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萊姆有毒嗎
史萊姆有毒,因為它裡面含有硼砂。
「史萊姆」是英文「粘液(slime)」的音譯,也是電子游戲里一種質地像果凍的虛擬生物。而在學生中頗為流行的「史萊姆」則是一種水晶泥,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史萊姆」成品泥,也可以跟著網路視頻買材料自製。自製「史萊姆」的材料包中包括硼砂、硼砂水以及色彩各異的閃粉。
「史萊姆」中所含的硼砂是使人中毒的「罪魁禍首」。硼砂學名四硼酸鈉,是一種化學產品,通常是含有無色晶體的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因其具有毒性,被世界多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體攝入過多的硼砂,會引起中毒。
史萊姆對人體的危害:
兒童玩耍含有硼砂水晶泥時,如果皮膚有破損,或者期間用摸過相關產品的手觸碰到口腔,硼砂就會被人體吸收,部分兒童在玩這種玩具時還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等症狀。
硼砂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在人體內有積存性,長期接觸、攝取硼砂,其會在體內慢慢蓄積,干擾消化道酶的作用,引起人體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症狀,並抑制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同時,還會促進人體脂肪分解,導致體重下降,嚴重時可致人死亡,其中致成人中毒劑量為1克至3克,成人致死劑量為15克,兒童如果誤食硼砂的致死率則會更高。
硼砂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威脅,家長應提高警惕,不要讓孩子再接觸到「史萊姆」此類含有硼砂的玩具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色彩繽紛「史萊姆」竟然有毒?全是硼砂惹的禍
⑵ 史萊姆的起源
史萊姆(Slime,スライム),即黏(液)怪。其詞原指污泥和動物分泌出的黏液——一灘軟趴趴蠕動前行的爛泥狀低等怪物,正是黏怪的原始形象。
黏怪生存於下水道等富含濕土的地下陰暗區域,以吞噬老鼠等小型生物為生,主要攻擊手段是噴射酸液腐蝕目標。由於長期處於污濁潮濕環境,它們吐出的酸液中往往含有一些不明成分,在損壞金屬製品外還有可能使生物患病。
黏怪如何進化產生,至今仍然是一個迷團。雖然分裂生殖是黏怪的主要繁衍方式,但很難解釋其最初由何而來。這種奇異的生物,根本就是活化的泥水混合物,受到劍砍斧劈開後會隨即癒合,只有元素與魔法的力量才能將之毀滅。
黏怪移動緩慢、攻擊力微弱,智力低下只通過本能來行動,但在冒險旅程中卻是一種非常麻煩的生物。一般的物理打擊對黏怪完全無效,即使花費偌大力氣用魔法將它們消滅,在化為一地碎泥屑土的屍骸中,也不會撈到什麼好處。
黏怪活動的地方衛生狀況極為惡劣,令人作嘔的腐爛污垢與難聞氣味充斥其間。無論修復被黏怪酸液腐蝕的裝備,還是治療感染疾病的葯品,都要消耗掉大把金幣,對靠任務賞金與尋寶維生的冒險者來說, 黏怪無疑是種能避則避的討厭東西。
總而言之,作為史萊姆雛形的黏怪,雖然性質奇異,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影響力,不過是眾多奇幻生物中的普通一員。
然而不管怎樣,有了《勇者斗惡龍》這個強有力的背景支持,史萊姆的含義早已不僅僅是泥巴,雖然每次都是作為低等級小雜兵出現,史萊姆卻依靠著自己的憨厚朴實逐漸成為DQ世界的第一大明星。
⑶ 史萊姆指的是什麼
史萊姆,是一種在現代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常常出現的虛構生物。
