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硫化氫氣體處理方法
1、干法脫硫廢氣處理方法
干法脫硫廢氣處理方法是利用的硫化氫的還原性和可燃性然後固體氧化劑或吸附劑來進行脫硫或者直接燃燒,干法脫硫也可被稱為乾式氧化廢氣處理法。
2.氧化鐵廢氣處理法
氧化鐵廢氣處理法採用的脫硫劑是氫氧化鐵並添加了部分的石灰石、木屑和水等同時氧化鐵法的形式分為分箱式和塔式兩種。
3、氧化鋅廢氣處理
氧化鋅廢氣處理法採用氧化鋅作為脫硫劑,但是該方法只適合處理硫化氫濃度較低氣體,且不能恢復氧化鋅脫硫劑的脫硫性能。
(1)生物法如何除h2s擴展閱讀:
硫化氫無色,低濃度時有臭雞蛋氣味,濃度極低時便有臭味,有劇毒,其水溶液為氫硫酸。硫化氫為易燃危化品,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在污水處理站、沼澤、下水道、污泥池,特別是蛋白質腐爛時產生的的硫化氫較多。在醫葯、農葯、造紙、製革、化工、硫化染料等行業都會產生硫化氫氣體。
硫化氫氣體屬於惡臭類氣體,濃度高,對環境污染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必須加以治理。 硫化氫氣體溶於水,顯酸性,具有還原性和腐蝕性,在鹼性溶液中溶解性更大。
② 去除氣體污染物的四種主要方法
一、粉塵控制技術
1
.高壓靜電除塵技術
將
50
赫茲、
220
伏交流電變成
100
千瓦以上直流電加到電暈極
(
陰極
)
形成不均勻高壓電場,
使氣體電離產生大量的負離子和電子,
使進入電場的氣體粉塵
荷電,
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荷電粉塵趨向相反的電極上,
一般陽極為集塵極,依靠振打落入
灰斗排出,
完成凈化除塵過程。
高壓靜電除塵器高效低阻可廣泛用於建材、
冶金、
化工等行
業粉塵污染場合。它處理粉塵濃度高,對
0
01
微米微細或高比電阻粉塵,除塵效果更為
明顯,系列產品滿足不同風量的烘乾設備,匹配靈活,適合烘乾機廢氣特性的粉塵治理。
2
.旋風除塵技術
工作原理是在風機的作用下,含塵氣流由進口以較高的速度沿切線
方向進入除塵器蝸殼內,
自上而下作螺旋形旋轉運動,
塵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
被甩向外壁,
並沿壁面下旋,
隨著圓錐體的收縮而轉向軸心,
受下部阻力而返回,
沿軸心由下而上螺形旋
轉經芯管排出。
外壁的塵粒在重力和向下運動的氣流帶動下,
沿壁面落入灰斗,
達到除塵的
目的。由於旋風除塵器是依靠塵粒慣性分離,除塵效率與粒徑成正比,粒徑大除塵效果好;
粒徑小,除塵效果差,一般處理
20
微米以上的粉塵,除塵效率在
70
%~
90
%。
3
.袋除塵技術
對顆粒
0.1
微米含塵氣體,除塵效率可高達
99
%,烘乾機廢氣除塵選
用袋除塵器不用考慮排放濃度超標問題。
烘乾機抗結露玻纖袋除塵器是目前理想的除塵凈化
設備。該設備採用微機控制,分室反吹,定時清灰,並裝有溫度檢測顯示,超溫報警裝置,
採用
CW300
—
FcA
抗結露玻纖濾袋,可有效防止濾袋結露,也不會燒壞濾袋。
4
.濕法除塵技術
含塵氣體由引風機通過風管送入除塵塔下部,由於斷面變大,流速
降低,
並且粗顆粒粉塵先在氣流中沉降,
較細粉塵隨氣流上升,
噴淋下來水珠與粉塵氣流逆
向運動,粉塵被濕潤自重不斷增加,
在重力作用下,克服氣流的升力而下降成泥漿水,
通過
下部管道進入沉澱池,達到除塵的目的。泥漿水一般經過
2
~
3
級循環沉澱變清水,用泵打
入除塵塔內循環使用,不造成二次污染。
5
.濕法除塵技術
由沉降室和高壓靜電組成除塵工藝是含塵廢氣由引風機經風管高速
送入沉降室,碰撞到牆壁上,氣流走向改變,使風速迅速降低,顆粒粉塵沉降,經輸送設備
排出,
微細粉塵隨氣流進入高壓靜電除塵器電場,
在離子的連續轟擊下而荷電,
飛向集塵極
被收集後排出,凈化後的氣體由風管排入大氣。
6
.旋風+高壓靜電除塵技術
該除塵技術是烘乾機含塵廢氣由風管進入前級高效旋風
除塵器進行預除塵,
粉塵由灰斗經排灰設備排出,
氣流含塵濃度降低,
然後進入高壓靜電除
塵器的二級除塵,凈化後的氣體出風機排入大氣,使除塵效率提高,工藝靈活,安全可靠。
二、
二氧化硫控制技術
1
.拋棄法:將脫硫的生成物作為固體廢物拋掉
2
.回收法:將
SO2
轉變成有用的物質加以回收
3
.濕法脫除
SO2
技術
1)
石灰石
-
石膏法脫硫技術
煙氣先經熱交換器處理後,進入吸收塔,在吸收塔里
SO2
直接與石灰漿液接觸並被吸收去除。治理後煙氣通過除霧器及熱交換器處理後經煙囪排放。
吸收產生的反應液部分循環使用,另一部分進行脫水及進一步處理後製成石膏。
2)
旋流板脫硫除塵技術
針對煙氣成份組成的特點,採用鹼液吸收法,經過旋流、噴
淋、吸收、吸附、氧化、中和、還原等物理、化學過程,經過脫水、除霧,達到脫硫、除塵、
除濕、凈化煙氣的目的。脫硫劑
:
石灰液法、雙鹼法、鈉鹼法。
4.
