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生物質發電廠和在火電廠工作區別
生物質能發電實際上肯定是虧損的,靠國家補助活著,員工收入也有保障。 火電么,這年頭也虧損。員工收入也行。 我推薦火電吧。 生物質能,沒准兒過幾年國家就不搞了。 但火電肯定是繼續用的。
2. 垃圾電廠和生物質電廠哪一個更有發展前途
生物質電廠和垃圾電廠目前都比較熱門。尤其垃圾電廠如果市政垃圾補助到位,效益還是比較明顯。
而生物質電廠國家也有相關補貼政策和地方虧損補貼,大概0.35元每度電。補貼力度有增大趨勢。
但是兩者目前也都存在很多問題。
其中垃圾電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環保。目前這種鍋爐焚燒垃圾,環保是否真正過關。仍然是不得而知的。日本等已經出現拆毀垃圾焚燒電廠。國內的垃圾焚燒技術應該不會超過日本。所以環保問題不能迴避。
生物質發電面臨的最大問題應該是燃料問題。比較國情不同,燃料特殊,面臨零散的農戶收購燃料。前期的收購模式需要進一步發展,才能成熟。
解決了燃料問題,應該說電廠技術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
3. 垃圾發電廠的待遇怎麼樣最近有親戚介紹我去垃圾發電廠工作,想了解裡面的待遇還有對身體有沒有影響知
垃圾發電廠的待遇挺好的,垃圾發電廠要比熱電廠的效益更好些,而且只要你不是勤雜工不直接接觸垃圾是對身體沒影響的,只要是運行操作工、設備工種這些都可以的。我覺得挺好的,可以去上班。
4. 生物質發電行業的前景怎麼樣啊
我國生物質能資源非常豐富,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前景廣闊。一方面,我國農作物播種面積有1.6億公頃,年產生物質約7億噸;另一方面,我國現有森林面積近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每年可獲得生物質資源量約8億至10億噸。此外,我國還有5400多萬公頃宜林地,可以結合生態建設種植農植物,這些都是我國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優勢。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是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供應體系,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6-2012年,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140萬千瓦增加至2012年的800萬千瓦,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3.71%,表明我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較快。但是,我國的生物質發電主要停留在示範項目階段,並未形成大規模合理利用。生物質發電在我國電力生產結構中佔比極小,在我國新能源發電結構中佔比僅為1/10左右。
前瞻產業研究院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在這一系列目標的引導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迎來生物質發電廠建設的高潮,為涉及生物質發電的企業將帶來積極影響。同時,隨著國家對生物質能發電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生物質能產業將步入快速發展的高峰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5. 生物質發電真的有發展前景嗎為什麼現在有些企業已經陷入了困境
生物質發電,應該說是有前途的,畢竟中國18億畝耕地是要產生大量秸稈的,而秸稈又不允許焚燒,用來發電最好。至於有些電廠效益不好,估計一則是受限於上網電量不讓滿發,二則,是收集秸稈原料不順暢,影響了經濟效益。總體上發展前景還是可以的。
6. 生物質發電行業前景如何
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生物質能源行業分析指出,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能源需求持續加速增加,2020年前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將持續面臨著重化工業新一輪增長、國際製造業轉移及城市化進程加速的新情況。
根據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前景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生物質發電投資規模已達到1328億元,同比增長11.5%。2018年我國生物質發電投資規模在1400億元左右,仍然保持增長。截止2019年我國生物質發電投資規模突破1502億元,同比增長12.3%。
在豐富多樣的生物質資源中,林業木質剩餘物的規模最大。林木枝椏和林業廢棄物年可獲得量約9億噸,大約3.5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摺合標准煤量後最大,達到了2億噸,佔比為43.48%。
農作物秸稈年產生量約為10億噸,除部分作為造紙原料和畜牧飼料外,大約3.4億噸可作為燃料使用,摺合標准煤量後為1.7億噸,佔比為36.96%。
甜高粱、小桐子、黃連木、油桐等能源植物(作物)可種植面積達2000多萬公頃,可滿足年產量約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需求;畜禽養殖和工業有機廢水理論上可年產沼氣約800億立方米,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約1.2億噸。
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根據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前景數據,生物質發電新增投資約400億元,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新增投資約180億元,生物液體燃料新增投資約180億元。
2020年1月,我國國家能源局又下發《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目標,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准煤。
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700萬千瓦,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750萬千瓦,沼氣發電50萬千瓦;生物天然氣年利用量80億立方米;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600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
展望未來,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的主要投資方向,預計監管體系的建設、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等也受到了重視。未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產業將得到全面發展,
7. 電廠中哪種類型發展前景最好呢火電廠、水電廠、核電廠、生物質電廠、余熱發電
當然是核電廠了
8. 垃圾填埋氣發電廠和垃圾焚燒發電廠,兩個廠都是做運行的,這兩種電廠的工作環境哪個要好點
垃圾焚燒發電在歐洲已是淘汰技術,垃圾分類回收加上垃圾填埋發電才是更為環保的方式
1.
