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是生物長

什麼是生物長

發布時間:2022-05-12 01:55:24

❶ 生物進化與生物生長的區別是什麼

不好意思 本人第一次領任務 而且不是學生物學
但就知識儲備而言 我的看法是 前者是宏觀群體性的 後者是個體短時性的
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 有關理論包括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被證明是錯誤的) 達爾文的生存斗爭適者生存學說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達爾文學說的發展和完善 它總結了生物進化的原因是遺傳物質的改變 生物進化的方向是所處環境 生物進化的標志是隔離 這些在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上都有
生物生長屬於生物的生命基本特徵之一 是生物研究的重要對象 但它只有對個體進行研究才有意義 狹義的講 生長僅指個體體積 重量等的增加 而不包括發育的內容 不同種的生物 其生長顯然是不同的 這也是為什麼生長只對個體有意義的原因之一 同種的生物 生長狀況可能不同 但可以進行歸納 總體是相同的
謝謝
不知道是不是班門弄斧了

❷ 什麼是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請舉例說明

1.種子的萌發:許多植物產生種子,種子萌發並長成幼苗。幼苗能不斷長大
2.蘑菇的生長:蘑菇屬於真菌,他能由小長大
3.破殼而出的幼鱷:動物的繁殖方式多種多樣。例如,鱷類通過產仔繁殖下一代。

❸ 大多數生物生長和發育都是從什麼後開始 構成人和動物體有哪四種基本組織特點功能 什麼是組織

生長發育是有階段性和有程序的連續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量的變化,也有質的變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發育階段,各階段都有其一定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再加上生活環境的不同,就把人的生長發育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胚發育期:一般從妊娠期8周起為胚發育期。從受精卵開始分化,直至大體成形,形成內胚層、外胚層、中胚層三層組織。
(2) 胎兒期:從妊娠8周至胎兒出生為止。此期以組織及器官的迅速生長和功能漸趨成熟為特點。在胎兒時期可以測定胎盤功能和檢查羊水內的細胞染色體、酶量及生化內容,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防治。必要時可行人工流產,以免出生後貽害家庭與社會。
(3) 新生兒期:從胎兒娩出開始至生後28天。新生兒適應子宮外的新環境,經歷了解剖生理學的巨大變化。全身各系統的功能從不成熟轉到初建和鞏固是此期特點。
(4) 嬰兒期:指生後至1周歲。嬰兒期的特點是生長特別快。1年內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身長可達到出生時的2倍。此期必須加強營養要素,才能預防營養不良及消化不良。否則易發生佝僂病等。
(5) 幼兒前期:1-3歲。此期體格生長速度比嬰兒期漸變緩慢,但語言、行動與表達能力明顯發育。前囟閉合、乳牙出齊,能控制大小便。在斷奶後如對營養供應不加重視,往往可引起身高不增或少增。
(6) 幼兒期:3-6、7歲。相當於目前"幼兒園"階段。此期的特點是生長發育變慢,動作及語言能力逐步提高,能跳躍、登樓梯、唱歌、畫圖,開始識字認字。往往好奇、多問。不小心也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7) 童年期:6、7-11、12歲。亦稱小學年齡期。此期特點是腦的形態結構基本完成,智能發育進展較快,能較好地綜合分析、認識自己。此期要保證足夠的營養,加強體育鍛煉。
(8) 青春發育期(簡稱青春期):約10-18歲(女性較早,男性較晚,約相差2年).這是童年過渡到成年的發育階段.此時的特徵為:體格發育首先加速,繼而生殖系統發育成熟。女性的青春期普遍為11-12歲到17-18歲,男性則為13-15歲到19-21歲。這里存在著個體差異,且與地區、氣候、環境及種族有關。
(9) 青年期:約16-20歲。此期的特徵為思維活躍,智能發展,開始鍛煉獨立生活,參與比較復雜的社會活動,但情緒易多變,可發生異常心理,應當適當的誘導和教育.
以上的各年齡期按順序銜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齡期的發育為後一年齡期的發育奠定必要的基礎。任何一個階段的發育受到障礙,都會對後一個階段產生不良影響。

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上皮組織(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細胞組成,細胞形狀較規則,細胞間質很少,大部分上皮覆蓋於身體表面和襯貼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稱被覆上皮。有些上皮構成腺,稱腺上皮。上皮組織的細胞呈現明顯的極性(polarity),即細胞的兩端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明顯的差別。上皮細胞的一面朝向身體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稱游離面;與游離面相對的另一面朝向深部的結締組織,稱基底面。上皮細胞基底面附著於基膜,基膜是一薄膜,上皮細胞藉此膜與結締組織相連。上皮組織中沒有血管,細胞所需的營養依靠結締組織內的血管透過基膜供給。位於身體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的上皮,面臨不同的環境,功能也不相同,細胞頂部常具有不同的結構,以適應各自的功能需要。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位於身體不同部位和器官的上皮常以某種功能為主。如身體表面上皮的功能主要為保護作用,而消化管腔面的上皮除有保護作用外,還有吸收和分泌功能。腺上皮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有的器官的一些上皮細胞特化為有收縮能力的細胞,稱肌上皮細胞(myoepithelial cell)。有些部位的一些上皮細胞能感受某種物理或化學性的刺激,則稱感覺上皮細胞

肉組織
由特殊分化的肌細胞構成的動物的基本組織。肌細胞間有少量結締組織,並有毛細血管和神經纖維等。肌細胞外形細長因此又稱肌纖維。肌細胞的細胞膜叫做肌膜,其細胞質叫肌漿。肌漿中含有肌絲,它是肌細胞收縮的物質基礎。根據肌細胞的形態與分布的不同可將肌肉組織分為3類:即骨骼肌、心肌與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過腱附於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層及面部表情肌並不附於骨骼上 。心肌分布於心臟,構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層,也見於靠近心臟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於內臟和血管壁。骨骼肌與心肌的肌纖維均有橫紋,又稱橫紋肌。平滑肌纖維無橫紋。肌肉組織具有收縮特性,是軀體和四肢運動,以及體內消化、呼吸、循環和排泄等生理過程的動力來源。骨骼肌的收縮受意志支配屬於隨意肌。心肌與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經支配屬於不隨意肌。