半干法脫除
SO2
技術
噴霧乾燥脫硫技術
利用噴霧乾燥的原理,在吸收劑(氧化鈣或氫氧化鈣)用
固定噴頭噴入吸收塔後,
一方面吸收劑與煙氣中發生化學反應,
生成固體產物;
另一方
面煙氣將熱量傳遞給吸收劑,
使脫硫反應產物形成乾粉,
反應產物在布袋除塵器
(或電
除塵器)處被分離,同時進一步去除
SO2
。
循
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
利用流化床原理,
將脫硫劑流態化,
煙氣與脫硫劑在懸浮狀
態下進行脫硫反應。
5.
干法脫除
SO2
技術
1)
活性炭吸附法
在有氧及水蒸氣存在的條件下,
可用活性炭吸附
SO2
。
由於活性炭表面具有的催化作用,
使吸附的
SO2
被煙氣中的氧氣氧化為
SO3
,
SO3
再和水反應吸收生成硫酸;或用加熱的
方法使其分解,生成濃度高的
SO2,
此
SO2
可用來制酸。
)
催化氧化法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將
SO2
氧化為
SO3
後進行利用。
可用來處理硫酸尾氣及有色金屬冶
煉尾氣,
技術成熟,
已成為制酸工藝的一部分。
但用此法處理電廠鍋爐煙氣及煉油尾氣,
則在技術上、經濟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三、
氮氧化物處理技術
1
.吸附法
利用吸附劑對
NOx
的吸附量隨溫度或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
,
通過周
期性地改變反應器內的溫度或壓力
,
來控制
NOx
的吸附和解吸反應
,
以達到將
NOx
從氣源中
分離出來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劑為分子篩、硅膠、活性炭和含氨洗煤。
2
.光催化氧化法
利用
TiO2
半導體的光催化效應脫除
NOx
的機理是
: TiO2
受到超過
其帶隙能以上的光輻射照射時
,
價帶上的電子被激發
,
超過禁帶進入導帶
,
同時在價帶上產生
相應的空穴。
電子與空穴遷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
,
空穴本身具有很強的得電子能力
,
可奪
取
NOx
體系中的電子
,
使其被活化而氧化。電子與水及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氧化能力更強
的·
OH
及
O-2
等
,
是將
NOx
最終氧化生成
NO-3
的最主要氧化劑。
3
.液體吸收法
水吸收、酸吸收
(
如濃硫酸、稀硝酸
)
、鹼液吸收
(
如氫氧化鈉、氫氧
化鉀、氫氧化鎂
)
和熔融金屬鹽吸收。還有氧化吸收法、吸收還原法及絡合吸收法等對以一
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
,
可先進行氧化
,
將廢氣的氧化度提高到
l
~
1. 3
後
,
再進行吸收。
4
.吸收還原法
用亞硫酸鹽、硫化物、硫代硫酸鹽、尿素等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
,
並
使其還原為
N2
亞硫酸銨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
,
可將
NOx
還原為無害的氮氣
,
而亞硫酸銨則被
氧化成硫酸銨
,
可作化肥使用。
5
.生物法
微生物凈化氮氧化物有硝化和反硝化兩種機理,
適宜的脫氮菌在有外加碳源
的情況下
,
利用氮氧化物為氮源
,
將氮氧化物同化合成為有機氮化合物
,
成為菌體的一部分
(
合成代謝
)
,
脫氮菌本身獲得生長繁殖
;