填埋氣發電廠概況
當垃圾填埋後,厭氧發酵過程產生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每噸填埋垃圾可產生沼氣145立方米,集中收集後可發電200多千瓦時。利用填埋場產生的沼氣,可回收能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項目建設周期:6-8個月。
採用內燃機發電機組,全系統包括沼氣抽送、過濾設備、脫水設備、機組燃氣管線及附屬設備、內燃機發電機組、控制系統等。
每年可穩定運行5000~8000小時。
常備人員:3 - 5人 。
所需土地:2000 - 3000平方米 (約4~5畝)。
只要城市固體垃圾量不少於25-30萬噸/年;還可以實現一邊填埋,一邊發電。
2.
填埋氣發電廠政策
垃圾填埋氣發電廠屬於可再生能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
根據環境保護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環發〔2008〕82號《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條規定:
生活垃圾填埋氣發電只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而垃圾焚燒發電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可見填埋氣發電廠的環境影響遠遠低於焚燒發電廠。
5年內,中國將建30家垃圾氣體回收的填埋場,並計劃到2015年建立300家垃圾氣體回收的填埋場,年處理垃圾1億噸。
3.
填埋氣發電廠環境問題
環保指數:
l
能夠減少填埋場臭氣及甲烷溫室氣體的排放;
l
發電機組採用集裝箱式結構,內部進行隔音降噪處理,另外配備排氣消聲器,雜訊指標達到國家標准要求。
l
電站使用閉式冷卻系統,日需水量不足1立方米(含括生活用水),無污水排放。
l
不會產生其它危險廢棄物,沒有廢渣、灰飛固化物等。
l
不會產生二惡英。
l
垃圾填埋氣電站排放指標完全符合歐盟要求及中國標准,對環境的二次污染接近為零。
l
不會出現民眾抗 議問題,有利於社會穩定。
4.
填埋氣發電的效益
據有關部門分析調查,中國可開發和利用垃圾資源潛力十分巨大。城市生活垃圾來自於千家萬戶,如果一個三口之家,若每年形成一噸生活垃圾,一噸垃圾全部發酵後,可產生的填埋氣體量約為300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可燃氣體能夠發一度半電,即每一噸生活垃圾實際上可以給我們提供400多度的電能,這個數量,基本上相當於一個三口之家半年的生活用電。
垃圾填埋氣體發電投資小,為焚燒設備的1/10。
垃圾填埋氣體發電的運行費用低,僅為焚燒費用的1/4。
與垃圾焚燒發電相比,不會產生垃圾處理費用,不會增加民眾的負擔。
使用期16~22年,填埋場產氣壽命結束後,發電設備可拆除,移動到另外的地方使用,不存在永久佔地問題。
佔地少,一般只需5畝左右,比垃圾焚燒發電廠的120畝左右少得多。且為臨時佔地。
建填埋氣發電廠是中國切實履行《京都議定書》的一個具體體現。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品位。
如今,美、日、法、英、德、意等工業發達國家都將垃圾填埋氣體發電列入政府議事日程,投入大量資金,運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大規模開發城市垃圾發電新技術,並使其趨於商業化。
沼氣發電的電價可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不計燃料費用,沼氣發電運行成本約 0.10 元 /kWh,以2000千瓦沼氣發電站為例,機組年運行成本約 160萬元,年收入可達 864 萬元。項目總體投資約4000萬,四年多就可收回投資。
另外,沼氣發電可以申請CDM項目,得到可觀的減排費。具有非常良好的經濟效益。
垃圾填埋氣體發電同時還是聯合國和國家重點扶持的環保項目,它不需要地方政府財政補貼,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緩解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如果採用BOT項目方式,政府不會投資一分錢。
5.
