ANNU REV CELL DEV BI 23.545 21.NAT REV DRUG DISCOV 23.308 22.CHEM REV 22.757 23.NAT REV GENET 22.399 24.ANNU REV PHARMACOL 21.696 25.PROG MATER SCI 20.846 26.ANNU REV ASTRON ASTR 20.29 27.PHYS REP 20.263 28.NAT MATER 19.782 29.IMMUNITY 19.266 30.ANNU REV PHYSIOL 18.875

順便我補充提供一下CJCR中國科技統計源期刊的中國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排行榜

1.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物理學報 3.應用生態學報 4.科學通報 5.生態學報 6.電網技術 7.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8.電力系統自動化 9.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0.地理學報 11.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12.中國沙漠 13.中國農業科學 14.分析化學 15.地球物理學報 16.土壤學報 17.Chinese Physics 18.中草葯 19.岩石學報 20.作物學報 21.植物生態學報 22.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3.化學學報 24.中華醫學雜志 25.光學學報 26.植物學報 27.光子學報 28.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9.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30.軟體學報

⑼ SCI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影響因子越高越好,因為直接代表你的論文在業界的影響力,代表有多少的權威性。

SCI影響因子計算方式:

計算方法:出版當年之前兩年該期刊在當年被引用次數總和 ÷ 前兩年該期刊出版文獻之總篇數。

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則Impact Factor 為210÷181=1.16。

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頗高。

影響因子分值:

ci的分值也成為IF分,IF=前兩年文章引用數/前兩年文章收錄數,看到公式你應該就一目瞭然了。高低只是一個比值而已,當然分越高發表難度越高,權威越高。

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幾十分。投遞的時候先對自己的文章評估,選擇適宜的區間,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慮的。

(9)生物和醫學哪個影響因子高擴展閱讀

SCI期刊一般是收錄理工科的較多,以化學專業刊物為例,IF小於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小專業優秀的雜志了,10左右就是十分優秀的雜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綜述類雜志。

影響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對比較的,在同專業同范圍的期刊里,大於2的算高,大於1的可以算比較高,大多數情況我們發的都是零點幾的。

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也越大。期刊影響因子的高低說明了一本學術期刊的質量優劣,在期刊挑選上上,選擇影響因子高的期刊,對於您的學術能力有更好的肯定作用。

⑽ 生物學和醫學的關系是什麼

關系如下:

1、生物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基礎醫學各科,如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寄生蟲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葯理學、病理解剖學及病理生理學等,都是以細胞為研究基礎,以生物學為理論指導。

2、生物學與醫學的關系非常密切,它是現代醫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它的理論與實踐將大力促進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深入發展。因此,研究現代醫學就必須學習與掌握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

生物學(Biology),簡稱生物,是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

醫學,是通過科學或技術的手段處理人體的各種疾病或病變的學科。它是生物學的應用學科,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從解剖層面和分子遺傳層面來處理人體疾病的高級科學。兩者的區別在於,生物學研究的對象是一切生物,而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可以說醫學只是生物學里的一個分支。

閱讀全文

與生物和醫學哪個影響因子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