而異化反硝化作用
(
分解代謝
)
則將
NOx
最終還原成
氮。
四、
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控制技術
1
.吸收法
利用某一VOC易溶於特殊的溶劑(或添加化學葯劑的溶液)的特性進行
處理,這個過程通常都在裝有填料的吸收塔中完成。
2
.冷凝法對於高濃度VOC,可以使其通過冷凝器,氣態的VOC降低到沸點以下,
凝結成液滴,
再靠重力作用落到凝結區下部的貯罐中,
從貯罐中抽出液態VOC,
就可以回
收再利用。
3
.吸附法
利用某些具有從氣相混合物中有選擇地吸附某些組分能力的多孔性固體
(吸附劑)
來去除VOC的一種方法。
目前用以處理VOC最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活性
碳纖維,所用的裝置為閥門切換式兩床(或多床)吸附器。
4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分解VOC,一般用於處理低濃度VOC。
5
.等離子體法
通過陡前沿、窄脈寬(ns級)的高壓脈沖電暈放電,在常溫常壓下
獲得非平衡等離子體,
即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和O
・
、
OH
・
等活性粒子,
對VOCs分子進
行氧化、降解反應,使VOCs最終轉化為無害物。
6
.氧化法
對於有毒、
有害、
不須回收的VOC,
熱氧化法是一種較徹底的處理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VOC與O2發生氧化反應,
生成CO2和H20,
化學方程式如下:
aC
xHyOz+bO2→cCO2+dH2O
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使氧化反應能夠順
利進行:一是加熱,
使含VOC的廢氣達到氧化反應所需的溫度;
二是使用催化劑,氧化反
應在較低的溫度下在催化劑表面進行。
五、
惡臭控制技術
1
.微生物分解法
利用循環水流將惡臭氣體中污染物質容於水中,再由水中培養床培
養出微生物,
將水中的污染物質降解為低害物質,
除臭效率可達
70%
,
但受微生物活性影響,
培養出來的微生物只能處理一種或幾種相近性質的氣體,
為提高處理效率和穩定運行,
必須
頻繁添加葯劑、控制
PH
值、溫度等,這樣運行費用相對比較高,投入人工也比較多,而且
生物一旦死亡將需要較長時間重新培養
.
2
.等離子法
利用活性炭內部空隙結構發達,有巨大比表面積原理來吸附通過活性炭
池的惡臭氣體分子,
初期處理效率可達
65%
,
但極易飽和,
通常數日即失效,
需要經常更換,
並需要尋找廢棄活性碳的處理辦法,
運行維護成本很高,
適用於低濃度、大風量氣體,
對醇
類、脂肪類效果較明顯,但濕度大的廢氣效果不明顯,且容易造成環境二次污染。
3
.等離子法
利用高壓電極發射離子及電子,破壞惡臭分子結構的原理,轟擊廢氣中
惡臭分子,
從而裂解惡臭分子,
對低濃度的惡臭氣體凈化效果明顯,
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可達
到
80%
以上,能處理多種臭氣充分組成的混合氣體,不受濕度的影響,且無二次污染;但用
電量大,且還需要清灰,運行維護成本高,對高濃度易燃易爆氣體極易引起爆炸。
4
.植物噴灑液除臭法
通過向產生惡臭氣體的空間噴灑植物提取液將惡臭氣體進行中
和、吸收,達到脫臭的目的,除臭效果低濃度可達到
50%
,不同的臭氣選擇不同的噴灑液,
需經常添加植物噴灑液,且需維護設備,運行維護費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5
.