國內外填埋氣發電廠實例
現在全球有800多座填埋氣發電廠在運行,填埋氣作為一種新能源,其開發前景廣闊。在發達國家,由政府投資建設規范的垃圾填埋場,同時鋪設氣體收集裝置,然後將氣體使用權向社會公開拍賣,開發商通過競標獲取氣體使用權。一般5~10年之內即可收回氣體收集利用裝置的投資。這種做法一方面規范了填埋場建設,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開發商投資風險,提高了開發商的積極性。
2009年06月24日,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廠正式投入運營後,每年可發電上網約1400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向大氣排放甲烷500萬立方米,即減排二氧化碳當量為6萬噸。
成都市首個沼氣發電項目,將利用長安垃圾場填埋氣體資源進行發電上網,並按照《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向聯合國申報CDM項目。
2008年07月23日,工程總投資近2億元、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的垃圾填埋氣體發電項目——上海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填埋氣體發電項目正式在上海投入運行。該項目全部建成後,平均每年可向國際上申請交易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為60萬噸左右,按現在市場價每噸12歐元測算,僅此一項每年就可增收720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7200萬元。
海南顏春嶺垃圾填埋氣發電廠,該垃圾處理場日產生填埋氣約2.6萬立方,現日發電4.4萬多度。該項目近期已安裝2台1000kw發電機組,並計劃3年後再增加一台,往後根據氣量的衰減逐漸減少至一台。並網後每度電還可獲國家補貼0.25元。預計運行12年,總發電量約為2.65億度,年均發電量2200多萬度,日發電量可滿足 8800多戶居民的生活用電需求。
2008年6月1日,綿陽市垃圾發電廠已經建成發電。電站裝機:2000千瓦,年發電約1100萬千瓦時,可供2萬戶家庭用電。發電廠年效益:470多萬元。從去年2008年6月到今年3月,9個月時間累計清潔燃燒870多萬立方米廢氣,相當於減少2.5236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按照有關約定,這2.5萬多噸減排指標將由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企業以購買的方式進行資助,這是四川首家獲聯合國清潔發展機構資助的減輕二氧化碳排放項目。
所以垃圾焚燒發電廠好
9. 垃圾電廠和生物質熱電廠那個更好,更有前景啊
我建議去垃圾電廠,垃圾電廠的近期政策優惠比較好,而生物質電廠的能源供應部是很充分,好多生物質電廠都是幌子,實際就是小火電,
10. 垃圾焚燒發電廠上班好嗎
在垃圾焚燒發電廠工作不好,對身體傷害太大了。垃圾焚燒煙氣污染物的危害很大,特別是你下懷寶寶, 更不能在那裡上班了。
現代垃圾焚燒發電廠有如下特點:
1,現代垃圾焚燒發電廠由於有其特殊性,其發電及供電效率比現代火力發電廠低得多。
2,現代垃圾焚燒發電廠應嚴格符合GWKB322000等標准要求為第一目標,並在技術及經濟可行的條件下,盡量提高熱能利用率。
3,從化學能轉換為熱能的效率較高,垃圾焚燒發電廠適宜於供熱。
焚燒的危害
垃圾焚燒發電會產生的有害物質包括:煙氣污染其中比較受關注的是「二惡(wu)英」以及焚燒過程中產生廢水以及垃圾滲瀝液,再有就是灰渣和粉塵,但現今我國大部分垃圾焚燒發電的污染控制都已基本達標。
防治及措施
1,設置半干法脫硫系統。
2,採用高效布袋除塵器。
3,高煙囪排放(按環保要求高度增加40米) 污染物通過稀釋擴散,落地濃度降低,可有效減輕對環境的影響。
4,垃圾焚燒主要危害為二惡英污染,二惡英即多氯代二苯並惡英和多氯代二苯並呋喃的通俗名稱,具有強致癌性。主要是由於燃料中本身含有的二惡英在燃燒中未被破壞、燃料不完全燃燒或固體性灰表面發生異相催化反應合成二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