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生物細胞

什麼生物細胞

發布時間:2022-05-12 13:32:32

生物學中的每一種生物細胞是什麼意思

生物細胞即為幹細胞。簡單來講,它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自我復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細胞,是形成哺乳類動物的各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幹細胞在形態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體積小,核相對較大,細胞核多為常染色質,並具有較高的端粒酶活性。幹細胞可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的發育等級較高,是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

,而成體幹細胞的發育等級較低,是多能幹細胞或單能幹細胞。幹細胞的發育受多種內在機制和微環境因素的影響。人類胚胎幹細胞已可成功地在體外培養。最新研究發現,成體幹細胞可以橫向分化為其他類型的細胞和組織,為幹細胞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基礎。

在胚胎的發生發育中,單個受精卵可以分裂發育為多細胞的組織或器官。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體組織的再生是幹細胞進一步分化的結果。胚胎幹細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為幾乎全部組織和器官的能力。而成體組織或器官內的幹細胞一般認為具有組織特異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細胞或組織。

然而,這個觀點目前受到了挑戰。

最新的研究表明,組織特異性幹細胞同樣具有分化成其他細胞或組織的潛能,這為幹細胞的應用開創了更廣泛的空間。

幹細胞:具有增殖和分化潛能的細胞

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復制的能力(Self-renewing),能夠產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細胞。

㈡ 什麼生物細胞無氧呼吸生成乳酸,什麼生物細胞無氧呼吸生成酒精

乳酸菌、動物和人、玉米胚、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無氧呼吸生成乳酸,酵母菌、大多數植物細胞無氧呼吸生成酒精

㈢ 生物細胞可分為哪些

生物細胞可分為兩類,一類比較原始,結構簡單,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中也沒有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等復雜的細胞器,這一類細胞稱為原核細胞;另一類細胞結構比較復雜,有核膜包圍的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細胞質中有各種類型、的細胞器,稱為真核細胞。根據細胞的有無以及細胞結構特點的不同,人們把微生物分為三大類,它們是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例如細菌和放線菌;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如真菌;非細胞型微生物,例如病毒等。

㈣ 生物有哪些細胞

植物: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線粒體
動物: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㈤ 單生物細胞是什麼

物圈中還有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他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生物可以根據構成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Protozoa)和多細胞生物(Metazoa)。單細胞生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而且經常會聚集成為細胞集落。單細胞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㈥ 什麼生物細胞無氧呼吸生成乳酸,什麼生物

高等動物和人體的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此外,還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進行無氧呼吸時也可以產生乳酸,如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等。
微生物中最典型的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就是乳酸菌。

㈦ 什麼生物細胞沒有細胞器

上面的同志回答錯了, 高等哺乳動物的紅細胞里沒有細胞核
原核生物,除酵母菌,黴菌(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都沒有高級細胞器

㈧ 單生物細胞和雙生物細胞有什麼分別

生物可以根據構成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而且經常會聚集成為細胞集落。單細胞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雙細胞生物只由2個細胞構成。

㈨ 有什麼生物細胞有細胞壁

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細胞,原核生物,具有細胞壁

㈩ 什麼是細胞

細胞 (英文名:cell)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普遍的提法是: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一般來說,細菌等絕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動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即單細胞生物,高等植物與高等動物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兩類,但也有人提出應分為三類,即把原屬於原核細胞的古核細胞獨立出來作為與之並列的一類。研究細胞的學科稱為細胞生物學。

細胞體形極微,在顯微鏡下始能窺見,形狀多種多樣。主要由細胞核與細胞質構成,表面有細胞膜。高等植物細胞膜外有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質體,體內有葉綠體和液泡,還有線粒體。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中心體,而高等植物細胞中則無。細胞有運動、營養和繁殖等機能。

基本解釋

1. 微小的通常是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由半透膜與外界分開的原生質團。

2. 現又可比喻事物的基本構成部分。

基本簡介

細胞的發現與細胞的研究歷史

細胞(cells)是由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於1665年發現的。當時他用自製的光學顯微鏡觀察軟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後發現一格一格的小空間,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這個英文單字的意義本身就有小房間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並非另創的字匯。而這樣觀察到的細胞早已死亡,僅能看到殘存的植物細胞壁,雖然他並非真的看見一個生命的單位(因為無生命跡象),後世的科學家仍認為其功不可沒,一般而言還是將他當作發現細胞的第一人。而事實上真正首先發現活細胞的,還是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1674年,荷蘭著名磨鏡技師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以自製的鏡片,由雨水、乃至於他自己的口中發現微生物,並觀察不同形態的細菌,紅細胞和精子等,他也是歷史上可找到的第一個發現細菌的業余科學家。

1809年,法國博物學家(博物學即二十世紀後期所稱的生物學、生命科學等的總稱)拉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提出:「所有生物體都由細胞所組成,細胞裡面都含有些會流動的『液體』。」卻沒有具體的觀察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1824年,法國植物學家杜托息(Henri Dutrochet,1776~1847)在論文中提出「細胞確實是生物體的基本構造」又因為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因此觀察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比動物細胞更容易觀察,也因此這個說法先被植物學者接受。

19世紀中期,德國動物學家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1882)進一步發現動物細胞里有細胞核,核的周圍有液狀物質,在外圈還有一層膜,卻沒有細胞壁,他認為細胞的主要部分是細胞核而非外圈的細胞壁。同一時期,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Matthias Schleiden,1804~1881)以植物為材料,研究結果獲得與施旺相同的結論,他們都認為「動植物皆由細胞及細胞的衍生物所構成」,這就是細胞學說的基礎。

在德國施旺和施萊登之後的十年,科學家陸續發現新的證據,證明細胞都是從原來就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而至21世紀初期的細胞學說大致上可以簡述為以下三點:細胞為一切生物的構造單位、細胞為一切生物的生理單位、細胞由原已生存的細胞分裂而來。<細胞是生物體構造與機能的基本單位>

「細胞(cell)」一詞最早出現由羅伯特·虎克發明。

中國自然科學家李善蘭1858年在其著作《植物學》中使用「細胞」作為cell的中文譯名。有學者認為李善蘭此時並未接觸過《植學啟原》,因而是獨自發明。

閱讀全文

與什麼生物細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