UV
光解凈化法
採用高能
UV
紫外線,在光解凈化設備內,裂解氧化惡臭物質分子
鏈,改變物質結構,將高分子污染物質裂解、氧化為低分子無害物質,其脫臭效率可
99%
,
脫臭效果大大超過國家
1993
年頒布的惡臭物質排放標准
(
GB14554-93
)
,
能處理氨、
硫化氫、
甲硫醇、甲硫醚、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二甲基二硫醚等高濃度混合氣體,內部
光源可使用三年,
設備壽命在十年以上,
凈化技術可靠且非常穩定,
凈化設備無須日常維護,
只需接通電源即可正常使用,且運行成本低,無二次污染。
六、
鹵化物氣體控制技術
1
.首先考慮其回收利用價值。
如氯化氫氣體可回收制鹽酸,
含氟廢氣能生產無機氟化
物和白炭黑等。
2
.吸收和吸附等物理化學方法在資源回收利用和鹵化物深度處理上工藝技術相對成
熟,
優先使用物理化學類方法處理鹵化物氣體。
3
.鹼液吸收含氯或氯化氫(鹽酸酸霧)廢氣;水、鹼液或硅酸鈉,吸收含氟廢氣;石
灰水洗滌低濃度氟化氫廢氣;
水吸收氟化氫生成氫氟酸,
同時有硅膠生成,
應注意隨時清理,
防止系統堵塞。
4
.電解鋁行業治理含氟廢氣宜採用氧化鋁粉吸附法。
③ 廢水生物處理方法有哪些
廢水生物處理方法有:
1,生物化學法
生物化學法指通過微生物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將可溶性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硫酸鹽生物還原法是一種典型生物化學法。該法是在厭氧條件下硫酸鹽還原菌通過異化的硫酸鹽還原作用,將硫酸鹽還原成H2S,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可以和所產生的H2S反應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屬硫化物沉澱而被去除,同時H2SO4的還原作用可將SO42-轉化為S2-而使廢水的pH值升高。因許多重金屬離子氫氧化物的離子積很小而沉澱。有關研究表明,生物化學法處理含Cr 6+濃度為30—40mg/L的廢水去除率可達99.67%—99.97%[11]。有人還利用家畜糞便厭氧消化污泥進行礦山酸性廢水重金屬離子的處理,結果表明該方法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趙曉紅等人[12]用脫硫腸桿菌(SRV)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銅離子,在銅質量濃度為246.8 mg/L的溶液,當pH為4.0時,去除率達99.12%。
2,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澱的一種除污方法。微生物絮凝劑是一類由微生物產生並分泌到細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謝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質、DNA、纖維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質構成,分子中含有多種官能團,能使水中膠體懸浮物相互凝聚沉澱。至目前為止,對重金屬有絮凝作用的約有十幾個品種,生物絮凝劑中的氨基和羥基可與Cu2+、 Hg2+、Ag+、Au2+等重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鰲合物而沉澱下來。應用微生物絮凝法處理廢水安全方便無毒、不產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且生長快、易於實現工業化等特點。此外,微生物可以通過遺傳工程、馴化或構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而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體本身的化學結構及成分特性來吸附溶於水中的金屬離子,再通過固液兩相分離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離金屬離子,有些細菌在生長過程中釋放的蛋白質,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屬離子轉化為沉澱物而去除。生物吸附劑具有來源廣、價格低、吸附能力強、易於分離回收重金屬等特點,已經被廣泛應用。
4,需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將廢水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的方法。生活污水中的典型有機物是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滌劑、脂肪、蛋白質及其分解產物如尿素、甘氨酸、脂肪酸等。這些有機物可按生物體系中所含元素量的多寡順序表示為 COHNS。在廢水需氧生物處理中全部反應可用以下兩式表示:
微生物細胞+COHNS+O2─→ 較多的細胞+CO2+H2O+NH3
生物體系中這些反應有賴於生物體系中的酶來加速。酶按其催化反應分為:氧化還原酶:在細胞內催化有機物的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電子轉移,使其與氧化合或脫氫。可分為氧化酶和還原酶。氧化酶可活化分子氧,作為受氫體而形成水或過氧化氫。還原酶包括各種脫氫酶,可活化基質上的氫,並由輔酶將氫傳給被還原的物質,使基質氧化,受氫體還原。水解酶:對有機物的加水分解反應起催化作用。水解反應是在細胞外產生的最基本的反應,能將復雜的高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使之易於透過細胞壁。如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將復雜的多糖分解為單糖等。此外還有脫氨基、脫羧基、磷酸化和脫磷酸等酶。許多酶只有在一些稱為輔酶和活化劑的特殊物質存在時才能進行催化反應,鉀、鈣、鎂、鋅、鈷、錳、氯化物、磷酸鹽離子在許多種酶的催化反應中是不可缺少的輔酶或活化劑。在需氧生物處理過程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的有機物分子降解為構成單元──單糖、氨基酸或甘油和脂肪酸。在第二階段中,第一階段的產物部分地被氧化為下列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二氧化碳、水、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或稱 α-氧化戊二酸)或草醋酸(又稱草醯乙酸)。第三階段(即三羧酸循環,是有機物氧化的最終階段)是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和草醋酸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有機物在氧化降解的各個階段,都釋放出一定的能量。在有機物降解的同時,還發生微生物原生質的合成反應。在第一階段中由被作用物分解成的構成單元可以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再進一步合成細胞原生質。合成能量是微生物在有機物的氧化過程中獲得的。