史萊姆最早在1958年同名小說里出現。其流行形象是一種果凍狀或半液體狀、身體不透明或半透明、可以變換形狀、能夠分裂或融合的怪物,即使在劍與魔法類的異世界冒險題材里也是相當特別和引人注目的存在。
至於史萊姆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生物,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甚至其屬於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都沒有確定下來。因《勇者斗惡龍》系列帶來的知名度,在不同作品中,已經先後出現過不同顏色、不同形態、不同特性的史萊姆。
角色簡介
史萊姆動作較慢,攻擊力不大,和其它角色比起來技能數較少,具有變身能力,可以製造各種葯水來幫助同伴。透過變身史萊姆將會變成狂暴史萊姆、強打史萊姆、巨大史萊姆、毒性史萊姆、王者史萊姆5種,以不同的造型、攻擊方式來作戰。
⑷ 史萊姆是什麼生物
史萊姆(虛構生物)
起 源:1953年《史萊姆》的短篇小說
運 用:日本的各知名游戲形象中
其他名稱:黏(液)怪
登場作品:《勇者斗惡龍》
1953年《史萊姆》的短篇小說史萊姆(slime)是一種在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中時常出現的虛構生物,該生物以《勇者斗惡龍》系列中的初階怪物而聞名。其身體結構相當多樣化,從流動的黏稠液體,到半固體的果凍狀、具有彈性而能蹦跳移動,有時全身是單一均質,有時具備眼、口等器官,更有些能變形擬態,依作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起源
史萊姆(Slime,スライム),即黏(液)怪。其詞原指污泥和動物分泌出的黏液——一灘軟趴趴蠕動前行的爛泥狀低等怪物,正是黏怪的原始形象。
黏怪生存於下水道等富含濕土的地下陰暗區域,以吞噬老鼠等小型生物為生,主要攻擊手段是噴射酸液腐蝕目標。由於長期處於污濁潮濕環境,它們吐出的酸液中往往含有一些不明成分,在損壞金屬製品外還有可能使生物患病。
黏怪如何進化產生,至今仍然是一個迷團。雖然分裂生殖是黏怪的主要繁衍方式,但很難解釋其最初由何而來。這種奇異的生物,根本就是活化的泥水混合物,受到劍砍斧劈開後會隨即癒合,只有元素與魔法的力量才能將之毀滅。
黏怪移動緩慢、攻擊力微弱,智力低下只通過本能來行動,但在冒險旅程中卻是一種非常麻煩的生物。一般的物理打擊對黏怪完全無效,即使花費偌大力氣用魔法將它們消滅,在化為一地碎泥屑土的屍骸中,也不會撈到什麼好處。
黏怪活動的地方衛生狀況極為惡劣,令人作嘔的腐爛污垢與難聞氣味
充斥其間。無論修復被黏怪酸液腐蝕的裝備,還是治療感染疾病的葯品,都要消耗掉大把金幣,對靠任務賞金與尋寶維生的冒險者來說, 黏怪無疑是種能避則避的討厭東西。
總而言之,作為史萊姆雛形的黏怪,雖然性質奇異,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影響力,不過是眾多奇幻生物中的普通一員。
然而不管怎樣,有了《勇者斗惡龍》這個強有力的背景支持,史萊姆的含義早已不僅僅是泥巴,雖然每次都是作為低等級小雜兵出現,史萊姆卻依靠著自己的憨厚朴實逐漸成為DQ世界的第一大明星
哥布林(西方奇幻傳說中的生物)
類 型:傳說中的類人生物
意 義:西方神話故事裡的生物
哥布林(Goblin)是一種傳說中的類人生物,一般都有長長的尖耳。由於「哥布林」是一種在西方神話故事裡的生物,在東方語言並沒有等同的概念,所以不同的作品對這種生物都有不同的譯名,亦有音譯作高扁。
普遍形象
身如矮人瘦五分,體似半身高三寸,闊面凹鼻琥珀目,尖耳毒牙垂膝拳,釘錘撩動驚日月,座狼穿行泣鬼神,九州遍處皆兄弟,諢名喚做哥布林。
Goblin是一種傳說中的類人邪惡生物,由精靈異變而成,所以哥布林一般都有長長的尖耳。 由於「哥布林」是一種在西方神話故事裡的生物,在東方語言並沒有等同的概念,所以不同的作品對這種生物都有不同的譯名,當中有譯作鬼怪、惡鬼、小妖怪、妖精、地精(其實地精和哥布林是有區別的)等不同名稱,亦有音譯作哥布林或高扁。
