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肥學院有沒碩士點
合肥學院有碩士點。
學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範基地」,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63所試點學校之一,首批承擔「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61所學校之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專門委員會副主席單位,長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主席單位,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常任主席單位,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截至2014年5月,該校有安徽省級重點學科1個(微生物學)、安徽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碩士授予一級學科,1個專業碩士授予類別。2018年5月21日,學校開展第二輪碩士點培育項目和第三輪學科建設項目工作,共立項5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培育項目、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培育項目、4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以及5名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並就項目建設及項目任務書的制訂提出具體要求和建議 。
⑵ 2011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會在哪個校區
11年還在老校區,黃山路科大旁邊。不過如果你才上大一,待不到畢業就會全體搬到新校區去了
⑶ 合肥學院北區有哪幾個系啊下學期會招多少人
北區以前是四個系,生物系,化工系,機械繫和建築工程系;估計下學期,機械繫將搬到南艷湖校區!
0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81
02
德語
6
03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48
04
工程管理
88
05
工業設計
38
06
化學工程與工藝
167
07
環境工程
40
08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65
0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0
10
旅遊管理
30
11
生物工程
73
12
生物技術
42
13
食品科學與工程
90
14
土木工程
169
15
網路工程
94
16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77
17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6
18
信息與計算科學
42
19
應用心理學
15
20
英語
18
21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28
22
電氣信息類
254
23
工商管理類
88
24
經濟學類
77
25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84
26
德語(經貿方向)
15
27
電子信息工程
30
28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5
2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
30
土木工程
20
⑷ 合肥學院
合肥學院位於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會合肥市,2002年3 月14日,經教育部(教發函[2002]46號)批准由原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和合肥師范學校三校合並組建而成。合肥學院是以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文學、理學、教育學兼有的多學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合肥學院分為北區、南區和東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 1822 畝,校園綠樹掩映,環境優美。學院校舍建築面積 37.3 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4900 余萬元,藏書 56 萬冊。在職教職工 737 人,專任教師 536 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174 人,國內外兼任教師 100 餘人,其中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師近 20 人。學院全日制在校生 1 萬餘人(其中本科生占 75% 以上),成人教育在校生 520 餘人,在校外國留學生 60 餘人。
學院現有建築工程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化學與材料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機械工程系、藝術設計系、中國語言文學系、經濟系、教育系、外國語言文學系、管理系、數學與物理系、旅遊系、基礎教學部等 15 個教學系部 71 個專業,其中本科專業 36 個。此外,學院還設有成人教育學院、基礎實驗與實踐教學中心、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學報編輯部、中德環境技術轉化中心、安徽省德語培訓中心、藝術設計研究所、房地產研究所等教輔、科研機構。 學院是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合肥學院以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為辦學定位,努力建設合格本科院校。學院圍繞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以教學計劃管理為抓手,規范教學運行管理;以加大教學基本建設投入為手段,加強實踐、實驗教學;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完善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強化人才支撐作用。 2005 年,學院由規模發展轉向內涵建設,各項事業較快發展。學院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教學、科研水平有較大提高, 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辦學特色得到培育日趨形成,全院上下呈現 出團結奮進、民主和諧、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生物工程專業為省級教改示範專業,電工電子實驗室為省級基礎實驗室示範中心。 3 門課程入選省級精品課程。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 項, 二等獎 2 項,三等獎 2 項。