5,厭氧生物處理法
主要用於處理污水中的沉澱污泥,因而又稱〖HTK〗污泥消化〖HT〗,也用於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水。這種方法是在厭氧細菌或兼性細菌的作用下將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最後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是有經濟價值的能源。中國大量建設的沼氣池就是具體應用這種方法的典型實例。消化後的污泥比原生污泥容易脫水,所含致病菌大大減少,臭味顯著減弱,肥分變成速效的,體積縮小,易於處置。城市污水沉澱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完全厭氧消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見圖)。在第一階段,污泥中的固態有機化合物藉助於從厭氧菌分泌出的細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並通過細胞壁進入細胞中進行代謝的生化反應。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將復雜的多糖類水解為單糖類,將蛋白質水解為縮氨酸和氨基酸,並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第二階段是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將第一階段的產物進一步降解為比較簡單的揮發性有機酸等,如乙酸、丙酸、丁酸等揮發性有機酸,以及醇類、醛類等;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新的微生物細胞。
反應原理
第一、二階段又稱為液化過程。第三階段是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此又稱為氣化過程,其反應可用下式表示:
一些有機酸或醇的氣化過程舉例如下:乙酸:
CH3COOH─→CO2+CH4
丙酸:
4CH3CH2COOH+2H2O─→5CO2+7CH4
甲醇:
4CH3OH─→CO2+3CH4+2H2O
乙醇: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為了使厭氧消化過程正常進行,必須將溫度、pH值、氧化還原電勢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以維持甲烷菌的正常活動,保證及時地和完全地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
生物化學反應的速度直接受溫度的影響。進行厭氧消化的微生物有兩類:中溫消化菌和高溫消化菌。前者的適應溫度范圍為17~43℃,最佳溫度為32~35℃;後者則在50~55℃具有最佳反應速度。
近年來,厭氧消化處理法發展到應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如屠宰場廢水、肉類加工廢水、製糖工業廢水、酒精工業廢水、罐頭工業廢水、亞硫酸鹽制漿廢水等,比採用需氧生物處理法節省費用。
利用生物法處理廢水的具體方法有〖HTK〗活性污泥法〖HT〗、〖HTK〗生物膜法〖HT〗、〖HTK〗氧化塘法〖HT〗、〖HTK〗土地處理系統〖HT〗和污泥消化等。〖HT〗。
隨著工業的發展,污水成分已愈來愈復雜。 某些難降解的有機物質和有毒物質,需要運用微 生物的方法進行處理,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和繁 殖的條件,因而微生物能從污水中獲取養分,同時 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廢 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廢水中 呈溶解態或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降解作用,從 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處理方法。廢水生物處 理技術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藝操作管 理方便可靠和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而備受人們 的青睞。
④ 利用微生物與利用生物催化劑進行生物脫硫有何不同
生物脫硫,又稱生物催化脫硫(簡稱BDS),生物脫硫(BDS)是利用微生物或它所含的酶催化含硫化合物(H2S、有機硫)、將其所含的硫積放出來(轉化為S0或單質S)的過程
機理
生物法凈化惡臭氣體的雙膜—生物膜理論,此為生物法凈化氣體可分為三個步驟:
溶解
廢氣與水或固體表面的水膜接觸污染物溶於水中或為液相中的分子或離子,即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到液相,此步為物理過程亨利定律。
吸附吸收
水溶液中惡臭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從水中轉移至微生物體內,作為吸收劑的水被再生復原,再去溶解新的惡臭成分。
生物降解
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惡臭成分作為微生物生命活動的能源或養分被分解和利用,使污染物得以去除。
進入微生物細胞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酶作用下氧化分解,同時進行合成代謝產生新的微生物細胞。
用雙膜—生物膜理論解釋生物法處理含硫廢氣時也有與以上相似的三個步驟:
含硫氣體與水或固體表面的水膜接觸,氣體中的硫溶於水成為液相中的分子或離子,硫從氣相轉移到液相,該過程為物理過程,遵循亨利定律。
水溶液中的硫在濃度差的推動下擴散到生物膜內被微生物吸附、吸收,硫從水中轉移到微生物體內,作為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和能源被分解利用。
方法
生物脫硫技術包括生物過濾法、生物吸附法和生物滴濾法,三種系統均屬開放系統,其微生物種群隨環境改變而變化。在生物脫硫過程中,氧化態的含硫污染物必須先經生物還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2S然後再經生物氧化過程生成單質硫,才能去除。在大多數生物反應器中,微生物種類以細菌為主,真菌為次,極少有酵母菌。常用的細菌是硫桿菌屬的氧化亞鐵硫桿菌,脫氮硫桿菌及排硫桿菌。最成功的代表是氧化亞鐵硫桿菌,其生長的最佳pH值為2.0~2.2。
⑤ 環保上如何去除廢氣中的二氧化硫
√ 樓主您好,根據您提出的問題,下面為您做詳細解答:
在對大氣質量造成影響的各種氣態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煙氣的數量z大,影響面也z廣,因此,二氧化硫稱為影響大氣質量的z主要的氣態污染物。很多過g家和地區,往往也把二氧化硫作為衡量本國、本地區大氣質量狀況的主要指標之一。二氧化硫如何處理?