哥布林有著暗綠色皮膚,是矮小且難看的紅眼睛小矮人,個性貪婪又卑劣,性格傾向邪惡、狡猾而善於詐欺。它們主要生活在黑暗深處的地下世界,有著獨特的行動秩序與體系。雖然文化發展程度稱不上高,但在采礦與建造地下建築物上有著獨到的見解,戰斗能力弱小但會以大批群體行動補其不足。
⑸ 世界上存在史萊姆嗎
史萊姆是虛構生物 ,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史萊姆
史萊姆(slime)是一種在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中時常出現的虛構生物,該生物以《勇者斗惡龍》系列中的初階怪物而聞名;
其身體結構相當多樣化,從流動的黏稠液體,到半固體的果凍狀、具有彈性而能蹦跳移動,有時全身是單一均質,有時具備眼、口等器官,依作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⑹ 史萊姆有多少種 比如冰山泥 水晶泥 棉花泥 之類的這種
大概有60種。
1、珠光泥。2、黃油泥。3、饅頭泥。
4、飯團泥。5、雪糕泥。6、仙女泥。
7、雪粉泥。8、千絲泥。9、泰透泥。
10、抹茶泥、11、糖紙泥。12、水彈泥。
13、戳戳泥。14、發泄泥。15、紫薯泥。
16、果凍泥。17、星空泥。18、星雲泥。
19、拉麵膠。20、蠶絲泥。21、牙膏泥。
22、北極光水晶泥。23、金箔泥。24、超輕黏土。
25、紙黏土。26、橡皮泥。27、水晶泥。
28、雲朵泥。29、珠光泥。30、起泡膠。
31、月光泥。32、果凍泥。33、布丁泥。
34、假水。35、暈染泥。36、棉花泥。
37、牛頭膠。38、奶糖膠。39、冰山泥。
40、混泥。41、千絲泥。42、彩泥。
43、一次性彩泥。44、太空泥。45、液態玻璃。
46、瓷泥。47、陶泥。48、拉麵泥。
49、豆腐渣泥。50、清水泥。51、空氣泥。
52、黃油泥。53、雪粉泥。54、泰透泥。
55、抹茶泥。56、糖紙泥。57、水彈泥。
58、發泄泥。59、戳戳泥。60、北極光水晶泥。
(6)吏萊姆是什麼生物擴展閱讀:
史萊姆是一種在現代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常常出現的虛構生物,最早在1958年同名小說里出現。其流行形象是一種果凍狀或半液體狀、身體不透明或半透明、可以變換形狀、能夠分裂或融合的怪物,即使在劍與魔法類的異世界冒險題材里也是相當特別和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英文中,Slime的意思是指爛泥狀、粘液狀的物體,其英文本意非常確切地形容了史萊姆的特徵,因為這種具有粘性的軟體生物可以變形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並且往往會在地面、牆壁和天花板靠蠕動前行,不同作品中由於身體柔軟並具有彈性而可以進行跳躍攻擊。
⑺ 史萊姆是什麼昆蟲
史萊姆在英文中是泥狀、粘液狀物體的意思,其英文本意非常確切的形容了史萊姆的特徵,這 種具有粘性的流體生物可以保持各種各樣的形狀,並且由於身體柔軟具有彈性,因而可以進行跳躍攻擊。 至於史萊姆本體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甚至其屬於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都沒有定義,就算將其歸類為液體金屬、熔岩那樣的無機物也未嘗不可。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史萊姆可以說是超越了地球上生物概念的超生物。不管怎樣,有了《勇者斗惡龍》 這個強有力的背景支持,史萊姆的含義早已不僅僅是泥巴,雖然每次都是作為低等級小雜兵出現,史萊 姆卻依靠著自己的憨厚朴實逐漸成為DQ世界的第一大明星。 史萊姆(Slime),即黏怪。其詞原指污泥和動物分泌出的黏液,一灘軟趴趴蠕動前行的爛泥狀低等怪物 ,正是黏怪的原始形象。 黏怪生存於下水道等富含濕土的地下陰暗區域,以吞噬老鼠等小型生物維生,主要攻擊手段是噴射酸液 腐蝕目標。