骨骼肌纖維一般為長圓柱形,長約1~40毫米,直徑10~100 微米。每條肌纖維周圍均有一薄層結締組織稱為肌內膜。由數條至數十條肌纖維集合成肌束,肌束外有較厚的結締組織稱為肌束膜,由許多肌束組成一塊肌肉,其表面的結締組織稱肌外膜,即深筋膜。各結締組織中均有豐富的血管,肌內膜中有毛細血管網包繞於肌纖維周圍。肌肉的結締組織中有傳入、傳出神經纖維,均為有髓神經纖維。分布於肌肉內血管壁上的神經為自主性神經是無髓神經纖維。

平滑肌纖維一般為梭形,長約20~300 微米,直徑約6微米,妊娠期子宮的平滑肌長可達500微米,核為長橢圓形位於肌纖維的中央基膜附於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層。按其神經末梢分布方式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少數,肌細胞的表面有神經末梢分布,其末梢呈念珠狀膨大,而其他多數平滑肌細胞沒有神經末梢,這些細胞則通過平滑肌細胞的縫管連接傳遞信息,使神經沖動擴散,機體內多數平滑肌如分布於消化管、子宮壁的平滑肌均屬此類。另一類是多數,每個肌細胞表面都有神經末梢分布,各細胞直接受神經的控制,如眼的瞳孔括約肌與開大肌屬於此類。此外,還有中間型的。平滑肌除具有收縮功能外,還有產生細胞間質的功能。

心肌纖維呈圓柱形,直徑約為15~20微米。心肌纖維有分支,互相連接成網,因此心肌可同時收縮 。心肌的生理特點是能夠自動地有節律地收縮。

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是由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它與上皮組織相比,具有細胞成分少、間質成分多的特點,而且細胞沒有極性,分散存在於細胞間質中。結締組織的間質由基質和纖維成分組成,其中還有不斷流動的組織液。基質為均質的 無定形物質,纖維呈細絲狀包埋在基質中。結締組織是四大基本組織中結構和功能最為多樣的組織。廣義的結締組織包括液態流動的血液;松軟的固有結締組織;較堅硬的軟骨和骨。一般所謂的結締組織是指固有結締組織而言。結締組織廣泛分布於機體各器官中,具有支持、連接、充填、營養、保護、修復和防禦等功能。
所有的結締組織均起源於胚胎時期的間充質(mesenchyme)。間充質是 由間充質細胞和基質組成。間充質細胞是多突起的星形或按形細胞,其突起互相連接成網,核較大,核仁明顯,胞質弱嗜鹼性。間充質細胞是一種分化程度很低的細胞,在胚胎發生過程中,可分化為各種結締組織、血管內皮和平滑肌細胞等。生後的結締組織內還保留有少量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

神經組織(nerve tissue)構成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分中樞神經系統(腦與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神經和神經節)兩大部分,兩者是相互聯系的整體。神經組織是由神經細胞(nerve cell)和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l cell)組成的,它們都是有突起的細胞。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亦稱神經元。神經元數量龐大,整個神經系統約有1011個,它們具有接受刺激、傳導沖動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經元的突起以特化的連接結構――突觸彼此連接,形成復雜的神經通路和網路,將化學信號或電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給另一個神經元,或傳給其組織的細胞,使神經系統產生感覺和調節其他系統的活動,以適應內、外環境的瞬息變化。有些神經元還有內分泌功能。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比神經元更多,但不具有神經元的上述特性,它們的功能是對神經元起支持、保護、分隔、營養等作用,兩者的關系十分密切。

神經元的胞體主要分布在中樞神經系統,如大腦皮質、小腦皮質、腦內眾多的神經核團和脊髓灰質;也存在於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節內,如腦神經節、脊神經節、植物神經節。神經元的突起則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通路和神經網路以及遍布在的神經。分布到體表和骨骼肌的神經軀體神經(somatic nerve)分布到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的稱內臟神經(visceral nerve)或植物神經(vegetative nerve);植物神經又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分別與相應的植物神經節相連。

組織:多細胞生物的受精卵分裂,分化而產生形態和功能不相同的各類細胞,這些細胞組合而成的,執行不同功能的組織。

❹ 生物生長需要什麼

植物:主要是

二氧化碳
氧氣

礦質元素
適宜的其它非生物因素(如溫度等)
動物:必需的
有機物(如糖類等)
氧氣

二氧化碳
還有其它非生物因素(如光
溫度等)

❺ 寒武紀生物長什麼樣

寒武紀時期地球上的代表生物有奇蝦、三葉蟲,海口魚等等。


奇蝦:

奇蝦(anomalocaridids)是一類體型巨大、身體造型奇特的化石節肢動物,具有大而精細的復眼、特化的捕食前附肢、口錐和游泳槳狀肢,表現出對捕食行為的高度適應。因口錐呈放射狀,奇蝦又被稱為射口類(Radiodonta)。奇蝦體長最大可達2米,被認為是顯生宙海洋生態系統中最早的頂級捕食者,也是「寒武紀大爆發」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動物之一。

❻ 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是什麼

選A,因為生物的生長發育必然伴隨著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加,分化使細胞的功能特性。例如人的生長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通常伴隨分裂。人身上的細胞大上億個卻由一個受精卵分裂而來。由細胞的分化使人體能夠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生物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