處理二氧化硫的方法
簡易氣體預處理裝置
氣體預處理系統主要應用於氣體分析行業,主要原理是將現場的煙氣或高溫高濕度的被測氣體采樣過來進行降溫、除濕、粉塵過濾、過濾焦油處理,並將被測氣體的溫度和濕度恆定在一定范圍,使氣體分析儀能夠正常檢測濃度,整個過程為自動化處理,不需人為干預處理。氣體預處理系統用於被測氣體粉塵不多,高溫度和高濕度的場合,對於粉塵和焦油量較多的場合需多配焦油處理系統。
亞銨法
採用亞銨法處理SO2 是用氨水吸收SO2,副產品亞銨。雖然亞銨法技術較成熟,但產生的副產品是液體狀態的亞銨,產品的貯存運輸都較困難,只適用於有氨源的小型冶煉廠。
亞硫酸鈉法
中小型的冶煉廠可採用亞硫酸鈉法進行煙氣脫硫。亞硫酸鈉法是利用燒鹼或純鹼吸收SO2,同時產生副產品亞硫酸鈉。亞硫酸鈉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系統阻力小,投資和操作費用低。脫硫效率高達95
%左右。但需消耗純鹼和燒鹼,每噸無水亞硫酸鈉消耗純鹼0. 8 t,燒鹼0. 1 t。副產品亞硫酸鈉用途有限,因此不能普遍採用。
氧化鋅法
對於鉛鋅冶煉廠可採用氧化鋅法處理SO2。氧化鋅法是以氧化鋅為吸收劑,生成的亞硫酸鋅渣全部返回鋅精礦沸騰爐焙燒,分解出SO2 氣體可用於製取濃SO2。
V2O5 氧化法
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產生的SO2
濃度一般低於315 %,不適合直接回收製造SO2。沈陽冶煉廠為了實現SO2
的治理。對生產工藝進行了改革,採用密閉式鼓風爐,同時改造了排煙系統,嚴格控制爐口和煙道的負壓,降低了漏風率,從而提高了SO2 的濃度(4 %~5
%),達到了制酸的要求。利用V2O5 作催化劑,使SO2 氧化為SO3,利用稀硫酸吸收SO3,製造H2SO4
工業廢氣二氧化硫處理方法
通過燃料燃燒和工業生產過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廢氣,有的濃度較高,如有色冶煉廠的排氣,一般將其稱為高濃度SO2廢氣;有的廢氣濃度較低,主要來自燃料燃燒過程,如火電廠的鍋爐煙氣,SO2濃度大多為0.1%~0.5%,z多不c過2%,屬低濃度SO2廢氣。對高濃度SO2廢氣,目前採用接觸氧化法製取硫酸,工藝成熟。對低濃度SO2廢氣來說,大多廢氣排放量很大,加之SO2濃度很低,工業回收不經濟。但它對大氣質量影響卻很大,因此必須給予治理,所謂排煙脫硫,一般是指對這部分廢氣的治理。
二氧化硫尾氣處理方法
對硫酸生產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採用吸收、吸附等方法進行治理。除此之外還可採用催化氧化法及生物法進行脫硫。
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脫硫是以V2O5為催化劑將SO2轉化成SO3,並進一步製成硫酸的方法。[酸鹼廢氣處理]廢氣經除塵器除塵後進入固定床催化氧化器,使SO2轉化成SO3,經節能器和空氣預熱器使混合氣的溫度下降並回收人能,再經吸收塔吸收SO3生成H2SO4,[酸霧凈化塔]z後經除霧器除去酸霧後經煙囪排出。
生物法
生物法脫硫是利用微生物進行脫硫的方法。常用的微生物是硫桿菌屬中的氧化亞鐵硫桿菌。這是一種典型的化能自養細菌,它可以利用一種或多種還原態或部分還原態的硫化物而獲得能源,並且還具有通過氧化Fe2+為Fe3+和不溶性金屬硫化物而獲得能源的能力。FeSO4是微生物生長的能源,在含FeSO4的培養液中,細菌氧化Fe2+的速度很快,氧化生成的Fe2(SO4)3立即與廢氣中的H2S反應生成單質硫沉澱出來,從而使廢氣得到凈化。
希望此次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⑥ 廢氣生物處理方法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一、催化氧化法:光氧催化廢氣處理設備的技術是利用特種紫外線波段(C波段),在特種催化氧化劑的作用下,將廢氣分子破碎並進一步氧化還原的一種特殊處理方式。廢氣分子先經過特殊波段紫外光波破碎有機分子,打斷其分子鏈;同時,通過分解空氣中的氧和水,得到高濃度臭氧,臭氧進一步吸收能量,形成氧化性能更高的自由羥基,氧化廢氣分子。同時根據不同的廢氣成分配置多種復合惰性催化劑,大大提高廢氣處理的速度和效率,從而達到對廢氣進行凈化的目的。