由於長期處於污濁潮濕環境,它們吐出的酸液中往往含有一些不明成分,在損壞金屬製品外 還有可能使生物患病。 黏怪如何進化產生,至今仍然是一個迷團。雖然分裂生殖是黏怪的主要繁衍方式,但很難解釋其最初由 何而來。這種奇異的生物,根本就是活化的泥水混合物,受到劍砍斧劈開後會隨即癒合,只有元素與魔 法的力量才能將之毀滅。 粘怪移動緩慢、攻擊力微弱,智力低下只通過本能來行動,但在冒險旅程中卻是一種非常麻煩的生物。 一般的物理打擊對粘怪完全無效,即使花費諾大力氣用魔法將它們消滅,在化為一地碎泥屑土的屍骸中,也不會撈到什麼好處。 尤其粘怪活動的地方衛生狀況極為惡劣,另人作嘔的腐爛污垢與難聞氣味充斥其間。無論修復被粘怪酸 液腐蝕的裝備,還是治療感染疾病的葯品,都要消耗掉大把金幣,對靠任務賞金與尋寶維生的冒險者來 說,粘怪無疑是種能避則避的討厭東西。 總而言之,作為史萊姆雛形的粘怪,雖然性質奇異,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影響力,不過是眾多奇幻生物 中的普通一員。
⑻ 史萊姆是什麼
史萊姆是一種在現代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常常出現的虛構生物,最早在1958年同名小說里出現。其流行形象是一種果凍狀或半液體狀、身體不透明或半透明、可以變換形狀、能夠分裂或融合的怪物,即使在劍與魔法類的異世界冒險題材里也是相當特別和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英文中,Slime的意思是指爛泥狀、粘液狀的物體,其英文本意非常確切地形容了史萊姆的特徵,因為這種具有粘性的軟體生物可以變形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並且往往會在地面、牆壁和天花板靠蠕動前行,不同作品中由於身體柔軟並具有彈性而可以進行跳躍攻擊。
至於史萊姆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生物,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甚至其屬於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都沒有確定下來。因《勇者斗惡龍》系列帶來的知名度,在不同作品中,已經先後出現過不同顏色、不同形態、不同特性的史萊姆
(8)吏萊姆是什麼生物擴展閱讀:
在魔塔里它們的形體還原成了球狀物體。
史萊姆的基本形式有4種:綠色史萊姆(小史萊姆)、紅色史萊姆(中史萊姆)、黑色史萊姆(大史萊姆)、史萊姆王(巨大史萊姆)
魔塔2006里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史萊姆是由,紅色史萊姆(中史萊姆)改變顏色而成,如果按順序打他們可以取得冰凍徽章。
在新新魔塔里,還有兩種特殊的史萊姆:白銀史萊姆和黃金史萊姆。白銀史萊姆由綠色史萊姆改變顏色製成,黃金史萊姆由紅色史萊姆改變顏色製成,它們的特點是生命低,需要用特殊戰斗來解決..玩家在攻擊它們時,在它們身上會出現兩個小方框。玩家需在兩個小方框重合時按下空格,它們就會損失1點生命。連續10(黃金史萊姆是20次)就可以擊敗它們了。
另外,魔塔吧里的最新的史萊姆有:史萊姆劍士(連擊),史萊姆士兵,黑暗史萊姆(自爆),電波史萊姆(再生),鬼頭史萊姆(中毒/衰弱),石頭史萊姆(堅固),史萊姆魔王,火狀史萊姆,水狀史萊姆,魔王金史萊姆等。它們的能力比普通史萊姆高多了。不過這些史萊姆在經典魔塔中是看不到的。
⑼ 史萊姆是什麼
史萊姆(Slime),是一種在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常常出現的虛構生物,最早在1958年同名小說里出現。其流行形象是一種果凍狀或半液體狀、身體不透明或半透明、可以變換形狀、能夠分裂或融合的怪物,即使在劍與魔法類的異世界冒險題材里也是相當特別和引人注目的存在。