學院充分利用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開展與經濟開發區、周邊企業和國外高校的合作,發揮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歐盟亞洲鏈、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 DAAD )、德國國際交流與發展中心( CIM )等項目順利實施 ,中德 過程與新能源技術、生物質能源等項目 開展合作 。安徽省與德國下薩克森州合作項目中德環境技術 轉化中心開始建設。 校區、校企合作正式啟動, 與北京、內蒙古、馬鞍山、寧國、宣城等研究單位和企業簽訂技術開發合同 7 項 。 2003 年以來,學院承擔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國家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國家 863 計劃研究子項目,省「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省優秀青年科技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市級、院級研究項目近 300 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 發表論文 600 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多項,獲省、市科研獎項十多項。 1 人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1 人獲第六屆安徽青年科技獎, 2 人被遴選為合肥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學院成功主辦中德韓三國四校「新時期青少年教育和體驗學習國際研討會」等大型學術會議,學術交流日趨活躍。
合肥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注重人才培養質量,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競爭能力。 2005 年,我院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省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男女個人冠軍、團體亞軍;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國家二等獎、省一等獎;首屆 「 挑戰杯 」 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近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不斷提高。 2003 、 2004 、 2005 連續三年畢業生就業率 名列全省前列,2006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 97% 。多年來,合肥學院已為國家輸送近 3 萬名建設人才,其中有 1.5 萬餘人在合肥地區工作,為安徽省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他們中大部分工作在基層一線默默奉獻,有的則曾任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新聞顧問及希拉里競選班子成員,有的則創辦了博鰲亞洲論壇和投資建設了北京沙河大學城,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合肥學院是中德省州文化交流項目,自 1985 年安徽省與德國下薩克森州簽署合作共建協議以來,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德、韓、日、澳等國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2005 年 5 月,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訪問我院,省州合作掀開新的一頁。學院分別與德國、瑞士 13 所大學和韓國 3 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互派教師和留學生,輸送 400 余名學生攻讀學士、碩士學位。學院積極開展專業共建工作,對外漢語專業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合肥學院是安徽省 8 所可接納港澳台學生的高校之一。
⑸ [求助]合肥學院生物工程系在老校區還是新校區啊
老校區!偶就是合肥學院生物工程系畢業地~~~~~~~~ 查看原帖>>
⑹ 11合肥學院新生在哪個區
新區,哥們,就個別系留在老區,新區在建設中,老區很快就會搬過來就年把的問題
⑺ 合肥學院可有專科如果有,有哪些系
合肥學院有專科,不過只有一個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該專業與韓國合作培養。
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以「雙校園、兩段式、雙文憑」為人才培養模式,融合中、韓兩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發揮中、韓大學的特色和優勢,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韓語,現代計算機系統的軟、硬體知識,具有計算機網路組建、管理和維護能力及網路應用軟體開發能力。
按照合肥學院與韓國濟州漢拿大學兩校合作培養協議,實行「1.5+1.5」雙文憑人才培養模式,修完兩校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可獲得兩校頒發的學歷證書。學生前一年半在合肥學院完成基礎韓語及相關專業基礎課程,後一年半在韓國濟州漢拿大學完成相關專業課程學習。
⑻ 2010合肥學院老校區有哪些系
在新校區,從09級開始,老區只剩下化工和生物兩個系了。新區的住宿條件很好,全是四人間,而且宿舍很漂亮。可以帶電腦,這個學校沒有任何要求。
⑼ 合肥學院的南校區有哪些專業
合肥學院南區專業: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管理系、 機械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建築工程系、 教育系、經濟系、 旅遊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數學與物理系 、外國語言系、藝術設計系、中國語言文學系。
合肥學院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一所國家和地方共同舉辦,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前身合肥聯合大學,由時任合肥市委書記鄭銳和中國科大副校長、居里夫人長女中國籍徒弟、新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楊承宗先生創辦。
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聯合大學和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合並組建合肥學院。2017年2月,合肥大學正式啟動籌建。
學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範基地」,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副高職稱自審權,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委員會副主席單位,長三角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主席單位,安徽省應用型高校聯盟常任主席單位,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委託培養學校。
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新工科教育與研究成員單位,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單位,全球中小企業聯盟戰略合作夥伴。
⑽ 合肥學院的新生 在哪個校區上學 幫幫忙 各位學長們
2011新生除生物、化工專業學生在黃山路校區上學外,其餘均在南艷湖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