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二、掩蔽法:採用更強烈的芳香氣味與臭氣摻和,以掩蔽臭氣,使之能被人接收;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三、冷凝回收法:冷凝法採用多級連續冷卻的方法,使混合油氣中的烴類各組分的溫度低於凝點從氣態變為液態,除水蒸汽外空氣仍保持氣態,從而實現油氣與空氣的分離,可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四、土壤脫臭法:土壤脫臭機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兩類,水溶性惡臭氣 體(如胺類、硫化氫、低級脂肪酸等)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氣則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繼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優點:維護費用低,除臭效果與活性炭相當;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五、稀釋擴散法將有臭味地氣體通過煙囪排至大氣,或用無臭空氣稀釋,降低惡臭物質濃度以減少臭味;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六、吸附法:利用吸附劑的吸附功能使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至固相。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七、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命過程把廢氣中的氣態污染物分解轉化成少或甚至無害物質。自然界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幾乎所有無機的和有機的污染物都能轉化;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八、直接燃燒法:將有機廢氣引入燃燒室,直接與火焰接觸燃燒,把廢氣中的可燃成分燃燒分解的一種方法。本法又分為不加輔助燃料和加輔助燃料兩種燃燒類型。若廢氣中可燃污染物濃度高、熱值大,僅靠燃燒廢氣即可維持燃燒溫度(高於800℃)則選用前者。廢氣中可燃污染物濃度低、熱值小,需要加輔助燃料才能維持燃燒溫度(600~800℃)則選擇後者;
廢氣處理的主要方法九、廢氣洗滌法:洗滌塔是廢氣處理技術,對工業廢氣如酸霧廢氣處理、鹼霧廢氣處理和油漆廢氣處理、噴漆廢氣處理、有機廢氣處理的吸收溶解、化學廢氣吸附、氧化還原、酸鹼中和有明顯功效,達到二級廢氣排放標准。
⑦ 沼氣生物脫硫工藝流程
沼氣脫硫
沼氣作為一種新興能源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我國環保標准中嚴格規定,利用沼氣能源時,沼氣氣體中H2S 含量不得超過20mg/m3 。無論在工業或民用氣體中, 都必須盡可能的除去H2S。
沼氣從厭氧發酵裝置產出時,特別是在中溫或高溫發酵時,攜帶有大量的H2S 。由於沼氣中還有大量的水蒸汽存在,水與沼氣中的H2S 共同作用,加速了金屬管道、閥門和流量計的腐蝕和堵塞。另外, H2S 燃燒後生成的SO2 ,與燃燒產物中的水蒸氣結合成亞硫酸,使設備的金屬表面產生腐蝕,並且還會造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使用沼氣之前,必須脫除其中的H2S 。
業內常用的沼氣脫硫方法有:干法脫硫、濕法脫硫、生物法脫硫等幾種脫硫方法。
⑧ 車間里硫化氫廢氣是怎麼處理的
工業中硫化氫廢氣就是廢氣中所含的H2S氣體,它是典型的惡臭類氣體,具有污染范圍很廣,致使工藝條件惡化、設備腐蝕的嚴重影響。而硫磺在能源、化工、醫葯、農業等方面都是很寶貴的化工行業的原料,因此硫化氫廢氣的凈化方法在工業廢氣處理設備工藝多為回收類方法。
硫化氫在溶液中溶解度都比較大,故用溶液吸收時應注意加裝防倒吸裝置。
那麼對於工廠硫化氫廢氣的處理都有那些有效的處理工藝方法呢?根據去除硫化氫的方法的不同特點把凈化方法分為: 吸收法:物理溶劑吸收法、化學溶劑吸收法; 分解法:熱分解法、微波技術分解; 吸附法:可再生的吸附劑法、不可再生的吸附劑吸附法; 氧化法:干法氧化法、濕法氧化法;生物法等。 按照硫化氫去除方法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吸收法和吸附法。吸收法又可 以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
在工業中常用的硫化氫廢氣處理設備方法有吸收法和吸附法。
吸收法包括: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法。物理吸收法通常情況下是採用有機溶劑作為硫化氫的吸收劑。化學吸收法是將被吸收的氣體導入吸收劑中使被吸收的氣體中的一個或多個組分在吸收劑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吸收過程,工業廢氣處理設備公司,適合處理低級濃度的氣體,排放時大風量的廢氣。
除此之外,還可採用一些弱鹼,小型廢氣處理設備,如二甘醇胺、乙醇胺類、氨、二甘油胺、二乙丙醇胺等水溶液作吸收劑來吸收處理含H2S氣體的廢氣。
吸附法就是利用某些多孔性物質具有的吸附性能,對H2S氣體進行凈化。該處理的要求是需要處理的廢氣的濃度低的方法,該方法常用於的是處理排放的氣體中含H2S氣體濃度較低的氣體。