史萊姆動作較慢,攻擊力不大,和其它角色比起來技能數較少,具有變身能力,可以製造各種葯水來幫助同伴。透過變身史萊姆將會變成狂暴史萊姆、強打史萊姆、巨大史萊姆、毒性史萊姆、王者史萊姆5種,以不同的造型、攻擊方式來作戰。
史萊姆分為紅色史萊姆、綠色史萊姆、藍色史萊姆和黑色史萊姆,除黑色史萊姆外其他史萊姆均無霸體,且移動速度極慢,是比較好打的一種怪物。
黑色史萊姆:游戲中稱之為「鑽頭史萊姆」,受到任何技能攻擊傷害都會變為1(類似冰心少年中的強韌玩偶), 異常狀態一下就死。包括阿修羅的殺意波動、狂戰士小蹦出血、鬼泣冰陣。
藍色史萊姆:會吞噬掉自己的同類,然後回血變大(類似悲鳴洞穴中的幼蟲)。
史萊姆之王:史萊姆之王呈藍色,體積比一般史萊姆要大。玩家靠近它時會被它強行吸到跟前進行吞噬攻擊,被咬到會很痛(附帶出血)。另外它還會不斷召喚出各種史萊姆。
(9)吏萊姆是什麼生物擴展閱讀
在各種知名游戲形象中,最具有特色的當屬史萊姆。人類至今為止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虛構生物,像史萊姆這樣的怪物,幾乎都是變形或合成的生物特徵。在古代的神話故事中,不清楚是否存在著像史萊姆一樣沒有固定形狀的生物。在現實中,則存在著阿米巴(Amoeba)和粘菌(Slime Mould)這些類似的生物。
一般認為史萊姆的起源是來自於恐怖小說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1931年小說《瘋狂山脈》,作者是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奠基人。這部小說中出現了一種叫做修格斯(Shoggoth)的人工生物,這種生物的最大特徵就是像史萊姆一樣沒有固定形狀。
然而,《瘋狂山脈》並不是史萊姆的現身。1958年,小威廉·約瑟夫·布倫南發表了一部叫做《Slime》的短篇小說,這實際才是史萊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出現。其後,受小說影響,史萊姆開始作為游戲形象出現。
1958年的電影《幽浮魔點(The Blob)》中出現了一種從外太空飛來的紅色阿米巴變形蟲,這是不定型生物第一次在電影中出現,雖然電影里並不叫史萊姆。
知名奇幻小說家羅伯特·E·霍華德的《科南與石碑的詛咒(知名小說及漫畫《野蠻人科南》的一個支系作品)》中出現了史萊姆一樣的生物,這種怪物長著果凍一樣的觸手,一旦接觸到其它生物,就會將該生物的肉體消化掉。在小說中,科南被擁有強大磁力的失主困住,並且遭到了這種怪物的襲擊。後來科南用火消滅了這種怪物。
⑽ 黑色史萊姆是什麼意思
是一種在電子游戲與奇幻小說常常出現的虛構生物。
史萊姆分為紅色史萊姆、綠色史萊姆、藍色史萊姆和黑色史萊姆,除黑色史萊姆外其他史萊姆均無霸體,且移動速度極慢,是比較好打的一種怪物。
黑色史萊姆:游戲中稱之為「鑽頭史萊姆」,受到任何技能攻擊傷害都會變為1(類似冰心少年中的強韌玩偶),異常狀態一下就死。包括阿修羅的殺意波動、狂戰士小蹦出血、鬼泣冰陣。
藍色史萊姆:會吞噬掉自己的同類,然後回血變大(類似悲鳴洞穴中的幼蟲)。
史萊姆之王:史萊姆之王呈藍色,體積比一般史萊姆要大。玩家靠近它時會被它強行吸到跟前進行吞噬攻擊,被咬到會很痛(附帶出血)。另外它還會不斷召喚出各種史萊姆。
史萊姆的由來:
在各種知名游戲形象中,最具有特色的當屬史萊姆。人類至今為止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虛構生物,像史萊姆這樣的怪物,幾乎都是變形或合成的生物特徵。在古代的神話故事中,不清楚是否存在著像史萊姆一樣沒有固定形狀的生物。在現實中,則存在著阿米巴(Amoeba)和粘菌(Slime Mould)這些類似的生物。
一般認為史萊姆的起源是來自於恐怖小說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1931年小說《瘋狂山脈》,作者是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奠基人。這部小說中出現了一種叫做修格斯(Shoggoth)的人工生物,這種生物的最大特徵就是像史萊姆一樣沒有固定形狀。