氧化法凈化氫廢氣,一般是把H2S氣體直接氧化為單質硫。在氣相中進行氧化的過程通常被稱作叫做干法氧化,在也相中進行的過程叫濕法氧化。
參考內容
⑨ 怎樣處理硫化氫
用鹼溶液吸收,一般用足量NaOH,
2NaOH+H2S——2H2O+Na2S
⑩ 談談處理重金屬污染物的微生物方法和原理有哪些
2.1 生物化學法
生物化學法指通過微生物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將可溶性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硫酸鹽生物還原法是一種典型生物化學法,該法是在厭氧條件下硫酸鹽還原菌通過異化的硫酸鹽還原作用,將硫酸鹽還原成H2S,重金屬離子和H2S反應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屬硫化物沉澱而被去除,同時H2SO4的還原作用可將SO2-4轉化為S2-而使廢水的pH值升高,從而形成重金屬的氫氧化物而沉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從電鍍污泥、廢水及下水道鐵管內分離篩選出35株菌株,從中獲得高效凈化Cr(VI)復合功能菌[3]。
袁建軍等[4]利用構建的高選擇型基因工程菌生物富集模擬電解廢水中的汞離子,發現電解廢水中其他組分的存在可以增大重組菌富集汞離子的作用速率,且該基因工程菌能在很寬的pH范圍內有效地富集汞。但高濃度的重金屬廢水對微生物毒性大,故此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過,可以通過遺傳工程、馴化或構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微生物處理重金屬廢水一定具有十分良好的應用前景。 2.2 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具有絮凝能力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澱的一種除污方法。生物絮凝劑又稱第三代絮凝劑,是帶電荷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有蛋白質、黏多糖、纖維素和核糖等。目前普遍接受的絮凝機理是離子鍵、氫鍵結合學說。目前對於硅酸鹽細菌絮凝法的應用研究已有很多[5-6],有些已取得顯著成果[7]。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在菌體中表達金屬結合蛋白分離後,再固定到某些惰性載體表面,可獲得高富集容量絮凝劑。
Masaaki Terashima 等[8]利用轉基因技術使 E.coli表達麥芽糖結合蛋白(pmal)與人金屬硫蛋白(MT)的融合蛋白pmal-Ml並將純化的 pmal-MT 固定在Chitopeara 樹脂上,研究其對 Ca2+和 Ga2+的吸附特性,該固定了融合蛋白的樹脂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並且其吸附能力較純樹脂提高十倍以上。 2.3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是對於經過一系列生物化學作用使重金屬離子被微生物細胞吸附的概括理解, 這些作用包括絡合,螯合,離子交換,吸附等。活的微生物和死的微生物對重金屬離子都有較大的吸附能力,藻類中的某些種屬對於重金屬的吸附容量可達400Hg/kg(生物乾重),例如甲囊馬尾藻(Sargassummatans)。
吸附法分為物理吸附法和離子吸附法兩種,前者使用具有高度吸附能力的硅膠、活性碳、多孔玻璃、石英砂和纖維素等,吸附劑將生物細胞吸附到表面上使之固定化。這是一種最古老的方法,操作簡單,反應條件溫和,載體可反復利用,但結合不牢固,細胞易脫落。後者根據細胞在離解狀態下可因靜電引力(即離子鍵合作用)而固著於帶有異相電荷的離子交換劑上,如DEAE2纖維素、DEAE2Sephadex,CM2纖維素等。
Green使用藻類去除水的金,Tsezos,Mara2no使用真菌吸附水中的鈾,Ferguson和Breuer等利用泥炭蘚去除水中的Fe,Al,Pb,Cu,Cd,Zn等金屬離子。Barkley利用藻類吸附有機廢水中的Cd,Cu等金屬離子。MarkSpinti等把泥炭蘚固定在多孔的聚合碸基質中成功地應用於去除含Zn,Cd,Mg等金屬離子的酸性礦井水中,用聚合碸固定泥炭蘚製成的球狀小粒機械強度大,化學性能穩定,容易再生,不膨脹不收縮。生物吸附法以其獨特的優點近年來在含重金屬廢水處理領域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生物吸附技術還只是處於經驗、實驗室階段,在實用化和工業化應用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研究解決,還需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完善此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